《三维真空压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真空压贴系统.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2580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2580ACN101992580A21申请号201010286796322申请日20100920B32B37/06200601B32B37/10200601B32B37/1220060171申请人温康纳常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13000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镇科技大道16号72发明人张小利54发明名称三维真空压贴系统57摘要本发明的三维真空压贴系统包括三维真空压贴机和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包括机架和送料托盘;送料托盘的底面设置一孔板,孔板上纵横均匀排列有小拼块;当多块工件相间平铺于送料托盘中后,将PVC薄膜覆盖。
2、在已涂有胶料的各工件上,然后控制整个送料托盘进入三维真空压贴机;然后控制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向上位移,以将各工件顶起;然后执行真空贴面热压步骤。本发明中,在送料托盘中置入工件时,由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在三维真空压贴机中将各工件顶起,然后即可执行真空贴面热压步骤,不但确保了工件边角处的压贴效果,且无需人工在工件底部依次垫入垫板和防滑垫,具有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且品质较稳定的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CN101992583A1/1页21一种三维真空压贴系统,包括三维真空压贴机和设于三维真空压贴机右侧的送料装置;其特。
3、征在于该送料装置包括机架1和适于在机架1上左右位移的送料托盘2;送料托盘2的底面设有孔板21,孔板21上纵横均匀排列有小拼块5;当多块工件相间平铺于送料托盘2中后,将PVC薄膜覆盖在各工件上,然后控制整个送料托盘2进入所述三维真空压贴机;然后控制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5向上位移,以将各工件顶起;然后三维真空压贴机执行真空贴面热压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真空压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机架1的左端上方的前后同直线分布的红外线发射器组4、排列于送料托盘2的平面下方的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4对称分布的红外线接收器组;在孔板21上邻近小拼块5顶面的四个端角下方各设有透光孔22;孔。
4、板21上还分布有用于设置各小拼块5的安装通孔23;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4和红外线接收器组与一中央控制器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4中的各红外线发射器与孔板21的分布于前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孔22逐一对应分布,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组的左侧排列有与前后同直线分布的小拼块5逐一对应分布的用于单独控制各小拼块5位置状态的控制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真空压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中于送料托盘2的平面下方设有由多组气缸联动带动的适于上下位移的磁性复位板6;在所述真空贴面热压步骤完成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送料托盘2复位到机架1上,然后控制磁性复位板6向上位移,使所述各小拼块5受磁性复位板6的磁力吸引而复位。4根。
5、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真空压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复位板6包括水平底板和设于水平底板上的与横向排列的与各行小拼块5上下对应分布的多组磁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真空压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拼块5的顶端面呈正方形且该正方形的四角具有倒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真空压贴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工件的间距大于该两块工件厚度之和。权利要求书CN101992580ACN101992583A1/4页3三维真空压贴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人造板表面装饰层的贴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三维真空压贴系统。背景技术0002三维真空贴面也称全方位真空贴面技术是一项人造板表面装饰层的贴压技术,它运。
6、用压缩空气将加热的PVC薄膜贴在已镂铣成凹凸几何图形的刨花板或中密度纤维板表面,使饰面图案极富立体感,犹如浮雕一般。在家具工业和建筑装潢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显著特点是不需要模具,饰面和封边工艺能一次性完成。0003现有的三维真空压贴机,由机架、油缸、同步机构、活动横梁、上热压板、下热压板、上工作室、下工作室、液压气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六个柱塞缸和两个活塞式提升缸分别安装在机架上。为保证活动横梁的同步,采用了曲柄连杆式同步机构。液压系统提供的高压油驱动柱塞缸使上、下工作室保证密封并克服压缩空气作用在工作室幅面上的反力,气动和真空系统用于完成三维真空贴面的工艺过程。电气控制系统则应保证。
