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杯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体式杯子.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0660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07 CN 203106604 U *CN203106604U* (21)申请号 201320129068.0 (22)申请日 2013.03.20 A47G 1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子民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路 718 号 837 室 (72)发明人 许显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代理人 陈宏 (54) 实用新型名称 分体式杯子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杯子, 包括下 部分杯子, 上部分杯子和。
2、吸管, 所述下部分杯子和 上部分杯子由上部分杯子的底部分隔, 上部分杯 子的底部有一个洞口, 吸管由上述洞口伸入下部 分杯子, 吸管伸出上部分杯子的杯口。 所述分体式 杯子可以同时盛载一种以上的液体或物体。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06604 U CN 203106604 U *CN203106604U* 1/1 页 2 1. 一种分体式杯子, 包括下部分杯子 (1) , 用于盛载液体 ; 上部分杯子 (2) , 。
3、用于盛载食 物或另一种液体 ; 和吸管 (4) , 用于吸食所述液体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部分杯子 (1) 和上部 分杯子 (2) 由上部分杯子的底部分隔, 上部分杯子的底部有一个洞口 (3) , 吸管 (4) 由所述 洞口 (3) 伸入下部分杯子 (1) , 吸管 (4) 伸出上部分杯子 (2) 的杯口。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洞口 (3) 连接导管 (5) , 导 管一端与下部分杯子 (1) 的杯口等高或略低于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外壁 略小于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
4、内壁, 下部分杯子 (1) 和上部分杯子 (2) 通过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外壁和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内壁接触形成紧密接触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内壁 略大于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外壁, 下部分杯子 (1) 和上部分杯子 (2) 通过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内壁和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外壁接触形成紧密接触的连接。 5. 如权利要求 3 或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紧密接触的 连接是可以分离的。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洞口 (3)。
5、 与导管 (5) 的连接 是可拆卸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部分杯子 (2) 还包括一个 盖子 (6) 。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盖子 (6) 上有个洞, 吸管 (4) 由所述盖子 (6) 上的洞里伸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06604 U 2 1/3 页 3 分体式杯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分体式杯子。 背景技术 0002 普通的杯子只能盛载一种液体或物体, 如果需要盛载一种以上的液体或物体又不 希望它们混在一起只能准备多个杯子, 并把一种以上的液。
6、体或物体分开盛载。但这样无疑 增加了杯子的使用量, 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如何让方便使用, 让一个杯子同时盛载一种以上 的液体或物体又不会使它们混在一起的问题摆在了发明人的面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杯子, 可以同时盛载一种以上的 液体或物体。 0004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包括下部分杯子, 用于盛载液体 ; 上部分杯子, 用于盛载食物或另一种液体 ; 和吸管, 用于吸食所述液体 ; 所 述下部分杯子和上部分杯子由上部分杯子的底部分隔, 上部分杯子的底部有一个洞口, 吸 管由所述洞口伸入下部分杯子, 吸管伸出上。
7、部分杯子的杯口。 0005 所述洞口连接导管, 导管一端与下部分杯子的杯口等高或略低于杯口。 0006 所述下部分杯子杯口的外壁略小于上部分杯子底边的内壁, 下部分杯子和上部分 杯子 (2) 通过下部分杯子杯口的外壁和上部分杯子底边的内壁接触形成紧密接触的连接。 0007 所述下部分杯子杯口的内壁略大于上部分杯子底边的外壁, 下部分杯子和上部分 杯子 (2) 通过下部分杯子杯口的内壁和上部分杯子底边的外壁接触形成紧密接触的连接。 0008 所述紧密接触的连接是可以分离的。 0009 所述洞口与导管的连接是可拆卸的。 0010 所述上部分杯子还包括一个盖子。 0011 所述盖子上有个洞, 吸管由。
8、所述盖子上的洞里伸入。 0012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分体式杯子, 可以在用下部分杯子 1 盛载液体, 并用吸 管 4 吸取下部分杯子 1 所盛载的液体的同时在上部分杯子 2 盛载其他液体或物体。解决了 让一个杯子同时盛载一种以上的液体或物体又不会使它们混在一起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示意。 0014 图 2 是图 1 的近似俯视图。 0015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6 附图标记说明 : 下部分杯子 1, 上部分杯子 2, 洞口 3, 吸管 4, 导管 5, 盖子 6。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3106604 U 3 2/3 页 4 0。
9、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杯子, 包括下部分杯子1, 上部分杯子2和吸管4, 所述下部 分杯子 1 和上部分杯子 2 由上部分杯子的底部分隔, 上部分杯子的底部有一个洞口 3, 吸管 4 由上述洞口 3 伸入下部分杯子 1, 吸管。
10、 4 伸出上部分杯子 2 的杯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理解, 当用下部分杯子 1 盛载液体时, 可以用吸管 4 吸取下部分杯子 1 所盛载的液体。所述 液体可以是可乐、 矿泉水等。在用下部分杯子 1 盛载液体, 并用吸管 4 吸取下部分杯子 1 所 盛载的液体的同时, 在上部分杯子 2 可以盛载其他液体或物体, 例如薯条、 爆米花等。当下 部分杯子盛载热饮料时, 还能对上部分杯子 2 中的食物进行加热或者保温。 0019 所述洞口3连接导管5, 导管一端与下部分杯子1的杯口等高或者略低于杯口。 本 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当上部分杯子 2 用于盛载其他液体时, 所述其他液体会流入下部 分杯子 。
11、1 ; 当上部分杯子 2 用于盛载直径小于洞口 3 的物体时, 所述物体会掉入下部分杯子 1, 设置上述与下部分杯子 1 的杯口同高的连接导管 5 可以防止其他液体流入下部分杯子 1 或防止物体掉入下部分杯子1。 所述液体可以是可乐、 矿泉水等, 所述物体可以是爆米花、 炸 鸡块等。 0020 所述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外壁略小于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内壁, 下部分杯子 1 和 上部分杯子 2 通过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外壁和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内壁接触形成紧密接触 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通过所述紧密接触的连接, 下部分杯子 1 和上部分杯子 2 不容易分离, 整体形成一个杯子。。
12、 0021 所述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内壁也可以设计为略大于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外壁, 下 部分杯子 1 和上部分杯子 2 通过下部分杯子 1 杯口的内壁和上部分杯子 2 底边的外壁接触 形成紧密接触的连接。 0022 所述紧密接触的连接是可以分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通过这样的设计, 使用者可以通过分离所述紧密接触的连接, 把下部分杯子 1 和上部分杯子 2 分成两个独立 的杯子, 分别盛载不同的液体或物体。在携带时把下部分杯子 1 和上部分杯子 2 通过所述 紧密接触的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杯子, 以方便携带。 0023 所述洞口 3 与导管 5 的连接是可拆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
13、可以理解, 过长的导管 5 容易折断, 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导管 5 的更换。同时, 可以拆卸的导管 5 也使得上部分杯 子 2 和导管 5 可以分开清洗, 降低了清洗的难度。 0024 所述上部分杯子2还包括一个盖子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所述盖子6可以 把上部分杯子 2 所盛载的其他液体或物体限制在杯子里。 0025 所述盖子 6 上有个洞, 吸管 4 由所述盖子 6 上的洞里伸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理解, 当下部分杯子 1 用于盛载液体时, 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所述液体的吸取。 0026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 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 说 明 书 CN 203106604 U 4 3/3 页 5 护范围。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CN 203106604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06604 U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0660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