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牌机用发牌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牌机用发牌机构.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1275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03 CN 201912755 U *CN201912755U* (21)申请号 201020633162.6 (22)申请日 2010.11.30 A63F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蒋富强 地址 400051 重庆市九龙坡区珠江花园风江 阁 4 单元 12-1 (72)发明人 蒋富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代理人 郭云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它包括盒体, 在该盒体由前至后依次安。
2、装有扑克 牌牵引机构、 进牌机构和送牌机构, 其中牵引机构 中的主动牵引齿轮转速大于所述进牌机构中进牌 齿轮的转速, 在所述进牌机构中还设置有回牌轮。 采用以上回牌机构能够使扑克牌不会重叠的发 出, 采用牵引机构的速度快于进牌机构的速度, 使 得相邻的 2 个扑克牌能够分开, 最终能够实现对 每个娱乐者的精准发牌。 具有成本低、 易于实现等 特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CN 201912758 U1/2 页 2 1. 一种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盒体 (1) , 在。
3、该盒体 (1) 的左、 右侧板 (1a、 1b) 之间安装有送牌轮轴 (2) 、 回牌轮轴 (3) 、 进牌轮轴 (4) 、 主动牵引轮轴 (5) 和从动牵引轮 轴 (6) ; 所述送牌轮轴 (2)安装在所述盒体 (1)后部, 该送牌轮轴 (2)左端穿出所述左侧板 (1a) , 并在该送牌轮轴 (2) 的伸出端固套有送牌齿轮 (7) ,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的所述送 牌轮轴 (2) 上固套有送牌轮 (8) ; 所述回牌轮轴 (3) 和进牌轮轴 (4) 安装在所述盒体 (1) 中部, 其中所述回牌轮轴 (3) 位 于所述进牌轮轴 (4) 上方, 在所述回牌轮轴 (3) 左右两端分别穿出所述。
4、左、 右侧板 (1a、 1b) , 并在该回牌轮轴 (3) 左右伸出端分别固套有左、 右回牌齿轮 (9、 10) ,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 的所述回牌轮轴 (3) 上固套有回牌轮 (11) , 所述进牌轮轴 (4) 右端穿出所述右侧板 (1b) , 并 该进牌轮轴 (4) 的伸出端固套有进牌齿轮 (12) ,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的所述进牌轮轴 (4) 上固套有进牌轮 (13) , 所述回牌轮 (11) 位于所述进牌轮 (13) 上方, 并该回牌轮 (11) 和所述 进牌轮 (13) 之间的间隙小于 1 个扑克牌的厚度 ; 所述主动牵引轮轴 (5) 和从动牵引轮轴 (6) 安装在所。
5、述盒体 (1) 前部, 其中所述从动 牵引轮轴 (6) 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轴 (5) 上方, 所述主动牵引轮轴 (5) 左端伸出所述左侧板 (1a) , 并在该主动牵引轮轴 (5) 的伸出端固套有主动牵引齿轮 (14) ,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 的所述从动牵引轮轴 (6) 上固套有从动牵引轮 (15) ,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的所述主动牵 引轮轴 (5) 上固套有主动牵引轮 (16) , 所述从动牵引轮 (15) 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 (16) 上方 并留有发牌间隙 ; 在所述盒体 (1) 上固定有电机 (17) , 该电机 (17) 的输出端穿出所述左侧板 (1a) , 在 该电机。
6、 (17) 的输出端固套有电机齿轮 (18) , 在所述左侧板 (1a) 外侧面上设有左传动齿轮 (19) , 所述电机齿轮 (18) 与所述左回牌齿轮 (9) 啮合, 所述左回牌齿轮 (9) 与所述左传动齿 轮 (19) 啮合, 所述左传动齿轮 (19) 与所述主动牵引齿轮 (14) 啮合 ; 在所述右侧板 (1b) 外侧面上设有右传动齿轮 (20) , 所述右回牌齿轮 (10) 与所述右传 动齿轮 (20) 啮合, 所述右传动齿轮 (20) 与所述进牌齿轮 (12) 啮合, 所述右传动齿轮 (20) 与所述送牌齿轮 (7) 啮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其特征在。