7、机器各部分的协周动作。0004为了能在三维曲面工件上贴面,三维真空压贴机必须完成以下工序00051在送料托盘即下工作室装入已镂铣好的人造板即工件以后,将PVC薄膜覆盖在工件上,工件上已涂有胶料,工件和薄膜都置于上、下工作室之间。00062活动横梁、上热压板和上工作室也称为间隔框在柱塞缸液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直至上、下工作室密封闭合。上工作室抽真空后,PVC薄膜被均匀地压贴在上工作室的平板上,PVC薄膜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热压板加热到合适的温度。00073上工作室注入压缩空气、下工作室抽真空,上工作室与PVC薄膜之间形成一个加压室,压缩空气最高压力可达6105PA,被加热的PVC薄膜在压缩空气作用下。
8、均匀地压贴在工件上,高压和热空气加速了PVC薄膜和工件的贴合。因为受热的PVC薄膜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所以能借助胶粘剂的作用完整地把它贴合在凹凸不书的工件表面,贴合和边工艺可一次完成。0008上述现有的三维真空压贴机的不足之处在于在送料托盘中置入人造板时,需要人工在人造板底部依次垫入垫板和防滑垫,同时需确保垫板和防滑垫的各边缘被人造板完全覆盖,否则将导致人造板的边角处的压贴效果不理想。显然该现有技术中的三维真空压贴机的操作步骤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如何降低人工操作量,以提高生产效率,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于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
9、三维真空压贴系统。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真空压贴系统,包括三维真空压说明书CN101992580ACN101992583A2/4页4贴机和设于三维真空压贴机右侧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料装置包括机架和适于在机架上左右位移的送料托盘;送料托盘的底面设有孔板,孔板上纵横均匀排列有小拼块;当多块工件相间平铺于送料托盘中后,将PVC薄膜覆盖在各工件上,然后控制整个送料托盘进入所述三维真空压贴机;然后控制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向上位移,以将各工件顶起;然后三维真空压贴机执行真空贴面热压步骤。0011进一步,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设于机架的左端上方的前后同直线分布的红外线发射器。
10、组、排列于送料托盘的平面下方的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对称分布的红外线接收器组;在孔板上邻近小拼块顶面的四个端角下方各设有透光孔;孔板上还分布有用于设置各小拼块的安装通孔;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和红外线接收器组与一中央控制器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中的各红外线发射器与孔板的分布于前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孔逐一对应分布,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组的左侧排列有与前后同直线分布的小拼块逐一对应分布的用于单独控制各小拼块位置状态的控制机构。0012进一步,所述机架中于送料托盘的平面下方设有由多组气缸联动带动的适于上下位移的磁性复位板;在所述真空贴面热压步骤完成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送料托盘复位到机架上,然后控制磁性复位板向上。
11、位移,使所述各小拼块受磁性复位板的磁力吸引而复位。磁性复位板包括水平底板和设于水平底板上的与横向排列的与各行小拼块上下对应分布的多组磁条。0013进一步,所述小拼块的顶端面呈正方形且该正方形的四角具有倒角。0014进一步,相邻两块工件的间距大于该两块工件厚度之和。001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三维真空压贴系统中,在送料托盘中置入工件即人造板时,由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在三维真空压贴机中将各工件顶起,然后即可执行真空贴面热压步骤,不但确保了工件边角处的压贴效果,且无需人工在工件底部依次垫入垫板和防滑垫,具有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且产品品质较稳定的特点;2本发明中。
12、,所述孔板上在小拼块的拼头顶端面的四个端角下方设有透光孔,红外线发射器组中的各红外线发射器与孔板的分布于前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孔的逐一对应分布,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与红外线接收器组对称分布。因此,当送料托盘在机架上从右向左进入所述三维真空压贴机时,通过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和红外线接收器组中央控制器适于在纵向逐排获取在送料托盘中未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的位置,使仅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在执行真空贴面热压步骤前将各工件顶起,确保了工件边角处的压贴效果。附图说明0016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0017图1为实施例中的三维真空。
