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扫地机器人及其尘盒组件.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7827497
  • 上传时间:2019-11-04
  • 格式:PDF
  • 页数:19
  • 大小:4.68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68230.1

    申请日:

    20140523

    公开号:

    CN203935139U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9/00,A47L11/24,A47L11/40

    主分类号:

    A47L9/00,A47L11/24,A47L11/40

    申请人: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强,朴永哲

    地址: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塘河路999号

    优先权:

    CN20142026823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其尘盒组件,该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包括:盒体、尘盒上盖、释放按钮和把手。盒体内形成有顶端敞开的容纳腔;尘盒上盖盖设在盒体上,尘盒上盖沿纵向的第一端可枢转地与尘盒上盖相连;释放按钮的中部与尘盒上盖可枢转地相连,释放按钮在卡住盒体用于锁紧尘盒上盖的锁紧位置和松开盒体用于释放尘盒上盖的释放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尘盒上盖沿纵向的第二端,且释放按钮常处于锁紧位置;把手设在尘盒上盖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可以快速的打开尘盒上盖,便于清理盒体内的垃圾,使尘盒组件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形成有顶端敞开的容纳腔;尘盒上盖,所述尘盒上盖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所述尘盒上盖沿纵向的第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尘盒上盖相连;释放按钮,所述释放按钮的中部与所述尘盒上盖可枢转地相连,所述释放按钮在卡住所述盒体用于锁紧所述尘盒上盖的锁紧位置和松开所述盒体用于释放所述尘盒上盖的释放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尘盒上盖沿纵向的第二端,且所述释放按钮常处于锁紧位置;把手,所述把手设在所述尘盒上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按钮的上部与所述尘盒上盖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常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在所述尘盒上盖上沿纵向延伸,且所述释放按钮设置在邻近所述把手沿纵向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在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可转换的设在所述尘盒上盖上,所述尘盒上盖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把手的凹槽,且在所述收起位置所述把手容纳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且所述把手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尘盒的吸尘口的方向偏离所述尘盒组件的重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所述把手沿的沿横向的一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所述把手上还设有设有限位腔,且在所述把手的展开位置,所述第三滑块抵在所述限位腔的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沿纵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可枢转地相连,用于所述把手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与所述尘盒上盖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沿纵向可滑动的推钮,所述推钮与所述释放按钮的上部相连,用于通过滑动推钮使所述释放按钮转动至释放位置,且所述把手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推钮复位的第二弹性件。 10.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及具有该尘盒组件的 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机器人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吸尘器进入用户家庭,大大提高了 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用户在选择和购买智能吸尘器时,注重产品性价比及操作的 便利性。降低产品成本,设计简单易操作的产品,就可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智能吸尘器的 尘盒是清洁系统的核心组件,要有很好的集尘能,又要便于用户清洁尘盒内的垃圾灰尘。 好拆卸组装的尘盒,是本技术的核心点。

    目前市面上,家庭智能机器人的尘盒,在清理尘盒垃圾灰尘时,要使用双手才能掰开 尘盒,尘盒里灰尘会弄脏用户双手,用户最后还需要特意去清洁双手上的灰尘,因而使用 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 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该扫地机器人可以方便地打开尘 盒上盖清理尘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尘盒组件的扫地机器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包括:盒体、尘盒上盖、释放按钮和把手。 所述盒体内形成有顶端敞开的容纳腔;所述尘盒上盖盖设在所述盒体上,所述尘盒上盖沿 纵向的第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尘盒上盖相连;所述释放按钮的中部与所述尘盒上盖可枢转 地相连,所述释放按钮在卡住所述盒体用于锁紧所述尘盒上盖的锁紧位置和松开所述盒体 用于释放所述尘盒上盖的释放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尘盒上盖沿纵向的第二端,且所 述释放按钮常处于锁紧位置;所述把手设在所述尘盒上盖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在尘盒上盖沿纵向的端部设置有释放按钮, 由此,在提起把手的同时,可以按压释放按钮的上部,由于释放按钮的中部与尘盒上盖可 枢转的相连,释放按钮的下部将释放盒体,从而实现释放尘盒上盖的目的。可以快速的打 开尘盒上盖,便于清理盒体内的垃圾,使尘盒组件使用方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 征:

    所述释放按钮的上部与所述尘盒上盖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常处于被 压缩的状态。由此,使释放按钮常处于锁紧位置,便于尘盒组件的锁紧和密封,方便使用, 而且在通过按压释放按钮实现释放尘盒上盖打开容纳腔后,释放按钮将快速回复到锁紧位 置,从而使尘盒上盖快速的封盖在盒体上,使尘盒组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把手在所述尘盒上盖上沿纵向延伸,且所述释放按钮设置在邻近所述把手沿纵向 的端部。由此,进一步地方便一只手提起并打开尘盒组件,以便于倾倒尘盒组件内的垃圾。

