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制作咖啡的设备.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7795237
  • 上传时间:2019-11-02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1.1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96384.3

    申请日:

    20141015

    公开号:

    CN204133216U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1/00,A47J31/44

    主分类号:

    A47J31/00,A47J31/44

    申请人:

    株式会社巴黎克鲁瓦桑

    发明人:

    崔油美,崔容准,玄基燦,权晓敏

    地址:

    韩国京畿道城南市中院区

    优先权:

    10-2014-0086750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丁国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咖啡的装置,其包括用于储藏冷调咖啡的桶;含有氮气的氮气罐,所述氮气罐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桶相连,以配置成向所述桶中提供氮气以形成充氮咖啡;排放单元,其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桶相连,以配置成排放所述充氮咖啡;以及第一冷却单元,其包覆所述第二管线以配置成冷却所述冷调咖啡。因此,充氮咖啡可保持丰富的泡沫和风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制作咖啡的设备,包括:桶,其用于储藏冷调咖啡;氮气罐,其含有氮气,所述氮气罐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桶相连,以配置成向所述桶中提供氮气以形成充氮咖啡;排放单元,其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桶相连,以配置成排放所述充氮咖啡;以及第一冷却单元,其包覆所述第二管线以配置成冷却所述冷调咖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咖啡的设备,还包括:第三管线,其连接所述氮气罐和所述排放单元;其中,所述排放单元被配置成可选择性地开启/关闭所述第二管线和所述第三管线,以选择性地排放所述充氮咖啡或者同时排放所述充氮咖啡和氮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咖啡的设备,还包括第二冷却单元,其容纳所述桶,所述第二冷却单元被配置成冷却所述桶中的冷调咖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咖啡的设备,其中所述桶中氮气的内部压力在约6.0bar-约6.5bar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咖啡的设备,其中所述排放单元包括喷嘴和被配置成可选择性地开启/关闭所述喷嘴的操作杆。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2014年7月10日申请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4-0086750的 优先权,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在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示范实施例涉及制作咖啡的设备。更确切的,本实用新型的 示范实施例涉及能够在相对低的温度中制作能保持风味的咖啡的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冰咖啡中的一种例子是冰美式咖啡,它在咖啡店中被广泛出售。冰 美式咖啡是通过用水和冰稀释浓缩咖啡(Espresso)而制成,浓缩咖啡是通过 在相当高的压力下从咖啡粉中提取而来。然而,冰美式咖啡是通过向具有微小 泡沫的咖啡油(crema)以及绵软质地和泡沫层的浓咖啡中加入冷水和冰制成, 这会导致冰美式咖啡的温度降低,从而增加苦味并由于打破泡沫层而严重破坏 其质地。

    因此,保持冰咖啡丰富的泡沫并保持质地是一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示范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能保持丰富泡沫浓度和风味的咖 啡的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咖啡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储 藏冷调咖啡的桶、装有氮气的氮气罐、排放单元和第一冷却单元,其中氮气罐 通过第一管线与桶相连以配置成向桶内提供氮气以形成充氮咖啡,排放单元通 过第二管线与桶相连以配置成排放充氮咖啡,且第一冷却单元包覆第二管线以 配置成冷却充氮咖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可包括连接氮气罐和排放单 元的第三管线,排放单元可配置成选择性地开启/关闭第二管线和第三管线,以 选择性地排放充氮咖啡或同时排放充氮咖啡和氮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实施例中,该设备还可包括容纳桶的第二冷却单 元,第二冷却单元被配置成冷却桶内的冷调咖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桶内的氮气气压在约6.0bar-约6.5bar 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排放单元包括喷嘴和操作杆,操作杆 被配置成可选择性地开启/关闭喷嘴。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示范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 征和优点将更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制作咖啡的方法的流程 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提取冷制咖啡这一步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制作咖啡的设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被理解 为局限于在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 且完全的,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图中, 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应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另 一元件或层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 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存在中间元 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或层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 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或中间层。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如这里所用的,术语“和/或”包 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和全部组合。

