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72111.6 (22)申请日 2016.12.14 (73)专利权人 张华 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芝英街 道游溪塘村 (72)发明人 张华 胡杰敏 (51)Int.Cl. A63B 23/02(2006.01) A63B 23/12(2006.01) A63B 22/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锻炼器具领域, 具体涉 及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 的是提供一。
2、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结构上分 为上下两层, 分别进行不同的应力效应, 一种折 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包括斜向上翘起的 “” 形 状扶手杆装置和扶手杆装置上设置的移动轮装 置, 所述扶手杆装置包括扶手杆装置包括组拼本 件、 副轮组拼件, 组拼本件整体为 “” 字符形状, 包括横向设置的运动板和运动上设置的左右两 片锐角折角板, 锐角折角板之间设置前轮设置 槽, 前轮设置在前轮设置槽中; 所述组拼本件顶 部设置扶手管插孔, 扶手管插孔内插接组拼扶 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391445 U 2017.08.11 CN 206391445 U 1.一种折合式稳定结。
3、构健腹轮, 其特征是: 包括斜向上翘起的 “” 形状扶手杆装置 (1) 和扶手杆装置上设置的移动轮装置 (2) , 所述扶手杆装置包括扶手杆装置包括组拼本件 (3) 、 副轮组拼件 (4) , 组拼本件整体为 “” 字符形状, 包括横向设置的运动板 (5) 和运动上 设置的左右两片锐角折角板 (6) , 锐角折角板之间设置前轮设置槽 (7) , 所述锐角折角板的 折角处设置有一对前轮轴孔 (8) , 前轮轴架设设置在前轮轴孔上, 前轮轴上串接有前轮 (9) , 所述前轮包括前轮轴 (10) 、 弹簧限位管 (11) 、 弹簧 (12) 、 前轮左壳 (13) 、 前轮右壳 (14) , 前轮 。
4、轴上串行设置弹簧限位管, 弹簧限位管上设置弹簧, 前轮左壳和前轮右壳彼此设置组拼管 (15) 和组拼口 (16) , 前轮左壳、 前轮右壳通过组拼管和组拼口相拼接组合成前轮, 前轮设置 在前轮设置槽中; 所述运动板尾端设置插扣 (17) , 插扣上连接副轮组拼件, 副轮组拼件包括运动板扣接 横板 (18) , 运动板扣接横板左右设置后轮架设翼板 (19) , 左、 右后轮架设翼板, 翼板之间设 置后轮车轴 (20) , 后轮车轴架设后轮在左、 右后轮翼板之间; 所述组拼本件顶部设置扶手管插孔 (21) , 扶手管插孔内插接组拼扶手 (22) , 所述组拼 扶手包括左扶手管 (23) 、 右扶手。
5、管 (24) 、 左防滑手管 (25) 、 右防滑管 (26) 、 封口片 (27) , 左扶 手管、 右扶手管从左、 右插接或螺接在扶手管插孔中, 左扶手管、 右扶手管上套合左防滑手 管、 右防滑管, 组拼扶手组合后再其管口处设置封口片定位套合住套合了左防滑手管的左 扶手管或套合了右防滑管的右扶手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其特征是: 所述前轮设置槽处还 设置有限位片设置槽 (28) , 限位片设置槽设置有限位密封片 (29)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其特征是: 所述运动板扣接横板 上设置有横板凹扣槽 (30) 和边沿凹凸卡块 (。
6、31) , 作为匹配所述扶手杆装置的插扣也设置有 大插扣板 (32) 和设置在大插扣板左右的小扣块 (33)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91445 U 2 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锻炼器具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背景技术 0002 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 关节、 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 材质一般为优质工程塑 料, 设计简洁, 外形美观, 坚固耐用, 使用方便, 用于锻炼腹部, 腰臀部, 手臂上等身体各部位 的赘肉, 由于锻炼时所需要的场地简单, 便于居家使用。 他的使用方式是将膝盖放在跪垫 上, 双手紧握。
