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加热处理装置以及加热烹调装置.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7834007
  • 上传时间:2019-11-05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1.8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48805.1

    申请日:

    20140905

    公开号:

    CN105517467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14,A47J37/04

    主分类号:

    A47J27/14,A47J37/04

    申请人:

    株式会社梶原

    发明人:

    梶原秀浩,石井纪一,铃木胜利,岛博纪,桧山正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3-18571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敬强;严星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进行冷却的同时维持耐久性的加热烹调装置。在对投放到烹调锅(1)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烹调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加热结束后,底部(5)由于食材的存在导致温度下降,而不存在食材的锅身部(7)侧仍然成为产生焦煳的150℃程度,通过烹调锅(1)的倾斜转动,食材会在锅身部(7)侧焦煳,但由于能够通过薄雾喷出部(63)进行薄雾喷雾来降低温度并使烹调锅(1)倾斜转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抑制锅身部(7)侧发生焦煳,通过利用薄雾进行冷却能够减轻热压力,提高烹调锅(1)的耐久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热处理装置,对投放到处理容器中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薄雾喷出部,该薄雾喷出部用于对上述处理容器的预定部位在加热处理后吹出薄雾进行冷却。 2.一种加热烹调装置,对投放到烹调容器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调,其特征在于,具备薄雾喷出部,该薄雾喷出部用于对上述烹调容器的预定部位在加热烹调后吹出薄雾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烹调容器具有底部及周壁部,是上述周壁部的上部敞开的形状,上述薄雾喷出部配置为向上述烹调容器的周壁部吹出薄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上述烹调容器的周壁部及底部同等加热的加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热烹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搅拌部,该搅拌部从上述烹调容器的上部能够退避地插入,并对上述食材进行搅拌,上述烹调容器为了排出上述食材而被支撑为能够倾斜转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材料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处理装置以及对食材进行加热烹 调的加热烹调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加热烹调装置,例如有日本特开2002-238770号公报中记载的 烹调装置。该烹调装置如下:容纳食材的烹调容器能翘起旋转地支撑在架子上, 在底部侧配置燃气加热装置,在烹调容器内插入配置有搅拌叶片。

    利用该烹调装置,将食材放入烹调容器内,利用燃气加热装置加热烹调容 器,能够在利用搅拌叶片搅拌的同时进行炒制烹调等。

    在烹调后,使烹调容器翘起旋转,能够将食材排出。

    该烹调装置中,根据食材的种类(例如肉类、面类、米饭类等),为了防 止烹调过程中溅落到烹调容器的周壁部侧的食材的焦煳,或者从细菌管理的观 点出发,进一步从防止焦煳以及细菌管理的观点出发,将烹调容器的周壁部的 加热温度提高至与底部同等是重要的。

    但是,加热烹调后,底部侧的温度由于食材的存在而下降,但是周壁部难 以下降,在排出食材时有可能发生焦煳。

    该情况下,通过在烹调容器的周壁部设置套,使冷却水通过,能够降低周 壁部的温度。

    但是,由于利用冷却水的反复冷却和烹调过程中的加热,烹调容器受到热 压力,由于龟裂等存在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另外,作为利用冷却水的加热锅的冷却,在日本特开2001-232165号公报 等中也有所公开,也存在导致同样问题的可能。

    并且,除了食材的焦煳以外,还存在不能切实地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影响质 量的问题,因此对于冷却存在要求,同样存在由于龟裂等导致耐久性降低的问 题。

    而且,这样的问题不限于食材,在将材料放入处理容器进行加热处理的加 热处理装置中也是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8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321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要解决的问题点是,在利用冷却水进行的烹调容器、处理容器的冷却中, 耐久性受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在进行冷却的同时维持耐久性,提供一种加热处理装置,对投 放到处理容器中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薄雾喷出部,该薄雾 喷出部用于对上述处理容器的预定部位在加热处理后吹出薄雾进行冷却。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装置,对投放到烹调容器中的食材进行加热烹 调,其特征在于,具备薄雾喷出部,该薄雾喷出部用于对上述烹调容器的预定 部位在加热烹调后吹出薄雾进行冷却。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加热处理装置或者加热烹调装置由于为上述结构,因此通过对预 定部位利用薄雾进行冷却能够减轻热压力,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加热烹调装置的立体图。(实施例1)

