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厨房小家电正朝着小型化及自动化的方向 发展,如此,一些智能化的豆浆机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豆浆机在制豆浆的时 候,必须要有专人看守,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旨在解决现有的豆浆机 在制豆浆过程中需要有专人看守,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包括机体、无线通信模块、 智能手机APP端,所述机体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手机APP端连接、中央控 制器;
所述机体包括机座、制浆组件、储料组件、控制单元,该制浆组件、储料 组件及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机座上;
所述制浆组件包括机体、双层保温杯、电机、粉碎刀及粉碎器,所述机体 上设置有上下水位线,机体底部安装有加热器、冷却器、电子称,所述电机、 加热器、电子称、粉碎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原料箱、储水箱,所述原料箱安装在机体的上方,所述 储水箱与所述机体连接,原料箱和储水箱通过自动进料装置与所述机体连通;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机体底部的温控器和防溢电极;
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管道及抽气泵,该管道一端与储料组件连通,另一 端与抽气泵连通,该管道上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机体上开设有第二进料口,第 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对应连通,抽气泵工作使储料组件内的物料经管道依次 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落入机体内;
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检测制浆信号的传感器及用于与机体之间电连接的电 耦合器,所述电耦合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 连接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手机APP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传输 制浆信号的磁耦合器,所述磁耦合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 设置于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主控模块、APP协议模块、蓝牙模块、扩展接口模 块;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内置密钥库,该密钥库通过以下方法构建:
密钥库中央控制器生成随机数rkeyid,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计算其相应的 公钥rPKid,rPKid=rkeyid×G,G为椭圆曲线的基点,将rPKid和用户标识UID对外发 送,密钥生成系统生成随机数rkeyKMC,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计算其相应的公钥 rPKKMC,其中,rPKKMC=rkeyKMC×G,并记γid=rPKid+rPKKMC;
利用用户标识UID计算标识私钥keyid和标识公钥Rid,具体为:
生成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的大小均为m×h,m和h均 为正整数;
利用用户标识UID使用散列算法计算用户标识UID的散列值,将所述散列 值分为m段,作为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的列映射值map[i],i=0,1,2......m-1;
计算:
key i d = ( Σ i = 0 m - 1 r i , m a p [ i ] ) mod n ]]>
R i d = ( Σ i = 0 m - 1 X i , m a p [ i ] ) mod n ]]>
ri,map[i]为私钥矩阵中的一个元素;
Xi,map[i]为公钥矩阵中的一个元素;
n为椭圆曲线的阶;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内置密钥库,该密钥库通过以下方法构建:
密钥库中央控制器生成随机数rkeyid,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计算其相应的 公钥rPKid,rPKid=rkeyid×G,G为椭圆曲线的基点,将rPKid和用户标识UID对外发 送,密钥生成系统生成随机数rkeyKMC,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计算其相应的公钥 rPKKMC,其中,rPKKMC=rkeyKMC×G,并记γid=rPKid+rPKKMC;
利用用户标识UID计算标识私钥keyid和标识公钥Rid,具体为:
生成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的大小均为m×h,m和h均 为正整数;
利用用户标识UID使用散列算法计算用户标识UID的散列值,将所述散列 值分为m段,作为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的列映射值map[i],i=0,1,2......m-1;
计算:
key i d = ( Σ i = 0 m - 1 r i , m a p [ i ] ) mod n ]]>
R i d = ( Σ i = 0 m - 1 X i , m a p [ i ] ) mod n ]]>
ri,map[i]为私钥矩阵中的一个元素;
