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39069.4 (22)申请日 2017.01.13 (73)专利权人 青岛零壹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丹山物 流园西侧院内5号门 (72)发明人 孙业国 姜志兴 周刚 (51)Int.Cl. A47J 27/04(2006.01) A47J 36/24(2006.01) A47J 3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 度蒸汽煮锅, 包。
2、括与外部蒸汽系统连接的锅体, 所述锅体包括一具有进料口及排污口的内胆以 及外壳, 所述内胆底面倾斜设置, 在内胆底部设 有加热管, 自加热管向外壳外侧延伸有蒸汽输入 管以及冷凝水输出管, 所述加热管包括沿内胆的 底部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设置的多条方形体加 热管, 所述方形体加热管两端分别连接有与蒸汽 输入管连接的主加热管以及与冷凝水输出管连 接的副加热管, 在方形体加热管底部设有与外壳 内壁相接触的多个支撑块,相邻支撑块之间形成 保温区, 所述保温区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 新型隔热保温性能好, 加热速度快, 锅底强度高, 便于冷凝水排放。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68。
3、96235 U 2018.01.19 CN 206896235 U 1.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包括与外部蒸汽系统连接的锅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包括一具有进料口及排污口的内胆以及外壳, 所述内胆底面倾斜设置, 在内胆底 部设有加热管, 自加热管向外壳外侧延伸有蒸汽输入管以及冷凝水输出管, 所述加热管包 括沿内胆的底部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设置的多条方形体加热管, 所述方形体加热管两端分 别连接有与蒸汽输入管连接的主加热管以及与冷凝水输出管连接的副加热管, 在方形体加 热管底部设有与外壳内壁相接触的多个支撑块,相邻支撑块之间形成保温区, 所述保温区 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上 还设有循环汤料进、 出口, 所述汤料进、 出料口处连接有输送管, 输送管上设有循环泵, 所述 汤料进、 出料口通过输送管与外部的换热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为 一具有底面及四侧面的方形壳体, 所述四侧面与底面以及侧面与侧面的拐角均设置为弧形 角, 所述排污口设于内胆侧面与底面的相交处, 所述底面自排污口的相对处向排污口处倾 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与 底面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包。
5、括一方形底板以及设于方形底板上方 与方形底板连接的具有缺口的支撑固定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与 内胆的形状相似, 沿外壳四周设有与外壳连接的加强梁板, 在外壳底端四角处设有支撑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材 料为泡沫材料或发泡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896235 U 2 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 锅。 背景技术 0002 蒸汽煮锅是采用蒸汽将锅内的。
6、汤料加热, 对食物进行烹煮的特殊锅, 现有的蒸汽 煮锅存在诸多问题: 1、 锅体汤汁沸腾后, 由于隔热较差, 热量散发较快, 不仅影响食物的烹 煮过程, 而且增加蒸汽的输入, 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 当锅内加热食物较重时, 导致锅 底的强度降低, 锅底容易向下曲, 破坏煮锅的使用性能, 3、 加热过程中在加热管内产生冷凝 水, 影响水蒸气的流通, 降低热量, 这些问题阻碍着食品机械领域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性能好, 加热速度快, 锅底 强度高, 便于冷凝水排放的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0004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
7、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 煮锅, 包括与外部蒸汽系统连接的锅体, 所述锅体包括一具有进料口及排污口的内胆以及 外壳, 所述内胆底面倾斜设置, 在内胆底部设有加热管, 自加热管向外壳外侧延伸有蒸汽输 入管以及冷凝水输出管, 所述加热管包括沿内胆的底部水平横向或水平纵向设置的多条方 形体加热管, 所述方形体加热管两端分别连接有与蒸汽输入管连接的主加热管以及与冷凝 水输出管连接的副加热管, 在方形体加热管底部设有与外壳内壁相接触的多个支撑块,相 邻支撑块之间形成保温区, 所述保温区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0005 上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所述内胆上还设有循环汤料进、 出。
