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35724.9 (22)申请日 2017.01.12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健生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百花 洞村万松工业区森林公园路口 (72)发明人 刘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8 代理人 陈培琼 (51)Int.Cl. A63C 17/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 向的动力滑板, 包括滑。
2、板, 所述滑板的下端一侧 设有转向轮组, 所述滑板的下端另一侧设有滑动 轮组, 所述转向轮组包括转向安装底座, 所述转 向安装底座的下端竖直焊接有转向轴, 所述转向 轴的下端水平设有方形轴, 且转向轴的下部与方 形轴的中部转动安装, 所述方形轴的两端水平均 焊接有轴承, 所述轴承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转向 轮, 所述方形轴的上端竖直对称焊接有第一方形 柱, 所述对称的第一方形柱两侧均水平焊接有弧 形轴,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形变恢复性使换向 中运动后的动力滑板自动复位, 避免了用户控制 不及导致伤害的问题发生, 增加了动力滑板户外 运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
3、414734 U 2017.08.18 CN 206414734 U 1.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 包括滑板(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板(1)的下 端一侧设有转向轮组(2), 所述滑板(1)的下端另一侧设有滑动轮组(3), 所述转向轮组(2) 包括转向安装底座(21), 所述转向安装底座(21)的下端竖直焊接有转向轴(22), 所述转向 轴(22)的下端水平设有方形轴(23), 且转向轴(22)的下部与方形轴(23)的中部转动安装, 所述方形轴(23)的两端水平均焊接有轴承(24), 所述轴承(24)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转向轮 (25), 所述方形轴(23)的上端竖直对称焊接有第一。
4、方形柱(26), 所述对称的第一方形柱 (26)两侧均水平焊接有弧形轴(27), 所述转向安装底座(21)的下端竖直对称焊接有第二方 形柱(28), 所述第二方形柱(28)的下部水平设有弧形通孔(29), 且弧形轴(27)贯穿弧形通 孔(29), 所述弧形轴(27)的外侧均套有复位弹簧(210), 所述滑动轮组(3)包括滑动安装底 座(31), 所述滑动安装底座(31)的下端竖直焊接有固定轴(32), 所述固定轴(32)的下部水 平焊接有滑动轴承(33), 所述滑动轴承(33)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滑动轮(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板。
5、 (1)的下表面设有内螺纹孔(4), 且转向安装底座(21)和滑动安装底座(31)均通过固定螺栓 (5)和内螺纹孔(4)的配合与滑板(1)螺纹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 通孔(29)的直径与复位弹簧(210)的直径比小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 弹簧(210)的表面涂有防腐蚀涂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14734 U 2 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运动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领域为一种可自动复。
6、位运行方向的 动力滑板。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动力滑板, 一般包括滑板主体、 及前后轮及其支架, 所述前轮支架一般设有 转向轴, 可以由用户在滑动中施加于滑板主体上的力量偏向来控制运行方向。 但现有的动 力滑板在用户运行速度较快时, 可能由于用于处于慌乱中暂时失去控制方向的能力而造成 伤害用户的情况发生, 这样的动力滑板户外运动存在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板, 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 力滑板, 包括滑板, 所述滑板的下端一侧。
7、设有转向轮组, 所述滑板的下端另一侧设有滑动轮 组, 所述转向轮组包括转向安装底座, 所述转向安装底座的下端竖直焊接有转向轴, 所述转 向轴的下端水平设有方形轴, 且转向轴的下部与方形轴的中部转动安装, 所述方形轴的两 端水平均焊接有轴承, 所述轴承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转向轮, 所述方形轴的上端竖直对称 焊接有第一方形柱, 所述对称的第一方形柱两侧均水平焊接有弧形轴, 所述转向安装底座 的下端竖直对称焊接有第二方形柱, 所述第二方形柱的下部水平设有弧形通孔, 且弧形轴 贯穿弧形通孔, 所述弧形轴的外侧均套有复位弹簧, 所述滑动轮组包括滑动安装底座, 所述 滑动安装底座的下端竖直焊接有固定轴, 所。