    应理解如下:尽管这里会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 不同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 或部分不应被该术语所限制。该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和/ 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 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 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 在这里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面 的”、“在……上方”、“上面”等。应理解,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 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附图中 的装置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随后 会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含“在…… 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在其 他方位)并将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进行相应地解释。

    这里所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对本实用新型 进行限制。如这里所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明,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 括复数形式。还应理解,术语“包括”用在该说明书中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 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 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在这里参照剖视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剖视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理 想化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性图示。这样,预计会出现例如由制造技术 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的形状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局 限于这里图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所造成的形状上的偏 差。例如,图示为矩形的注入区域通常具有圆形或弧形特征,和/或在其边缘处 具有注入浓度的梯度而不是从注入区域到非注入区域的二元变化。同样,由注 入形成的隐埋区域可能导致在隐埋区域与注入所穿过表面之间的区域中的一 些注入。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为示意性的,并且其形状并不旨在示 出器件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除非另行定义,此处使用的所述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都具有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同样的含义。进一步应当 理解的是,诸如常用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除非此处加以明确定义,否则应当 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背景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 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制作咖啡的方法的流程 图。

    参照图1,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示范实施例的制作咖啡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从咖啡豆中提取冷调咖啡(步骤S110)。

    通过在水中(例如相对低温的纯净水中)调制咖啡豆形成冷调咖啡。

    图2是显示提取图1中的冷调咖啡这一步的流程图。

    参照图2,咖啡豆在压力下被研磨形成咖啡粉(步骤S111)。

    咖啡粉粉末各自具有约800μm-约900μm的平均研磨尺寸。更确切地说, 平均研磨尺寸可在约840μm-约860μm的范围内。优选地,咖啡粉的平均直径 为约850μm。

    当咖啡粉粉末的平均研磨尺寸小于800μm时,咖啡粉会被过度提取。因此, 冷调咖啡会变味或者味苦。

    当咖啡粉粉末的平均直径大于900μm时,咖啡粉可能未能充分提取。因此。 冷调咖啡的口感无味或者味淡。

    接下来,咖啡粉被浸泡在水中,例如,具有较低温度的纯净水中(步骤 S112)。因此,形成具有咖啡粉和水的混合物。

    咖啡粉相对于水的比例可在约180g/L-约195g/L之间。此外,水温可控制 在约10℃-约15℃之间,且浸泡时间可为约12小时-约24小时。浸泡时间可根 据咖啡豆的特性予以调整,根据咖啡豆的产地以及烘焙程度不同而不同。

    水的硬度在约100ppm-约200ppm之间。当水的硬度小于100ppm时,冷 调咖啡可能尝起来味淡,尽管冷调咖啡的口感较柔和且酸性有所提高。

    当水的硬度大于200ppm时,冷调咖啡可能特别的苦、变味,使得冷调咖 啡可能不爽滑。

    因此,当水的硬度在约100ppm-约200ppm之间时,冷调咖啡可具有甜度、 酸度和苦味平衡的口感。

    当咖啡粉与水的比例小于180g/L或浸泡时间少于12小时时,调制咖啡粉 时咖啡粉可能未能充分提取,使得冷调咖啡可能口感无味或味淡。

    相反,当咖啡粉和水的比例大于195g/L或浸泡时间大于24小时时,调制 咖啡粉时咖啡粉可能被过度提取,使得冷调咖啡的口感可能变味或味苦。

    提取咖啡从咖啡粉和水的混合物中被提取出来(步骤S113)。

    尤其地,混合物流经过滤纸去除混合物中尺寸相对较大的咖啡粉,以形成 提取咖啡。

    提取咖啡被加水稀释,以形成冷调咖啡(步骤S114)。

    提取咖啡被加水稀释以形成具有适于饮用的浓度的冷调咖啡。冷调咖啡相 对于水的浓度TDS在约1.36%-约1.58%之间。TDS是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缩写,其表示冷调咖啡中TDS的重量。

