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手柄组件和具有手柄组件的吸尘器.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7840237
  • 上传时间:2019-11-06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1.0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163596.8

    申请日:

    20161101

    公开号:

    CN206621331U

    公开日:

    2017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9/32

    主分类号:

    A47L9/32

    申请人: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涛,孟令洋,付国刚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漕湖大道39号

    优先权:

    CN20162116359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柄组件和具有手柄组件的吸尘器,所述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壳体和绕线钩,其中,手柄壳体包括柄持部和与柄持部相连的连接部;绕线钩安装在连接部上且与连接部之间限定出绕线空间,绕线钩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组件,可以有效地固定缠绕电源线,外观美观,结构强度高。此外,还可以避免损伤电源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所述手柄壳体包括柄持部和与所述柄持部相连的连接部;绕线钩,所述绕线钩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且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出绕线空间,所述绕线钩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钩包括对拼相连以限定出容置空间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对拼连接处形成有美工线,所述美工线为光滑曲线、或者为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线和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内具有环绕在所述第一半壳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凸台,所述第二半壳内具有环绕在所述第二半壳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凹台,所述配合凸台与所述配合凹凸对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对拼连接处形成所述美工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内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一扣位件,所述第二半壳内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半壳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二扣位件,两个所述第二扣位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扣位件对应扣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扣位件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扣位件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管形,所述绕线钩包括挡线部和连接在所述挡线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托线部,所述绕线空间限定在所述挡线部、所述托线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其中,所述挡线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且所述挡线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线部的超出于所述托线部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大于等于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钩上具有位于所述绕线空间以外且用于卡定电源线的卡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绕线钩的外表面上的卡定槽和设在所述卡定槽内且在所述卡定槽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定凸起,两个所述卡定凸起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卡定槽连通的卡定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定凸起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4.5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具有安装凸台,所述绕线钩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台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钩的一侧端面上具有套装孔,所述安装凸台上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连接部方向依次延伸出的颈盘部和挡盘部,其中,所述颈盘部与所述套装孔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挡盘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颈盘部的直径且位于所述绕线钩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盘部上具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绕线钩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为两个且位于所述挡盘部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在所述绕线钩相对所述安装凸台转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交替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设在所述挡盘部的周壁面上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件为限定在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之间的定位凹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盘部上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弧形槽,所述定位凸起设在所述弧形槽的外壁面上。 18.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组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柄组件和具有手柄组件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绕线挂钩是安装于手柄上,用于电源线绕线固定。电源线长度不同,挂钩离出线窗口距离不同,绕线圈数也就不同,绕线钩的尺寸高度和宽度需要满足绕线圈数要求。绕线钩满足电源线容易绕进绕出,强度可靠。为方便电源线一次性去下,绕线钩多为可旋转式。

    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的绕线挂钩多为一体式,难于安装拆卸。尺寸较小,强度不够,容易在机器倒伏式损坏。且绕线后,电源线插头自然低垂,不美观且容易导致绕线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具有外表美观和强度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手柄组件的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壳体,所述手柄壳体包括柄持部和与所述柄持部相连的连接部;绕线钩,所述绕线钩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且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出绕线空间,所述绕线钩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组件,可以有效地固定缠绕电源线,外观美观,结构强度高。此外,还可以避免损伤电源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钩包括对拼相连以限定出容置空间的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对拼连接处形成有美工线,所述美工线为光滑曲线、或者为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线和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壳内具有环绕在所述第一半壳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凸台,所述第二半壳内具有环绕在所述第二半壳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凹台,所述配合凸台与所述配合凹凸对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半壳和所述第二半壳的对拼连接处形成所述美工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壳内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半壳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一扣位件,所述第二半壳内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半壳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二扣位件,两个所述第二扣位件与两个所述第一扣位件对应扣位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扣位件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扣位件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管形,所述绕线钩包括挡线部和连接在所述挡线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托线部,所述绕线空间限定在所述挡线部、所述托线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其中,所述挡线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且所述挡线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线部的超出于所述托线部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大于等于2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钩上具有位于所述绕线空间以外且用于卡定电源线的卡定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定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绕线钩的外表面上的卡定槽和设在所述卡定槽内且在所述卡定槽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定凸起,两个所述卡定凸起之间限定出与所述卡定槽连通的卡定入口。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定凸起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4.5mm。

    可选地,所述卡定槽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具有安装凸台,所述绕线钩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钩的一侧端面上具有套装孔,所述安装凸台上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连接部方向依次延伸出的颈盘部和挡盘部,其中,所述颈盘部与所述套装孔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挡盘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颈盘部的直径且位于所述绕线钩内。

    有利地,所述挡盘部上具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绕线钩内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件为两个且位于所述挡盘部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在所述绕线钩相对所述安装凸台转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交替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设在所述挡盘部的周壁面上的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件为限定在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之间的定位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盘部上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弧形槽,所述定位凸起设在所述弧形槽的外壁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吸尘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手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手柄组件,从而提高了吸尘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手柄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手柄组件的另一个爆炸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手柄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绕线钩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绕线钩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吸尘器1000,