Xi,map[i]为公钥矩阵中的一个元素;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数据的采集,数据输出,控制外围接口模块,通过APP 协议与手机终端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所述的手机终端,其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蓝牙模块进行通讯连接,将数据 传输到手机终端的APP模块中,通过协议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信 息分享;
所述APP模块具有连接后台服务器系统的功能,并兼容其他设备接口;
所述服务器数据库存储于后台服务器系统中,后台服务器系统对移动终端 提供网络链接服务;
所述后台服务器系统,包括有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分别连接有用户管 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信息发布模块、管理员接口模块及网络通讯模块;
所述网络通讯模块提供网络链接服务,手机终端客户信息管理包括登陆, 注册,信息管理功能;
通过数据库管理模块提供数据库服务,提供客户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功 能;
管理员接口模块则为后台服务器技术人员提供管理模块,该管理模块中内 置有安全认证模块。
进一步,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由声波通信和无线通信联合组成的近 场移动通信系统,该近场移动通信系统由智能手机APP端、服务端的固定模块 组成;
所述固定模块上设有声波感应区,当智能手机APP端接触或者靠近所述声 波感应区时,智能手机APP端通过声波发送特征码和本机的用户标识,固定模 块接收到声波信号后经过解调解码得到智能手机APP端的特征码和用户标识, 并快速与智能手机APP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无线数据交换;
手持智能手机APP端接触或者靠近固定模块的声波感应区,智能手机APP 端和固定模块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并通过该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的数据交换为由固定模块到智能手机APP端的单向数据交换或固定模 块与智能手机APP端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换。
进一步,所述的安全认证模块包括:
网络服务平台;
第一电子装置,用于连接该网络服务平台;
第二电子装置;
认证平台,该认证平台包括:
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用户登入该网络服务平台的账号、密码、限定区域及 信赖区域;
登入模块,用于供该用户通过该第一电子装置输入该账号及密码,以经由 该登入模块登入该网络服务平台;
定位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无线定位设备以及配合所述设备并被所述无线定位设备感知其用 户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无线定位标签,还包括一个接收所述无 线定位设备感知到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终端的综合服 务器;
所述综合服务器与至少一个控制终端交互通信,并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身份 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可对用户位置信息进行认证,控制终端可进行软件安 全认证;该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电子装置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及该第二电 子装置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认证模块,用以判断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位于该第 二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地理位置信息的该限定区域内或该信赖区域内。
进一步,所述的双层保温杯包括外壳保温层和电内胆层;所述的外壳保温 层设置在双层保温杯的外部,所述的电内胆层设置在外壳保温层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的粉碎刀包括旋转刀柄和错位刀片;所述的旋转刀柄设置在 粉碎刀的中心位置,所述的错位刀片设置在旋转刀柄的外部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发热丝和接线腔;所述的发热丝设置在加热器 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接线腔设置在发热丝的下侧。
进一步,所述的电内胆层包括控制电路、电源适配器、USB连接线;控制 电路是内含感温元件的控制装置,电源适配器是一个变压器,USB连接线是一 个普通的数据线。
进一步,所述的双层保温杯还包括底座、杯盖、空隙层和保温壁;
底座是一个吸盘,保温壁由比热容较大的材料做成双层,底座具有内凹底 面和裙部,内凹底面上端设置灌放孔,灌放孔以下裙部的容积扣除灌放孔堵孔 件占有体积后等于设定冷却水量的体积;
外壳保温层和电内单层之间设置空隙层,空隙层下部设置有息液腔,息液 腔有连通孔与空隙层上部相通,息液腔的容积等于或小于内层容积的五分之一, 息液腔是回转息液腔,设定冷却水量的体积小于息液腔容积的二分之一,空隙 层中有体积小于息液腔容积的液体。
进一步,所述的发热丝包括发热金属管及电热丝,电热丝设置在发热金属 管内部,发热金属管两端设有密封塞,使发热金属管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 空腔内部填充有氧化镁粉末,电热丝两端连接有引出棒,引出棒贯穿密封塞。
进一步,所述的接线腔包括保险丝、温控器和连接管;
保险丝包括保险丝架和保险丝元件;
保险丝架具有枢转臂,在枢转臂上布置内部插入有保险丝元件的容纳元件, 以使得保险丝元件的纵轴线与枢转臂的纵轴线呈大致90°角布置,保险丝架具 有布置在所述枢转臂上的握持元件,保险丝架具有标记表面;
保险丝元件包括第一接触元件,第二接触元件;