    当冷调咖啡的浓度小于1.36%时,冷调咖啡的口感可能无味或味淡。此外, 冷调咖啡可能没有平衡的口感。相反,当冷调咖啡的浓度大于1.58%时,冷调 咖啡的口感可能过于苦口或味道太浓不适宜饮用。

    此外,提取咖啡与水的体积比可在约1:0.8-约1:1.2之间。水可包括硬度在 约100ppm-约200ppm之间的重水。

    当体积比小于约1:0.8时,水的量太少,而冷调咖啡的浓度太高。因此, 冷调咖啡的口感可能太苦或口感平衡度太差过于浓而不适宜饮用。

    当体积比大于约1:1.2时,水的量太多,而冷调咖啡的浓度太低。因此冷 调咖啡的口感可能无味或可能不具有平衡的口感。

    水被混入提取的咖啡中以易于控制冷调咖啡的量。因此,制作冷调咖啡的 成本可降低,以提高制作冷调咖啡的生产率。此外,提取咖啡和水的体积比可 易于调整,以便于控制冷调咖啡的浓度。因此,可方便地建立与冷调咖啡相关 的口感标准。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提取咖啡可不通过加水来稀释提取咖啡而被使用。 换句话说,提取咖啡的浓度(TDS)可被调整至约1.36%-约1.58%的范围内, 从而省略加水稀释提取的咖啡这一步骤。

    冷调咖啡可储藏在桶中。桶中可充有氮气。因此,可防止冷调咖啡与氧气 发生反应而被氧化。

    冷调咖啡的储藏温度为约1℃-约10℃之间。

    当冷调咖啡的储藏温度低于1℃时,冷调咖啡可能结冰。此外,当冷调咖 啡的储藏温度高于10℃时,冷调咖啡可能口感微温或可能提神感较差。

    再参照图1,氮气被充入冷调咖啡中(步骤S120)。

    尤其地,氮气被吹入储藏在桶中的冷调咖啡中,以氮气充入冷调咖啡中。 为了有效地将氮气充入冷调咖啡中,氮气可能被反复供入冷调咖啡中。例如, 可以向冷调咖啡中加入氮气两次。此外,桶内氮气的压力在约6.0bar-约6.5bar 之间。

    当氮气的压力小于约6.0bar时,氮气的压力太低不能充分地将氮气充入冷 调咖啡中。因此,通过向冷调咖啡中加入氮气而形成的充氮咖啡可能无法产生 微小泡沫。同时,当氮气的压力大于约6.5bar时,氮气的压力太高,可能使氮 气供应装置产生故障。

    接下来,溶入氮气的冷调咖啡被冷却以形成充氮咖啡。氮气被加入桶中以 增加桶内氮气的压力,从而向排放单元供应冷调咖啡。

    当冷调咖啡从桶中流到排放单元中时,溶入氮气的冷调咖啡可被冷却以具 有预定的温度。例如,预定的温度在约1℃-约10℃之间。更确切地说,温度在 约3℃-约6℃之间。更优选地,温度为约4℃。

    当温度低于1℃时,溶入氮气的冷调咖啡可能会结冰。同时,当温度高于 10℃时,溶入氮气的冷调咖啡可能口感微温或可能提神感较差。因此,溶入氮 气的冷调咖啡可具有丰富的风味、浓稠的泡沫、平衡的口感、良好的质地等。

