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18067.8 (22)申请日 2016.12.22 (73)专利权人 重庆爱无烟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北部新区经开 园金开大道1115号2-1-6-2 (72)发明人 李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赖丽娟 (51)Int.Cl. A47J 36/00(2006.01) A47J 36/24(2006.01) F24C 15/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2、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设置在无烟火锅桌体中, 桌体中心设有一个盛锅 槽, 包括: 限锅圈、 排风罩、 排风管道、 净化箱、 接 水盒, 限锅圈设置在盛锅槽内, 排风罩可拆卸地 设置在限锅圈的上部, 排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排风 罩, 另一端连接净化箱, 净化箱设置在无烟火锅 的桌底, 净化箱的下端连接接水盒。 本实用新型 的有益效果是: 有效防止用餐过程中因为甩油流 到设备体内, 绝大多数油会直接通过排风罩内壁 直接流入锅里; 最大限度地增强吸风压力, 使吸 烟更彻底; 收集冷凝水, 防止地面蓄水导致客人 滑倒。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6。
3、03645 U 2017.11.03 CN 206603645 U 1.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设置在无烟火锅的桌体(1)中, 所述桌体(1)的桌面中心 设有一个盛锅槽(11), 用以放置锅,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限锅圈(2)、 排风罩(3)、 排风管道 (4)、 净化箱(5)、 接水盒(6), 所述限锅圈(2)设置在所述盛锅槽(11)内, 所述排风罩(3)可拆 卸地设置在所述限锅圈(2)的上部, 所述排风管道(4)的一端连接所述排风罩(3), 另一端连 接所述净化箱(5), 所述净化箱(5)设置在所述桌体(1)的底部, 所述净化箱(5)的下端连接 所述接水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锅圈(2)的底 部设有接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罩(3)的吸 风口下表面比盛锅上表面高5-8mm, 所述排风罩(3)的吸风口内表面尺寸比锅口的外围小5- 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罩(3)内的 风机为150mm或200mm口径直强吸式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管道(4)设 置在无烟火锅的封闭加热组件(7)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封闭加热组件 (7)包括加热设备(8)和保护罩(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设备(8)的 表面为加热面板(81), 所述保护罩(9)将所述加热设备(8)在所述加热面板(81)以下的部分 密封包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桌体(1)外表面 对应所述净化箱(5)的位置设有多个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03645 U 2 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刷火锅是人们非常喜爱的。
6、就餐方式, 邀请亲朋好友围坐在火锅或烧烤边, 边煮、 烤 边吃, 边吃边谈, 是一种理想的欢聚、 交流方式。 但是在室内吃火锅或烧烤存在一个总所周 知的缺点, 就是空气污染严重, 各种食物在煎、 煮、 烤过程中释放的气味以及有的采用燃料、 燃气等燃烧而放出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充斥在室内空气中, 使就餐者感觉不舒服, 而且影响 人体健康, 并且用餐完毕后, 全身火锅或烧烤气味久久不能散去, 美女秀发 “油腻飘飘” , 非 洗不可, 或者重新换套衣服才能驱除气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的一种实现吸除绝大部分油烟并且解决了火 锅溅油的导风组件。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
