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压力锅.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7828486
  • 上传时间:2019-11-04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1.4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80503.4

    申请日:

    20140528

    公开号:

    CN203898027U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8

    主分类号:

    A47J27/08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华亮,吴建新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优先权:

    CN20142028050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锅。所述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所述锅盖可打开或关闭地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盖的邻近边缘处具有环形延伸部;多个止挡部,多个止挡部沿所述锅盖的周向间隔开地分布在锅盖的内周壁,且与所述环形延伸部之间限定出间隙;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环形延伸部与多个止挡部之间,所述间隙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密封圈更容易地安装在锅盖上,且密封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所述锅盖可打开或关闭地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盖的邻近边缘处具有环形延伸部;多个止挡部,多个止挡部沿所述锅盖的周向间隔开地分布在锅盖的内周壁,且与所述环形延伸部之间限定出间隙;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环形延伸部与多个止挡部之间,所述间隙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厚度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之差小于等于15毫米且大于等于0.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延伸部向外水平延伸或向外向下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止挡部沿所述锅盖的周向均布在所述锅盖的内周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止挡部与所述锅盖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止挡部通过对所述锅盖的周壁的部分向内冲压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环形延伸部的外沿向下延伸出周壁部,所述周壁部包括沿所述锅盖径向依次向外且均向下竖直延伸的多段竖直段,所述止挡部由其中一段竖直段的部分冲压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环形延伸部的外沿向下延伸出周壁部,所述止挡部设在所述周壁部上且从所述周壁部向上向内倾斜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焊接或粘接至所述周壁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凸缘、从所述凸缘向内向上沿弧形延伸的第一弧形段和从所述凸缘向内向下沿弧形延伸的第二弧形段,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环形延伸部与多个止挡部之间,所述间隙的厚度大于所述凸缘的厚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压力锅密封圈的凸缘卡紧在锅盖的延伸部与止挡部之间,造成密封圈安 装困难,且密封圈安装后不平整,影响压力锅的密封性能,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 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组装便利且密封性能好的压力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力锅。所述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 所述锅盖可打开或关闭地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盖的邻近边缘处具有环形延伸部;多个 止挡部,多个止挡部沿所述锅盖的周向间隔开地分布在锅盖的内周壁,且与所述环形延伸 部之间限定出间隙;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环形延伸部与多个止挡部之间,所 述间隙的厚度大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

    由于间隙的厚度大于密封圈的厚度,且多个止挡部沿锅盖的周向间隔开地分布在 锅盖的内周壁上,使密封圈在间隙内可向上或向下运动,也就是说,密封圈并没有卡 紧在间隙内,这样密封圈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间隙内,而且密封圈不会被挤压变形, 平整度好,从而有利于提升压力锅的密封性能。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 密封圈安装容易且密封性能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压力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间隙的厚度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之差小于等于15毫米且大于等于0.3毫 米,从而密封圈的安装更便利且密封圈的密封效果最好。

    所述环形延伸部向外水平延伸或向外向下倾斜延伸。

    所述多个止挡部沿所述锅盖的周向均布在所述锅盖的内周壁上,从而使止挡部对密封 圈的止挡力更均匀,有利于提升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所述多个止挡部与所述锅盖一体形成。

    所述多个止挡部通过对所述锅盖的周壁的部分向内冲压形成。这种生产方式效率高且 工艺简单。

    从所述环形延伸部的外沿向下延伸出周壁部,所述周壁部包括沿所述锅盖径向依次向 外且均向下竖直延伸的多段竖直段,所述止挡部由其中一段竖直段的部分冲压形成。

    从所述环形延伸部的外沿向下延伸出周壁部,所述止挡部设在所述周壁部上且从所述 周壁部向上向内倾斜延伸。

    可选地,所述止挡部焊接或粘接至所述周壁部上,有利于保证止挡部的加工精度。

    所述密封圈包括凸缘、从所述凸缘向内向上沿弧形延伸的第一弧形段和从所述凸缘向 内向下沿弧形延伸的第二弧形段,所述凸缘位于所述环形延伸部与多个止挡部之间,所述 间隙的厚度大于所述凸缘的厚度。由此,密封圈的结构更简单,且安装更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压力锅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压力锅100、

    锅盖1、环形延伸部11、周壁部12、竖直段121、连接段122、密封部13、

    止挡部2、

    密封圈3、凸缘31、第一弧形段32、第二弧形段33、

    间隙4、间隙4的厚度B、

    密封圈3的厚度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00。压力锅100包括锅 体(图未示出)、锅盖1、多个止挡部2以及密封圈3,密封圈3适于密封锅盖1和锅 体之间限定出的烹饪空间。

    锅盖1可打开或关闭地设在锅体上,锅盖1的邻近边缘处具有环形延伸部11。如 图1-图3所示,环形延伸部11可以为圆环形。可选地,环形延伸部11也可以是方环 形。其中,锅盖1的邻近边缘处,也就是锅盖1邻近锅盖1的外边缘处。

    多个止挡部2沿锅盖1的周向间隔开地分布在锅盖1的内周壁,且多个止挡部2 与环形延伸部11之间限定出间隙4。密封圈3位于环形延伸部11与多个止挡部2之间, 间隙4的厚度B大于密封圈3的厚度A,即B大于A。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止挡部2与环形延伸部11之间都有间隙4,其中,间隙4的 厚度B是指,止挡部2与环形延伸部11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密封圈3的厚度A是指 密封圈3位于间隙4内的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