8、口, 所述汤料进、 出料口处连接有输送管, 输送管上设有循环泵, 所述汤料进、 出料口通过输送 管与外部的换热器相连。 0006 上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所述内胆为一具有底面及四侧面的方 形壳体, 所述四侧面与底面以及侧面与侧面的拐角均设置为弧形角, 所述排污口设于内胆 侧面与底面的相交处, 所述底面自排污口的相对处向排污口处倾斜。 0007 上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所述侧面与底面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 多个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包括一方形底板以及设于方形底板上方与方形底板连接的具有缺 口的支撑固定板。 0008 上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所述外壳与内胆。
9、的形状相似, 沿外壳 四周设有与外壳连接的加强梁板, 在外壳底端四角处设有支撑腿。 0009 上述的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所述保温材料为泡沫材料或发泡材 料。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内胆的底部设有多条的方形体加热管, 加热管不 仅占用空间小, 而且两加热管之间的间隙便于热量的散发, 同时方形体加热管的可以增加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896235 U 3 内胆底部的强度; 内胆的外壁上设有支撑块, 相邻两支撑块之间形成保温区, 保温区内填充 有保温材料, 能防止煮锅内的热量散发过快, 减少蒸汽的输入, 节约能源; 内胆底面倾斜设 置, 便于冷凝水的。
10、排放, 以便提高加热管对内胆底面的导热率, 提高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14 图4为锅体与输送管及循环泵的连接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16 图6为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详细的描述。 0018 如图1、 2、 3、 4、 5、 6所示, 一种可快速加热的高强度蒸汽煮锅, 包括与外部蒸汽系统 连接的锅体, 所述锅体包括一具有进料口1及排污口2用于盛放汤汁烹煮食物的内胆3以及 设于内胆。
11、3外侧的外壳4, 在排污口2上设有排污开关, 排污开关为市面上存在的开关阀, 所 述内胆3为一具有底面6及四侧面7的方形壳体, 所述外壳4与内胆3的形状相似, 沿外壳4四 周设有与外壳4连接的加强梁板8, 在外壳4底端四角处设有支撑腿9, 在排污过程中为了避 免汤汁在内胆3的边角处残留, 造成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所述四侧面7与底面6以及侧面与 侧面的拐角均设置为弧形角10, 所述侧面7与底面6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11, 设 置支撑板11的目的在于: 当盛放待煮食物的托盘12在盛满汤汁的煮锅内烹煮时, 支撑板11 可以支撑且固定托盘12, 使内胆3的底面6与托盘12底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空。
12、隙, 便于汤汁的 流动, 保持汤汁加热温度的一致, 进而保证食物的口感; 0019 所述支撑板11包括一方形底板13以及设于方形底板13上方与方形底板13连接的 具有缺口14的支撑固定板15, 所述排污口2设于内胆侧面与底面的相交处, 为便于排污及冷 凝水的排放, 所述内胆3底面6倾斜设置, 所述底面6自排污口2的相对处向排污口2处倾斜, 其倾斜角范围为1-5 , 在内胆3底部设有加热管16, 自加热管16向外壳4外侧延伸有蒸汽输 入管17以及冷凝水输出管18, 冷凝水输出管18设于倾斜角处, 便于加热管16内冷凝水的收 集, 冷凝水输出管17上安装有的出水阀, 图中未给出, 所述加热管16包。
13、括沿内胆3的底部水 平横向或水平纵向设置的多条方形体加热管19, 方形体加热管19设置为扁平状, 方形体加 热管19的厚度在20-25mm范围之内, 扁平状的方形体加热管19不仅占用空间小, 而且散热效 果好, 同时可以增加内胆3底部的强度, 所述方形体加热管19两端分别连接有与蒸汽输入管 17连接的主加热管20以及与冷凝水输出管18连接的副加热管21, 在方形体加热管19底部设 有与外壳4内壁相接触的多个支撑块22,减小热量向外壳4底部传递, 相邻支撑块22之间形 成保温区23, 所述保温区23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保温材料为泡沫材料或发泡材料; 0020 所述内胆3上还设有循环汤料进、 。
14、出口24、 25, 所述汤料进、 出料口24、 25处连接有 输送管26, 输送管26, 上设有循环泵5, 所述汤料进、 出料24、 25口通过输送管26与外部的换 热器相连, 换热器为现有技术, 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 不再赘述, 通过汤料进料口24将蒸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896235 U 4 汽煮锅内的高热的汤料通过输送管26及循环泵5输送, 经换热器进行冷却至预设值, 并将冷 却后的汤料重新输送到蒸汽煮锅内进行食物的再次烹煮, 以保证食物的口感不变。 0021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但是, 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896235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6896235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6896235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6896235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6896235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