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垫。
背景技术
床垫是为了保证人们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种类、材质繁多。设计优良的床垫使得身体能够保持舒展,人躺在上边全身能够得到放松。
当前市售的床垫通常仅具有单一的软硬度和高低度。根据软硬度的不同,床垫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即硬质床垫和软质床垫。
硬质床垫更适合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或类似疾病的患者和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具体而言,硬质床垫可以帮助这类患者缓解腰部疲劳,可以帮助青少年脊柱健康发育。但是,硬质床垫给使用者带来的舒适度相对较差,不利于缓解全身疲劳。同时,当人在硬质床垫上处于平躺状态时,由于背部和臀部相对于腰部略微向后突出,会在腰部形成一个向上的弧形弯曲。因此,平躺睡觉的人们在睡醒之后往往会感觉腰部不适。
相比于硬质床垫,软质床垫则会给人带来良好的舒适度,使用者无论是处于平躺状态还是侧卧状态都会感觉舒服。但是,这种床垫首先不适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或类似疾病的患者和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其次,人体不同部位的重量不同,因此当人躺在唯一软硬度的软质床垫上时,身体不同部位下陷进床垫里的深度不尽相同,例如臀部陷进床垫里的深度相比于身体其他部位陷进床垫里的深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这样的床垫只能提供给人体一些部位舒适感,而不能同时提供给人体所有部位舒适感;其次,这样的床垫会导致在人在睡觉时身体处于非正常的弯曲状态,导致身体得不到很好的放松和休息。
再者,在人从小孩发育到成年的过程中,人体各个部位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然而,现有的床垫没有针对人不同发育阶段的设计。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获得良好的床垫体验,则需要随孩子的成长不停地更换床垫,这造成巨大的浪费。
综上,需要对当前的床垫进行改进,使得其不仅适用于不同身高和/或处于任何发育阶段的任何人,而且能为身体所有部位带来舒适感。
最后,在床垫内部结构根据人体结构而进行相应设计的情况下,也需要将这种内部结构标识出来,从而指导使用者正确地和方便地使用内部结构改进的床垫。
实用新型内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下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床垫,该床垫不仅适用于不同身高和/或处于任何发育阶段的任何人;和/或能为身体所有部位带来舒适感;和/或可以将床垫内部结构标识出来。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垫,所述床垫在竖直方向上从中部至所述床垫的至少一面包括芯层、弹性层、以及由辅助层和面料层构成的表层,自所述床垫的一面的一个宽端侧或两个宽端侧、或者自所述床垫的两面的各自一个宽端侧或两个宽端侧依次包括:
(1)上身支撑部,所述上身支撑部的表层具有第一凹凸纹理;
(2)腰部支撑凸起,所述腰部支撑凸起为向上凸出形成的条带,并且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表层具有第二凹凸纹理;和
(3)臀部支撑区带,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弹性层硬度比所述床垫其它部分的弹性层硬度小,并且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表层具有第三凹凸纹理;
其中所述第一凹凸纹理、所述第二凹凸纹理和所述第三凹凸纹理之间彼此不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上身支撑部的宽度为50-72cm;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宽度为9-13cm,且比所述床垫其它部分高出3-10mm;并且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宽度为14-21cm;其中所述宽度是指在所述床垫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纹理、所述第二凹凸纹理和所述第三凹凸纹理为凹凸条形纹理,并且所述第二凹凸纹理比所述第一凹凸纹理更稀疏,所述第三凹凸纹理比所述第一凹凸纹理更致密。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凹凸条形纹理为凹凸波浪形纹理、凹凸锯齿形纹理或者凹凸矩形纹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床垫包括一组、两组、三组或者四组所述上身支撑部、所述腰部支撑凸起和所述臀部支撑区带,所述一组、两组、三组或者四组所述上身支撑部、所述腰部支撑凸起和所述臀部支撑区带具有选自以下结构的一种、两种、三种或者四种结构:
(1)所述上身支撑部的宽度为50-56cm,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宽度为9-11cm,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宽度为14-16cm;
(2)所述上身支撑部的宽度为54-62cm,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宽度为9-11cm,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宽度为15-17cm;
(3)所述上身支撑部的宽度为58-66cm,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宽度为11-13cm,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宽度为17-19cm;和