    充氮咖啡被充入杯中(步骤S140)。

    充氮咖啡从喷嘴被充入杯中。当充氮咖啡从喷嘴放出时,由于氮气的原因 在充氮咖啡的表面上产生微小的泡沫。微小的泡沫在充氮咖啡的表面上形成泡 沫层。泡沫层会在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以覆盖充氮咖啡。因此,充氮咖啡可以 保持爽滑和丰富的质地、浓缩的泡沫和风味,直至充氮咖啡被喝掉。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范实施例中,在往杯中装入部分充氮咖啡后,充氮咖啡 和氮气可能同时从喷嘴放出,以另外装满杯子。因此,分装至杯中的充氮咖啡 的上面可有丰富的泡沫。因而,充氮咖啡具有厚泡沫层。在此,首先装入杯中 的充氮咖啡的体积被界定为第一体积。此外,同时从喷嘴中放出的充氮咖啡和 氮气的体积被界定为第二体积。

    第一体积相对于杯中充氮咖啡的总体积的体积比可在约60%-约80%之间。

    当体积比小于约60%时,第二体积可能过高。因此,泡沫层可能太厚,这 可能导致饮用咖啡的人的嘴部沾满充氮咖啡的泡沫而引起不便。

    当体积比大于约80%时,第一体积可能过高。因此,在充氮咖啡上表面形 成的泡沫层可能太薄。

    图3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作咖啡的设备的截面图。

    参照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作咖啡的设备100包括桶 110、氮气罐120、第一管线130、排放单元140、第二管线150、第一冷却单 元160、第三管线170和第二冷却单元180。

    桶110将咖啡10储藏其中。桶110中被注满氮气。因此,可防止冷调咖 啡10与氧气发生反应而被氧化。

    咖啡10可包括冷调咖啡。例如,咖啡10可包括根据图2中说明的制作冷 调咖啡的方法制作的冷调咖啡。

    氮气罐120中储藏氮气。氮气罐120通过第一管线130连接至桶110。第 一管线130可延伸使得第一管线130的一端部被浸入桶110中的咖啡10中。

    氮气通过第一管线130从氮气罐120中被提供至桶110中。尤其地,氮气 被吹入咖啡10中以便于溶入咖啡10中。因此,桶110中可形成充氮咖啡。为 了有效地将氮气溶入咖啡10中,可以重复向咖啡10中提供氮气。例如,可以 两次向咖啡10中提供氮气。

    氮气罐120可将内部氮气压力保持在约6.0bar-约6.5bar之间。

    当内部压力小于约6.0bar时,氮气可能不能有效地溶入咖啡10中,使得 咖啡10中可能不能产生微小泡沫。当内部压力大于6.5bar时,氮气压力太高, 会导致氮气罐120或第一管线130产生故障。

    排放单元140被配置成排放充氮咖啡。排放单元140可包括喷嘴142和操 作杆144。操作杆144可选择性地开启/关闭喷嘴142,以决定是否排放充氮咖 啡。喷嘴142可以是排放充氮咖啡的通道。可选择地,操作杆144可选择性地 开启/关闭第二管线150以决定是否排放充氮咖啡。

    排放单元140通过第二管线150与桶110相连。第二管线150可延伸使得 第二管线的一个端部被浸入桶110的底部。

    由于桶110的内部氮气压力,充氮咖啡可通过第二管线150流向排放单元 140。

    第一冷却单元160围绕第二管线150。第一冷却单元160可沿第二管线150 循环流动冷却水以冷却流经第二管线150的充氮咖啡。因此,提供给排放单元 140的充氮咖啡可保持温度恒定。

    尽管未在图3中示出,第一冷却单元160可包括用作冷却水通道的环流管 道,使冷却水循环的泵以及冷却冷却水的冷却器,以将充氮咖啡冷却至预定的 温度。

    例如,预定温度为约1℃-约10℃。更确切地,温度在约3℃-约6℃之间。 更优选地,温度为约4℃。

    当第一冷却单元160可将充氮咖啡冷却至温度低于1℃时,充氮咖啡会结 冰并堵塞第二管线150。同时,当第一冷却单元160可将充氮咖啡冷却至温度 高于10℃时,充氮咖啡可能口感微温或可能提神感降低。因此,充氮咖啡可具 有丰富的风味、良好的浓度、酸度和质地,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实施例中,设备100还包括第三管线170。第三 管线170可将氮气罐120连接至排放单元140。尤其地,第三管线170可将氮 气罐120连接至排放单元140的喷嘴142。喷嘴142可以是排放氮气的通道。 操作杆144可选择性地开启/关闭第二管线150和第三管线170,以决定是否排 放充氮咖啡以及是否排放氮气。因此,排放单元140可通过喷嘴142仅分装充 氮咖啡,或同时分装充氮咖啡和氮气,这取决于操作杆144的操作。

