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pdf

  • 上传人:e2
  • 文档编号:780328
  • 上传时间:2018-03-11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502.9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82379.1

    申请日:

    2009.07.13

    公开号:

    CN101607269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1B 45/02公开日:2009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1B45/02

    主分类号:

    B21B45/02

    申请人:

    常熟华冶薄板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杭永海

    地址:

    215534江苏省常熟市董浜工业园区华烨大道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朱伟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属于冷轧机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冷轧机包括由上、下支撑辊和上、下工作辊构成的带钢轧制机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包括一对吹扫机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和一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固定在冷轧机构的机架上,该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对应于上、下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一对吹扫机构位于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的外侧,与机架固定,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固定在上支撑辊的辊轴座上,对应于上支撑辊的长度方向的上方且与上支撑辊接触。优点:能提高冷轧机的机速,改善生产效率,能保障后续的镀锌工艺的镀锌质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所述的冷轧机包括由上、下支撑辊(11、12)和上、下工作辊(13、14)构成的带钢轧制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包括一对吹扫机构(2)、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和一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彼此相对应并且固定在所述冷轧机构(1)的机架(15)上,该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分别对应于所述上、下工作辊(13、1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一对吹扫机构(2)分别位于所述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的外侧,与所述的机架(15)固定,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固定在所述上支撑辊(11)的辊轴座上,对应于上支撑辊(11)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与上支撑辊(11)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吹扫机构(2)各包括一对管架(21)和一喷气管(22),一对管架(21)固定在所述机架(15)的对应两侧,喷气管(22)的两端固定在一对管架(21)上,喷气管(21)的中部开设有喷气槽(22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气管(22)的形状为V字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各包括一龙门架(31)和拂液板(32),龙门架(31)的一对臂(311)与所述的机架(15)固定,一拂液板(32)悬固在龙门架(31)上,并且与所述的上、下工作辊(13、14)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拂液板(3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间隔开设有调整槽(321),由螺钉(3211)在所述调整槽(321)部位与所述龙门架(31)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拂液板(32)为橡胶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包括一对彼此平行的刮液板(41)、刮液板座(42)和两组弹簧(43),刮液板座(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辊(11)的辊轴座固定,在刮液板座(42)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间隔开设有导销孔(421),在一对刮液板(41)所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刮液板(41)的长度方向各间隔地设置有位置与所述导销孔(421)相对应的导销(412),导销(412)探入于导销孔(421)中,并且在一对刮液板(41)所朝向上的表面沿刮液板(41)的长度方向还间隔开设有弹簧孔(413),所述的两组弹簧(43)分别设在一对刮液板(41)上的所述的弹簧孔(413)中,各弹簧(43)的上端与所述刮液板座(42)接触,所述的一对刮液板(41)的长度方向的下表面(411)与所述的上支撑辊(11)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并且与上支撑辊(11)的辊面贴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孔(413)为盲孔,所述的导销(412)与所述的弹簧(43)构成一隔一的关系。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刮液板(41)的长度方向的下表面(411)是倾斜的,并且彼此配合成八字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液板(41)为橡胶板。

