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14119.9 (22)申请日 2016.01.07 104209007 2015.06.05 TW A63F 9/30(2006.01) (73)专利权人 北日本通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福岛县须贺川市横山町 81 (72)发明人 松川大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李林 (54) 实用新型名称 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 装置, 包括一壳体、 一引导座、 一活动轴、 一复合式 弹簧、 至少一夹爪、 。
2、一动力源及一连动件。其中该 引导座系活动穿设于该壳体的底部, 且该活动轴 活动穿设于该引导座的一中空轴管内, 并将该复 合式弹簧套设于该活动轴上, 该夹爪则活动枢接 于该壳体与该表面之间, 该动力源设于该壳体内 部且电性连接一电力源, 以及该连动件衔接设于 该动力源及该活动轴的顶端之间 ; 当该动力源被 驱动后, 该活动轴及该引导座会同步产生往复的 上下移动, 且该夹爪闭合时因受到该复合式弹簧 具有二段以上的不同弹性系数的作用而不会轻易 张开。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9页 CN 2。
3、05434955 U 2016.08.10 CN 205434955 U 1.一种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一壳体, 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且该壳体底部设有一第一穿孔; 一引导座, 其顶部设有一中空轴管而活动穿设于该第一穿孔内, 且该中空轴管顶部设 有一第二穿孔, 使该引导座能够相对该壳体作上下的线性移动; 一活动轴, 活动穿设于该第二穿孔内; 一复合式弹簧, 套设于该活动轴上, 其顶端卡掣于该中空轴管顶部, 且底端卡掣于该活 动轴的底部, 该复合式弹簧具有二段以上的不同弹性系数; 至少一夹爪, 其中段枢接有一连杆, 该连杆的一端枢接于该壳体表面, 且该夹爪的一端 。
4、枢接于该引导座, 以在该引导座上下移动时呈现张开或闭合; 一动力源, 设于该壳体内部且电性连接一电力源; 及 一连动件, 衔接于该动力源及该活动轴的顶端之间; 当该动力源被驱动后, 会带动该连 动件作线性伸缩, 使该活动轴及该引导座同步产生往复的上下移动, 当该活动轴向上移动 时, 该夹爪会闭合, 且受到该复合式弹簧的作用下, 该夹爪在闭合后还会具有弹性而不会轻 易张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一控制电路 板, 其电性连接该动力源, 以供控制该动力源的进给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一夹爪状态 。
5、检测基板, 其电性连接该控制电路板, 该夹爪状态检测基板间隔设有一下检测点及一上检 测点, 且该中空轴管的外壁面上设有一遮挡臂, 当该遮挡臂通过该下检测点时该夹爪处于 张开状态, 该遮挡臂通过该上检测点时该夹爪处于闭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一限位结 构, 设于该中空轴管相对于该遮挡臂另一侧的外壁面上, 使该中空轴管能够相对该限位结 构作限位的线性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限位结构包含设 于该中空轴管表面的一限位块, 以及设于该壳体内部的一限位滑轨, 且该限位块活动设于 该限位滑轨上。 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动力源是马达, 则该连动件是钢索, 该控制电路板设有一旋转编码轴及一编码基板, 该旋转编码轴以轴向 垂直于该动力源的方式设置, 且一端与该连动件相连接, 以供旋转卷动该连动件进行伸缩, 该旋转编码轴的另一端则与该动力源相连接, 并与该编码基板互成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编码轴为一 光栅片而在周缘等间隔设置有复数个缺口, 且该编码基板设有一光学感测器, 该光学感测 器能够通过该复数个缺口而将该动力源旋转动力数值化。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
7、于, 该动力源是电磁线 圈, 则该连动件是导磁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引导座周围对应 该夹爪设有复数个固定部, 且该夹爪的端部对应设有一固定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部为并排 设置的一螺孔及一定位孔, 该固定座为一螺孔及一定位柱, 固定时, 该定位柱对应插置于该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5434955 U 2 定位孔内, 再通过一固定螺丝穿过螺孔而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5434955 U 3 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8、本实用新型涉及抓取物品的游戏机领域, 特别是指该种游戏机所使用的夹爪张力 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市面上有许多用来抓取如: 玩具布偶、 小饰品等奖品的游戏机, 并于一密闭空间的 顶部设置有可活动调整前后或左右平移的一移动装置, 其下方悬吊设有一夹爪, 操作者可 于该密闭空间的外部操控该移动装置于该密闭空间内部进行水平移动后, 再操控该夹爪升 降作夹取, 进而达到训练隔空取物的空间平衡感, 以及增加游戏的乐趣。 0003 这类的游戏机设计中, 除该移动装置的操作设计之外, 最重要的结构莫过于夹爪 的结构, 目前, 市面上的设计方式众多, 目前最常见夹爪系利用电磁线圈的一驱动杆连接至 一基。
