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所附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的那种弹性摇篮 或弹力椅。
背景技术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摇篮(儿童的躺椅),包括:用来放置 在平面底层上的底座框架、靠背、为靠背而设置的且被底座框架承载 的第一枢轴安装件、固定地连接到靠背并以距第一枢轴安装件一定的 距离位于靠背之下的臂,该臂通过第二枢轴安装件连接到调节配件40, 该调节配件40具有至少两个凹槽,这两个凹槽位于距第二枢轴安装件 不同距离处并且能够容纳被底座框架承载的杆,从而设置靠背相对于 底座框架的不同倾斜角,所述杆、所述臂和所述枢轴安装件是轴向平 行的。通过使不同的凹槽与所述杆接合,可以设置靠背的多个预选的 倾斜位置,例如适合多种儿童可做事情(例如玩耍,休息,睡觉)的 倾斜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弹性摇篮,该弹性摇篮可以在所述 多个倾斜位置之间容易地且高度安全地再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弹性摇篮,该弹性摇篮在靠背提升 时也保持相对于底座框架的设定倾斜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使得靠背基本平行于 底座框架折叠到运送位置,而且也提供靠背和底座框架在运送位置的 可分离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弹性摇篮,该弹性摇篮在从运送位 置转换到使用状态后,在装载时自动采用靠背的稳定倾斜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弹性摇篮,该弹性摇篮具有锁定装 置,该锁定装置在致动时允许弹性摇篮在运送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转 换。
在随后的说明中直接或间接限定了本发明进一步的其它目标和优 点。
通过本发明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实现所述目标。
在所附的独立权利要求1中限定了本发明。
在所附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下文中,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且以透视的方式示出了弹性摇篮。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弹性摇篮的细节的放大描绘图,其包括倾 斜调节配件。
图3、4和5在对应图2的描绘图中示出了弹性摇篮从确定倾斜度 的使用位置到运送位置的转变过程中调节配件的不同旋转位置。
图6示出了调节配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7示出了属于底座框架的支撑板的平面图。
图8示出了沿图7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视图。
图9示出了沿图8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弹性摇篮,该弹性摇篮包括靠背20,该靠背20由大体 为U形的框架部件25形成,在该框架部件25上将拉上布袋以便为婴 儿形成倚躺支撑。(图1中,为了清晰的原因,所述袋被显示为没有完 全拉上。一对布裤显示在布袋上,儿童应该被放入到所述布裤中)。
靠背框架25由两个笔直的且轴向对齐的框架件24以及整体连接 在所述框架件24之间的大体为U形的轭所补充。
框架件24沿属于底座框架10的支撑板16的直边缘13被容纳在 枢轴安装件12内,该底座框架10用来稳定地放置在水平底层上。本 质上大体为三角形的基本扁平的轭具有自由端部66,所述自由端部66 平行于支撑板并连接在支撑板内。在距端部66一定距离处,所述轭被 加宽以便形成两个支撑点,这两个支撑点相对于靠背20横向分隔开。 在连接板和分叉之间的轭的转角区域内涂敷在轭的下侧的摩擦材料可 以建立所述两个支撑点。支撑板16可以在下侧沿其周边边界设置诸如 橡胶的摩擦材料的绳来作为抗打滑保护。
可以看到,杆14在轭端部66之间延伸,所述杆16被容纳在轭端 部部分内的相应孔内。
调节配件40具有枢轴安装件23,其用于靠背框架的U形部件的连 接板部件22。
从图2和6中可以看出,杆14和臂22距离枢轴安装件12大约相 等的距离,并且调节配件40具有带侧面60的细长孔口60,其朝下倾 斜并面向第一枢轴安装件12,并且凹槽51、52、53位于其中。每个凹 槽具有支撑所述杆14的底部部分62以及开口部分63,该开口部分63 向下倾斜且朝向第一枢轴安装件进入孔口60内。杆14、臂22和枢轴 安装件12、23是轴向平行的。
细长孔口60朝向它的上端部被锁定臂70定界,该锁定臂70围绕 枢轴安装件23附近的轴71被枢转地安装,并且被弹簧72偏压朝向所 示的端部位置。