    说明书

    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机的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轧机对带钢进行冷轧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冷轧机的工作辊及支撑辊进行冷却,而冷却所用的介质为乳化液,当带钢行经上、下工作辊之间时,带钢的表面便不可避免地附着大量的乳化液,如果不将带钢表面的乳化液有效去除,那么会导致后续的镀锌工序无法在带钢表面良好地镀锌。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上、下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且对应于带钢的上方各配备一吹扫装置,当带钢自左向右行进,由上、下工作辊轧制后,在行出上、下工作辊时,则由右边的吹扫装置对带钢的表面进行吹扫,使带钢表面(朝向上的一面)的乳化液去除;反之,当带钢自右向左行进,则由左边的一个吹扫装置吹扫。一对吹扫装置各为一龙门架形状的管状体,在管体上间隔开设有喷气孔,空气引入管体,从管体上的喷气孔中喷出,藉以去除带钢表面即朝向上的一个面上的乳化液。
    实践证明,上述吹扫装置难以将带钢表面的乳化液有效去除,以申请人目前所使用的可逆式四辊冷轧机上所配备的吹扫装置为例,经吹扫装置吹扫后的乳化液的残留量在800-1200mg/m2左右(双面),如此残留量很难使后道的镀锌工艺获得理想的镀锌质量,从而导致镀锌带钢的品质低。为了保障镀锌质量,通常的做法是减缓冷轧机的轧制速度,即,使冷轧机低速运行,以便为吹扫装置腾出时间。上述处置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带钢表面的乳化液的残留量,但是会严重地影响冷轧效率。
    申请人认为,上述解决问题的措施属于顾此失彼的消极措施,所谓的顾此,即为仅注意到了对带钢表面的乳化液的残留量的去除效果;而所谓的失彼,即为忽视了冷轧机对带钢的轧制效率,而且还导致能耗如吨钢油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障冷轧机对带钢的轧制效率而藉以体现节约能耗并且提高产量,又可对带钢表面的乳化液有效去除的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所述的冷轧机包括由上、下支撑辊和上、下工作辊构成的带钢轧制机构,所述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包括一对吹扫机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和一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彼此相对应并且固定在所述冷轧机构的机架上,该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分别对应于所述上、下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一对吹扫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的外侧,与所述的机架固定,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固定在所述上支撑辊的辊轴座上,对应于上支撑辊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并且与上支撑辊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吹扫机构各包括一对管架和一喷气管,一对管架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对应两侧,喷气管的两端固定在一对管架上,喷气管的中部开设有喷气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气管的形状为V字形。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各包括一龙门架和拂液板,龙门架的一对臂与所述的机架固定,一拂液板悬固在龙门架上,并且与所述的上、下工作辊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拂液板的长度方向的上部间隔开设有调整槽,由螺钉在所述调整槽部位与所述龙门架固定。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拂液板为橡胶板。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包括一对彼此平行的刮液板、刮液板座和两组弹簧,刮液板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辊的辊轴座固定,在刮液板座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间隔开设有导销孔,在一对刮液板所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刮液板的长度方向各间隔地设置有位置与所述导销孔相对应的导销,导销探入于导销孔中,并且在一对刮液板所朝向上的表面沿刮液板的长度方向还间隔开设有弹簧孔,所述的两组弹簧分别设在一对刮液板上的所述的弹簧孔中,各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刮液板座接触,所述的一对刮液板的长度方向的下表面与所述的上支撑辊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并且与上支撑辊的辊面贴触。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孔为盲孔,所述的导销与所述的弹簧构成一隔一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刮液板的长度方向的下表面是倾斜的,并且彼此配合成八字形。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刮液板为橡胶板。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带钢表面刮液机构和吹扫机构协同作用能使带钢表面的乳化液有效去除,不仅能够提高冷轧机的机速,改善生产效率,而且能保障后续的镀锌工艺的镀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吹扫机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1,给出了冷轧机的带钢冷轧机构1,该带钢冷轧机构1包括上、下支撑辊11、12和上、下工作辊13、14构成,并且各由图中未示意出的但依据专业常识完全可以理解出的辊轴座可旋转地支承于机架15上,上、下支撑辊11、12及上、下工作辊13、14与冷轧机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联结,上支撑辊11与上工作辊13配成对,下支撑辊12与下工作辊14配成对,也就是说上、下工作辊13、14位于上、下支撑辊11、12之间。在工作状态下,由图中示出的带钢5从上、下工作辊13、14之间通过。