9、座, 再将复数个爪钩的一端分别活动枢接于该基座的周缘, 当该电磁线圈供电激磁后 而使该驱动杆向上移动, 并同步带动该基座向上移动, 同时, 所述的这些爪钩受该基座连动 后而形成向内夹压, 形成有如闭合的型态以夹取物品; 反之, 当切断电力供输后, 则该驱动 杆及该基座因无磁力吸引而自然受重力作用并下降, 故所述的这些爪钩则向外扩张的最大 张开角度, 形成如开启的型态以放开物品。 0004 但是, 现行流通的电磁线圈, 由于铁心的设计有可能造成夹爪闭合的状态不够完 整, 或是电磁线圈的线圈部分产生高温, 都会造成夹持力道不平均, 而导致操作者在进行夹 持物品的输送过程中容易掉落。 一般为了解决该。
10、一问题, 不外乎提升供给电磁线圈所使用 的电流量, 或是增加线圈匝数以激发较强的磁力, 以提升夹持力道, 但这样的作法适得其 反, 由于耗费较多电力以及增加线圈匝数的激磁作动, 都是造成该电磁线圈过热损毁的原 因, 而必须进行更换及维修, 对于厂商的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来说都是一大负担。 另外, 这 种采用电磁线圈类型的夹爪结构, 其切断供电后, 因为该基座受重力作用就会直接使所述 的这些爪钩开启, 导致操作者觉得夹持力道不足而无法有效抓取, 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抓取 的兴趣。 0005 因此, 如何再度激发操作者想继续玩的兴趣, 也即让操作者认为自己更有机会抓 取所需的奖品, 才能使这类游戏机永续。
11、经营。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 旨在提供一种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是在 带动夹爪的基座与动力源之间设置一复合式弹簧, 当夹持力道不足时, 仍可凭借该复合式 弹簧的回复弹力, 使夹爪仍能保持于闭合状态, 令奖品不会直接掉落, 以提高操作者继续玩 的兴趣。 再者, 这样的设计也不需加大电流或改变原有动力源的配置, 故不会增加太多的建 置成本及后续维修成本。 另外, 还可以搭配控制电路板及夹爪状态检测基板, 对于夹爪可能 松脱的情况, 即时进行补正。 0007 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 说 明 书 1/5 。
12、页 4 CN 205434955 U 4 包括: 0008 一壳体, 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且该壳体底部设有一第一穿孔; 0009 一引导座, 其顶部设有一中空轴管而活动穿设于该第一穿孔内, 且该中空轴管顶 部设有一第二穿孔, 使该引导座能够相对该壳体作上下的线性移动; 0010 一活动轴, 活动穿设于该第二穿孔内; 0011 一复合式弹簧, 套设于该活动轴上, 其顶端卡掣于该中空轴管顶部, 且底端卡掣于 该活动轴的底部, 该复合式弹簧具有二段以上的不同弹性系数; 0012 至少一夹爪, 其中段枢接有一连杆, 该连杆的一端枢接于该壳体表面, 且该夹爪的 一端枢接于该引导座, 以在该引导座上下。
13、移动时呈现张开或闭合; 0013 一动力源, 设于该壳体内部且电性连接一电力源; 及 0014 一连动件, 衔接于该动力源及该活动轴的顶端之间; 当该动力源被驱动后, 会带动 该连动件作线性伸缩, 使该活动轴及该引导座同步产生往复的上下移动, 当该活动轴向上 移动时, 该夹爪会闭合, 且受到该复合式弹簧的作用下, 该夹爪在闭合后还会具有弹性而不 会轻易张开。 0015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还具有一控制电路板, 其电性连接该动 力源, 以供控制该动力源的进给量。 0016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还具有一夹爪状态检测基板, 其电性连 接该控制电路板, 该夹。
14、爪状态检测基板间隔设有一下检测点及一上检测点, 且该中空轴管 的外壁面上设有一遮挡臂, 当该遮挡臂通过该下检测点时该夹爪处于张开状态, 该遮挡臂 通过该上检测点时该夹爪处于闭合状态。 0017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还具有一限位结构, 设于该中空轴管相 对于该遮挡臂另一侧的外壁面上, 使该中空轴管能够相对该限位结构作限位的线性移动。 0018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该限位结构包含设于该中空轴管表面 的一限位块, 以及设于该壳体内部的一限位滑轨, 且该限位块活动设于该限位滑轨上。 0019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该动力源是马达, 则该连。
