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792829
  • 上传时间:2019-11-02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40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77466.1

    申请日:

    20151223

    公开号:

    CN105521597A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C17/01

    主分类号:

    A63C17/01

    申请人:

    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任祥生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柳泉路105号新世纪广场C座十一层1112室

    优先权:

    CN20151097746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属于运动器具领域。其包括踏板和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为左杆、中杆和右杆,中杆分别能和左杆、右杆进行可拆式固定连接,中杆空心且中杆内穿入柔性拉绳,柔性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左杆内、另一端固定在右杆内。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连杆采用分体结构,需要将连杆收拢时,将中杆从左杆和右杆中卸下,由于中杆空心且中杆内穿入柔性拉绳,因而中杆可以转动90°从而变为竖直,如此可以将两块踏板平着叠放在一起。实现了滑板车的收缩折叠,便于携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包括踏板和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为左杆、中杆和右杆,中杆分别能和左杆、右杆进行可拆式固定连接,中杆空心且中杆内穿入柔性拉绳,柔性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左杆内、另一端固定在右杆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中杆分别和左杆、右杆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柔性拉绳采用波纹管、软轴、弹簧或弹性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踏板呈分体式结构,分为前板、中板和后板,前板和后板的底面均开设缩口槽或固定带有缩口槽的板,在缩口槽内放置与其匹配的联接块,联接块上连接柔性或可伸缩性拉件,柔性或可伸缩拉件的另一端固定在中板底面上;前板、中板和后板的底面上均固定联接搭配体,所述的联接搭配体能将前板和中板、中板和后板进行可拆式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前板的后端面上设置卡柱,在中板的前端面上开设卡孔、后端面上设置卡柱,在后板的前端面上开设卡孔,所述的卡柱能插入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搭配体包括L型插销、导向套、定位叉和插孔套,L型插销穿经导向套后能插入插孔套内;在前板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和定位叉,中板的底面前端固定插孔套、后端固定导向套和定位叉;在后板的前端固定插孔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搭配体包括带有凸台的插销、弹簧、导向套、L型转动杆、小轴、导向平台和按压纽,插销凸台和导向套之间设置弹簧,插销的一端呈楔形设计,靠近插销楔形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沉降槽,L型转动杆安装在小轴上,按压纽穿过导向平台并能沿导向平台上下滑动,按压纽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按压纽位于小轴的一侧,小轴的另一侧并在L型转动杆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L型转动杆与插销相靠近的那一端呈楔形;在前板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中板的底面前端固定小轴和导向平台、后端固定导向套,在后板的前端固定小轴和导向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搭配体包括带有凸台的插销、弹簧、导向套、被动滑杆、导向平台和按压纽,插销凸台和导向套之间设置弹簧,插销的一端呈楔形设计,靠近插销楔形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沉降槽,按压纽和被动滑杆穿过导向平台并能沿导向平台上下滑动,按压纽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被动滑杆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被动滑杆和按压纽的底端均呈楔形设置;在前板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中板的底面前端固定导向平台、后端固定导向套,在后板的前端固定导向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前板的底面设置拉环,中板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拉钩和拉环,后板的底面设置拉钩,中板的拉钩能钩住前板的拉环,后板的拉钩能钩住中板的拉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口槽为“T”型槽,所述的联接块为“T”型联接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行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光滑地面上滑跑是老百姓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是一种心旷 神怡的艺术活动。在地面上滑行需要专用工具,这种工具一般采用旱冰鞋或者活力板。旱冰 鞋由两只分离的踏板和位于踏板下面的轮子组成,滑旱冰穿的旱冰鞋每只有四个轮子。活 力板由一块踏板和踏板下的两个轮子组成。现有技术中的滑行工具存在如下不足:滑旱冰 时,穿上旱冰鞋用鞋带绑住,脚施加向前的力在冰上滑行。对于初学者而言,难以掌握平衡, 很容易摔倒。使用活力板时,人踩在踏板上侧身滑行,人的朝向与运动方向相垂直。侧身滑 行的缺陷是不方便,有时看不清方向容易撞到障碍物上。并且这种活力板对初学者而言,开 始使用时站不稳容易摔倒。因而,滑跑运动成为难度较大的活动。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更 是苦不堪言,无法享受到滑跑运动的乐趣。现有技术中的滑行工具存在的上述问题,制约了 滑跑运动的普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人曾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滑板车,该滑板车由两块 踏板、一根连杆和四个万向轮组成。每块踏板上安装前后万向轮,连杆两端连接在两个前轮 的轮架上。这种滑板车靠人双腿的八字形摆动来驱动滑行,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平衡,初学 者几分钟就可以适应滑行。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问题:如果想保持一定的滑行速度,则必 须将踏板加长,但踏板加长后会导致重量加大且携带不方便。总体而言,要想携带方便,必 须实现踏板能收拢折叠。总体而言,要想携带方便,必须实现踏板和两个踏板之间的连杆能 收拢折叠。

