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994435.6 (22)申请日 2018.06.27 (73)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建设东 路1号 (72)发明人 张雪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代理人 王新爱 (51)Int.Cl. A46B 5/00(2006.01) A61L 2/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 装置 (57)摘要 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
2、对治疗盘的消毒 装置, 解决了现在使用消毒刷清洗治疗盘不方便 且不够彻底, 医护人员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 其 包括消毒棒, 消毒棒的下端固定有平板, 平板左 端下方固定有竖板, 平板与竖板构成L型的结构; 竖板右方设有立板, 立板与平板之间有间隔, 竖 板和立板后端铰接连接, 竖板和立板前端中间设 有水平滑动的调节杆, 调节杆左端与竖板铰接固 定, 调节杆右端与立板调节固定; 立板下端固定 有套管, 套管内设有竖直滑动的圆管, 圆管下端 贯穿套管且固定有圆盘, 圆盘外可拆卸的连接有 刷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8301254 U 2019.01.01 CN 2083。
3、01254 U 1.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包括消毒棒(1),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消毒棒(1)的下端固定有平板(2), 平板(2)左端下方固定有竖板(3), 平板(2)与竖板(3)构 成L型的结构; 竖板(3)右方设有立板(4), 立板(4)与平板(2)之间有间隔, 竖板(3)和立板(4)后端铰 接连接, 竖板(3)和立板(4)前端中间设有水平滑动的调节杆(5), 调节杆(5)左端与竖板(3) 铰接固定, 调节杆(5)右端与立板(4)调节固定; 立板(4)下端固定有套管(6), 套管(6)内设有竖直滑动的圆管(7), 圆管(7)下端贯穿套 管(6)且固定有圆盘(8), 圆。
4、盘(8)外可拆卸的连接有刷子(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消毒棒(1)外圆周固定有手握部(10), 手握部(10)为弹性材质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调节杆(5)包括升杆(11)、 调节臂(12)和转动杆(13), 升杆(11)与调节臂(12)通过螺纹副 连接, 转动杆(13)与调节臂(12)转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套管(6)内设有弧形的竖直的凹槽, 凹槽内可滑动的设有凸块(14), 。
5、凸块(14)贯穿凹槽与 圆管(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套管(6)内设有多个位于圆管(7)外侧的定位槽(15), 圆管(7)内设有伸出圆管(7)外部的 定位头(16), 定位头(16)与定位槽(15)配合构成圆管(7)固定在套管(6)上的结构, 圆管(7) 内设有连接定位头(16)的卡块(17), 构成卡块(17)伸出圆管(7)位置固定的结构, 卡块(17) 经第一弹簧(18)固定在圆管(7)内, 构成第一弹簧(18)始终将定位头(16)顶出圆管(7)外部 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
6、的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圆盘(8)外圆周上设有弧形槽(19), 刷子(9)包括下端喇叭状的清洗部(20), 清洗部(20) 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凸台(21), 第一凸台(21)上端固定有第二凸台(22), 第一凸台(21)和第 二凸台(22)成T型结构布置, 第一凸台(21)和第二凸台(22)外径相同, 第二凸台(22)内径小 于第一凸台(21), 第二凸台(22)的侧壁卡紧在弧形槽(19)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刷子(9)采用弹性材质制作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01254 U 2 一种。
7、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后对治疗 盘的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治疗盘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制造。 由盘身、 支架、 消毒瓶三部分组成。 供医疗部门 用于承载消毒液、 敷料。 0003 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 经常性的会使用到治疗盘, 使用结束以后经常会 将产生的医疗垃圾如纱布、 棉签等各种医疗垃圾放置到治疗盘内, 使用过后的治疗盘需要 及时的进行消毒处理, 以方便下次的使用, 如不消毒处理, 很有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 完全 不符合医院的规章制度, 但是现在的消毒刷功能比较单一, 为一个固。