    所述把手在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可转换的设在所述尘盒上盖上,所述尘盒上盖上 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把手的凹槽,且在所述收起位置所述把手容纳在所述凹槽内。由此,在 扫地机器人工作时,把手容纳在凹槽内,使尘盒组件的上表面平整,从而降低了尘盒组件 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尘盒组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且所述把手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由此,便于把手在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 间移动,从而方便尘盒组件的使用,提高尘盒组件的使用效率和实用性。

    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尘盒的吸尘口的方向偏离所述尘盒组件的重心。由此,在通过 提手提起尘盒组件上,尘盒组件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倾斜,从而避免垃圾从尘盒组件的吸尘 口洒出。

    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所述把手沿的沿横向的一 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所 述把手上还设有设有限位腔,且在所述把手的展开位置,所述第三滑块抵在所述限位腔的 底壁上。由此,在提起尘盒组件时,尘盒组件将倾斜,避免尘盒组件内的垃圾洒出,而且 还使把手方便地在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提高了尘盒组件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所述把手沿纵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可枢转地相连,用于所述把手在收起 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与所述尘盒上盖相连。由此,可以通过旋转把手使把手在展 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转换,便于尘盒组件的使用。

    所述把手上设有沿纵向可滑动的推钮,所述推钮与所述释放按钮的上部相连,用于通 过滑动推钮使所述释放按钮转动至释放位置,且所述把手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推钮复位的第 二弹性件。由此,可以直接在把手上面操作就可以打开尘盒上盖,进一步地提高了尘盒组 件倾倒垃圾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尘盒组件,提起把手时,尘盒组件自动倾倒,防止垃圾从尘盒洒落 出来。释放按钮固定在尘盒上盖上,且在把手轴线附近,距离长度约为手指长度,便于单 手取尘盒组件,同时大拇指按压释放按钮,打开尘盒组件倒灰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收起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展开状态且尘盒组 件倾斜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打开倾倒垃圾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处于展开状态且尘盒组 件倾斜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打开倾倒垃圾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的把手、推钮及释放按钮的配 合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打开倾倒垃圾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尘盒组件100;盒体1;尘盒上盖2;释放按钮3;把手4;容纳腔101;凹 槽201;第一滑块21;第一滑槽401;第二滑块22;第三滑块23;第二滑槽402;限位腔 403;推钮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 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 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 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 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 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 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100。

    如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100,包括:盒 体1、尘盒上盖2、释放按钮3和把手4。

    具体而言,盒体1内形成有顶端敞开的容纳腔101,且盒体1上设有吸尘口和排气口, 吸尘口用于向容纳腔101内吸入灰尘、垃圾等,排气口用于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出尘盒组件 100。尘盒上盖2盖设在盒体1上,尘盒上盖2沿纵向的第一端(即如图1所示尘盒上盖2 沿纵向的B端)可枢转地与尘盒上盖2相连,使尘盒上盖2在打开所述容纳腔101的位置 和关闭容纳腔101的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在盒体1上。释放按钮3的中部与尘盒上盖2 可枢转地相连,释放按钮3在卡住盒体1用于锁紧尘盒上盖2的锁紧位置和松开盒体1用 于释放尘盒上盖2的释放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尘盒上盖2沿纵向的第二端(即如图1所 示尘盒上盖2沿纵向的A端),也就是说,释放按钮3的下端可以卡持住盒体1,从而将尘 盒上盖2锁紧在盒体1上,在需要打开尘盒上盖2时,可以按压释放按钮的上端从而使释 放按钮的下部与盒体1松开,从而达到释放尘盒上盖2的目的。且释放按钮3常处于锁紧 位置,也就是说,在释放按钮3不收外力作用时,释放按钮3将处于锁紧位置。把手4设 在尘盒上盖2上,以便于取放将尘盒组件100,而且在拿起尘盒组件100的时候,按压释 放按钮3的上部,可以使释放按钮的下部松开盒体1,在盒体1自重的作用下,打开尘盒 上盖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100,在尘盒上盖2沿纵向的端部设置 有释放按钮3,由此,在提起把手4的同时,可以按压释放按钮3的上部,由于释放按钮3 的中部与尘盒上盖2可枢转的相连,释放按钮3的下部将释放盒体1,从而实现释放尘盒 上盖2的目的。可以快速的打开尘盒上盖2,便于清理盒体1内的垃圾,使尘盒组件100 使用方便。