    综上所述,需要一个解决方案,能将板子进行收拢折叠。作为滑板车来说,不但需 要折叠踏板,还须对连杆能进行收拢,以缩短两个踏板之间的距离。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能方 便地对两个踏板之间的连杆进行收拢折叠,使两个踏板能叠放在一起,便于携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是:发明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包括踏 板和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为左杆、中杆和右杆,中杆分别能和左杆、 右杆进行可拆式固定连接,中杆空心且中杆内穿入柔性拉绳,柔性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左杆 内、另一端固定在右杆内。

    本发明中,中杆分别和左杆、右杆螺纹连接。柔性拉绳采用波纹管、软轴、弹簧或弹 性片。在前板的后端面上设置卡柱,在中板的前端面上开设卡孔、后端面上设置卡柱,在后 板的前端面上开设卡孔,所述的卡柱能插入卡孔内。

    所述的联接搭配体优选的方案:在前板的底面设置拉环,中板底面两侧分别设置 拉钩和拉环,后板的底面设置拉钩,中板的拉钩能钩住前板的拉环,后板的拉钩能钩住中板 的拉环。

    所述的联接搭配体优选的方案:联接搭配体包括L型插销、导向套、定位叉和插孔 套,L型插销穿经导向套后能插入插孔套内;在前板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和定位叉,中板 的底面前端固定插孔套、后端固定导向套和定位叉;在后板的前端固定插孔套。

    所述的联接搭配体优选的方案:联接搭配体包括带有凸台的插销、弹簧、导向套、L 型转动杆、小轴、导向平台和按压纽,插销凸台和导向套之间设置弹簧,插销的一端呈楔形 设计,靠近插销楔形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沉降槽,L型转动杆安装在小轴上,按压纽穿过导向 平台并能沿导向平台上下滑动,按压纽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按压纽位于小轴的一侧, 小轴的另一侧并在L型转动杆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L型转动杆与插销相靠近的那一端 设置楔形。在前板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中板的底面前端固定小轴和导向平台、后端固 定导向套,在后板的前端固定小轴和导向平台。

    所述的联接搭配体优先的方案:联接搭配体包括带有凸台的插销、弹簧、导向套、 被动滑杆、导向平台和按压纽,插销凸台和导向套之间设置弹簧,插销的一端呈楔形设计, 靠近插销楔形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沉降槽,按压纽和被动滑杆穿过导向平台并能沿导向平台 上下滑动,按压纽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被动滑杆和导向平台之间设置弹簧;被动滑杆 和按压纽的底端均呈楔形设置。在前板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中板的底面前端固定导向 平台、后端固定导向套,在后板的前端固定导向平台。

    所述的联接搭配体优先的方案:在前板的底面设置拉环,中板底面两侧分别设置 拉钩和拉环,后板的底面设置拉钩,中板的拉钩能钩住前板的拉环,后板的拉钩能钩住中板 的拉环。