8、定的竖直体, 清洗治疗 盘的时候特别不方便且清理的不够彻底, 医护人员消毒工作的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情况,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护理扎针结束 后对治疗盘的消毒装置, 有效的解决了现在使用消毒刷清洗治疗盘不方便且不够彻底, 医 护人员工作强度较大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消毒棒, 消毒棒 的下端固定有平板, 平板左端下方固定有竖板, 平板与竖板构成L型的结构; 0006 竖板右方设有立板, 立板与平板之间有间隔, 竖板和立板后端铰接连接, 竖板和立 板前端中间设有水平滑动的调节杆, 调节杆左。
9、端与竖板铰接固定, 调节杆右端与立板调节 固定; 0007 立板下端固定有套管, 套管内设有竖直滑动的圆管, 圆管下端贯穿套管且固定有 圆盘, 圆盘外可拆卸的连接有刷子。 0008 优选的, 所述消毒棒外圆周固定有手握部, 手握部为弹性材质制作。 0009 优选的, 所述调节杆包括升杆、 调节臂和转动杆, 升杆与调节臂通过螺纹副连接, 转动杆与调节臂转动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套管内设有弧形的竖直的凹槽, 凹槽内可滑动的设有凸块, 凸块贯穿 凹槽与圆管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套管内设有多个位于圆管外侧的定位槽, 圆管内设有伸出圆管外部 的定位头, 定位头与定位槽配合构成。
10、圆管固定在套管上的结构, 圆管内设有连接定位头的 卡块, 构成卡块伸出圆管位置固定的结构, 卡块经第一弹簧固定在圆管内, 构成第一弹簧始 终将定位头顶出圆管外部的结构。 0012 优选的, 所述圆盘外圆周上设有弧形槽, 刷子包括下端喇叭状的清洗部, 清洗部的 上端固定有第一凸台, 第一凸台上端固定有第二凸台, 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成T型结构布 置, 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外径相同, 第二凸台内径小于第一凸台, 第二凸台的侧壁卡紧在弧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301254 U 3 形槽内。 0013 优选的, 所述刷子采用弹性材质制作而成。 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 构思巧妙, 。
11、操作简单方便, 刷子的角度和刷子与手握部的竖 直位置可调节, 从而方便对治疗盘进行清洗消毒, 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的效 率。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6 在附图中: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刷子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盘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管竖直滑动定位结构示意图。
12、。 0023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圆管竖直滑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由图1-7给出, 本实用新型包括消毒棒1, 消毒棒1为可以是一个圆柱状, 也可以是 一个方形状, 消毒棒1主要为了方便医护人员的抓握, 对于外形结构只要符合人体工程学, 方便使用即可, 消毒棒1的下端固定有平板2, 平板2左端下方固定有竖板3, 平板2与竖板3构 成L型的结构, 平板2和竖板3可以采用整体加工而成, 也可以是单独的零部件, 最后通过螺 栓或者黏结等多种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0026 竖板3右方设有立板4, 立板4与平板2之间有间。
13、隔, 立板4和平板2之间有一定的距 离, 不会因为立板4的转动或者其他运动产生与平板2的干涉, 竖板3和立板4后端铰接连接, 如何实现竖板3和立板4的铰接固定, 这都是公知常识, 在这里不过多的进行赘述, 竖板3和 立板4前端中间设有水平滑动的调节杆5, 调节杆5左端与竖板3铰接固定, 调节杆5右端与立 板4调节固定, 通过调节杆5的水平滑动, 可以调节立板4与竖直平面的角度; 0027 立板4下端固定有套管6, 套管6内设有竖直滑动的圆管7, 圆管7下端贯穿套管6且 固定有圆盘8, 圆盘8外可拆卸的连接有刷子9, 刷子9为一次性的, 使用过以后直接将刷子9 拆除后放置与医疗垃圾桶内, 刷子9。