(4)所述上身支撑部的宽度为64-72cm,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宽度为11-13cm,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宽度为19-21cm。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弹性层硬度比所述床垫其它部分的弹性层硬度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距离所述上身支撑部的最近宽端侧27-48cm处设置有宽度为12-18cm的肩部支撑区带,所述肩部支撑区带的弹性层硬度比所述上身支撑部的弹性层硬度小,并且所述肩部支撑区带的表层具有第四凹凸纹理,所述第四凹凸纹理不同于所述第一凹凸纹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肩部支撑区带的弹性层的表层侧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肩部支撑区带的弹性层的芯层侧向所述肩部支撑区带的最近宽端侧延伸一段距离,并且所述上身支撑部的表层侧和芯层侧具有相对应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腰部支撑凸起与所述臀部支撑区带之间设置有宽度为3-5cm的间隔区,所述间隔区的表层具有第五凹凸纹理,所述第五凹凸纹理不同于所述第二凹凸纹理和所述第三凹凸纹理两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弹性层的芯层侧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弹性层的表层侧向臀部支撑区带侧延伸一段距离,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芯层侧和表层侧具有相对应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垫具备以下一个或者多个有益效果:
1.该床垫适合任何人使用,而不管其身高、所处发育阶段、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或类似疾病;
2.该床垫可以为人身体各个部位带来全方位的舒适感;
3.该床垫将其内部结构可视化,从而方便使用者正确地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为仅一面有仅一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并且表层具有凹凸波浪形纹理的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2为仅一面有仅一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并且表层具有凹凸锯齿形纹理的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床垫沿床垫长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方框1内的床垫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图3中方框2内的床垫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床垫的一个变形实例的剖视图,其中腰部支撑凸起的弹性层的芯层侧相对于表层侧向臀部支撑区带延伸一段距离。
图7为图1所示床垫的一个变形实例的剖视图,其中在上身支撑部设置有一个肩部支撑区带。
图8为图7所示床垫的一个变形实例的剖视图,其中靠近最近宽端侧的上身支撑部的弹性层芯层侧向肩部支撑区带延伸一段距离。
图9为图1所示床垫的一个变形实例的剖视图,其中在其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设置有一个间隔区。
图10为仅一面有两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并且表层具有凹凸波浪形纹理的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11为仅一面有两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并且表层具有凹凸锯齿形纹理的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12为两面各有两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并且表层具有凹凸波浪形纹理的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13为两面各有两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并且表层具有凹凸锯齿形纹理的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
图14为图12所示床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和完整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具体描述的技术方案仅用于示例目的,无意于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来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床垫,所述床垫在竖直方向上从中部至所述床垫的至少一面包括芯层、弹性层、以及由辅助层和面料层构成的表层,自所述床垫的一面的一个宽端侧或两个宽端侧、或者自所述床垫的两面的各自一个宽端侧或两个宽端侧依次包括:
(1)上身支撑部,所述上身支撑部的表层具有第一凹凸纹理;
(2)腰部支撑凸起,所述腰部支撑凸起为向上凸出形成的条带,并且所述腰部支撑凸起的表层具有第二凹凸纹理;和
(3)臀部支撑区带,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弹性层硬度比所述床垫其它部分的弹性层硬度小,并且所述臀部支撑区带的表层具有第三凹凸纹理;
其中所述第一凹凸纹理、所述第二凹凸纹理和所述第三凹凸纹理之间彼此不同。
上述的(1)上身支撑部、(2)腰部支撑凸起和(3)臀部支撑区带,作为一组结构,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床垫上有如下配置:
(i)在床垫的一面仅包括一组上述结构;
(ii)在床垫的一面包括两组上述结构;
(iii)在床垫的两面各包括一组上述结构;
(iv)在床垫的一面包括两组上述结构且在床垫的另一面包括一组上述结构;
(v)在床垫的两面各包括两组上述结构。