7、健腹轮手柄, 向前推动健腹轮至身体水平于地面, 然后回收归位, 反复操作, 而 正式这种操作方法使得我们的力量过于集中在双臂之间, 而推行前方的时候又太前移, 造 成运动的时候拉伤手臂肌肉。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结构上分为上下两层, 分 别进行不同的应力效应, 并且能克服而推行前方的时候又前移过多, 不会造成运动的时候 拉伤手臂肌肉, 使得操作性变得更加舒适, 让锻炼变得不是折磨身体的健腹轮。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包括斜向 上翘起的 “” 形状扶手杆装置和扶手杆装置上设置的移动轮装置, 所。
8、述扶手杆装置包括扶 手杆装置包括组拼本件、 副轮组拼件, 组拼本件整体为 “” 字符形状, 包括横向设置的运动 板和运动上设置的左右两片锐角折角板, 锐角折角板之间设置前轮设置槽, 所述锐角折角 板的折角处设置有一对前轮轴孔, 前轮轴架设置在前轮轴孔上, 前轮轴上串接有前轮, 所述 前轮包括前轮轴、 弹簧限位管、 弹簧、 前轮左壳、 前轮右壳, 前轮轴上串行设置弹簧限位管, 弹簧限位管上设置弹簧, 前轮左壳和前轮右壳彼此设置组拼管和组拼口, 前轮左壳、 前轮右 壳通过组拼管和组拼口相拼接组合成前轮, 前轮设置在前轮设置槽中; 0005 所述运动板尾端设置插扣, 插扣上连接副轮组拼件, 副轮组拼。
9、件包括运动板扣接 横板, 运动板扣接横板左右设置后轮架设翼板, 左、 右后轮架设翼板之间设置后轮车轴架, 后轮车轴架设后轮在左、 右后轮翼板之间; 0006 所述组拼本件顶部设置扶手管插孔, 扶手管插孔内插接组拼扶手, 所述组拼扶手 包括左扶手管、 右扶手管、 左防滑手管、 右防滑管、 封口片, 左扶手管、 右扶手管从左、 右插接 或螺接在扶手管插孔中, 左扶手管、 右扶手管上套合左防滑手管、 右防滑管, 组拼扶手组合 后再其管口处设置封口片定位套合住套合了左防滑手管的左扶手管或套合了右防滑管的 右扶手管。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设置槽处还设置有限位片设置槽, 限位片设置槽设置有限位密 封。
10、片。 0008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板扣接横板上设置有横板凹扣槽和边沿凹凸卡块, 作为匹配所 述扶手杆装置的插扣也设置有大插扣板和设置在大插扣板左右的小扣块。 0009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 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本设计不同于现有技术的都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91445 U 3 是横向一条轴线的设置, 而是将结构上分为上下两层, 分别进行不同的应力效应, 并且能克 服而推行前方的时候又前移过多, 不会造成运动的时候拉伤手臂肌肉, 使得操作性变得更 加舒适, 有所有的部件如前轮、 后轮都是组拼和插接式的, 这样生产者可以迅速的进行组装 生产, 消费者也可以迅速的进行收纳,。
11、 而在运输者手里, 也可以采用更小的包装, 在将部件 拆散后, 组拼在1个小盒中进行运输销售, 在使用者手里又可以非常迅速的组拼完成, 组拼 本件整体为 “” 字符形状加上大宽幅的前轮, 前轮内部设置复位弹簧进行助力, 利用限位 片使得弹簧绕在限位片上, 然后利用复位能力助力推前, 或者利用限位密封片, 进行难度校 调, 另外限位密封片可以脱离后, 前轮轴可以很轻松的从方形的槽孔里面脱离出来, 不用扳 开前轮的两个翼片进行卡合。 附图说明 0010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0011 图2 侧面结构图。 0012 图3 爆炸结构图。 0013 图4 扶手杆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