14、在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的手均不与刷子9进 行接触, 圆管7的竖直滑动可以调节整个设备的长度, 也就是可以调节刷子9与手握部10之 间的距离, 减少人碰触医疗废物的概率, 通过调节杆5的水平滑动调节刷子9与水平面之间 的夹角, 增大设备的清洗范围, 方便清洗一些不方便清洗的部位。 0028 所述消毒棒1外圆周固定有手握部10, 手握部10为弹性材质制作, 医护人员手握住 手握部10, 手握部10位弹性材质制作, 增加医护人员的舒适性, 同时手握部10具有摩擦层, 增大与手的摩擦力, 使得握持的更加的牢靠。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301254 U 4 0029 所述调节。
15、杆5包括升杆11、 调节臂12和转动杆13, 升杆11与调节臂12通过螺纹副连 接, 转动杆13与调节臂12转动固定连接,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调节臂12, 调节臂12与 升杆11螺纹连接, 调节臂12在转动的过程中, 升杆11进行水平滑动, 完成调节杆5的水平滑 动, 同时螺纹连接具有自锁性, 能够很好的起到对锁定的效果。 0030 所述套管6内设有弧形的竖直的凹槽, 凹槽内可滑动的设有凸块14, 凸块14贯穿凹 槽与圆管7固定连接, 凸块14与凹槽的配合能够很好的保证圆管7在套管6内沿着特定的竖 直轨道进行滑动, 既起到的定位的作用, 也起到了导向的效果。 0031 所述套管6内设有多。
16、个位于圆管7外侧的定位槽15, 定位槽15在竖直方向上位多 排, 圆管7内设有伸出圆管7外部的定位头16, 定位槽15可以沿着同一平面圆周均布有多个, 定位头16与定位槽15配合构成圆管7固定在套管6上的结构, 圆管7内设有连接定位头16的 卡块17, 构成卡块17伸出圆管7位置固定的结构, 卡块17经第一弹簧18固定在圆管7内, 构成 第一弹簧18始终将定位头16顶出圆管7外部的结构,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拉的圆管7, 使得圆 管7内的定位头16卡在不同平面内的定位槽15内, 实现对圆管7竖直滑动以后的固定。 0032 所述圆盘8外圆周上设有弧形槽19, 刷子9包括下端喇叭状的清洗部20, 清洗。
17、部20 上端面小于下端面, 清洗部20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凸台21, 第一凸台21上端固定有第二凸台 22, 第一凸台21和第二凸台22成T型结构布置, 第一凸台21和第二凸台22外径相同, 第二凸 台22内径小于第一凸台21, 第二凸台22的侧壁卡紧在弧形槽19内。 第二凸台22卡在弧形槽 19内, 方便刷子9的拆卸。 0033 所述刷子9采用弹性材质制作而成, 刷子9具有弹性, 方便第二凸台22向上拉动至 弧形槽19内, 第二凸台22拉直弧形槽19后, 因第二凸台22具有弹性, 第二凸台22布满弧形槽 19且与弧形槽19有挤压的效果, 第二凸台22很好的卡紧在弧形槽19内, 从而使得刷子9能够。
18、 很好的固定在圆盘8上, 方便刷子9的拆卸。 003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医护人员手握手握部10, 调节调节杆5使得刷子9与平面的 角度产生合适的夹角, 调节圆管7在套管6内的位置, 产生一个合适的长度后, 将刷子9蘸放 置在旁边的消毒液, 用刷子9对治疗盘进行消毒, 消毒结束以后, 去掉刷子9, 并将刷子9扔到 医疗垃圾桶内, 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均不与刷子9进行接触, 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手造成 伤害另外减少发生污染的可能, 将调节杆5和圆管7回位, 将整个装置放置的固定在墙壁上 的盛放本装置的设备内, 方便下次的使用。 0035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 构思巧妙, 操作简单方便, 刷子的。
19、角度和刷子与手握部的竖 直位置可调节, 从而方便对治疗盘进行清洗消毒, 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的效 率。 0036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30125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8301254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8301254 U 7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8301254 U 8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830125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