在(i)和(ii)的情况下,对床垫另一面的结构没有特别的要求。例如,该另一面的表层可以有特殊的结构例如凹凸纹理,但是也可以跟普通床垫的表层结构相同或相似。图1、图2、图10和图11示出了在自其一面的一个宽端侧依次排列有一组和两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的床垫的四个实例。
在(iii)的情况下,所述两组上述结构可以配置在床垫两面的同一宽端侧,也可以配置在床垫两面的相对宽端侧。
在(v)的情况下,图12和图13示出了在其两面的两个端侧各依次排列有两组上身支撑部、腰部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的床垫的两个实例。
床垫表层的凹凸纹理可以为凹凸条形纹理、凹凸三角形纹理、凹凸圆形纹理、凹凸菱形纹理,但是不限于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凹凸条形纹理可以是但不限于凹凸波浪形纹理、凹凸锯齿形纹理或者凹凸矩形纹理。图1、图10和图12示出了表层为凹凸波浪形纹理的床垫的三个实例,并且图2、图11和图13示出了表层为凹凸锯齿形纹理的床垫的三个实例。凹凸纹理主要起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标识床垫内部的不同结构,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该床垫时容易地识别出上身支撑部、要不支撑凸起和臀部支撑区带,指导使用者正确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床垫,帮助床垫实现其为人体提供全方位放松的睡眠的功能;另一个作用是帮助按摩身体。作为一个实例,第二凹凸纹理可以比第一凹凸纹理更稀疏,并且第三凹凸纹理比第一凹凸纹理更致密。但是,以其他方式使所述第一凹凸纹理、所述第二凹凸纹理以及第三凹凸纹理之间彼此不同也是可以的。
下面以图1所示床垫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床垫及其变形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的是仅在其一面的一个宽端侧依次排列有一组上身支撑部101、腰部支撑凸起102和臀部支撑区带103且其表层具有凹凸波浪形纹理的床垫100A,但是下文针对图1所示的床垫100A所描述的各个特征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其他结构的床垫,除非这些特征明显不适用于后者或者在本文中明确表明不包括这些特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所示床垫100A仅包括一组自其一个宽端侧依次排列的上身支撑部101、腰部支撑凸起102和臀部支撑区带103,且其表层为凹凸波浪形纹理。作为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床垫表层的凹凸波浪形纹理可以替换为其他凹凸纹理,例如凹凸锯齿形纹理或者凹凸矩形纹理。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床垫100A’,其中所述床垫100A’的表层为凹凸锯齿形纹理。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上身支撑部101是最靠近床垫100A的一个宽端侧的结构。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可以是50-72cm,但具体宽度要根据身高来确定。例如,对于身高小于13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优选为50-56cm;对于身高介于110cm-15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优选为54-62cm;对于身高介于130cm-17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优选为58-66cm;对于身高大于15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优选为64-72cm。同时,在上身支撑部101的表层具有第一凹凸波浪形纹理,用于专门标识该上身支撑部101。
腰部支撑凸起102介于上身支撑部101和臀部支撑区带103之间,为向上凸出形成的条带。腰部支撑凸起102向上凸起主要是通过在对应的弹性层和表层之间额外增加的附加层114(更详细参见图5),但是表层也部分地起到同样的作用。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宽度为9-13cm,且比所述床垫其它部分高出3-10mm。同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一样,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具体宽度以及相对于床垫其它部分的高度也取决于人的身高。例如,对于身高小于140cm的人,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宽度优选为9-11cm,高度优选为3-5mm;对于身高大于140cm的人,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宽度优选为11-13cm,高度优选为5-10cm。同时,与上身支撑部101一样,所述腰部支撑凸起102的表层具有第二凹凸波浪形纹理,所述第二凹凸波浪形纹理相对于所述第一凹凸波浪形纹理更稀疏,藉此专门标识该腰部支撑凸起102。
臀部支撑区带103与腰部支撑凸起102相邻,其弹性层硬度比床垫其它部分的弹性层硬度更小。因此,当人躺在具有所述结构的床垫上时,臀部会相对于身体其它部位更深地陷入床垫内,从而确保人在平躺时获得更好的放松。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为14-21cm,但是跟上身支撑部101和腰部支撑凸起102一样,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具体宽度也取决于人的身高。例如,对于身高小于130cm的人,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优选为14-16cm;对于身高介于110cm-150cm的人,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优选为15-17cm;对于身高介于130cm-170cm的人,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优选为17-19cm;对于身高大于150cm的人,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优选为19-21cm。臀部支撑区带103的表层具有第三凹凸波浪形纹理,所述第三凹凸波浪形纹理相对于所述第一凹凸波浪形纹理更致密,用于专门标识该臀部支撑区带103。