15、动件是钢索, 该控制电路板设有一旋转编码轴及一编码基板, 该旋转编码轴以轴向垂直于该动力源的方 式设置, 且一端与该连动件相连接, 以供旋转卷动该连动件进行伸缩, 该旋转编码轴的另一 端则与该动力源相连接, 并与该编码基板互成相对。 0020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该旋转编码轴为一光栅片而在周缘等 间隔设置有复数个缺口, 且该编码基板设有一光学感测器, 该光学感测器能够通过该复数 个缺口而将该动力源旋转动力数值化。 0021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该动力源是电磁线圈, 则该连动件是导 磁柱。 0022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该引导座周。
16、围对应该夹爪设有复数个 固定部, 且该夹爪的端部对应设有一固定座。 0023 所述的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其中, 该固定部为并排设置的一螺孔及一定 位孔, 该固定座为一螺孔及一定位柱, 固定时, 该定位柱对应插置于该定位孔内, 再通过一 固定螺丝穿过螺孔而固定。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当该动力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5434955 U 5 源被驱动后, 会带动该连动件作线性伸缩, 使该活动轴及该引导座同步产生往复的上下移 动, 当该活动轴向上移动时, 所述的这些夹爪会闭合, 且受到该复合式弹簧的作用下, 所述 的这些夹。
17、爪于闭合后还会略具有弹性而不会轻易张开。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0027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作动时的状态示意图(一)。 0028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作动时的状态示意图(二)。 0029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一夹爪的示意图。 0030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二夹爪的示意图。 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三夹爪的示意图。 0032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四夹爪的示意图。 0033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安装五夹爪的示意图。 0034 图10是本实用新。
18、型较佳实施例安装六夹爪的示意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1-游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 11-壳体; 111-容置空间; 112-安装 板; 113-第一穿孔; 12-引导座; 121-中空轴管; 122-第二穿孔; 123-固定部; 1231-螺孔; 1232-定位孔; 13-活动轴; 131-C型扣环; 14-复合式弹簧; 141-外弹簧; 142-内弹簧; 15-夹 爪; 151-连杆; 152-固定座; 1521-螺孔; 1522-定位柱; 16-动力源; 17-连动件; 18-控制电路 板; 181-旋转编码轴; 182-编码基板; 19-夹爪状态检测基板; 191-下检测点; 。
19、192-上检测点; 193-遮挡臂; 101-限位结构; 1011-限位块; 1012-限位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 敬请参 阅。 0037 请参阅图1、 图2及图3图4, 以及图5图10,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 解图及组装后的剖视图, 以及安装不同数量的夹爪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游 戏机的夹爪张力调整装置1包括一壳体11、 一引导座12、 一活动轴13、 一复合式弹簧14、 至少 一夹爪15、 一动力源16及一连动件17。 0038 其中该壳体11是金属材料而制成的一圆筒状结构体, 其内部具有。
20、一容置空间111 及一安装板112, 且该安装板112系装设于该壳体11中央而将该容置空间111一分为二, 并于 该壳体11底部设有一第一穿孔113。 0039 该引导座12的顶部设有一中空轴管121而活动穿设于该第一穿孔113内, 且该中空 轴管121顶部设有一第二穿孔122, 使该引导座12可相对该壳体11作上下的线性移动。 应注 意的是, 该引导座12周围系对应该夹爪15而设有六个固定部123, 所述的这些固定部123系 等间隔设置, 且相邻二固定部中心之间系相隔60度, 并且, 该每一固定部123为并排设置的 一螺孔1231及一定位孔1232。 0040 该活动轴13系活动穿设于该第二。
