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7796084
  • 上传时间:2019-11-02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498.9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65143.X

    申请日:

    20141107

    公开号:

    CN204120812U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21,A47J36/00

    主分类号:

    A47J27/21,A47J36/00

    申请人:

    广东宏光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毅

    地址: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会.大旺)文德五街

    优先权:

    CN201420665143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建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包括设置在水壶中的温控器、壶底蒸汽出口和连接管,连接管为圆柱体管,其下端部与温控器连接,其上端部依次连接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斜向外延伸部与连接管轴向夹角为20°~45°,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的壁厚为圆柱体管壁厚的1/2~1/3,斜向外延伸部与壶底蒸汽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温控器连接管上端部增设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且两者壁厚均薄于连接管,当轴向间隙为负时,或者当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在横向尺寸上存在不对应的情况时,连接管变形后产生的力很小,不会传递到温控器上,避免出现电水壶的电源开关早跳,水烧不开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包括设置在水壶中的温控器、壶底蒸汽出口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圆柱体管,其下端部与温控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其上端部依次连接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所述斜向外延伸部与连接管轴向夹角为20°~45°,所述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的壁厚为圆柱体管壁厚的1/2~1/3,所述斜向外延伸部与壶底蒸汽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轴向长度比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之间的距离略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外延伸部与连接管轴向夹角为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的壁厚为0.5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水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 管。

    背景技术

    现有电水壶的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之间一般通过连接管连接,参见图 2,该连接管为两端均为平端口的圆形管,其壁厚一般为1~1.5mm。壶底成形 尺寸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温控器连接管与壶底蒸汽出口的轴向间隙,轴向间隙过 大时会漏蒸汽,造成电水壶的电源开关迟跳,开水喷出,不符合安规要求;轴 向间隙为负时,温控器会承受压力,造成电水壶的电源开关早跳,水烧不开的 功能问题。且当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在横向尺寸上存在不对应的情况时,会 使连接管在横向上产生一定变形,会对温控器产生压力,造成电水壶的电源开 关早跳,水烧不开的功能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包括设置在水壶中的温控器、壶底蒸汽出口和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圆柱体管,其下端部与温控器连接,其上端部依次连接 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所述斜向外延伸部与连接管轴向夹角为20°~ 45°,所述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的壁厚为圆柱体管壁厚的1/2~1/3, 所述斜向外延伸部与壶底蒸汽出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轴向长度比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之间的距离略长。 更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轴向长度比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之间的距离略长 1.0mm。

    优选地,所述斜向外延伸部与连接管轴向夹角为20°。

    优选地,所述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的壁厚为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连接管轴向长度比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之间的距离略长,这种设 置保证连接管与温控器、壶底蒸汽出口连接后,轴向间隙总为负,避免了轴向 间隙过大时会漏蒸汽,造成电水壶的电源开关迟跳,开水喷出,不符合安规要 求等问题。

    (2)横向外延伸部与斜向外延伸部的壁厚比连接管要薄的多,斜向外延 伸部斜向上延伸形成喇叭状,套入壶底蒸汽出口。当轴向间隙为负时,或者当 温控器与壶底蒸汽出口在横向尺寸上存在不对应的情况时,连接管变形后产生 的力很小,不会传递到温控器上,避免出现电水壶的电源开关早跳,水烧不开 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还降低了产品的制造难度,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包括设置在水壶1中的温控 器2、壶底蒸汽出口3和连接管4,连接管4为圆柱体管,其下端部与温控器 2连接,其上端部依次连接横向外延伸部5与斜向外延伸部6,斜向外延伸部 6与连接管4轴向夹角为20°~45°,横向外延伸部5与斜向外延伸部6的壁 厚为圆柱体管4壁厚的1/2~1/3,斜向外延伸部6与壶底蒸汽出口3连接。

    连接管4轴向长度比温控器2与壶底蒸汽出口3之间的距离略长。优选地, 连接管4轴向长度比温控器2与壶底蒸汽出口3之间的距离略长1.0mm。该长 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保证连接管4与温控器2与壶底蒸汽出口 3连接后轴向间隙为负即可。这种设置避免了轴向间隙过大时会漏蒸汽,造成 电水壶的电源开关迟跳,开水喷出,不符合安规要求等问题。

    横向外延伸部5与斜向外延伸部6的壁厚为0.5mm。横向外延伸部5与斜 向外延伸部6的壁厚比连接管4要薄的多,斜向外延伸部6斜向上延伸形成喇 叭状,套入壶底蒸汽出口3。当轴向间隙为负时,或者当温控器2与壶底蒸汽 出口3在横向尺寸上存在不对应的情况时,连接管4变形后产生的力很小,不 会传递到温控器2上,避免出现电水壶的电源开关早跳,水烧不开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还降低了产品的制造难度,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 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 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 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 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关 键  词:
    电水壶 温控 接管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水壶温控器连接管.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7960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