上身支撑部101、腰部支撑凸起102和臀部支撑区带103三者的宽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身高进行组合,从而获得针对特定身高具有最适宜内部结构的床垫。下面示例出四种针对不同身高的床垫,但不限于此:
(a)对于身高小于等于130cm的人,特别是身高小于等于12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50-56cm,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宽度为9-11cm,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为14-16cm;
(b)对于身高大于110cm且小于等于150cm的人,特别是身高大于120cm且小于等于14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为54-62cm,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宽度为9-11cm,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为15-17cm;
(c)对于身高大于130cm且小于等于170cm的人,特别是身高大于140cm且小于等于16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为58-66cm,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宽度为11-13cm,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为17-19cm;
(d)对于身高大于150cm的人,特别是身高大于160cm的人,上身支撑部101的宽度为64-72cm,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宽度为11-13cm,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宽度为19-21cm。
图3示出了图1所示床垫100A在床垫长度方向上的剖视图,该图示出床垫100A从其一面的一个宽端侧依次包括上身支撑部101、腰部支撑凸起102和臀部支撑区带103,且从其一面到另一面依次包括表层111、弹性层112、芯层113、弹性层112’、表层111’。图4示出了图3所示床垫虚线方框1内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从该图中可以清楚得看到,表层111由面料层111a和辅助层111b构成,表层111’由面料层111a’和辅助层111b’构成。图5示出了图3所示床垫虚线方框2内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该图相比于图4进一步示出了腰部支撑凸起102区域相对于床垫其他区域额外增加的附加层114。
下面对上述各层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面料层111a和111a’通常是织物,但是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常用的床垫面料。
辅助层111b和111b’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材料构成:乳胶、海绵、记忆棉、椰丝材料、高弹性绵、软性绵。所述乳胶为人工乳胶或天然乳胶,优选天然乳胶。
面料层111a和辅助层111b两者一起构成了床垫的表层111,面料层111a’和辅助层111b’两者一起构成了床垫的表层111’。图1所示的床垫100A为上文(i)中的情形,其表层111具有所描述的凹凸波浪形纹理,而其表层111’则没有纹理。但是,正如本文他处所描述的那样,只要本实用新型床垫一面的表层具有所要求的凹凸纹理即可,对其另一面的表层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
表层111具有在床垫100A不同区域纹理疏密度不同的凹凸波浪形纹理。更具体地,上身支撑部101具有第一凹凸波浪形纹理;腰部支撑凸起102具有第二凹凸波浪形纹理,所述第二凹凸波浪形纹理比所述第一凹凸波浪形纹理更疏松;臀部支撑区带103具有第三凹凸波浪形纹理,所述第三凹凸波浪形纹理比所述第一凹凸波浪形纹理更致密。
弹性层112起到使床垫100A各个区域的软硬度不同的作用,由此使得床垫成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床垫。
上身支撑部101的弹性层和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弹性层可以具有相同的弹性,但是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弹性。在弹性不同的情况下,优选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弹性层硬度比上身支撑部101的弹性层硬度更大,优选比后者大10-30%。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腰部支撑凸起102对腰部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
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弹性层硬度比床垫其他部分的弹性层硬度均小。优选地,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弹性层硬度为上身支撑部101的弹性层硬度的50%-80%,使得人在躺在这样的床垫上时,臀部在臀部支撑区带103向下陷入1-3cm。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床垫不同区域的弹性层具有不同硬度。下文示出了三种实现方式,但是任何其它能够实现弹性层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硬度的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例如,弹性层112可以由层数不同的分区海绵构成。对于所述分区海绵,层数越多则硬度相对更大,层数越少则硬度相对较小。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弹性层海绵层数比所述床垫其他部分的弹性层海绵层数少,由此实现臀部支撑区带103相比于床垫其他部分更小的硬度。