7、于 : 所述主动牵引齿轮 (14) 和 进牌齿轮 (12) 的外缘线速度比大于 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盒体 (1) 的左、 右侧 板 (1a、 1b) 之间设有第一托板 (21) 、 第二托板 (22) 和挡板 (23) , 其中所述第一托板 (21) 位 于所述送牌轮 (8) 下后方, 所述第二托板 (22) 倾斜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 (16) 和进牌轮 (13) 之间, 在该第二托板 (22) 后部开有第一检测口 (22a) , 所述挡板 (23) 位于所述从动牵引轮 (15) 上前方, 在该挡板 (23) 后部开有第二检测口 (23a。
8、)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送牌轮 (8) 、 回牌轮 (11) 、 进牌轮 (13) 、 从动牵引轮 (15) 和主动牵引轮 (16) 均为两个, 分别同轴安装在所述送 牌轮轴 (2) 、 回牌轮轴 (3) 、 进牌轮轴 (4) 、 从动牵引轮轴 (6) 和主动牵引轮轴 (5) 的中部两 侧。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送牌轮 (8) 呈 长方形块状结构, 该送牌轮 (8) 采用弹性摩擦材料做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2/2 。
9、页 3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牌轮 (13) 和主动牵 引轮 (16) 采用弹性摩擦材料做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1/4 页 4 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娱乐设备,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扑克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扑克牌起源有多种说法, 相传是起源于中国, 供作纸币使用及用来进行牌戏的四 色纸牌, 而后再经过几百年的演变, 才有今日的扑克牌的造型、 规格、 张数, 并发展出诸如 : 二十一点、 捡红点、 十三点、 接龙、 斗地主、 桥牌及梭哈。
10、等各种玩法, 而将知识、 娱乐、 趣味、 教 育融入扑克牌中, 以使扑克牌成为一种最为大众化、 世界化的娱乐用品, 深受广大民众的喜 爱。 0003 随着扑克游戏的发展, 各种代替人工进行扑克牌洗牌发牌的扑克牌洗牌机、 发牌 机相继问世, 而现有的扑克牌发牌机的发牌结构较多, 其均是由送牌机构、 牵引机构等构 成, 但是都存在以下不足 : 第一是其送牌不可靠, 送牌时常常会将 2 个以上的扑克牌同时送 入 ; 第二是牵引时, 常常会出现前 1 个扑克牌和后 1 个扑克牌之间没有间隙, 因此发牌机上 的传感器难以检测发出多少个扑克牌。以上不足均难以保证扑克机精确的发牌, 从而给娱 乐者带来许多不。
11、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发牌更加精准、 可靠的发牌 机用发牌机构。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 设计的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其要点是 : 包括盒体, 在 该盒体的左、 右侧板之间安装有送牌轮轴、 回牌轮轴、 进牌轮轴、 主动牵引轮轴和从动牵引 轮轴 ; 0006 所述送牌轮轴安装在所述盒体后部, 该送牌轮轴左端穿出所述左侧板, 并在该送 牌轮轴的伸出端固套有送牌齿轮, 在位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送牌轮轴上固套有送牌轮 ; 0007 所述回牌轮轴和进牌轮轴安装在所述盒体中部, 其中所述回牌轮轴位于所述进牌 轮轴上方, 在所述回牌轮轴左右两端分。
12、别穿出所述左、 右侧板, 并在该回牌轮轴左右伸出端 分别固套有左、 右回牌齿轮, 在位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回牌轮轴上固套有回牌轮, 所述进牌 轮轴右端穿出所述右侧板, 并该进牌轮轴的伸出端固套有进牌齿轮, 在位于所述盒体内的 所述进牌轮轴上固套有进牌轮, 所述回牌轮位于所述进牌轮上方, 并该回牌轮和所述进牌 轮之间的间隙小于 1 个扑克牌的厚度 ; 0008 所述主动牵引轮轴和从动牵引轮轴安装在所述盒体前部, 其中所述从动牵引轮轴 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轴上方, 所述主动牵引轮轴左端伸出所述左侧板, 并在该主动牵引轮 轴的伸出端固套有主动牵引齿轮, 在位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从动牵引轮轴上固套有从动牵 。