    手柄组件500,

    手柄壳体52,

    柄持部521,连接部522,安装凸台5221,颈盘部5222,挡盘部5223,弧形槽5224,定位凸起5225,

    绕线钩53,半圆柱形凸起5301,定位凹槽5302,套装孔5303,

    第一半壳531,配合凸台5311,第一扣位件5312,

    第二半壳532,配合凹台5321,第二扣位件5322,

    挡线部533,托线部534,卡定结构535,卡定槽5351,卡定凸起53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包括:手柄壳体52和绕线钩53。

    具体地,手柄壳体52包括柄持部521和连接部522,连接部522与柄持部521相连;绕线钩53安装在连接部522上,且绕线钩53与连接部522之间限定出绕线空间,绕线钩53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也就是说,绕线钩53的外表面可以由光滑曲面构成,绕线钩53的外表面也可以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由此,可以在有效地缠绕固定电源线的前提下,美化绕线钩53的外观,增强绕线钩53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可以有效地固定缠绕电源线,外观美观,结构强度高。此外,还可以避免损伤电源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绕线钩53可以包括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对拼相连,以限定出容置空间,由此可以便于绕线钩53的组装和拆卸,便于加工制造,也便于实现绕线钩53与手柄壳体52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有美工线,美工线为光滑曲线、或者为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线和直线。从而可以进一步地美化绕线钩53的外观,使得手柄组件5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半壳531内可以具有配合凸台5311,配合凸台5311环绕在第一半壳531的轮廓边缘的内侧,第二半壳532内可以具有配合凹台5321,配合凹台5321环绕在第二半壳532的轮廓边缘的内侧,配合凸台5311与配合凹台5321对接配合,以使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美工线。由此,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使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连接处严丝合缝,从而进一步美化绕线钩53的外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半壳531内可以具有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可以位于第一半壳531的中心骨线的两端,第二半壳532内可以具有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可以位于第二半壳532的中心骨线的两端,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与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对应扣位配合。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

    有利地,至少一个第一扣位件5312与相应的第二扣位件5322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可以仅一个第一扣位件5312与对应的第二扣位件5322过盈配合,也可以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分别于对应的第二扣位件5322均过盈配合,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对拼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避免绕线钩53的端部产生缝隙,更进一步美化外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连接部522可以为管形,绕线钩53可以包括挡线部533和托线部534,托线部534连接在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绕线空间限定在挡线部533、托线部534和连接部522之间,电源线缠绕在拖线部上并位于绕线空间内,挡线部533用于防止电源线脱落。其中,挡线部53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522的轴向方向(例如图5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大体平行,如图2所示,且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最小距离W可以大于等于22mm。由此,可以满足电源线绕线多圈(例如7圈以上)的需求,从而可以满足长度较长的电源线的绕线需求。

    优选地,参照图2,挡线部533的超出于托线部534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H可以大于等于25mm。由此,可以满足电源线绕线多圈(例如7圈以上)的需求,从而可以满足长度较长的电源线的绕线需求,同时防止电源线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绕线钩53上可以具有用于卡定电源线的卡定结构535,卡定结构535位于绕线空间以外,由此,可以利用卡定结构535卡持电源线的插头,避免电源线低垂,在美化外观同时避免电源线滑落。

    具体地,如图5所示,卡定结构535可以包括:卡定槽5351和两个卡定凸起5352,卡定槽5351形成在绕线钩53的外表面上,两个卡定凸起5352设在卡定槽5351内,且两个卡定凸起5352在卡定槽535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限定出与卡定槽5351连通的卡定入口,邻近电源线插头的电源线可以从卡定入口卡入卡定槽5351内,从而实现固定电源线插头的效果。

    优选地,参照图5,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的最小距离B可以为3mm~4.5mm,由此,可以在保证电源线顺利地卡入卡定槽5351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电源线插头滑落,从而保证对电源线插头固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有利地,参照图5,卡定槽5351的长度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从而更加方便用户在电源线缠绕之后卡入电源线插头,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连接部522上可以具有安装凸台5221,绕线钩53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凸台5221上,由此,便于安装绕线钩53,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转动绕线钩53,从而调整绕线钩53的位置和方向。