    图2是加热烹调装置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3是加热烹调装置的俯视图。(实施例1)

    图4是从加热烹调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图。(实施例1)

    图5是表示加热烹调装置的加热部以及薄雾喷出部的配置的侧视说明图。 (实施例1)

    图6是表示加热烹调装置的加热部以及薄雾喷出部的配置的俯视说明图。 (实施例1)

    图7表示焦煳状况,是不进行薄雾喷雾时焦煳状况的照片。

    图8表示焦煳状况,是进行薄雾喷雾时状况的照片。(实施例1)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利用薄雾进行冷却实现了在进行冷却的同时维持耐久性这一目的。

    实施例1

    图1是加热烹调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加热烹调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加 热烹调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从加热烹调装置的侧面看到的动作图。

    如图1~图3所示,加热烹调装置具备作为烹调容器的烹调锅1和支撑底 座3。烹调锅1具备底部5和设在底部5的外周壁的作为周壁部的圆筒状的锅 身部7,是上部敞开的形状。在烹调锅1的上部,如图3所示在烹调锅1的一 侧设有食材取出部9。

    上述支撑底座3具备底架13。底架13具备在食材取出部侧开放的“コ” 字形状的架子15和设在该架子15四角的脚部17。在底架13上,在食品投放 侧如图1~图4所示设有左右支柱19。在支柱19的上端,设有旋转支撑部21。 旋转支撑部21由滚球轴承等形成。在旋转支撑部21上轴支撑有旋转轴23。 在旋转轴23经由托架25安装有烹调锅1的一侧。通过该安装,烹调锅1为了 通过以旋转轴23为中心的旋转动作将食材排出,而能够倾斜转动。

    在上述底架13与托架25之间,如图1所示支撑有作为驱动单元的液压缸 装置27。液压缸装置27构成为,缸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架子15上,活塞部 旋转自如地安装在托架25。

    在上述底架13的架子15上设有作为加热部的燃气加热装置26,是配置 在上述烹调锅1下部的结构。燃气加热装置26构成对作为周壁部的锅身部7 侧及底部5同等地加热的加热部。燃气加热装置26的细节在下文叙述。

    在底架13支撑有搅拌装置33。搅拌装置33具备在底部5侧进行自转公 转的2根搅拌轴35、37和沿着锅身部7内周面旋回的搅拌轴39。在搅拌轴35、 37的下端,安装有搅拌叶片41、43,在搅拌轴39的下端安装有刮取叶片45。

    因此,搅拌轴35、37、39和搅拌叶片41、43和刮取叶片45构成了能搅 拌烹调锅1内的食材的搅拌部47。

    上述搅拌轴35、37、39的上部侧与传动架49侧连动连结。传动架49通 过液压缸装置51进行上升动作,驱动搅拌装置33的搅拌部47使其从烹调锅 1进行上升退避。

    因此,投放到烹调锅1中的食材能够通过燃气加热装置26进行的燃气加 热进行加热烹调。同时驱动搅拌装置33,能够进行加热搅拌烹调。

    在加热搅拌烹调后,如图4所示进行操作,能够将食材取出。即从图4 的实线所示状态使液压缸装置51收缩,驱动搅拌装置33的搅拌部47使其从 烹调锅1进行上升退避。另外,使液压缸装置27进行伸长驱动,使烹调锅1 以旋转轴23为中心进行旋转动作。通过该旋转动作,能够将烹调锅1内食材 从食材取出部9顺畅地取出。

