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7740954
  • 上传时间:2019-10-29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271.4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10816.7

    申请日:

    20160107

    公开号:

    CN205379591U

    公开日:

    2016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1/075

    主分类号:

    A63B21/075

    申请人:

    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贵杰,李远彦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58号亚太广场皇冠楼C幢第7楼

    优先权:

    CN201620010816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受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凹槽,把手的两个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凹槽左右两侧内壁后延伸至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面分别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所述左侧盖板和所述右侧盖板通过导槽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左侧盖板和所述右侧盖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面底部均设有磁钢,所述外壳内装有N节钢管、电池组模块,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多样,便于携带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凹槽,把手的两个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凹槽左右两侧内壁后延伸至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面分别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所述左侧盖板和所述右侧盖板通过导槽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左侧盖板和所述右侧盖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面底部均设有磁钢,所述外壳内装有N节钢管、电池组模块,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采用防弹钢板制成,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塑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表面设有一层橡胶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对应设有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两个连接端均为螺纹连接端,所述钢管两端均为螺纹连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装有钢管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内装有:催泪济喷射器、无线定位呼叫器、气动暗器发射器、电警棍、LED手电筒、取证摄像记录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装置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力量训练是部队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目前部队所使用的力量训练器材主要有杠铃、哑铃、拉力器等,这些训练器材通过增减部件来改变重量,调整训练难度。这些训练器材在训练中有各自用途,不能组合使用,使得训练器材种类多,数量大,造成极大地浪费,特别是部队外出执行任务、驻训时,作战装备器材和训练器材数量较大,难以运输和携带,影响了作战和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力量训练器存在功能单一、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力量训练器存在功能单一、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多样,便于携带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凹槽,把手的两个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凹槽左右两侧内壁后延伸至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面分别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所述左侧盖板和所述右侧盖板通过导槽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左侧盖板和所述右侧盖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面底部均设有磁钢,所述外壳内装有N节钢管、电池组模块,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其中,使用人员可以手提把手上下运动相当于使用传统的哑铃进行训练,将外壳内的钢管取出进行对接后形成长杆,长杆一端与穿过第一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的侧盖板的通孔后与把手连接,长杆的另一端与穿过第二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的侧盖板的通孔后与把手连接,这样利于长杆、第一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第二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连接组成杠铃进行负重训练。

    其中,电池组模块,用于为装入外壳内的各种用电器充电,也可作为备用电源向外输出直流电源,可作为带电装备的备用电源。

    其中,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采用防弹钢板制成,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塑料层。聚四氟乙烯塑料层具有耐磨、防火、防酸碱性强的性能。

    其中,所述把手表面设有一层橡胶护套。橡胶护套增大摩擦和保护使用者手部皮肤。

    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也可作为射击时枪支的依据物,将枪架于把手上,提高了枪支射击的稳定性。也可将多个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防弹掩体。

    其中,所述通孔对应设有盖板。当需要穿入钢管时,打开盖板,不需要时关闭。侧盖板通过外壳侧面的导槽可上下滑动,滑下并关闭时通过安装在底部的磁钢吸附固定。

    其中,所述把手的两个连接端均为螺纹连接端,所述钢管两端均为螺纹连接端。其中,所述外壳内还装有钢管接头。利于螺纹进行连接,也可以利用钢管接头进行连接。

    其中,所述钢管内装有:催泪济喷射器、无线定位呼叫器、气动暗器发射器、电警棍、LED手电筒、取证摄像记录仪。利用钢管内装有的仪器可以便于任务的执行,将这些仪器的功能结合在负重装置中,便于用户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多样,便于携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的侧盖板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组成杠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力量训练器存在功能单一、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多样,便于携带的技术效果。

    为了克服负重训练器材和装备器材功能单一,不能组合使用,利用率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结合部队执勤、训练器材使用要求和现状,设计了多用途负重训练器。该负重训练器可用于负重训练,也可作为野外休息时的小板凳、还可组合起来用于摆放地图,进行军事标图,其内部安装蓄电池,可作为带电装备的备用电源;其内可集成电警棍、对讲机、LED手电筒、手持式摄像机、手持式催泪喷射器和气动发射装制等常用装备器材,这些器材经组合可组成执勤应急棍、双节棍,用于防袭击或打击敌人;在射击训练或战时射击时可作为枪支的依托物和有效的掩体。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请参考图1-图4,由外壳101、把手102、左侧盖板103、右侧盖板104组成。形成多功能负重训练器的外部结构,外壳101用来安装把手102、左侧盖板103和右侧盖板104。每个壳内可安装电池组、充电电路和多节钢管。外壳101表面为耐磨、防火、防酸碱性强的聚四氟乙烯塑料,盒体为4mm防弹钢板;把手102内为钢管,表面是一层橡胶护套,增大摩擦和保护使用者手部皮肤。

    负重训练器也可作为射击时枪支的依据物,将枪架于把手102上,提高了枪支射击的稳定性。也可将多个负重训练器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防弹掩体。

    附图2:多功能负重训练器材侧盖板示意图。201为侧盖板104上的通孔,用于钢管从该孔穿入并与把手钢管两端以螺纹连接,202为通过201的盖板,当需要穿入钢管时,打开盖板202,不需要时关闭202。侧盖板通过外壳101侧面的导槽203可上下滑动,滑下并关闭时通过安装在底部的磁钢204固定。

    附图3:多功能负重训练器内部结构图。301是把手两端的钢管接头,用于将把手通过螺母固定在壳体101上,也用于钢管401通过通孔201与301螺纹连接。302为多功能负重训练器内电池组和充电及电源管理电路模块,用于为装入外壳101内的各种用电器充电,也可作为备用电源向外输出直流电源。303为钢管,作为负重训练器增减重量的配件,也可作为各种器材的外壳,通过外壳内硬质海绵固定。303是多功能负重训练器的关键部件,可通过在钢管内安装不同的电路实现不同的功能,既作为负重训练器重量增减的配件,也可做成执勤、训练、处突用器材。

    附图4:多功能负重训练器组成杠铃图。401为三节钢管组成杠铃杠杆,402和403为两只多功能负重训练器整体。杠铃重量可通过在402和403内部充填重物来改变。

    内部各钢管可做成催泪济喷射器、无线定位呼叫器、气动暗器发射器、电警棍、LED手电筒、取证摄像记录仪等设备。几节钢管可组合成长短不一的应急电警棍507或双节棍,延长打击或电击距离。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杠铃、哑铃、电警棍、摄像取证仪、催泪济喷射器等训练、执勤器材有机结合,增加充电及电源管理电路,使多功能训练器功能齐全,解决了部队野外执勤、驻训装备器材多、功能单一、携带困难的缺陷,提高了执勤训练效果,特别是组合使用还可实现延长电击或打击距离、实现多种体能训练的目的,经部队使用,军事效益明显。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关 键  词:
    一种 多功能 负重 训练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74095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