12、014 下面通过实施例, 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 实施例3, 如图1-2、 4所示, 一种折合式稳定结构健腹轮, 包括斜向上翘起的 “” 形 状扶手杆装置 (1) 和扶手杆装置上设置的移动轮装置 (2) , 所述扶手杆装置包括扶手杆装置 包括组拼本件 (3) 、 副轮组拼件 (4) , 组拼本件整体为 “” 字符形状, 包括横向设置的运动板 (5) 和运动上设置的左右两片锐角折角板 (6) , 锐角折角板之间设置前轮设置槽 (7) , 所述锐 角折角板的折角处设置有一对前轮轴孔 (8) , 前轮轴架设设置在前轮轴孔上, 前轮轴上串接 有前轮 (9) ,。
13、 所述前轮包括前轮轴 (10) 、 弹簧限位管 (11) 、 弹簧 (12) 、 前轮左壳 (13) 、 前轮右 壳 (14) , 前轮轴上串行设置弹簧限位管, 弹簧限位管上设置弹簧, 前轮左壳和前轮右壳彼此 设置组拼管 (15) 和组拼口 (16) , 前轮左壳、 前轮右壳通过组拼管和组拼口相拼接组合成前 轮, 前轮设置在前轮设置槽中; 0016 所述运动板尾端设置插扣 (17) , 插扣上连接副轮组拼件, 副轮组拼件包括运动板 扣接横板 (18) , 运动板扣接横板左右设置后轮架设翼板 (19) , 左、 右后轮架设翼板, 翼板之 间设置后轮车轴 (20) , 后轮车轴架设后轮在左、 右后。
14、轮翼板之间; 0017 所述组拼本件顶部设置扶手管插孔 (21) , 扶手管插孔内插接组拼扶手 (22) , 所述 组拼扶手包括左扶手管 (23) 、 右扶手管 (24) 、 左防滑手管 (25) 、 右防滑管 (26) 、 封口片 (27) , 左扶手管、 右扶手管从左、 右插接或螺接在扶手管插孔中, 左扶手管、 右扶手管上套合左防 滑手管、 右防滑管, 组拼扶手组合后再其管口处设置封口片定位套合住套合了左防滑手管 的左扶手管或套合了右防滑管的右扶手管。 0018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设置槽处还设置有限位片设置槽 (28) , 限位片设置槽设置有限 位密封片 (29) 。 0019 作为优选所述。
15、运动板扣接横板上设置有横板凹扣槽 (30) 和边沿凹凸卡块 (31) , 作 为匹配所述扶手杆装置的插扣也设置有大插扣板 (32) 和设置在大插扣板左右的小扣块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91445 U 4 (33) 。 0020 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 扶手和运动的结构结构上分为上下两层, 形成整体为 “” 字符形状, 人可以只抓住上层的扶手, 下层可以自由运动, 修正了现有技术中, 会出现卷起 人的衣物的情况, 而且分别进行不同的应力效应, 斜向上的设计让他可以比较方便的前退, 也能非常方便的后拖, 类似于推车的推车把手的设置, 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擀面杖设置, 并且 能克服。
16、而推行前方的时候又前移过多, 不会造成运动的时候拉伤手臂肌肉, 使得操作性变 得更加舒适, 有所有的部件如前轮、 后轮都是组拼和插接式的, 这样生产者可以迅速的进行 组装生产, 消费者也可以迅速的进行收纳, 而在运输者手里, 也可以采用更小的包装, 在将 部件拆散后, 组拼在1个小盒中进行运输销售, 在使用者手里又可以非常迅速的组拼完成, 组拼本件整体为 “” 字符形状加上大宽幅的前轮, 前轮内部设置复位弹簧进行助力, 利用 限位片使得弹簧绕在限位片上, 然后利用复位能力助力推前, 或者利用限位密封片, 进行难 度校调, 另外限位密封片可以脱离后, 前轮轴可以很轻松的从方形的槽孔里面脱离出来, 不 用扳开前轮的两个翼片进行卡合。 002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91445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391445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391445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