13、压贴系统的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所述送料装置的局部俯视图;0019图3为送料装置的侧面视图;0020图4为实施例中的小拼块的俯视图;0021图5为实施例中的小拼块与送料托盘中的孔板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1992580ACN101992583A3/4页50022图6为实施例中的小拼块的局部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实施例10024见图16,本实施例的三维真空压贴系统包括三维真空压贴机和设于三维真空压贴机右侧的送料装置。该送料装置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送料托盘2、用于控制送料托盘2在机架1上左右往复位移的传动机构3、设于机架1的左端上方的前后同直线分布的红外线。
14、发射器组4、排列于送料托盘2的平面下方的与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4对称分布的红外线接收器组,即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逐一对称分布。0025送料托盘2的底面设置一孔板21,孔板21上还均匀分布有用于设置各小拼块5的安装通孔23。孔板21上纵横均匀排列有小拼块5,各小拼块5间可保持适当间隙,一般在011CM之间。0026小拼块5包括设于所述安装通孔23中的撑杆52,设于该撑杆52顶部的拼头51,铰接于该撑杆52底部的长条形的顶柱53,顶柱53的一侧壁及底面上设有铁片或镀锡钢片530;撑杆52的中下部为空心管,该空心管内设有弹簧54,弹簧54的底端设有适于与所述顶柱53的顶端面弹性滑动配合的压块55。
15、,以防止所述顶柱53自由摆动。0027所述孔板21上在拼头51顶端面的四个端角下方设有透光孔22。作为最优的实施方式,所述小拼块5的拼头51的顶端面呈正方形且该正方形的四角具有倒角,以方便各小拼块5均匀排列并缩小各小拼块5的拼头51的间距,同时可避免拼头51的顶角遮挡所述透光孔22;拼头51顶端面的面积为36CM2。较小的小拼块5的顶面面积,适于对面积较小的工件进行加工。0028红外线发射器组4和红外线接收器组与三维真空压贴机的中央控制器相连,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4中的各红外线发射器与孔板21的分布于前后同一直线上的透光孔22逐一对应分布,当测得小拼块5左右两侧的四个透光孔22均被工件遮挡时,即。
16、可判断该小拼块5被工件完全覆盖。0029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组的左侧排列有与前后同直线分布的小拼块5逐一对应分布的拨杆;各拨杆分别设置在相应的电磁控制机构上,以单独控制各拨杆动作。0030当多块工件相间平铺于送料托盘2中后相邻两块工件的间距大于该两块工件厚度之和,以确保各工件的边角贴压效果,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传动机构3动作,以控制送料托盘2在机架1上从右向左位移;同时,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组4和红外线接收器组工作,以纵向逐排获取在送料托盘2中未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5的位置,从而逐排控制未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5正下方相应的拨杆动作,使撑杆52底部铰接的顶柱53由初始的垂直状态变。
17、为水平状态,直至最右侧的一排小拼块5通过所述拨杆可采用与中央控制器相连的位置传感器判断;然后控制送料托盘2复位即控制送料托盘2整体回到机架1上,并将PVC薄膜覆盖在已涂有胶料的各工件上也可在PVC薄膜下端面涂胶料,然后控制整个送料托盘2从右向左位移并进入所述三维真空压贴机;然后中央控制器控制三维真空压贴机中的下压板向上位移,被各工件完全覆盖的小拼块5的垂直状态的顶柱53在下压板的作用下推动相应的拼头51向上位移,从而将各工件顶起;然后三维真空压贴机执行真空贴面热压步骤。说明书CN101992580ACN101992583A4/4页60031所述拼头51的顶面设有防滑垫56,以防止工件在相应的拼。
18、头51上方发生水平位移。所述传动机构3为链轮传动机构,也可采用同步带传动或电动丝杠机构等。0032所述机架1中于送料托盘2的平面下方设有由多组气缸联动带动的适于上下位移的磁性复位板6。在所述真空贴面热压步骤完成后,中央控制器控制送料托盘2复位到机架1上,然后控制磁性复位板6向上位移,使所述各呈水平状态的顶柱53受复位板的磁力吸引而复位至垂直状态。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电磁板控制各小拼块5的顶柱53复位。0033所述磁性复位板6包括水平底板和设于水平底板上的与横向排列的与各行小拼块5逐一对应分布的多组磁条或电磁条。0034实施例2003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存在如下变形0036小拼块5。
19、仅包括撑杆52、设于撑杆52上端的拼头51和设于拼头51顶面的防滑垫56;各撑杆52的底部分别设于相应的电动升降杆上,由中央控制器分别控制各电动升降杆的动作,而单独控制各小拼块5的升降;也可采用蜗杆传动方式单独控制各小拼块5的升降。003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说明书CN101992580ACN101992583A1/4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2580ACN101992583A2/4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92580ACN101992583A3/4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92580ACN101992583A4/4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9258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