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72165.6 (22)申请日 2016.04.27 (73)专利权人 王达盈 地址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 街1301号,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72)发明人 王达盈 徐向楠 邹春玲 (51)Int.Cl. A63K 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道具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可 进行配重,。
2、 从而提高使用性能; 并且其可在与动 员出现碰撞时进行缓冲; 包括左支架、 右支架、 顶 架、 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 顶架包括左分架、 中分 架和右分架, 左支架包括左上分架和左下分架, 右支架包括右上分架和右下分架; 左后支架的前 端与左下分架的底端后侧通过转轴连接, 右后支 架的前端与右下分架的底端后侧通过转轴连接; 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 并在 放置槽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前弹簧和 后弹簧, 并在前弹簧的后端设置有前卡板, 后弹 簧的前端设置有后卡板, 前卡板和右卡板之间设 置有配重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549610 U 2016.0。
3、9.07 CN 205549610 U 1.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包括左支架、 右支架、 顶架、 左后支架和右后支 架, 左后支架的前端与左支架的底端后侧连接, 右后支架的前端与右支架的底端后侧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架包括左分架、 中分架和右分架, 所述左分架和中分架通过第一弹簧连 接, 所述右分架和中分架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所述左支架包括左上分架和左下分架, 所述右 支架包括右上分架和右下分架, 所述左上分架底端和左下分架顶端通过第三弹簧连接, 右 上分架底端和右下分架顶端通过第四弹簧连接, 所述左上分架与左分架连接, 右上分架与 右分架连接; 左后支架的前端与左下分架的底。
4、端后侧通过转轴连接, 右后支架的前端与右 下分架的底端后侧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槽, 并在 放置槽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前弹簧和后弹簧, 并在前弹簧的后端设置有前卡板, 后弹簧的前端设置有后卡板, 所述前卡板和右卡板之间设置有配重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下分架 的底端设置有缺口, 所述左后支架的前端插装在所述左下分架底端的缺口处, 并且所述左 后支架的转轴穿过所述左下分架缺口; 所述右下分架的底端设置有缺口, 所述右后支架的 前端插装在所述右下分架底端的缺口处, 并且所述右后支架的转轴穿过所述右下分。
5、架缺 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卡板与 前弹簧卡装在一起, 后卡板与后弹簧卡装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49610 U 2 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道具的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 动跨栏架。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跨栏架是长跑和短跑运动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障碍, 也是比赛中经常出 现的道具之一; 现有的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包括左支架、 右支架、 顶架、 左后支架和右 后支架, 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与顶架的左侧和右侧固定, 左后支架。
6、的前端与左支架的底端 后侧连接, 右后支架的前端与右支架的底端后侧连接; 这种可移动跨栏架使用中发现, 由于 顶架高于地面, 在运动员跨栏时碰到顶架经常出现碰撞扭伤的状况, 并且其一般放置于地 面, 在地面不平整时没有配重进行更牢固的固定, 从而导致其使用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配重, 从而提高使用性能; 并且 其可在与动员出现碰撞时进行缓冲的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包括左支架、 右支架、 顶架、 左 后支架和右后支架, 左后支架的前端与左支架的底端后侧连接, 右后支架的前端。
7、与右支架 的底端后侧连接; 所述顶架包括左分架、 中分架和右分架, 所述左分架和中分架通过第一弹 簧连接, 所述右分架和中分架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所述左支架包括左上分架和左下分架, 所 述右支架包括右上分架和右下分架, 所述左上分架底端和左下分架顶端通过第三弹簧连 接, 右上分架底端和右下分架顶端通过第四弹簧连接, 所述左上分架与左分架连接, 右上分 架与右分架连接; 左后支架的前端与左下分架的底端后侧通过转轴连接, 右后支架的前端 与右下分架的底端后侧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槽, 并在放置槽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前弹簧和后弹簧, 并在前弹簧的后端设置有前卡。
8、 板, 后弹簧的前端设置有后卡板, 所述前卡板和右卡板之间设置有配重块。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所述左下分架的底端设置有缺 口, 所述左后支架的前端插装在所述左下分架底端的缺口处, 并且所述左后支架的转轴穿 过所述左下分架缺口; 所述右下分架的底端设置有缺口, 所述右后支架的前端插装在所述 右下分架底端的缺口处, 并且所述右后支架的转轴穿过所述右下分架缺口。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所述前卡板与前弹簧卡装在一 起, 后卡板与后弹簧卡装在一起。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上述设置, 可以通过第一弹簧、 。
9、第 二弹簧、 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可以进行适当的缓冲, 从而减少运动员的危害; 并且通过前卡 板和后卡板卡装的配重块进行配重, 并且配重块可以进行更换, 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49610 U 3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1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包括左支架、 右支架2、 顶架、 左后支架1和右后支架。
10、, 左后支架的前端与左支架的底端后侧连接, 右后支 架的前端与右支架的底端后侧连接; 顶架包括左分架3、 中分架4和右分架5, 左分架和中分 架通过第一弹簧6连接, 右分架和中分架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左支架包括左上分架7和左下 分架8, 右支架包括右上分架和右下分架, 左上分架底端和左下分架顶端通过第三弹簧9连 接, 右上分架底端和右下分架顶端通过第四弹簧连接, 左上分架与左分架连接, 右上分架与 右分架连接; 左后支架的前端与左下分架的底端后侧通过转轴连接, 右后支架的前端与右 下分架的底端后侧通过转轴10连接; 左后支架和右后支架的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槽, 并在放 置槽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分别设置。
11、有前弹簧11和后弹簧, 并在前弹簧的后端设置有前卡板 12, 后弹簧的前端设置有后卡板, 前卡板和右卡板之间设置有配重块13; 通过上述设置, 可 以通过第一弹簧、 第二弹簧、 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可以进行适当的缓冲, 从而减少运动员的 危害; 并且通过前卡板和后卡板卡装的配重块进行配重, 并且配重块可以进行更换, 简单实 用。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左下分架的底端设置有缺口, 左后支架的前端插装在左下分架底端的缺口处, 并且左后支架的转轴穿过左下分架缺口; 右下分架的底端设置有缺口, 右后支架的前端插装在右下分架底端的缺口处, 并且右后支 架的转轴穿过右下分架缺口。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体育训练用可移动跨栏架, 前卡板与前弹簧卡装在一起, 后卡板与后弹簧卡装在一起。 001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49610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54961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