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38411.4 (22)申请日 2017.11.30 (71)申请人 潘美娣 地址 512100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乌石镇 宿舍282号 (72)发明人 潘美娣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425 代理人 吴静芝 (51)Int.Cl. A45B 23/00(2006.01) A45B 25/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57)摘要 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包括一中心支撑 杆、 分别设置在该中心支。
2、撑杆上下两端的一伞骨 和一第一功能箱, 该伞骨以中心支撑杆为中心向 四周成辐射状支撑起太阳伞的伞面。 所述第一功 能箱为筒形且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心支撑杆下端, 该第一功能箱内水平设置有六根可径向伸出该 第一功能箱侧壁的伸缩杆, 该伸缩杆在第一功能 箱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该伸缩杆上支撑着一坐具 组件。 本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通过在第一功能箱 内设置可水平方便伸缩的伸缩杆来支撑起一坐 具组件, 坐具组件上坐人时, 人的重量使得太阳 伞更稳固, 风大是也不容易发生剧烈摇晃。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7788633 A 2018.03.13 CN 107788633 A 1.一种带。
3、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包括一中心支撑杆、 分别设置在该中心支撑杆上下两端 的一伞骨和一第一功能箱, 该伞骨以中心支撑杆为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支撑起太阳伞的伞 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能箱为筒形且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心支撑杆下端, 该第一功能箱 内水平设置有六根可径向伸出该第一功能箱侧壁的伸缩杆, 该伸缩杆在第一功能箱的周向 上均匀分布, 该伸缩杆上支撑着一坐具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具组件包括若干 块坐板, 该坐板均为梯形体且腰线等长, 该坐板的腰部依次连接使得该坐具组件成环状围 在所述中心支撑杆外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
4、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一块所述坐板的腰部 边沿均设置有弧形凹陷, 相邻两块坐板的两个弧形凹陷一同形成一个具有半圆形弧面的定 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其特征在于: 每一块所述坐板的底面 均设置有一个螺孔, 每一螺孔匹配旋入一支撑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板共有六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骨包括一套设在 中心支撑杆上端的支撑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支撑杆的底部 设置有配重底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
5、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支撑杆的上端 设置有一限位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88633 A 2 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太阳伞包括伞骨、 伞面、 支撑杆, 伞骨的一端通过支撑环与支撑杆滑动连 接, 伞骨的另一端以支撑杆为中轴, 成辐射状支撑伞面, 支撑杆其为整个太阳伞的支撑, 支 撑杆上端支撑伞骨和伞面而下端连接底座, 由于户外的太阳伞在自然风力比较大的时候会 发生剧烈的摇摆, 因此, 通常太阳伞的底座都设置有体积、 重量都较大的配重块, 比如铸铁、 天然石、 水泥块、 可灌水。
6、的塑料桶等。 这样的底座由于重量较大, 搬运、 安装起来非常不便, 防风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提供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 构, 通过在第一功能箱内设置可水平方便伸缩的的伸缩杆来支撑起一坐具组件, 坐具组件 上坐人时, 人的重量使得太阳伞更稳固, 风大是也不容易发生剧烈摇晃。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包括一中心支撑 杆、 分别设置在该中心支撑杆上下两端的一伞骨和一第一功能箱, 该伞骨以中心支撑杆为 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支撑起太阳伞的伞面。 所述第一功能箱为筒形且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心 支撑杆下端, 。