又例如,弹性层112可以由不同硬度的海绵即软质海绵和硬质海绵构成。类似地,为实现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弹性层硬度比床垫其它部分的弹性层硬度小,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弹性层采用软质海绵,而床垫其它部分则采用硬质海绵。
再例如,弹性层112可以由不同硬度的弹簧即软质弹簧和硬质弹簧构成。同样地,为实现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弹性层硬度比床垫其它部分的弹性层硬度小,臀部支撑区带103采用软质弹簧,床垫其他部分采用硬质弹簧。
附加层114是在床垫腰部支撑凸起102区域的表层111和弹性层112之间相对于床垫其他部位额外增加的一个结构。附加层114的制作材料同上文针对辅助层所描述的材料。
中间芯层113可以由棕例如无胶红棕制成,或者由纤维棉例如大豆纤维棉制成。
另外,为了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睡眠体验,还可以对图1的床垫100A做进一步的改进。下面对图1的床垫100A的一些变形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将床垫100A的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弹性层的芯层侧设置为相对于其表层侧向臀部支撑区带103一侧延伸一段距离,同时臀部支撑区带103的芯层侧和表层侧具有相对应的结构。对腰部支撑凸起102靠近上身支撑部101一侧的表层侧和芯层侧两者的相对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图6示出了具有这一结构的床垫的一个实例。
在另一个实例中,在上身支撑部101距离其最近宽端侧27-48cm设置一个宽度为12-18cm的肩部支撑区带104,肩部支撑区带104的弹性层硬度比上身支撑部101的弹性层硬度小,并且其表层具有第四凹凸波浪形纹理,所述第四凹凸波浪形纹理的疏密度不同于所述第一凹凸波浪形纹理的疏密度。图7示出了具有这一结构的床垫的一个实例。
同臀部支撑区带103的弹性层一样,肩部支撑区带104的弹性层可以由层数较少的分区海绵、软质海绵或者软质弹簧等构成,由此实现相对于上身支撑部101较小的硬度。优选地,肩部支撑区带104的弹性层硬度为上身支撑部101的弹性层硬度的50%-80%,从而使得人在躺在该床垫上时,肩部在肩部支撑区域104向下陷入1-3cm。
同腰部支撑凸起102一样,肩部支撑区带104的弹性层的表层侧可以相对于其芯层侧向其最近宽端侧延伸一段距离,并且靠近床垫100A最近宽端侧的上身支撑部101的表层侧和芯层侧具有相对应的结构。图8示出了具有所述结构的床垫的一个实例。肩部支撑区带104的设置保证了在人处于侧卧状态下的舒适度。
在再另一个实例中,可以在床垫100A的腰部支撑凸起102与臀部支撑区带103之间设置宽度为3-5cm的间隔区105,间隔区105的表层具有第五凹凸波浪形纹理,所述第五凹凸波浪形纹理的疏密度不同于第二凹凸波浪形纹理和第三凹凸波浪形纹理的疏密度。在床垫100A中增加间隔区105,可以有效避免相对软的臀部支撑区带103对腰部支撑凸起102的干扰。如果没有该间隔区105,臀部在腰部支撑凸起102如果稍微移位就有可能滑入臀部支撑区带103中,使得二者的效果大打折扣。腰部支撑凸起102与臀部支撑区带103之间的间隔区105可以在不影响床垫100A的总体设计的情况下有效地发挥作用。图9示出了具有这一结构的床垫的一个实例。
图1至图9针对的是具有上文所述具有(i)结构的床垫。但是,正如上文说描述的那样,本实用新型的床垫还包括具有(ii)、(iii)、(iv)和(v)结构的床垫。作为示例,图10示出了具有(ii)结构且表层具有凹凸波浪形纹理的床垫100B,图11示出了具有(ii)结构且表层具有凹凸锯齿形纹理的床垫100B’,图12示出了具有(v)结构且表层具有凹凸波浪形纹理的床垫100C,图13示出了具有(v)结构且表层具有凹凸锯齿形纹理的床垫100C’。在适用的情况下,上文针对具有(i)结构的床垫100A所描述的各个特征也适用于具有(ii)、(iii)、(iv)和(v)结构的床垫。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床垫具有(ii)、(iii)、(iv)或(v)结构即具有两组、三组或四组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将其配置为适合相同身高或者不同身高的人。在适合相同身高的人的情况下,所述两组、三组或者四组上述结构应该是完全相同的或者实质上相同的。作为一个示例,所述两组、三组或者四组上述结构可以是选自前文描述的(a)至(d)中的一组结构。在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的情况下,所述两组、三组或者四组上述结构至少应该是不完全相同的。作为一个示例,所述两组、三组或者四组上述结构可以是选自前文描述的(a)至(d)中的至少两组结构,例如两组结构、三组结构、四组结构。在两组结构的情况下,这两组结构可以有以下组合:(a)+(b)、(a)+(c)、(a)+(d)、(b)+(c)、(b)+(d)或者(c)+(d)。在三组结构的情况下,这三组结构可以有以下组合:(a)+(b)+(c)、(a)+(b)+(d)、(b)+(c)+(d)或者(a)+(b)+(d)。在四组结构的情况下,这四组结构为(a)+(b)+(c)+(d)。作为示例,图14示出了图12所示床垫100C的剖面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示例的细节,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宗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本文所描述技术方案的变化方案,并且该变化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另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通过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案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本说明书当作一个整体,各个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