    由于间隙4的厚度B大于密封圈3的厚度A,且多个止挡部2沿锅盖1的周向间隔 开地分布在锅盖1的内周壁上,使密封圈3在间隙4内可向上或向下运动,也就是说, 密封圈3并没有卡紧在间隙4内,这样密封圈3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到间隙4内,而且 密封圈3不会被挤压变形,平整度好,从而有利于提升压力锅100的密封性能。

    简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00,密封圈3安装容易且密封性能好。

    下面参照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的压力锅100包括锅体(图未示出)、锅盖1、多个止挡部2以 及密封圈3。多个止挡部2与锅盖1的环形延伸部11之间限定出间隙4,其中,如图3 所示,间隙4的厚度B与密封圈3的厚度A之差小于等于15毫米且大于等于0.3毫米, 即0.3mm≤(B-A)≤15mm。

    经发明人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间隙4的厚度B与密封圈3的厚度A之差(B-A) 在0.3mm-15mm范围内时,(B-A)在该范围内,密封圈3的安装更便利且密封圈3的 密封效果最好。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间隙4的厚度B与密封圈3的厚度A 之差(B-A)在0.3mm-15mm范围仅为其中一个优选的范围。

    如图3所示,密封圈3包括凸缘31、从凸缘31向内向上沿弧形延伸的第一弧形段 32和从凸缘31向内向下沿弧形延伸的第二弧形段33,凸缘31位于环形延伸部11与 多个止挡部2之间,间隙4的厚度B大于凸缘31的厚度。由此,密封圈3的结构更简 单,且安装更便利。

    其中第一弧形段32适于与锅盖1的密封部13配合,即在锅盖1关闭设在锅体上 时,密封部13与第一弧形段32贴合以密封烹饪空间。其中密封部13的下表面可以与 第一弧形段32适配,如图3所示,密封部13可以构造为从环形延伸部11的内沿向上 向内延伸的弧形。

    如图3所示,环形延伸部11向外水平延伸,凸缘31也水平向外延伸。也就是说, 凸缘31的厚度从内向外保持不变,环形延伸部11的下表面到止挡部2的上表面的距 离从内向外保持不变,即间隙4的厚度B从内向外保持不变。由此压力锅100的结构 更简单,加工更容易。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锅盖1的环形延伸部11并不限于此,可选地,环形延伸部11 也可以向外向下倾斜延伸,这样,环形延伸部11的下表面到止挡部2的上表面的距离 从内向外逐渐减小,即间隙4的厚度B从内向外逐渐减小,且其中间隙4的厚度B的 最小值仍大于凸缘31的厚度。由此,环形延伸部11的造型的多样性可以满足用户对 锅盖1的不同的造型需求。

    有利地,如图1-图3所示,多个止挡部2沿锅盖1的周向均布在锅盖1的内周壁上, 从而使止挡部2对密封圈3的止挡力更均匀,有利于提升密封圈3的密封效果。

    如图3所示,多个止挡部2与所述锅盖1一体形成,从而减少压力锅100的加工步骤。 具体地,多个止挡部2是通过对锅盖1的周壁的部分向内冲压形成,也就是说多个止挡部 2是间隔开的而不是形成在整个锅盖1的周壁上,每个止挡部2只是锅盖1的周壁的一部 分向内冲压形成的,这种生产方式效率高且工艺简单。

    如图3所示,环形延伸部11的外沿向下延伸出周壁部12,周壁部12包括沿锅盖1径 向依次向外且向下竖直延伸的多段竖直段121,止挡部2由其中一段竖直段121的部分(例 如,图3中的与环形延伸部11最近的竖直段121的部分)冲压形成。

    具体而言,其中一段竖直段121的部分向内冲压形成一个豁口,该豁口是止挡部2与 该竖直段121的其它部分共同限定出的,即止挡部2的上端从该竖直段121脱离,而止挡 部2的下端依然连接在该竖直段121上。

    也就是说,从内向外多段竖直段121与锅盖1的中心的距离依次增大,周壁部12还包 括连接相邻两段竖直段121的连接段122。连接段122可以水平延伸,且连接段122的两 端分别与相应的竖直段121圆弧过渡。在本实施例中,锅盖1的周壁包括多段竖直段121。

    在图1-图3中所示的压力锅100中,止挡部2为六个,竖直段121为两个,六个止挡 部2由位于上方的第一段竖直段121的部分向内冲压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从环形延伸部11的外沿向下延伸出周壁部12,止挡 部2可以设在周壁部12上,且止挡部2可以从周壁部12向上向内倾斜延伸,可选地,止 挡部2可以沿斜线或弧形向内向上倾斜延伸。在该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2可以焊接或粘 接至周壁部12上,也就是说,止挡部2可以单独加工后再安装至周壁部12上,有利于保 证止挡部2的加工精度,且周壁部12完整无豁口。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力锅100的密封圈3位于设在锅盖1内周壁上 且沿锅盖1的轴向间隔开的多个止挡部2与锅盖1的环形延伸部11之间,且密封圈3在上 下方向上具有活动空间,从而使压力锅100的组装效率高且密封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锅体的结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均为 已知,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 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 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 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 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 “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 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 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 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 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 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关 键  词:
    压力锅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压力锅.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284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