21、穿孔122内, 且该活动轴13的顶端及底端分别设 有一C型扣环131, 该活动轴13的顶端位于该中空轴管121的外部。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5434955 U 6 0041 该复合式弹簧14由弹性系数大的一外弹簧141, 以及弹性系数小的一内弹簧142所 构成, 并依序套设于该活动轴13上, 该外弹簧141系卡掣于该中空轴管121顶部, 且该内弹簧 142系卡掣于该活动轴13的底部。 0042 该至少一夹爪15, 本实用新型依据需求可设置不同数量的该夹爪15, 如图5图10 所示, 其分别为设置不同数量时的示意图, 且该每一夹爪15之中段系枢接有一连杆151, 该 连杆151。
22、的一端枢接于该壳体11表面, 且该每一夹爪15一端设有一固定座152, 该固定座152 用来枢接于该引导座12的该其中一固定部123, 该固定座152则为一螺孔1521及一定位柱 1522, 固定时, 该定位柱1522系对应插置于该定位孔1232内, 再通过一固定螺丝153穿过所 述的这些螺孔1231、 1521而固定, 以在该引导座12上下移动时使所述的这些夹爪15呈现张 开或闭合。 0043 该动力源16设于该壳体11内部且电性连接一电力源(图中未显示), 如图1所示, 该 动力源16位于该安装板112的另一面, 使的与该中空轴管121位于不同的该容置空间111内, 但该二容置空间111仍。
23、保持相通, 故可视为同一个空间, 当然也可分隔为二个独立空间, 应 不以此为限。 0044 该连动件17系用来衔接设于该动力源16及该活动轴13的顶端之间, 与本实用新型 的较佳实施例中, 该动力源16系选用马达, 该连动件17系对应选用钢索, 当然也可使用常见 的电磁线圈及导磁柱的搭配, 应不以此为限。 0045 另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控制电路板18及一夹爪状态检测基板19, 该控制电 路板18电性连接该动力源16, 以供控制该动力源16的进给量。 该夹爪状态检测基板19系电 性连接该控制电路板18, 该夹爪状态检测基板19系间隔设有一下检测点191及一上检测点 192, 且该中空轴管。
24、121的外壁面上设有一遮挡臂193, 当该遮挡臂193通过该下检测点191时 该夹爪15处于张开状态, 该遮挡臂193通过该上检测点192时该夹爪15处于闭合状态。 0046 本实用新型的该动力源16的所以选用马达, 乃是因为该控制电路板18可通过一旋 转编码轴181及一编码基板182来控制该动力源16的进给量, 其原理是通过该旋转编码轴 181以轴向垂直于该动力源16的方式设置, 且一端与该连动件17相连接, 以供旋转卷动该连 动件17进行伸缩, 该旋转编码轴181的另一端则与该动力源16相连接, 并与该编码基板182 互成相对。 其中, 该旋转编码轴181为一光栅片而在周缘等间隔设置有复数。
25、个缺口, 且该编 码基板182设有一光学感测器, 该光学感测器可通过该复数个缺口而将该动力源16的旋转 动力数值化。 0047 并且, 为了使其运作平稳, 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限位结构101, 设于该中空轴管121 相对于该遮挡臂193另一侧的外壁面上, 使该中空轴管121可相对该限位结构101作限位的 线性移动。 其中, 该限位结构101包含设于该中空轴管121表面的一限位块1011, 以及设于该 壳体11内部的一限位滑轨1012, 且该限位块1011活动设于该限位滑轨1012上。 0048 如图3、 图4所示, 当该动力源16被驱动后, 会带动该连动件17作线性伸缩, 使该活 动轴13及该引。
26、导座12同步产生往复的上下移动, 当该活动轴13向上移动时, 所述的这些夹 爪15会闭合, 且受到该复合式弹簧14的作用下, 所述的这些夹爪15于闭合后还会略具有弹 性而不会轻易张开。 0049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 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 但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5434955 U 7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5434955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9 CN 205434955 U 9 图。
27、2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10 CN 205434955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11 CN 205434955 U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2 CN 205434955 U 12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3 CN 205434955 U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4 CN 205434955 U 14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5 CN 205434955 U 15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6 CN 205434955 U 16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7 CN 205434955 U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