通过所说明的倾斜,当靠背被竖直装载时,杆14可以始终在倾斜 于竖直面的表面上从孔口60滑动进入凹槽的底部部分62。从图6中可 以进一步看出,凹槽的开口部分63的宽度大于杆14的直径,并且凹 槽的底部部分62在其上部被底切,以便稳定地容纳杆14且当靠背被 竖直装载时不论杆14被容纳在哪个凹槽内均防止杆14从凹槽中滑出。
从图6中可以看出,锁定臂70在示出的其端部位置通过其面向孔 口60的侧面与凹槽51的上开口壁相交并且形成用来将杆14从孔口60 引入到凹槽51的开口部中的引导表面。
借助于偏压弹簧73,锁定臂70被偏压抵靠止动件74。臂70可以 克服弹簧73的作用被手动旋转,这样可使孔口60与配件40内的附加 细长孔口80连通,该孔口80向上延伸到枢轴安装件23的区域。
此外,可以看到,配件40在其外侧具有抓耳90,该抓耳90有利 于围绕安装件22、23手动旋转配件40。图3示出了杆14在凹槽52内, 并且希望将弹性摇篮转换到运送位置,靠背在该运送位置大体平行于 底座框架10且贴近底座框架10。在这种情况下,锁定臂70克服弹簧 73的作用以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回转,以便配件40可以如图4的箭头 所示的那样转动,使得杆14离开凹槽52并且沿孔口60并朝向孔口80 向内运动。当继续围绕安装件22、23转动配件40时,配件40的转动 运动根据图4继续直到配件40呈现图5所示的位置,其中枢轴安装件 23位于杆14(未示出)附近,弹性摇篮已经采用运送位置。在运送位 置,U形轭部件37在底座框架10的平面之下以一定角度延伸,并且其 连接板22位于杆14之下的水平面上。
图7示出支撑板16具有一对一体套筒85,这对套筒85容纳轭84 的端部66。此外,可以看出,套筒85以及轭端部66具有竖直对齐的 通孔,并且螺栓连接件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示的螺栓连接件在顶部 具有螺母并且在底部具有螺钉头。支撑板的笔直前边缘13具有沟槽, 该沟槽容纳笔直的框架件24。具有形成臂22的底部连接板的U形轭部 件37由框架件24通过一对臂21承载。
螺栓连接件的螺钉头86将笔直的框架件24限制在支撑板16内的 沟槽内。一体套筒85提供对支撑板16的稳定的高强度连接,并且通 过螺栓连接件提供轭84与支撑板16的简单连接。从图7中可以进一 步看出,支撑板具有一体钮扣28,除了限制框架件24,所述钮扣28 也提供对袋的下边界部分的锚定,该袋的下边界部分被穿到框架部件 25上用来形成靠背20。在这种连接方式下,袋的前部具有与钮扣28 对齐的钮扣孔口,由此可以稳定锚定伸展状态的袋。
从图7和8中可以看出,支撑板16具有突出的U形梁110,该U 形梁110位于套筒85之间并且与注射模塑的支撑板16一体。梁110 的底部连接板111位于支撑板的顶侧,并且其分叉112从此处向下延 伸。所述分叉的外侧之间的距离稍小于U形轭37的分叉臂21之间的 间隙。这样,当U形轭向下转过U形梁时,U形轭37相对于底座框架 是居中的从而靠背20相对于底座框架居中。由于梁110的自由分叉端 部至少在梁的自由端处具有大体为楔形的突起114,因此提供了在所述 突起114和臂21之间的干涉,并且当臂21已经经过所述突起114时, 臂21被可分离地锁定在所述突起114之下。分叉112是弹性回弹的, 并且由于楔形113而允许U形轭件37回转经过臂21,从而使得当U形 轭37回转离开运送位置时所述分叉被朝向彼此驱动。换句话说,具有 楔形113、114的分叉端部形成可分离的抓爪以用于在运送位置将靠背 保留在底座框架的旁边。
最后,从图6中可以理解,除了小止挡64可能设置在凹槽的上壁 内的开口部分63和凹槽的底部部分62之间的过渡处以外,凹槽51、 52、53提供从杆14到底部部分62的自由通路以及从底部部分62到杆 14的自由通路。所述止挡64与相对的凹槽壁一起形成稍小于杆14的 直径的腰部。由于所述止挡64附近的凹槽的相对两壁的弹性回弹性, 因此提供了咬合锁定功能以阻挡所述杆14意外地脱离凹槽的底部部分 62。在底部部分内的凹槽的上侧壁的底切部用于保证当在底座框架的 方向上装载靠背时杆14不能脱离凹槽。
凹槽的上侧壁以角β(<90°)向处在杆14的中心和臂部件22的 中心之间的线29倾斜。如图6所示,凹槽的下侧壁以角α(>90°) 向线29倾斜。
由于细长孔口60的上壁大体倾斜于水平面,当装载靠背时,杆14 能够沿上平滑孔口壁滑动而与杆14沿孔口60的位置无关。然后当杆 14被引入到凹槽52、53内时,杆14将顺利地沿凹槽的上平滑开口壁 (该壁也大体倾斜于水平面)滑动并且进入凹槽的底部部分62内。因 此,当装载靠背时,杆14自动进入凹槽51-53中的一个。
从图7-9中可以进一步看出,每个套筒85具有螺母座87,其旋转 地固定容纳贯通螺钉的锁紧螺母,该贯通螺钉的头部从套筒的完全相 反的侧面径向突出并且隔开沟槽以便局部地将笔直的框架件24约束在 沟槽中。在框架件的另一端,相应止挡64将该框架件约束在沟槽内。 螺钉适当地是艾伦六角型,并且螺母87适当地是具有摩擦插件的锁紧 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