7、该第一功能箱内水平设置有六根可径向伸出该第一功能箱侧壁的伸缩杆, 该 伸缩杆在第一功能箱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该伸缩杆上支撑着一坐具组件。 0005 进一步, 所述坐具组件包括若干块坐板, 该坐板均为梯形体且腰线等长, 该坐板的 腰部依次连接使得该坐具组件成环状围在所述中心支撑杆外围。 0006 进一步, 每一块所述坐板的腰部边沿均设置有弧形凹陷, 相邻两块坐板的两个弧 形凹陷一同形成一个具有半圆形弧面的定位槽。 0007 进一步, 每一块所述坐板的底面均设置有一个螺孔, 每一螺孔匹配旋入一支撑腿。 0008 进一步, 所述坐板共有六块。 0009 进一步, 所述伞骨包括一套设在中心支撑杆上端的。
8、支撑环。 0010 进一步, 所述中心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底座。 0011 进一步, 所述中心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一限位块。 0012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3 、 本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功能箱, 通过从第一功能箱侧壁水平 伸出的伸缩杆来支撑着起一坐具组件, 坐具组件上坐人时, 人的重量使得太阳伞更稳固, 风 大时太阳伞也不会发生剧烈摇晃; 如坐具组件上不坐人时, 坐具组件设置的支撑腿使得太 阳伞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 太阳伞也能更加稳固, 不怕风大发生摇晃; 0014 、 坐具组件底部设置有六个定位槽与第一功能箱上的六根伸缩杆匹配, 使得坐 具组件被支撑。
9、在伸缩杆上而不容易打滑, 坐人时更安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788633 A 3 0015 、 坐具组件的坐板可通过合页连接, 使得该坐具组件可折叠, 收放和安装都比较 方便; 0016 、 第一功能箱上的伸缩杆在没有支撑其坐具组件时可缩回第一功能箱内, 不占 用太多太阳伞下面的空间。 0017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 式。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的坐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
10、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上” 、“下” 、 “前” 、“后” 、“左” 、“右” 、“坚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 本案的带坐具的太阳伞结构, 包括一中心支撑杆10、 分别设 置在该中心支撑杆10上下两端的伞骨20和第一功能箱30, 该。
11、中心支撑杆10的底部设置有配 重底座40。 0023 所述伞骨20, 其包括若干撑杆、 若干连杆及一个支撑环21, 该撑杆、 连杆和支撑环 21通过现有技术连接, 该支撑环21套设在中心支撑杆10上端, 并与中心支撑杆10滑动连接, 该支撑环21上下滑动使得伞骨20以该中心支撑杆10为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支撑起太阳伞 的伞面22, 所述伞骨20撑开时通过设置在中心支撑杆10上端的限位块23限位卡紧。 0024 所述第一功能箱30, 其为筒形且固定套设在所述中心支撑杆10下端, 该第一功能 箱30内水平设置有六根可径向伸出该第一功能箱30侧壁的伸缩杆31, 该伸缩杆31在第一功 能箱30的周向上均。
12、匀分布, 该伸缩杆31上支撑着一坐具组件50。 该伸缩杆31上不支撑着一 坐具组件50的时候, 伸缩杆31可缩回该第一功能箱30内, 需要时再手工将其拉出。 0025 所述坐具组件50, 其包括六块梯形体的坐板51, 该坐板51腰线等长, 且六块坐板51 的腰部依次连接使得该坐具组件50成环状围在所述中心支撑杆10外围。 每一块坐板51的腰 部边沿均设置有弧形凹陷, 相邻两块坐板51的两个弧形凹陷一同形成一个具有半圆形弧面 的定位槽52, 所述坐具组件50上的六个定位槽52与六根所述伸缩杆31匹配, 使得所述坐具 组件50可稳定支撑在所述伸缩杆31上而不容易打滑。 本实施例中, 所述坐板51可。
13、通过合页 连接, 使得该坐具组件50可折叠, 收放和安装都比较方便, 同时可通过一些连接锁片将所述 坐具组件50固紧在所述伸缩杆31上。 0026 每一块所述坐板51的底面均设置有一个螺孔53, 每一螺孔53匹配旋入一根支撑腿 54, 该支撑腿54底部与地面接触。 实际使用中, 当太阳伞下面的所述坐具组件50上坐了人的 时候, 人体重量使得该太阳伞更加稳固, 再大的自然风都不会让太阳伞发生剧烈摇晃; 如果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788633 A 4 太阳伞下面的所述坐具组件50上没有坐人, 由于处于中心支撑轴外圈的支撑腿54底部均与 地面接触, 太阳伞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 太阳伞也能更加稳固, 不怕风大时发生摇 晃。 0027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发 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788633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7788633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7788633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778863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