    当操作杆144位于中间时,第二管线150和第三管线170被保持关闭。当 操作杆144被向前拉时,第三管线170被保持关闭且第二管线150变为被开启, 使得充氮咖啡通过第二管线150从喷嘴142中排放出来。当操作杆144被向后 推时,第三管线170和第二管线150都变为开启,使得充氮咖啡和氮气分别通 过第二管线150和第三管线170同时从喷嘴142中排放出来。

    当充氮咖啡从喷嘴142中排放出来以提供至杯中时,由于溶于充氮咖啡中 的氮气的原因,充氮咖啡的上表面会形成微小的泡沫。因此,充氮咖啡的上表 面形成泡沫层。

    当充氮咖啡和氮气同时从喷嘴142中被排放出来时,由于溶于充氮咖啡中 的氮气和从喷嘴142中排放的额外的氮气,充氮咖啡的上表面会形成丰富的微 小泡沫。因此,充氮咖啡的上表面上形成变厚的泡沫层。

    当充氮咖啡和氮气从喷嘴142中被同时排放出来时,充氮咖啡的上表面的 泡沫层可能过厚。因此,有需要调整仅通过第二管线150提供的充氮咖啡的体 积与同时从喷嘴142排放出的氮气体积和充氮咖啡及氮气体积之间的比例,以 控制泡沫层的厚度。

    泡沫层可在表面上保持一定的时间以覆盖充氮咖啡。因此,充氮咖啡可保 持爽滑的质地、浓度和风味,直至充氮咖啡被喝掉。

    尽管未在图3中示出,第一管线130、第二管线150和第三管线170可分 别包括阀。第一管线130、第二管线150和第三管线170可根据对阀的操作选 择性地被开启/关闭。

    第二冷却单元180被配置成容纳桶110。第二冷却单元180冷却储藏在桶 110中的充氮咖啡。第二冷却单元180可包括冰箱。

    第二冷却单元180可将充氮咖啡冷却至一定温度,如同第一冷却单元160 一样。第二冷却单元180可将充氮咖啡冷却至温度约1℃-约10℃之间。

    当非常大量的充氮咖啡从排放单元140中被放出时,第一冷却单元160会 不能有效地冷却充氮咖啡。因此,第二冷却单元180可在向排放单元140提供 充氮咖啡之前冷却充氮咖啡,以协助第一冷却单元160。因此,即使大量的充 氮咖啡从排放单元140中被排出,排出的充氮咖啡可处于冷却状态。因而,可 防止充氮咖啡的口感变得微温或提神口味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氮气被充入冷调咖啡中以形成充氮咖啡。在充 氮咖啡被放出后,充氮咖啡的上表面可形成一定厚度的泡沫层,且泡沫层可保 持一定的时间。因此,充氮咖啡可保持爽滑的质地、浓度和风味,直至充氮咖 啡被喝掉。

    上述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对本实 用新型的几个示范实施例予以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不实质 上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可以对示范实施例进行多种修 改。相应地,如权利要求中所界定的所有上述修改将旨在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之内。在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的条款旨在涵盖此处描述的执行所述功 能的结构,其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是同等结构。因此,应理解为上述仅为了 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释为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且 对公开的实施例的修改以及其他实施例旨在包含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权利要求来界定,权利要求的等同物包含在其中。

    关 键  词:
    制作 咖啡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制作咖啡的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79523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