    所述的缩口槽为“T”型槽,所述的联接块为“T”型联接件。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连杆采用分体结构,需要将连杆收拢时,将中杆从左杆和右杆中卸下,由于中杆空 心且中杆内穿入柔性拉绳,因而中杆可以转动90°从而变为竖直,如此可以将两块踏板平着 叠放在一起。实现了滑板车的收缩折叠,便于携带。

    (2)作为附加的效果,每一块踏板都由前板、中板和后板组成,通过缩口槽的设计, 使中板能在前板和后板的下方滑动,实现了踏板的收缩折叠。并且,踏板还可以很容易的复 位持平并能固定连接,满足了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I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向视图;

    图6是图1的第二种A向视图;

    图7是图1的第三种A向视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收拢叠放完成后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用于滑行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前板、中板和后板之间通过联接搭配体连接的第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 图;

    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联接状态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所示实施例联接搭配体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前板、中板和后板之间通过联接搭配体连接的第二个实施例结构示意 图;

    图14是图13所示实施例联接搭配体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前板、中板和后板之间通过联接搭配体连接的第三个实施例结构示意 图;

    图16是图15联接搭配体固定状态的放大图;

    图17是本发明连杆可收拢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在叠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板,2.后板,3.中板,4.T型联接件,5.拉链,6.前导向轮,7.T型联接件, 8.拉链,9.后驱动轮,10.卡柱,11.卡孔,12.圆头联接件,13.燕尾槽,14.导向套,15.定 位叉,16.插孔套,17.L型插销,18.插销,19.弹簧,20.导向套,21.弹簧,22.导向平台, 23.按压纽,24.弹簧,25.小轴,26.L型转动杆,27.凸台,28、导向套,29、插销,30、导向平 台,31、被动滑杆,32、弹簧33、弹簧,34、按压钮,35、弹簧,36、沉降槽,37、左踏板,38、左杆, 39、中杆,40、拉绳,41、右杆,42、右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本发明所述滑板车由左踏板37、右踏板42组成,左踏板37上铰接前导向轮 6,右踏板42上铰接前导向轮9,前导向轮6和前导向轮9的轮架之间固定连杆。连杆采用分体 式结构,分为左杆38、中杆39和右杆41,中杆39分别能和左杆38、右杆41螺纹连接,中杆39空 心且中杆内穿入拉绳40,拉绳40的一端固定在左杆38内、另一端固定在右杆39内。

    滑板车正常滑行时,中杆39和左杆38、右杆41之间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如图18所 示:需要折叠时,将中杆39从左杆38、右杆41上拧下,中杆和左杆右杆之间解除连接。然后将 右踏板42转动180°后叠放在左踏板37上,如图19所示,两块踏板叠放在一起,此时中杆39变 为竖直。

    另外,中杆与左杆和右杆的连接可以不采用螺纹连接,也可以直接将左杆、右杆紧 紧的插入中杆内,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基于上述发明思路,由于中杆内穿入了柔性的拉绳,才能使踏板的旋转180°成为 可能。当然,拉绳可以采用其他柔性的各类连接件,例如:波纹管、软轴、弹簧或弹性片等。

    折叠滑板车时,除了对连杆进行收拢折叠外,对踏板也可以进行折叠,以下详细阐 述能实现踏板折叠的方案:

    如图1、2、3、4所示,前板1下方安装前导向轮6,后板2下方安装后驱动轮9,在前板1的后 端面上设置卡柱10,在中板3的前端面上开设卡孔11、后端面上设置卡柱,在后板

    2的前端面上开设卡孔,所述的卡柱能插入卡孔内。前板1和后板2的底部两侧开设T型 槽,T型槽内分别设置T型联接件4和T型联接件7,拉链5一端与T型联接件4相连、另一端与 中板3的底面连接,拉链8一端与T型联接件7相连、另一端与中板3的底面连接。