    此外,在倾倒尘盒组件100内的垃圾时,可以通过一只手提起尘盒组件100,并且使用 提起尘盒组件100的手按压释放按钮3即可开启尘盒上盖2倾倒垃圾,使尘盒组件100的 使用方便,而且,即使尘盒组件100的体积非常大致使无法通过提起尘盒组件100的手按 压释放按钮3时,也可以通过一只手提起尘盒组件100,另一只手按压释放按钮3,实现尘 盒组件100倾倒垃圾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释放按钮3的上部与尘盒上盖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未示出),第一弹性件常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一弹性件常具有推动释放按钮 3使释放按钮3锁紧盒体1和尘盒上盖2,换言之,在第一弹性件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 弹性件将被压缩,用于使释放按钮3处于锁紧盒体1和尘盒上盖2的锁紧位置。由此,使 释放按钮3常处于锁紧位置,便于尘盒组件100的锁紧和密封,方便使用,而且在通过按 压释放按钮3实现释放尘盒上盖2打开容纳腔101后,释放按钮3将快速回复到锁紧位置, 从而使尘盒上盖2快速的封盖在盒体1上,使尘盒组件100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释放按钮3的下部和尘盒上盖2之间设 有常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4所示,把手4在尘盒上盖2上沿纵向延伸,且释放按钮3设 置在邻近把手4沿纵向的端部。由此,进一步地方便一只手提起并打开尘盒组件100,以 便于倾倒尘盒组件100内的垃圾。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4所示,把手4在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可转换的设在尘盒 上盖2上,尘盒上盖2上设有用于容纳把手4的凹槽201,且在收起位置,把手4容纳在 凹槽201内。由此,在扫地机器人工作时,把手4容纳在凹槽201内,使尘盒组件100的 上表面平整,从而降低了尘盒组件100占用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还是尘盒组件 100的简单,使用方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尘盒上盖2上设置安装部,并将把手4 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连接在安装部上。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凹槽20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 一滑块21,且把手4上设有沿把手4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401,第一滑块21可滑动 地配合在第一滑槽401内。把手4在收起位置时,第一滑块21位于第一滑槽401的上端, 且向外拉出把手4使把手4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滑块21位于第一滑槽401的下部。由此, 便于把手4在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从而方便尘盒组件100的使用,提高尘盒组 件100的使用效率和实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凹槽201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滑槽,而 在把手4上设置第一滑块。

    进一步地,如图所示,第一滑块21朝向尘盒的吸尘口的方向偏离尘盒的重心。换言 之,经过第一滑块21轴线的沿上下方向的直线C与尘盒组件100的吸尘口之间的距离小于 尘盒组件100重心作用线D与尘盒组件100的吸尘口之间的距离。由此,在通过提手4提 起尘盒组件100上,尘盒组件100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倾斜,从而避免垃圾从尘盒组件100 的吸尘口洒出。

    如图7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凹槽201的内侧壁上设有间隔布 置的第二滑块22和第三滑块23,把手4沿的沿横向的一侧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滑 槽402,第二滑块22可滑动地配合在第二滑槽402内,且把手4上还设有设有限位腔403, 且在把手4的展开位置,第三滑块23抵在限位腔403的底壁上。由此,在提起尘盒组件 100时,尘盒组件100将倾斜,避免尘盒组件100内的垃圾洒出,而且还使把手方便地在 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提高了尘盒组件100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把手4沿纵向的两端分别与凹槽201的内侧壁可枢转 地相连,用于把手4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与尘盒上盖2相连。由此,可以 通过旋转把手4使把手在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转换,便于尘盒组件100的使用。

    有利地,把手4上设有沿纵向可滑动的推钮41,推钮41与释放按钮3的上部相连,用 于通过滑动推钮41使释放按钮3转动至释放位置,且把手4上设有用于使推钮41复位的 第二弹性件。由此,可以直接在把手4上面操作就可以打开尘盒上盖2,进一步地提高了 尘盒组件100倾倒垃圾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 的尘盒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安装有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的扫地机器 人的尘盒组件100,从而方便了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及倾倒垃圾。

    实施例1

    释放按钮3在把手4长度方向轴线附近,尘盒组件100重心在把手4靠出风口一侧, 用手将把手4向上提起时,第一滑块21沿着第一滑槽401滑动,尘盒组件100倾斜,可以 防止垃圾从尘盒组件100里洒落出来,大拇指按尘盒上盖2上的释放按钮3,释放按钮3 固定在尘盒上盖上,且在把手4长度或宽度轴线附近手指长度距离范围内,便于单手取尘 盒组件100,同时握住把手4的手指可以按压释放按钮3,在盒体1自重的作用下,尘盒上 盖2与盒体1分离。倒掉尘盒组件100里的垃圾。释放按钮3由复位弹簧或扭簧的力量复 位。

    实施例2

    释放按钮3在把手4宽度方向轴线附近,尘盒组件100重心在把手4靠出风口一侧, 将把手4向上提起后,用大拇指推动把手4上的推钮41,推钮41带动释放按钮3,盒体 1在自重的作用下,尘盒上盖2与盒体1分开,倒掉盒体1里的垃圾。尘盒上盖2上的释 放按钮3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盒组件100,.提起把手4时,尘盒组件100自动倾倒,防 止垃圾从尘盒洒落出来。释放按钮3固定在尘盒上盖2上,且在把手4轴线附近,距离长 度约为手指长度,便于单手取尘盒组件100,同时大拇指按压释放按钮3,打开尘盒组件 100倒灰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其他构成例如行走装置和吸尘装置等以及操作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 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 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 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 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关 键  词:
    扫地 机器人 及其 组件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扫地机器人及其尘盒组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274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