    本发明提供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包括一对吹扫机构2、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和一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中的其中一个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位于带钢轧制机构1的一侧,即位于目前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而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中的另一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位于带钢轧制机构1的另一侧,即位于目前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一对吹扫机构2中的其中一个吹扫机构2位于左边的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的外侧,另一个吹扫机构2位于右边的带钢刮液机构3的外侧;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对应于上支撑辊4的长度方向的上方。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各包括一龙门架31和一拂液板32,龙门架31具有一对臂311,该对臂311又称龙门架31的纵臂或支承臂,与前述的机架15的对应两侧固定。优选采用橡胶板充任的拂液板32固定在龙门架31的横梁上,具体是:在拂液板3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间隔开设调整槽321,用一组螺钉3211在调整槽321的部位将拂液板32与龙门架31的横梁固定。由图中的示意可知,拂液板32的下表面或称下沿是与工作状态下或称行进状态的带钢5的上表面贴触的,将带钢5上表面的乳化液犹如扫帚般的效应扫除。由于拂液板32的下沿是与带钢5相接触的,因此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因摩擦所致而使拂液板32的高度发生改变,甚至不能与带钢5相接触,因此可以通过对调整槽321的调整予以弥补,以便延长拂液板32的使用寿命。由图所见,拂液板32与上支撑辊11及上工作辊13的长度方向相对应。在带钢轧制机构1轧制带钢5时,例如当带钢5自左向右运动时,则由右边的一个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起到对来自于上支撑辊11及上工作辊13的用于对上支撑辊11及上工作辊13进行冷却的乳化液从带钢5的上表面上刮除,反之,当带钢5自右向左行进时,那么由左边的一个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将流落于带钢5的上表面上的乳化液刮除。一对结构相同的吹扫机构2的工作情形如同所述的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即同样呈交错使用(工作)。
    一对吹扫机构2中的其中一个吹扫机构2例如图示的左边的一个吹扫机构2位于前述的左边的一个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的左侧,即位于外侧;而另一个吹扫机构2例如图示的右边的一个吹扫机构2位于前述的右边的一个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的右侧,即位于外侧,也就是说一对吹扫机构2位于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的两侧,而一对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位于带钢轧制机构1的两侧。只有在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先对带钢5的上表面的乳化液刮过后或称刮除后,才由吹扫机构2实施吹扫。如前述,由于一对吹扫机构2的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仅对图示的左边的一个吹扫机构2进行详细说明,一对管架21固定在前述的机架15上,而吹气管22的两端与一对管架21固定,吹气管22的中部开设有喷气槽221,并且吹气管22的中部还被弯曲成V字形,喷气管22的一端端部是封闭的,而另一端的进气口222与气源联结。
    请见图2,前述的喷气槽221与带钢5平面之间构成有一个15-50°的倾斜角,优选的倾斜角度为20-50°,较好地为30-50°,更好地为40-45°,本实施例选择45°。
    请继续见图1,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对刮液板41、一刮液板座42和两组弹簧43,刮液板座42的两端通过支承件(图中未示出)固定在用于设置上支撑辊11的一对辊轴座上,并且,整个刮液板座42与上支撑辊11的长度方向的上方对应,在刮液板座42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以间隔状态地各开设有导销孔421。一对刮液板41是可浮动的,彼此平行,并且在各刮液板41所朝向上的一个表面沿刮液板41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延伸有导销412,导销412的数量与导销孔421相等并且与导销孔421相对应,由图所示,各导销412探入于导销孔421中。在一对刮液板41所朝向上的的一个表面即在构成有导销412的同一个表面各间隔开设有一组弹簧孔413,弹簧孔413均为盲孔并且与导销412之间构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申请人在上面提到的两组弹簧43的概念是针对于一对刮液板41而言的,即,每一刮液板41上的一组弹簧孔413中设置一组弹簧43,各弹簧43的上端与刮液板座42的背面即与刮液板座42的下表面接触。一对刮液板41优选采用橡胶板,各刮液板41的下表面411是倾斜的,左边的刮液板41的下表面向右倾斜,而右边的刮液板41的下表面向左倾斜,使两者呈八字形关系,以便保障与上支撑辊11的辊面相接触的效果,进而保障刮除上支撑辊11上的乳化液,避免大量的乳化液被抛落到带钢5上。
    前述的即本发明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只对带钢5的上表面起作用,这是因为带钢5所朝向下的一面通常不会产生积液现象。进而地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和吹扫机构2这三道措施,能使带钢5上表面的残留乳化液充分去除。
    以带钢5自左向右运行为例,在轧制状态,率先由上支撑辊表面除液机构4对上支撑辊11上的乳化液进行管制,减少乳化液从上支撑辊11的长度方向的右侧的辊体上抛落或称流淌至带钢5上的量。进而,由右侧的带钢表面刮液机构3的拂液板32将带钢5表面的乳化液拂除。而后,再由右边的吹扫机构2的吹气管22的喷气槽221喷出气流2211实施吹扫,由于喷气槽221相对于已有技术的间布的喷气孔而言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因此能将带钢5表面的乳化液充分吹尽。当带钢5自右向左行移时,则原理同前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能使带钢5表面的乳化液彻底去除而保证后续的镀锌工序对带钢5的镀锌质量,而且可显著地提高带钢轧制机构1的轧制速度,一方面使轧制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可节约能源例如使生产吨钢的油耗降低。所以,毫无疑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极致的。

    关 键  词:
    冷轧机 带钢 表面 残留 乳化 去除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冷轧机用的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去除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803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