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川型护脊背幅.pdf

  • 上传人:a3
  • 文档编号:7743650
  • 上传时间:2019-10-29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98.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672683.2

    申请日:

    20101221

    公开号:

    CN201911511U

    公开日:

    2011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5F3/08

    主分类号:

    A45F3/08

    申请人:

    熊若仪

    发明人:

    熊若仪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宝龙路11号

    优先权:

    CN201020672683U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彭长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川型护脊背幅,包括有背板,该背板上设有中间凸条、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该中间凸条、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均贯通该背板的上下端,由该中间凸条、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组合形成川字型的凸起物;该左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气槽,该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气槽;藉此,通过于背板上设置有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该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符合人体背部的生理曲线的要求,使得背包的重量均匀分配于人体背部上,平均受力,减轻肩部负担,以舒缓背包者的肌肉疲劳,从而达到护脊、保健的目的,以及,该两导气槽有利于背部空气的流通,有效解决背部闷热,舒适健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川型护脊背幅,包括有背板,其特征在于:该背板上设置有用于承托人体脊柱的中间凸条以及用于承托人体脊柱两侧腰背肌肉的左侧凸条、右侧凸条,该中间凸条、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均贯通该背板的上下端,由该中间凸条、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组合形成川字型的凸起物;以及,该左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气槽,该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气槽,该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均贯通背板的上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型护脊背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型护脊背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条上端厚度小于下端厚度,且该中间凸条的厚度由上端向下端逐渐加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背负用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能够舒缓背包者肌肉疲劳的川型护脊背幅。

    背景技术

    学生书包过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书包总重量超过体重15%便定义为过重,书包过重会有机会引起颈肩背痛、腰肌酸痛及寒背等问题,尤其对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危害最大,另一方面,不正确的背包姿势也是引起颈肩背痛、腰肌酸痛及寒背等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现有的书包其受力点过于集中在肩部上,容易造成肩部肌肉疲劳,甚至是腰椎变形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给家长带来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于书包与背包接触的侧面上安装有背幅,然而,现有的背幅大多只在于纠正使用者的背包姿势,而且现有的背幅其设计过于简陋,不能使书包的重量平均分配于背部上,对人体的脊椎也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川型护脊背幅,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背幅不能对人体的脊椎起到保护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川型护脊背幅,包括有背板,该背板上设置有用于承托人体脊柱的中间凸条以及用于承托人体脊柱两侧腰背肌肉的左侧凸条、右侧凸条,该中间凸条、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均贯通该背板的上下端,由该中间凸条、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组合形成川字型的凸起物;以及,该左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气槽,该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气槽,该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均贯通背板的上下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侧凸条和右侧凸条的厚度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凸条上端厚度小于下端厚度,且该中间凸条的厚度由上端向下端逐渐加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背板上设置有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该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符合人体背部的生理曲线的要求,通过结合利用该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使得背包的重量均匀分配于人体背部上,平均受力,减轻肩部负担,以舒缓背包者的肌肉疲劳,从而达到护脊、保健的目的。

    二、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利用该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一方面可减少背包对脊椎的压力,另一方面其有利于背部空气的流通,并可将人体背部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去,让背部保持通风干燥,有效解决背部闷热,舒适健康,提高背包者背包的舒适度。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面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背板            20、左侧凸条

    30、右侧凸条        40、中间凸条

    51、第一导气槽      52、第二导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背板10以及设置于背板10上的左侧凸条20、右侧凸条30和中间凸条40。

    其中,该背板10的形状和结构如图1所示,该背板10的大小与人体的脊背相适配。该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均采用特厚柔软背垫做成,该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分别对应设置于背板10的左侧缘和右侧缘上,且该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均贯通该背板10的上下端,该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的形状分别与人体脊柱两侧腰背相适配,该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的厚度相同,该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用于承托人体脊柱两侧腰背肌肉,起到平均分配受力的作用。

    该中间凸条40亦采用特厚柔软背垫做成,该中间凸条40位于前述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之间,且该中间凸条40贯通背板10的上下端,该中间凸条40与人体的脊柱相适配,该中间凸条40的上端厚度小于下端厚度,且该中间凸条40的厚度由上端向下端逐渐加厚,符合人体背部的生理曲线的要求,该中间凸条40用于承托人体脊柱。另外,该中间凸条40与前述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组合形成川字型的凸起物,利用该凸起物可将背包的重量均匀分配到人体背部上。

    以及,该中间凸条40与左侧凸条20之间形成有第一导气槽51,该中间凸条40与右侧凸条30之间形成有第二导气槽52,该第一导气槽51和第二导气槽52均贯通背板10的上下端,该第一导气槽51和第二导气槽52可以将人体背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让人体背部保持通风干燥。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书包或各种背包上,亦可单独使用以保护人体脊椎。使用时,该左侧凸条20和右侧凸条30分别抵于人体脊柱两侧腰背肌肉上,该中间凸条40抵于人体脊柱上,以此使得背包的重量均匀分配到人体背部。并且该第一导气槽51和第二导气槽52与人体背部之间形成有间隙,人体背部产生的热量通过该间隙可及时散发出去,保持人体背部通风干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于背板上设置有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该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符合人体背部的生理曲线的要求,通过结合利用该左侧凸条、右侧凸条和中间凸条,使得背包的重量均匀分配于人体背部上,平均受力,减轻肩部负担,以舒缓背包者的肌肉疲劳,从而达到护脊、保健的目的。其次,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利用该第一导气槽和第二导气槽一方面可减少背包对脊椎的压力,另一方面其有利于背部空气的流通,并可将人体背部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去,让背部保持通风干燥,有效解决背部闷热,舒适健康,提高背包者背包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川型护 脊背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川型护脊背幅.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7436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