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呈大致U形设计,并且在被引入状态下,第 一接触元件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各自沿着保险丝元件的外圆周接合保险丝元 件,第一大致U形接触元件及第二大致U形接触元件各自具有用于容纳保险丝 元件的引入开口,经由引入开口,保险丝元件能被引入至第一接触元件和所述 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接触元件的引入开口的横截面区域垂直地形成所述第一 接触元件的引入开口的横截面区域,容纳元件具有彼此相对布置的两个杆状元 件,并且在两个杆状元件之间,以夹持状态保持所述保险丝元件,两个杆状元 件各自具有用于夹持所述保险丝元件的闩锁区域;
保险丝和温控器相互安装固定设置在发热丝上,发热丝与外部电源连接;
连接管设置上下两端,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 气口与第一出气口通过上部管道连通,下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器还包括外壳、加热腔室、隔热腔室和控温元件;
外壳内部设置发热丝,外壳采用内衬有隔热材料的金属板制成,发热丝与 控温元件串联,控温元件设在加热器外壳内部,加热器外壳外表面设有反射板, 反射板由若干片圆弧面镀铬的金属板组成,反射板外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两 端安装在加热器外壳上,防护罩与反射板之间存在间隙,防护罩采用金属网制 成;
控温元件采用磁钢控温元件。
加热腔室、隔热腔室设置为两个整体,两个整体采用活动连接,活动连 接为铰链结构,加热腔室、隔热腔室包括膨胀硅体胶;
加热腔室包括加热主体和覆盖件;
加热主体具有筒状的蜂窝状构造部、以及被配设在蜂窝状构造部的侧面的 一对电极部,蜂窝状构造部具有区划形成多个孔格的隔壁,多个孔格从蜂窝状 构造部的一方的端面延伸至另一方的端面从而形成润滑类流体的流路;蜂窝状 构造部的隔壁由以陶瓷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隔壁通过通电发热,一对电极部 中的各电极部分别包括被配置在蜂窝状构造部的侧面的电极基板、以及被配置 为与电极基板连接的棒状的电极部;
覆盖件由包含陶瓷以及玻璃中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构成,覆盖件至少配置在 加热主体的一方的端面侧的加热主体以及外壳之间,覆盖件是将包含陶瓷以及 玻璃中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涂布在加热主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而形成的结 构,覆盖件至少配置在一对电极部贯通外壳的部位处的一对电极部和外壳之间, 覆盖件被配置在加热主体和外壳之间,并至少覆盖配置在加热主体上的一对电 极部的整个区域。
本发明的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设置电内胆层,增强了保温效果;设置错 位刀片,提高了豆浆磨制的效率;设置发热丝,有利于加热过程;通过智能手 机APP端远程控制豆浆机的上料、上水、制浆,并可以实现对制浆过程的监控, 制浆过程不需要专人看护,实现了自动化制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的双层保温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的粉碎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的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机体;3、双层保温杯;3-1、外壳保温层;3-2、电内 胆层;4、电机;5、粉碎刀;5-1、旋转刀柄;5-2、错位刀片;6、加热器;6-1、 发热丝;6-2、接线腔;7、冷却器;8、原料箱;9、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包括机体2、 无线通信模块、智能手机APP端,所述机体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手机APP 端连接、中央控制器;
所述机体包括机座1、制浆组件、储料组件、控制单元,该制浆组件、储料 组件及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机座上;
所述制浆组件包括机体2、双层保温杯3、电机4、粉碎刀5及粉碎器,所 述机体2上设置有上下水位线,机体2底部安装有加热器6、冷却器7、电子称, 所述电机、加热器、电子称、粉碎刀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原料箱8、储水箱9,所述原料箱8安装在机体2的上方, 所述储水箱9与所述机体2连接,原料箱8和储水箱9通过自动进料装置与所 述机体连通;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机体底部的温控器和防溢电极;
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管道及抽气泵,该管道一端与储料组件连通,另一 端与抽气泵连通,该管道上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机体上开设有第二进料口,第 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对应连通,抽气泵工作使储料组件内的物料经管道依次 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落入机体内;
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检测制浆信号的传感器及用于与机体之间电连接的电 耦合器,所述电耦合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 连接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手机APP端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传输 制浆信号的磁耦合器,所述磁耦合器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 设置于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主控模块、APP协议模块、蓝牙模块、扩展接口模 块;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内置密钥库,该密钥库通过以下方法构建:
密钥库中央控制器生成随机数rkeyid,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计算其相应的 公钥rPKid,rPKid=rkeyid×G,G为椭圆曲线的基点,将rPKid和用户标识UID对外发 送,密钥生成系统生成随机数rkeyKMC,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计算其相应的公钥 rPKKMC,其中,rPKKMC=rkeyKMC×G,并记γid=rPKid+rPKKMC;
利用用户标识UID计算标识私钥keyid和标识公钥Rid,具体为:
生成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的大小均为m×h,m和h均 为正整数;
利用用户标识UID使用散列算法计算用户标识UID的散列值,将所述散列 值分为m段,作为私钥矩阵和公钥矩阵的列映射值map[i],i=0,1,2......m-1;
计算:
key i d = ( Σ i = 0 m - 1 r i , m a p [ i ] ) mod n ]]>
R i d = ( Σ i = 0 m - 1 X i , m a p [ i ] ) mod n ]]>
ri,map[i]为私钥矩阵中的一个元素;
Xi,map[i]为公钥矩阵中的一个元素;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数据的采集,数据输出,控制外围接口模块,通过APP 协议与手机终端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所述的手机终端,其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蓝牙模块进行通讯连接,将数据 传输到手机终端的APP模块中,通过协议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信 息分享;
所述APP模块具有连接后台服务器系统的功能,并兼容其他设备接口;
所述服务器数据库存储于后台服务器系统中,后台服务器系统对移动终端 提供网络链接服务;
所述后台服务器系统,包括有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分别连接有用户管 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信息发布模块、管理员接口模块及网络通讯模块;
所述网络通讯模块提供网络链接服务,手机终端客户信息管理包括登陆, 注册,信息管理功能;
通过数据库管理模块提供数据库服务,提供客户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功 能;
管理员接口模块则为后台服务器技术人员提供管理模块,该管理模块中内 置有安全认证模块。
进一步,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由声波通信和无线通信联合组成的近 场移动通信系统,该近场移动通信系统由智能手机APP端、服务端的固定模块 组成;
所述固定模块上设有声波感应区,当智能手机APP端接触或者靠近所述声 波感应区时,智能手机APP端通过声波发送特征码和本机的用户标识,固定模 块接收到声波信号后经过解调解码得到智能手机APP端的特征码和用户标识, 并快速与智能手机APP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无线数据交换;
手持智能手机APP端接触或者靠近固定模块的声波感应区,智能手机APP 端和固定模块即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并通过该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的数据交换为由固定模块到智能手机APP端的单向数据交换或固定模 块与智能手机APP端之间的双向数据交换。
进一步,所述的安全认证模块包括:
网络服务平台;
第一电子装置,用于连接该网络服务平台;
第二电子装置;
认证平台,该认证平台包括:
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用户登入该网络服务平台的账号、密码、限定区域及 信赖区域;
登入模块,用于供该用户通过该第一电子装置输入该账号及密码,以经由 该登入模块登入该网络服务平台;
定位模块,包括:
至少一个无线定位设备以及配合所述设备并被所述无线定位设备感知其用 户身份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无线定位标签,还包括一个接收所述无 线定位设备感知到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终端的综合服 务器;
所述综合服务器与至少一个控制终端交互通信,并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身份 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后,可对用户位置信息进行认证,控制终端可进行软件安 全认证;该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电子装置的第一地理位置信息及该第二电 子装置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
认证模块,用以判断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位于该第 二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地理位置信息的该限定区域内或该信赖区域内。
在机体的上部设有一组下部呈漏斗状的颗粒原料箱,在该组颗粒原料箱的 一侧设有一个带自动加热装置的热水箱和一个带自动制冷装置的冷水箱,每个 颗粒原料箱下部的原料出口均与漏斗的上部入口相对,漏斗的原料出口以及热 水箱出水管和冷水箱出水管的出水管的出水口均与机体杯口相对,以保证已经 熟化的黄豆、黑豆、绿豆、白糖、咖啡等食物颗粒原料以及热水和冷水都能够 自动进入机体;