    图5是表示加热烹调装置的加热部以及薄雾喷出部的配置的侧视说明图, 图6是表示加热烹调装置的加热部以及薄雾喷出部的配置的俯视说明图。

    如图5、图6所示,上述燃气加热装置26具备固定在架子15侧的壳体53。 壳体53由与烹调锅1对应的上部53a和圆筒状的下部53b形成为一体,在上 部53a的上表面具备插入用的开口55。

    上部53a的内径大于烹调锅1的锅身部7的外形,在烹调锅1的锅身部7 插入壳体53的开口55的状态下,在两者间形成空间。上部53a与下部53b之 间通过壁部53c及53d而连续。在本实施例中,壁部53c是例如剖视形状为圆 弧状等曲面状,壁部53d为斜面状。而且,壳体53的上部53a、下部53b、壁 部53c及53d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形成后述的加热用空间部,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将烹调锅1的锅身部7插入开口55,使底部5及锅身部7的下部配置在 壳体53的开口55内。在该配置状态下,在壳体53与底部5及锅身部7的下 部之间形成加热用的空间部。在壳体53的内表面,粘贴有例如绝热材料。绝 热材料可以省略。

    在壳体53内,配置有底部5侧的燃气喷嘴56以及相比该燃气喷嘴56靠 锅身部7的燃气喷嘴57。

    燃气喷嘴56设在与底部5对应并以同心圆状倾斜配置的多个配管59a、 59b、59c、59d的各个上,配置在壳体53的下部53b侧。燃气喷嘴56的上端 到达上部53a及下部53间的斜面状的壁部的上端。

    燃气喷嘴57设在配管61。配管61配置在配管59d的外周上部侧,在壳 体53的上部53a及下部53b间的斜面状的壁部53d的中途位置相对于锅身部 7、下部53b等以大致同心圆状配置。配管61及燃气喷嘴57作为周壁部的加 热部为了加热锅身部7侧而设置。

    燃气喷嘴56沿着各配管59a、59b、59c、59d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配置有 多个,燃气喷嘴57沿着配管61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配置有多个。

    在配管61及燃气喷嘴57的进一步外周上部侧设有薄雾喷出部63。外周 上部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上部53a及下部53b间的斜面状的壁部53d的上部侧。

    薄雾喷出部63用于对作为处理容器的烹调锅1的预定部位在加热处理后 吹出薄雾进行冷却。该薄雾喷出部63配置为对作为烹调锅1的周壁部的锅身 部7侧吹出薄雾。薄雾喷出部63在配管61的外周上部侧具备在壳体53的上 部53a侧以同心圆状配置的配管65、和沿着该配管61在周向以预定间隔配置 有多个的薄雾喷嘴67。

    薄雾喷嘴67将例如粒径为170μm~200μm的薄雾以圆锥形进行喷雾。薄 雾喷嘴67与烹调锅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大约100mm,喷雾面直径为φ140(喷 射角大约70°),喷嘴水压为0.15MPa。

    在薄雾喷嘴67与底部5之间设定了上下距离。薄雾喷嘴67的喷出方向稍 微向燃气加热装置26的壳体53的中心侧倒下,圆锥形的喷雾在实施例中被吹 向锅身部7与底部5之间。

    通过该薄雾喷嘴67的喷出方向的设定,薄雾不接触壳体53的上部53a的 绝热材料,或者仅以不影响绝热效果的程度接触绝热材料。

    而且,也能够构成为向锅身部7和底部5整体吹出薄雾。

    与这些喷嘴相关的配置以及数值设定没有特殊限定,为了进行冷却能够进 行各种设定。薄雾喷嘴67的数量也能够根据冷却方法进行设定。

    而且,在上述加热搅拌烹调等中,能够利用燃气喷嘴56进行燃气加热从 而对底部5侧加热,利用燃气喷嘴57进行燃气加热从而对锅身部7侧加热。

    并且,在加热搅拌烹调后,利用来自薄雾喷嘴67的冷却薄雾的喷雾能够 促进锅身部7侧的冷却。

    炒面的余热烹调

    利用上述实施例1的构造烹调了炒面40kg。但是,作为对象的食材不限 于炒面,只要是进行加热烹调就能够适用。

    烹调法

    ·面40kg(7.8℃)