    滑行时,前板、中板和后板必须固定联接在一起,由此采用联接装配体将它们连接 在一起。如图10、11、12所示:联接搭配体包括L型插销17、导向套14、定位叉15和插孔套16,L 型插销17穿经导向套14后能插入插孔套16内。在前板1底面上固定导向套14和定位叉15,中 板3的底面前端固定插孔套、后端固定导向套和定位叉;在后板的前端固定插孔套。由于L型 插销17和插孔套16分别固定在两个相邻的板子上,所以,当L型插销17插入插孔套16后,将L 型插销17的尾端转动90°后卡入定位叉15内。受定位叉15的约束,L型插销17不能左右滑动, 便将相邻的两块板子连接在一起。

    以下阐述踏板的折叠收拢过程:

    转动L型插销17的尾端,使其脱离定位叉15,水平往左移动L型插销17,如图9所示,

    L型插销便可从插孔套16中抽出。如此,前板和中板、中板和后板之间解除固定联接关 系。

    向左抽动前板1,前板1上的卡柱10从中板3上的卡孔11内抽出,前板和中板相分 离;同理,将中板3上的卡柱从后板上的卡孔内抽出,后板和中板相分离。中板3在拉链5和拉 链8的作用下被吊在前板和后板的下方。推动前板1向后、后板2向前运动,使前板上的卡柱 卡在后板上的卡孔内,然后将前板1上的L型插销插入后板2上的插孔套内,如此,前板和后 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中板3位于前板和后板的下方,如图9所示,实现了踏板的收拢折叠。在 这个过程中,由于前板、后板上均开设了T型槽,T型槽内放置T型联接件,T型联接件能沿T型 槽滑动,使得前板和后板能与中板之间实现相对滑动。而拉链具有一定的柔性,就可以将中 间板抬起或放下。

    本发明中,柔性或可伸缩性拉件可以采用普通的绳子或细链子等柔性件,也可以 采用弹簧或弹性片,甚至还可以用波纹管、伸缩管等,只要不是刚性的能在水平和竖直上方 向上变形即可。

    本发明中,T型槽和T型联接件可以用其他结构替代。例如:图6所示的圆孔状缩口 槽,在槽内放置圆头联接件12。或者图7所示的燕尾槽13。缩口槽的含义是:槽的上端大下端 小,这种情况下,联接件不会从槽内掉出来,并能沿槽内作水平滑动。

    当然,也可以不用在前板和后板上开设缩口槽,作为一种等同替换,前板和后板的 底面均固定带有缩口槽的板也是能实现的。

    上述对于滑板车踏板的结构以及折叠描述,适用于在其他领域应用的板子。并且, 很容易想到的是,不仅是对板子的收拢折叠,运用上述结构原理,还可以对管子进行收拢折 叠。用于管子时,在管子底部开设长孔,联接块沿长孔水平滑动即可。由于管子本身就是空 心的,此长孔和管子内径孔构成了缩口槽,同样能实现对三段管子的收拢折叠。

    以下阐述对滑板车连杆进行收拢的方案:

    如图17、18所示,连杆由左杆39、右杆40、紧固螺栓37和紧固螺栓38组成,左杆39和右杆 40的一端均连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左杆39中空,右杆40中空,右杆40能插入左杆39内。 在左杆39上左端和右端同时开设通孔,通孔内插入紧固螺栓37,右杆40上左端开设通孔,紧 固螺栓38同时插入左杆右端和右杆左端的孔内进行紧固;

    旋开紧固螺栓38,就可以左右拉动右杆40,使连杆长度变大或变小,从而实现踏板之间 距离的可调。如图18所示,连杆的收缩至最短的状态图,如此携带方便。

    连杆收拢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如图19所示,连杆由左杆39、右杆40和螺母41组成,左杆39和右杆40的一端均连

    接在前导向轮的轮架上、另外一端均与螺母41螺纹连接,左杆和右杆端部的螺纹旋向 相反。

    转动螺母41,左杆39和右杆40就可以同时向里或向外移动,从而使两踏板之间的 距离变小或变大,实现了连杆长度的可调。

    当折叠滑板车时,除了将踏板折叠收拢外,转动螺母41,左杆39和右杆40同时向里 移动就可以将连杆的长度变到最短,实现了连杆的收缩。

    实施例二:

    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联接搭配体的结构不同,以下详细阐述该 结构:

    所述的联接搭配体包括带有凸台27的插销18、弹簧、导向套20、L型转动杆26、小轴25、 导向平台22和按压纽23,插销凸台27和导向套20之间设置弹簧19,插销18的一端呈楔形设 计,靠近插销楔形端的上表面上开设沉降槽36,L型转动杆26安装在小轴25上,按压纽23穿 过导向平台22并能沿导向平台上下滑动,按压纽23和导向平台22之间设置弹簧24,按压纽 23位于小轴25的一侧,小轴25的另一侧并在L型转动杆26和导向平台22之间设置弹簧21;L 型转动杆与插销相靠近的那一端呈楔形设置。

    在前板1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20,中板3的底面前端固定小轴25和导向平台22、 后端固定导向套,在后板2的前端固定小轴和导向平台。

    向右推动插销18,插销18沿导向套20滑动其楔形端将L型转动杆26的尾端稍稍顶 起,然后L型转动杆26的尾端受弹簧21的弹力作用向下落到插销18上的沉降槽36内,停止 推动插销18,受沉降槽36的阻碍,插销18不能后退。实现了插销18和L型转动杆26的连接,从 而将前板和中板、中板和后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需要解除相邻两块板子的连接时,用力向下按动按压纽23,按压纽23给L型转动杆 26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带动L型转动杆顺时针转动,L型转动杆26的尾端从沉降槽36内退出, 插销18在弹簧19的弹力下收回。如此,解除了相邻两块板子的连接。松开按压纽23,按压纽 在弹簧24的作用下回位。

    本实施例中,前板、中板和后板的具体连接和收拢折叠参考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5、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联接搭配体的结构不同,以下详细阐述:

    所述的联接搭配体包括带有凸台的插销29、弹簧、导向套28、被动滑杆31、导向平台30 和按压纽34,插销29和导向套28之间设置弹簧35,插销的一端呈楔形设计,靠近插销楔形端 的上表面上开设沉降槽36,按压纽34和被动滑杆31穿过导向平台并能沿导向平台上

    下滑动,按压纽34和导向平台30之间设置弹簧33,被动滑杆31和导向平台30之间设置 弹簧32;被动滑杆和按压纽的底端均呈楔形设置。

    在前板的底面后端固定导向套28,中板的底面前端固定导向平台30、后端固定导 向套,在后板的前端固定导向平台。

    向右推动插销29,插销29沿导向套28滑动其楔形端将被动滑杆31的底端稍稍顶 起,然后被动滑杆31的底端受弹簧32的弹力作用向下落到插销29上的沉降槽36内,停止推 动插销29,受沉降槽36的阻碍,插销29不能后退。实现了插销29和被动滑杆31的连接,从而 将前板和中板、中板和后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需要解除相邻两块板子的连接时,用力向下按动按压纽34,由于插销和按压纽的 底端均呈楔形设置,按压纽34的楔形设计给插销29施加一个向左的回位力,插销29在弹簧 35弹力和按压纽34向下按压力的双力作用下回位,由于被动滑杆的底端楔形设计,在此过 程中,被动滑杆31被插销顶起脱离沉降槽36,插销29退回,如此,解除了相邻两块板子的连 接。

    本实施例中,前板、中板和后板的具体连接和收拢折叠参考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联接搭配体还可以采用简单的拉钩拉环的连接设计。所述的联接搭配 体为拉钩和拉环,在前板的底面设置拉环,中板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拉钩和拉环,后板的底面 设置拉钩,中板的拉钩能钩住前板的拉环,后板的拉钩能钩住中板的拉环。通过拉钩和拉环 的搭扣连接,结构也很简单,不再详述。

    实际上,本发明的联接搭配体可以采用其他锁扣,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不再一一 描述。

    关 键  词:
    一种 对折 收拢 叠放 滑板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对折收拢叠放的速学滑板车.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7928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