进水管入口连接一个进水管入口阀门,该进水管入口阀门通过水管与自来 水过滤器连接,该自来水过滤器通过一个三通水管分别与热水箱进水数控电动 阀和冷水箱进水数控电动阀连接,热水箱进水数控电动阀通过水管与热水箱连 接,冷水箱进水数控电动阀通过水管与冷水箱连接,在热水箱的出水管上串接 一个热水箱出水数控电动阀,在冷水箱的出水管上串接一个冷水箱出水数控电 动阀,在热水箱自动加热装置和冷水箱自动制冷装置的电源线路上分别各安装 一个数字电子开关;智能手机APP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电子开关发送指令, 控制原料箱和进水管上的数控电动阀动作及制浆组件工作,也可以通过近场移 动通信系统快速建立智能手机APP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的连接,进行无线数据交 换,控制豆浆机工作。
认证模块,用以判断第一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位于该第二 电子装置的该第二地理位置信息的该限定区域内或该信赖区域内,当豆浆机出 现故障的时候,后台可以自动定位并通知厂家进行维修。
进一步,所述的双层保温杯3包括外壳保温层3-1和电内胆层3-2;所述的 外壳保温层3-1设置在双层保温杯3的外部,所述的电内胆层3-2设置在外壳 保温层3-1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的粉碎刀5包括旋转刀柄5-1和错位刀片5-2;所述的旋转刀 柄5-1设置在粉碎刀5的中心位置,所述的错位刀片5-2设置在旋转刀柄5-1 的外部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器6包括发热丝6-1和接线腔6-2;所述的发热丝6-1 设置在加热器6的内部上端,所述的接线腔6-2设置在发热丝6-1的下侧。
进一步,所述的电内胆层3-2包括控制电路、电源适配器、USB连接线; 控制电路是内含感温元件的控制装置,电源适配器是一个变压器,USB连接线 是一个普通的数据线。
进一步,所述的双层保温杯3还包括底座、杯盖、空隙层和保温壁;
底座是一个吸盘,保温壁由比热容较大的材料做成双层,底座具有内凹底 面和裙部,内凹底面上端设置灌放孔,灌放孔以下裙部的容积扣除灌放孔堵孔 件占有体积后等于设定冷却水量的体积;
外壳保温层和电内单层之间设置空隙层,空隙层下部设置有息液腔,息液 腔有连通孔与空隙层上部相通,息液腔的容积等于或小于内层容积的五分之一, 息液腔是回转息液腔,设定冷却水量的体积小于息液腔容积的二分之一,空隙 层中有体积小于息液腔容积的液体。
进一步,所述的发热丝6-1包括发热金属管及电热丝,电热丝设置在发热 金属管内部,发热金属管两端设有密封塞,使发热金属管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 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有氧化镁粉末,电热丝两端连接有引出棒,引出棒贯穿密 封塞。
进一步,所述的接线腔6-2包括保险丝、温控器和连接管;
保险丝包括保险丝架和保险丝元件;
保险丝架具有枢转臂,在枢转臂上布置内部插入有保险丝元件的容纳元件, 以使得保险丝元件的纵轴线与枢转臂的纵轴线呈大致90°角布置,保险丝架具 有布置在所述枢转臂上的握持元件,保险丝架具有标记表面;
保险丝元件包括第一接触元件,第二接触元件;
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呈大致U形设计,并且在被引入状态下,第 一接触元件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各自沿着保险丝元件的外圆周接合保险丝元 件,第一大致U形接触元件及第二大致U形接触元件各自具有用于容纳保险丝 元件的引入开口,经由引入开口,保险丝元件能被引入至第一接触元件和所述 第二接触元件,与第二接触元件的引入开口的横截面区域垂直地形成所述第一 接触元件的引入开口的横截面区域,容纳元件具有彼此相对布置的两个杆状元 件,并且在两个杆状元件之间,以夹持状态保持所述保险丝元件,两个杆状元 件各自具有用于夹持所述保险丝元件的闩锁区域;
保险丝和温控器相互安装固定设置在发热丝上,发热丝与外部电源连接;
连接管设置上下两端,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进 气口与第一出气口通过上部管道连通,下端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器6还包括外壳、加热腔室、隔热腔室和控温元件;
外壳内部设置发热丝,外壳采用内衬有隔热材料的金属板制成,发热丝与 控温元件串联,控温元件设在加热器外壳内部,加热器外壳外表面设有反射板, 反射板由若干片圆弧面镀铬的金属板组成,反射板外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两 端安装在加热器外壳上,防护罩与反射板之间存在间隙,防护罩采用金属网制 成;
控温元件采用磁钢控温元件。
加热腔室、隔热腔室设置为两个整体,两个整体采用活动连接,活动连 接为铰链结构,加热腔室、隔热腔室包括膨胀硅体胶;
加热腔室包括加热主体和覆盖件;
加热主体具有筒状的蜂窝状构造部、以及被配设在蜂窝状构造部的侧面的 一对电极部,蜂窝状构造部具有区划形成多个孔格的隔壁,多个孔格从蜂窝状 构造部的一方的端面延伸至另一方的端面从而形成润滑类流体的流路;蜂窝状 构造部的隔壁由以陶瓷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隔壁通过通电发热,一对电极部 中的各电极部分别包括被配置在蜂窝状构造部的侧面的电极基板、以及被配置 为与电极基板连接的棒状的电极部;
覆盖件由包含陶瓷以及玻璃中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构成,覆盖件至少配置在 加热主体的一方的端面侧的加热主体以及外壳之间,覆盖件是将包含陶瓷以及 玻璃中的至少一方的材料涂布在加热主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而形成的结 构,覆盖件至少配置在一对电极部贯通外壳的部位处的一对电极部和外壳之间, 覆盖件被配置在加热主体和外壳之间,并至少覆盖配置在加热主体上的一对电 极部的整个区域。
本发明的无线控制智能豆浆机,利用电内胆层3-2进行保温,使内部温度 处于80摄氏度,利用错位刀片5-2对固体豆瓣进行磨制,提高了豆浆磨制的效 率,通过发热丝6-1进行加热过程,缩短了加热时间,通过智能手机APP端远 程控制豆浆机的上料、上水、制浆,并可以实现对制浆过程的监控,制浆过程 不需要专人看护,实现了自动化制浆。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 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