    ·精制植物油360g

    ·调味汁8160g

    ·水600g+胡椒4g

    步骤

    (1)点火

    (2)壁面温度达到150℃,放入油(点火1分钟)

    (3)壁面温度达到200℃,放入面(点火1分钟40秒)

    使搅拌装置33以转速27r/min驱动2分钟30秒。

    (4)灭火

    使搅拌装置33以转速27r/min驱动2分钟30秒

    (5)放入调味液(分三次手动放入)

    使搅拌装置33以35r/min驱动大约1分钟(放入调味液后,食材的滑溜 感变好,急速进行混合)

    (6)使搅拌装置33的转速降至27r/min,驱动1分钟。

    (7)从薄雾喷嘴67对烹调锅1背面进行冷却薄雾喷雾

    使搅拌装置33以转速27r/min驱动30秒

    (8)提升搅拌装置33的叶片

    除掉叶片上的面

    (9)薄雾结束,使烹调锅1倾斜转动

    (10)取出(点火后13分钟)

    放入食品托盘

    (11)清洗

    采用上述烹调法及(1)~(11)的步骤,进行了炒面的烹调。

    从烹调锅1开始倾斜转动(搅拌停止)起,到作为制品的炒面向食品托盘 取出完毕,需要2分钟左右。

    烹调过程中使锅身部7上升至与底部5相同程度的200度左右,抑制烹调 过程中在锅身部7烧焦。因此,在加热烹调后不进行薄雾喷雾的情况下,烹调 锅1的锅身部7为180度左右。

    取出制品时,制品与该锅身部7的局部(立起的烹调锅1的下方部等)接 触,产生焦煳。其重量为1kg左右,不仅分量上不可忽视,而且焦煳成为制品 中的异物,在质量上成为很大的问题。

    而如该实施例1所示,在进行了薄雾冷却的情况下,能够使锅身部7的温 度降至140度左右,取出时几乎没有焦煳。

    这样,若对烹调锅预定部位的锅身部7侧在加热处理后吹出薄雾进行冷 却,则在烹调过程中使锅身部7侧上升至与底部5侧同等的200℃左右,抑制 在烹调过程中溅落在锅身部7侧食材的焦煳。

    加热结束后,底部5由于食材的存在而导致温度降低。不存在食材的锅身 部7侧仍然成为发生焦煳的150℃以上,由于烹调锅1的倾斜转动而存在食材 在锅身部7侧发生焦煳的可能。由于能够利用薄雾喷雾降低锅身部7的温度并 使烹调锅1倾斜转动,因此能够大幅度地抑制锅身部7侧产生焦煳。

    图7、图8表示焦煳状况,图7是表示未进行薄雾喷雾时的照片,图8是 表示进行薄雾喷雾时的照片。

    通过这些图7、图8的比较可知,在进行薄雾喷雾时,几乎没有焦煳。

    并且,由于对烹调锅1喷出薄雾进行冷却,因此相比利用水冷套等冷却的 情况,烹调锅1的热压力小,能够维持烹调锅1的耐久性。

    即,若使薄雾接触高温的壁面,则由于薄雾的蒸发引起的热量变化不大, 因此对于壁面的热变化(=热压力)不大。另外,通过控制薄雾的粒径和量, 能够调节/缓和热变化。

    另一方面,在利用套构造反复加热/冷却的情况下,除了壁面的热变化以 外,还在闭合构造的构成材料产生热膨胀、冷却收缩,发生龟裂等,从而耐久 性降低。

    另外,通过加减薄雾量,能够调整缓慢冷却等冷却速度,工序上也是实用 的。

    而且,即使在套构造的加热构造的情况下,例如在蒸汽加热后吹出内部的 蒸汽,将套内在大气中敞开(将与套连接的配管在大气中敞开),能够对套导 热面进行薄雾冷却。

    该套构造例如是在上述锅身部7的外侧以闭合剖面构造进一步设有包围 整周那样的外壁的双重壁构造。该构造中,在外壁与锅身部7之间形成供给蒸 汽的空间,向该空间内供给蒸汽后,锅身部7的壁面兼做与蒸汽进行换热的套 导热面进行换热。通过该换热能够对锅身部7进行蒸汽加热。