7、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设置 在无烟火锅桌体中, 所述桌体的桌面中心设有一个盛锅槽, 用以放置锅, 该导风组件包括: 限锅圈、 排风罩、 排风管道、 净化箱、 接水盒, 所述限锅圈设置在所述盛锅槽内, 所述排风罩 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限锅圈的上部, 所述排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排风罩, 另一端连接所 述净化箱, 所述净化箱设置在所述桌底, 所述净化箱的下端连接所述接水盒。 0005 进一步, 所述限锅圈的底部设有接油槽。 0006 进一步, 所述排风罩的吸风口下表面比所述盛锅上表面高5-8mm, 所述排风罩的吸 风口内表面尺寸比锅口的外围小5-8mm。 0007 进。
8、一步, 所述排风罩内的风机为150mm或200mm口径直强吸式风机。 0008 进一步, 所述排风管道设置在无烟火锅的封闭加热组件的外部。 0009 进一步, 所述封闭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设备和保护罩。 0010 进一步, 所述加热设备的表面为加热面板, 所述保护罩将所述加热设备在所述加 热面板以下的部分密封包覆。 0011 进一步, 所述桌体外表面对应所述净化箱的位置设有多个孔。 0012 基于所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效防止用餐过程中因为甩油流 到设备体内, 绝大多数油会直接通过排风罩内壁直接流入锅里; 最大限度地增强吸风压力, 使吸烟更彻底; 收集冷凝水, 防止地面蓄水导致。
9、客人滑倒。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5 1、 无烟火锅桌体, 11、 盛锅槽, 2、 限锅圈, 3、 排风罩, 4、 排风管道, 5、 净化箱, 6、 接水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603645 U 3 盒, 7、 密封加热组件, 8、 加热设备, 81、 加热面板, 9、 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7 如图1所示, 一种无烟火锅的导风组件, 设置。
10、在无烟火锅桌体1中, 桌体的桌面中心 设有一个盛锅槽11, 用以放置锅, 该导风组件包括: 限锅圈2、 排风罩3、 排风管道4、 净化箱5、 接水盒6, 限锅圈2设置在盛锅槽11内, 限锅圈2的作用: 第一是固定排风罩3的位置, 防止窜 动; 第二是防止油飞溅到风道内难打扫; 第三是限制锅在盛锅槽的中心位置; 排风罩3可拆 卸地设置在限锅圈2的上部, 排风管道4的一端连接排风罩3, 另一端连接净化箱5, 净化箱5 设置在无烟火锅桌体1底部, 净化箱5的下端连接接水盒6。 由于外界温度低于经过净化箱后 的气体温度, 所以在桌体1的底部常常出现冷凝水, 因此设置接水盒6收集冷凝水, 防止客人 在店。
11、内走路时滑倒。 0018 限锅圈2的底部设有接油槽。 防止多余的溅油流入设备体, 多余的溅油直接会流到 限锅圈5的接油槽。 0019 排风罩3的吸风口下表面比盛锅的上表面高5-8mm, 排风罩3的吸风口的内表面尺 寸比锅口的外围小5-8mm。 加上独到的风道结构设计; 其作用: 增强吸风压力, 使吸烟效果更 彻底; 更有效防止用餐过程中因为甩油流到设备体内, 绝大多数油会直接通过排风罩内壁 直接流入锅里。 0020 排风罩3内的风机为150mm或200mm口径直强吸式风机。 可以实现不分任何锅型, 不 分任何放置方向就能得到接近100吸烟效率。 0021 独特的限锅圈2结构与通风管道4结构, 。
12、加上独特的上部密封圈吸风区结构设计解 决了传统无烟火锅使用后设备体内到处都是油的现象, 大大降低了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同时大提高了设备与设备电器部分的使用寿命。 0022 排风管道4设置在无烟火锅的封闭加热组件7的外部。 0023 封闭加热组件7包括加热设备8和保护罩9。 0024 加热设备8的表面为加热面板81, 保护罩9将加热设备8在加热面板81以下的部分 密封包覆。 加热设备8外还包覆一个密封保护罩9, 密封保护罩9与排风管道4互不连通。 排放 管道4形成一个吸风区, 吸风区是一个密封的吸烟入口, 因为风道组件的入风口高于吸风区 的下底面, 而且整个下底面与设备体下部分是完全密封, 即。
13、使有多余的水汽或少量油滴也 只会停留在上部密封吸风区, 所以主要作用有: 第一, 形成四面环绕吸烟, 增强吸烟面积; 第 二是防止残留水汽与少量油滴渗入机体内部。 0025 火锅桌体1外表面对应净化箱5的位置设有多个孔。 这些孔设置为太阳花形状, 一 方面起装饰作用; 另一方面是将机体内的温度自由散发出来, 最大限度地降低机体底部排 出的气体温度, 从而解决因气体温度与地板温差引成的冷积水。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603645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60364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