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坚果夹.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7847721
  • 上传时间:2019-11-09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67.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467368.8

    申请日:

    20170428

    公开号:

    CN207627188U

    公开日:

    2018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43/26

    主分类号:

    A47J43/26

    申请人:

    广东巨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壮鑫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田尾村第二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720467368U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坚果夹,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上本体与下本体通过铰链活动配合,上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一手柄,下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二手柄,上本体的前端与下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坚果放入收容腔内,然后捏合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分别带动上本体与下本体靠拢,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分别将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内的坚果进行夹裂,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人手扶住坚果,可防止夹到手指,并且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可有效的防止坚果的外壳与果肉奔出或者掉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坚果夹包括:上本体(1)和下本体(2),所述上本体(1)与所述下本体(2)通过铰链活动配合,所述上本体(1)后端设置有第一手柄(11),所述下本体(2)后端设置有第二手柄(21),所述第一手柄(11)和所述第二手柄(21)配合使用,所述上本体(1)的前端与所述下本体(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口(3)与第二钳口(4),所述第一钳口(3)与所述第二钳口(4)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收容坚果的第一收容腔(5)与第二收容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3)设置有多个第一棘爪(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口(4)设置有多个第二棘爪(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5)为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5)深度为0.5至2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腔(6)为圆形或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腔(6)的深度为1.5至8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坚果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11)与所述第二手柄(21)上均设置有防滑橡胶层(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坚果夹。

    背景技术

    坚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干果,但由于其果肉被镶嵌在壳内,且壳硬,不容易取出食用,传统的做法,一般采用锤子等重物砸开其外壳的方法,这种方法速度较慢,而且常常因为用力过猛而破坏里面的坚果仁,导致坚果仁击碎而难以取出,即便取出也不美观;现有坚果夹,多采用钳口夹持坚果,用力挤压使外壳破裂,这类坚果夹具有相对的双凹面钳口,通常为圆弧形,在挤压坚果外壳后,果肉和外壳很奔出或者掉落,不方便使用,并且有的坚果夹在夹裂坚果时,需要手扶,容易夹到手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可防止坚果的外壳、果肉奔出或者掉落,且可防止夹手的坚果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坚果夹,所述坚果夹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上本体与所述下本体通过铰链活动配合,所述上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下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配合使用,所述上本体的前端与所述下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所述第一钳口与所述第二钳口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收容坚果的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口设置有多个第一棘爪。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钳口设置有多个第二棘爪。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收容腔为圆形或椭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收容腔深度为0.5至2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收容腔为圆形或椭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收容腔的深度为1.5至8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上均设置有防滑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坚果夹,所述坚果夹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上本体与所述下本体通过铰链活动配合,所述上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下本体后端设置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配合使用,所述上本体的前端与所述下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所述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收容坚果的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坚果放入收容腔内,然后捏合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分别带动上本体与下本体靠拢,第一钳口与第二钳口分别将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内的坚果进行夹裂,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人手扶住坚果,可防止夹到手指,并且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可有效的防止坚果的外壳与果肉奔出或者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上本体--1,第一手柄--11,下本体--2,第二手柄--21,第一钳口--3,第一棘爪--31,第二钳口--4,第二棘爪--41,第一收容腔--5,第二收容腔--6,防滑橡胶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坚果夹,所述坚果夹包括:上本体1和下本体2,所述上本体1与所述下本体2通过铰链活动配合,所述上本体1后端设置有第一手柄11,所述下本体2后端设置有第二手柄21,所述第一手柄11和所述第二手柄21配合使用,所述上本体1的前端与所述下本体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钳口3与第二钳口4,所述第一钳口3与第二钳口4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收容坚果的第一收容腔5与第二收容腔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坚果放入收容腔内,然后捏合第一手柄11与第二手柄21,第一手柄11与第二手柄21分别带动上本体1与下本体2靠拢,第一钳口3与第二钳口4分别将第一收容腔5、第二收容腔6内的坚果进行夹裂,在此过程中不需要人手扶住坚果,可防止夹到手指,并且第一收容腔5与第二收容腔6可有效的防止坚果的外壳与果肉奔出或者掉落。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钳口3设置有多个第一棘爪31,所述第二钳口4设置有多个第二棘爪41,可以避免坚果在被夹紧挤裂的过程中蹦出散落。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收容腔5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二收容腔6为圆形或椭圆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收容腔可更好的贴合坚果,并且更容易取放坚果。

    所述第一收容腔5深度为0.5至2厘米,所述第二收容腔6的深度为1.5至8厘米,不同尺寸的收容腔可以将不同大小的坚固放入,并且不同大小的坚果可以选择不同的收容腔,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手柄11与所述第二手柄21上均设置有防滑橡胶层7,可有效的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打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坚果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坚果夹.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477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