    因此,在形成套构造的外壁的内表面配置薄雾喷出部,从薄雾喷嘴向锅身 部7喷出薄雾。

    在套构造中,也是对作为烹调容器的烹调锅1的预定部位在加热烹调后吹 出薄雾进行冷却的结构。

    另外,也能够形成以下结构:将套构造作为相对于锅身部7独立的闭合剖 面构造体形成为环周状,在该闭合剖面构造体的内周侧形成接合面,将该接合 面与锅身部7外周面可导热地接合。该情况下,在形成套构造的闭合剖面构造 体的外周侧内表面配置薄雾喷出部,从薄雾喷嘴对与锅身部7接触的内周侧接 合面的壁部喷出薄雾。

    该情况也包含在对烹调锅1的预定部位吹出薄雾的结构。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2中,对实施例1的加热烹调装置进行若干变更,废除了对锅 身部7侧加热的燃气喷嘴57。另外,薄雾喷嘴67在燃气喷嘴56间等设置了 34个。而且,该实施例的薄雾喷嘴67的个数是任意的,只要在加热烹调后能 够对烹调锅1的预定部位进行薄雾冷却即可。

    焦糖坚果的制造

    采用本实施例2的构造烹调了焦糖坚果。而且,作为对象的食材不限于焦 糖坚果,只要进行加热烹调就能够适用。

    烹调法

    ·坚果20kg(常温:20℃)

    ·砂糖

    ·水

    ·添加物

    步骤

    (1)放入砂糖、水

    (2)点火,开始搅拌

    驱动搅拌装置33,将砂糖溶解并煮干。

    (3)追加放入坚果

    (4)对壁温进行火力调整,进行坚果焙烧和糖的焦糖化

    (5)灭火(进入使制品缓慢冷却,使焦糖逐渐固体化的工序)

    (6)对烹调锅背面在短时间反复进行冷却薄雾喷雾,缓慢降低糖(焦糖) 的锅的壁温。(原因为:若壁温过度降低,则焦糖在壁面上固化)

    (7)适当投放添加剂(对烹调锅背面进行冷却薄雾间歇喷雾)

    (8)薄雾结束

    (9)提升叶片,使烹调锅倾斜转动,取出

    能得到大部分为粒状的由焦糖包裹的焙烧坚果。

    如上所述,通过对烹调锅1的预定部位在加热处理后吹出薄雾进行冷却, 能够提高焦糖坚果的质量。

    另外,由于为薄雾冷却,因此能够同上述那样维持烹调锅1的耐久性。

    其他

    此外,加热部不限于燃气加热装置26,能选择电热加热,电磁加热,蒸 汽加热等各种方式,还能够以它们的组合来构成。

    本发明在加热烹调装置以外也能适用。即便是在对投放在处理容器中的材 料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处理装置中,通过利用薄雾喷雾来冷却处理容器,从而 能够实现提高处理容器的耐久性,防止烧焦,提高加热处理制品的质量等。

    作为加热烹调装置,不限于进行炒制烹调等,也能够适用于进行煮饭及其 他加热烹调的装置。

    符号说明

    1-加热烹调装置,3-烹调锅(烹调容器),5-底部,7-锅身部,26- 燃气加热装置(加热部),47-搅拌部,63-薄雾喷出部。

    关 键  词:
    加热 处理 装置 以及 烹调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加热处理装置以及加热烹调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340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