8、述固定轴的下部水平焊接有滑动轴承, 所述滑 动轴承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滑动轮。 0005 优选的, 所述滑板的下表面设有内螺纹孔, 且转向安装底座和滑动安装底座均通 过固定螺栓和内螺纹孔的配合与滑板螺纹固定安装。 0006 优选的, 所述弧形通孔的直径与复位弹簧的直径比小于1。 0007 优选的, 所述复位弹簧的表面涂有防腐蚀涂层。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转向轴、 方形轴和轴承结构的配 合设置可使转向轮的运行方向放生改变, 通过第一方形柱、 第二方形柱、 弧形通孔、 弧形轴 和复位弹簧结构的配合设置可使运行方向改变的转向轮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 形变。
9、恢复性使换向中运动后的动力滑板自动复位, 避免了用户控制不当导致伤害的问题发 生, 增加了动力滑板户外运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414734 U 3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向轮组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3 图中: 1滑板、 2转向轮组、 21转向安装底座、 22转向轴、 23方形轴、 24轴承、 25转向 轮、 26第一方形柱、 27弧形轴、 28第二方形柱、 29弧形通孔、 210复位弹簧、 3滑动轮组、。
10、 31滑动 安装底座、 32固定轴、 33滑动轴承、 34滑动轮、 4内螺纹孔、 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复位运行方向的动力滑 板, 包括滑板1, 所述滑板2的下端一侧设有转向轮组2, 所述滑板1的下端另一侧设有滑动轮。
11、 组3, 所述转向轮组2包括转向安装底座21, 连接转向轮组2与滑板1, 所述转向安装底座21的 下端竖直焊接有转向轴22, 转向轴22与方形轴23的配合设置可使转向轮25换向转动, 所述 转向轴22的下端水平设有方形轴23, 且转向轴22的下部与方形轴23的中部转动安装, 所述 方形轴23的两端水平均焊接有轴承24, 所述轴承24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转向轮25, 所述方 形轴23的上端竖直对称焊接有第一方形柱26, 第一方形柱26随着方形轴23的转向而转动并 挤压复位弹簧210的一端使其压缩, 所述对称的第一方形柱26两侧均水平焊接有弧形轴27, 弧形柱27为复位弹簧210的变形提供轨道, 所。
12、述转向安装底座21的下端竖直对称焊接有第 二方形柱28, 第二方形柱28限制复位弹簧210的另一端位置, 所述第二方形柱28的下部水平 设有弧形通孔29, 用于弧形轴27与第二方形柱28活动安装, 且弧形轴27贯穿弧形通孔29, 所 述弧形轴27的外侧均套有复位弹簧210, 复位弹簧210挤压变形的弹力使第一方形柱26的位 置复位及带动转向轮25的转向复位, 所述滑动轮组3包括滑动安装底座31, 连接滑动轮组3 与滑板1, 所述滑动安装底座31的下端竖直焊接有固定轴32, 所述固定轴32的下部水平焊接 有滑动轴承33, 为滑动轮34的转动提供支撑, 所述滑动轴承33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滑动轮 3。
13、4, 使滑板1滑动。 0016 具体而言, 所述滑板1的下表面设有内螺纹孔4, 且转向安装底座21和滑动安装底 座31均通过固定螺栓5和内螺纹孔4的配合与滑板1螺纹固定安装, 螺纹固定的转向安装底 座21和滑动安装底座31的稳定性更好。 0017 具体而言, 所述弧形通孔29的直径与复位弹簧210的直径比小于1, 防止复位弹簧 210由弧形通孔29滑过第二方形柱28失去复位弹性。 0018 具体而言, 所述复位弹簧210的表面涂有防腐蚀涂层, 防止复位弹簧210被空气或 飞溅的污水腐蚀, 增加其使用寿命。 0019 工作原理: 在滑板1转向滑动时, 转向轮25与滑板1的方向发生相对转动, 转向。
14、轮25 转向带动轴承24和方形轴23相对转向轴22转动, 此时第一方形柱26与弧形轴27相对转向安 装底座21与第二方形柱28相对转动, 第一方形柱26的转动压缩复位弹簧210, 当转向动作完 成后, 被压缩的复位弹簧210失去压缩力, 其自身的弹性使其形状复位, 带动第一方形柱26 相对第二方形柱28的位置复位, 第一方形柱26的复位使方形轴23、 轴承24和转向轮25相对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414734 U 4 转向轴22的转动复位, 最终达到转向轮25运行方向自动复位的效果。 002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41473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414734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41473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