    具体地,如图2所示,绕线钩53的一侧端面(例如图2中所示的绕线钩53的前端面)上可以具有套装孔5303,套装孔5303与容置空间连通。安装凸台5221上可以具有颈盘部5222和挡盘部5223,颈盘部5222和挡盘部5223从安装凸台5221上沿朝向远离连接部522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从前往后的方向)依次延伸出,其中,颈盘部5222与套装孔5303可转动地配合,挡盘部5223的直径可以大于颈盘部5222的直径,且挡盘部5223可以位于绕线钩53内,此时,套装孔5303的边沿可以限定在挡盘部5223与安装凸台5221之间,由此,可以在实现绕线钩53相对安装凸台5221可转动的前提下,避免绕线钩53从安装凸台5221上脱落,从而提高绕线钩53与安装凸台522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挡盘部5223上可以具有第一定位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定位凸起5225),绕线钩53内可以具有与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定位凹槽5302),由此,通过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可以避免绕线钩53在安装凸台5221上任意转动,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将绕线钩53固定在安装凸台5221的某一角度位置,实现绕线钩53的旋转定位。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定位件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定位件可以位于挡盘部5223直径方向上的两侧,在绕线钩53相对安装凸台5221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交替配合。例如,当第一定位件与其中一个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时,此时,绕线钩53的挡线部533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绕线空间的开口朝上,当将绕线钩53转动180°后,第一定位件与另一个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此时,绕线钩53的挡线部533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绕线空间的开口朝下。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定位件与第一定位件交替配合,可以将绕线钩53交替固定在沿安装凸台5221圆周方向的两个位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绕线钩53的位置以及绕线空间的开口朝向,实现绕线钩53的旋转定位。

    当然,第二定位件还可以为三个或四个,三个或四个第二定位件可以交替与第一定位件配合,使得绕线钩53的绕线空间的开口还可以朝左或者朝右等等。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定位件可以为设在挡盘部5223的周壁面上的定位凸起5225,第二定位件可以为定位凹槽5302,且定位凹槽5302限定在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5301之间。通过将定位凸起5225卡在定位凹槽5302内,可以限制绕线钩53转动,从而起到固定绕线钩53的效果。

    有利地,如图4所示,挡盘部5223上可以具有沿其轴向(例如图4中所示的前后方向)贯通的弧形槽5224,定位凸起5225设在弧形槽5224的外壁面上,弧形槽5224可以增加定位凸起5225的外壁面的弹性,在定位凸起5225卡入定位凹槽5302时,弧形槽5224的外壁面可以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定位凸起5225可以顺利越过半圆柱形凸起5301卡入定位凹槽5302中。

    下面将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

    参照图1,手柄组件500包括:手柄壳体52和绕线钩53。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手柄壳体52包括柄持部521和与柄持部521相连的连接部522;连接部522为管形,连接部522上具有安装凸台5221,安装凸台5221上具有沿向后的方向依次延伸出的颈盘部5222和挡盘部5223,挡盘部5223的直径大于颈盘部5222的直径,挡盘部5223上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弧形槽5224,弧形槽5224的外壁面上设有作为第一定位件的定位凸起5225。

    绕线钩53内具有与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为两个且位于挡盘部5223直径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定位件为限定在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5301之间的定位凹槽5302。

    绕线钩53由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对拼形成,绕线钩53的外表面由光滑曲面构成、或者由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面和平面构成,第一半壳531内具有环绕在第一半壳531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凸台5311,第二半壳532内具有环绕在第二半壳532的轮廓边缘内侧的配合凹台5321,配合凸台5311与配合凹凸对接配合以使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的对拼连接处形成美工线。美工线为光滑曲线、或者为平滑过渡相连的光滑曲线和直线。

    第一半壳531内具有位于第一半壳531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第二半壳532内具有位于第二半壳532的中心骨线两端的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两个第二扣位件5322与两个第一扣位件5312对应扣位并过盈配合。

    绕线钩53包括挡线部533和连接在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托线部534,挡线部53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部522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挡线部533的超出于托线部534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大于等于25mm。托线部534的前侧端面上具有套装孔5303,颈盘部5222与套装孔5303可转动地配合,挡盘部5223位于绕线钩53内。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2mm。

    绕线钩53的外表面上设有卡定结构535,卡定结构535包括:卡定槽5351和设在卡定槽5351内且在卡定槽535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定凸起5352,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m~4.5mm,两个卡定凸起5352之间限定出与卡定槽5351连通的卡定入口。卡定槽5351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绕线钩53的第一半壳531的配合凸台5311和第二半壳532的配合凹台5321配合,提高配合的可靠性,且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之间的配合采用美工线,且过渡平滑,避免产生尖锐部分,避免损伤电源线及造成危险。同时在第一半壳531和第二半壳532内设第一扣位件5312与第二扣位件5322过盈配合,可以减少螺钉,同时避免绕线钩53的端部产生缝隙。

    另外,通过设定挡线部533与连接部52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2mm,且挡线部533的超出于托线部534且用于挡线的部分的高度大于等于25mm,可以满足标准电源线绕线7圈以上的要求。且在绕线钩53的外侧设置用于卡定电源线的卡定结构535,可以将绕完的电源线很容易卡到卡定槽5351内进行固定。此外,通过设置定位凸起5225和定位凹槽5302,还可以实现绕线钩53的旋转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1000,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手柄组件500,从而提高了吸尘器1000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关 键  词:
    手柄 组件 具有 吸尘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手柄组件和具有手柄组件的吸尘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402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