13、引轮, 在位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主动牵引轮轴上固套有主动牵引轮, 所述从动牵引轮位于 所述主动牵引轮上方并留有发牌间隙 ; 0009 在所述盒体上固定有电机, 该电机的输出端穿出所述左侧板, 在该电机的输出端 说 明 书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2/4 页 5 固套有电机齿轮, 在所述左侧板外侧面上设有左传动齿轮, 所述电机齿轮与所述左回牌齿 轮啮合, 所述左回牌齿轮与所述左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左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牵引齿轮啮 合 ; 0010 在所述右侧板外侧面上设有右传动齿轮, 所述右回牌齿轮与所述右传动齿轮啮 合, 所述右传动齿轮与所述进牌齿轮啮合, 所述右。
14、传动齿轮与所述送牌齿轮啮合。 0011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传统发牌机由于发牌机构存在发牌不精准的不足, 从而给娱乐 者带来诸多不便进行设计的, 采用以上结构, 电机通电后, 其输出端带动电机齿轮转动, 电 机齿轮与左回牌齿轮啮合, 故而电机齿轮带动左回牌齿轮转动, 左回牌齿轮与左传动齿轮 啮合, 使得左回牌齿轮带动左传动齿轮转动, 左传动齿轮与主动牵引齿轮啮合, 使得左传动 齿轮带动主动牵引齿轮转动 ; 同时, 由于左回牌齿轮转动, 从而使得回牌轮轴转动后带动右 回牌齿轮转动, 右回牌齿轮与右传动齿轮啮合, 使得右回牌齿轮带动右传动齿轮转动, 右传 动齿轮与进牌齿轮啮合, 使得右传动齿轮带动进牌。
15、齿轮转动, 右传动齿轮与送牌齿轮啮合, 使得右传动齿轮带动送牌齿轮转动。以上各个齿轮的转动, 实现送牌轮轴、 回牌轮轴、 进牌 轮轴和主动牵引轮轴的转动, 最终实现送牌轮、 回牌轮、 进牌轮和主动牵引轮的转动, 扑克 牌在送牌轮的作用下向进牌轮运动, 当扑克牌被送到进牌轮与回牌轮的交接处时, 由于进 牌轮与回牌轮为弹性接触, 因此扑克牌在进牌轮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但当扑克牌为两 2 个 时, 由于进牌轮和回牌轮同向转动, 由于回牌轮和进牌轮之间的间隙小于 1 个扑克牌的厚 度, 扑克牌进入回牌轮和进牌轮之间时, 就会受到一个弹性的挤压力, 此时回牌轮就会给与 其接触的 1 个牌以向后的摩擦力,。
16、 从而使得该 1 个扑克牌往后退, 从而实现一次只能够进 1 个牌, 避免了扑克牌的重叠, 为发牌机精准发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最后扑克牌在主动牵引 轮的作用下从扑克机的出牌口发出, 同时, 设计进牌轮和纸牌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回牌轮 和纸牌之间的摩擦系数, 回牌轮和纸牌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两张纸牌之间的摩擦系数, 从 而使得扑克牌的不重叠、 可靠发出更加可靠。 0012 所述主动牵引齿轮和进牌齿轮的外缘线速度比大于 1, 以上结构, 通过各个齿轮之 间的传递, 最终实现主动牵引齿轮和进牌齿轮的转动, 为了使扑克牌从进牌轮进入后还未 进入主动牵引轮时 2 个扑克牌能够分开, 不出现重叠等便于检测发。
17、牌的数量, 只要使主动 牵引齿轮的转动速度大于进牌齿轮的转动速度即可, 此时主动牵引轮的转动速度就会大于 进牌轮的速度, 从而使进入主动牵引轮的1个扑克牌在较大的速度下与后1个扑克牌分开。 0013 在所述盒体的左、 右侧板之间设有第一托板、 第二托板和挡板, 其中所述第一托板 位于所述送牌轮下后方, 所述第二托板倾斜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和进牌轮之间, 在该第二 托板后部开有第一检测口, 所述挡板位于所述从动牵引轮上前方, 在该挡板后部开有第二 检测口。 采用以上结构, 当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发牌机中时, 发牌机中的光感探头就能够通 过第一检测口和第二检测口对本实用新型中发出的扑克牌进行检测, 并。
18、计算出扑克牌的数 量, 从而实现精准的发牌。 0014 所述送牌轮、 回牌轮、 进牌轮、 从动牵引轮和主动牵引轮均为两个, 分别同轴安装 在所述送牌轮轴、 回牌轮轴、 进牌轮轴、 从动牵引轮轴和主动牵引轮轴的中部两侧。采用以 上结构, 能够使得扑克牌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等。 0015 为了提高送牌的效果, 所述送牌轮呈长方形块状结构, 该送牌轮采用弹性摩擦材 料做成。 说 明 书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3/4 页 6 0016 所述进牌轮和主动牵引轮采用弹性摩擦材料做成。 0017 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 采用回牌机构能够使扑克牌不会重叠。
19、的发 出, 采用牵引机构的速度快于进牌机构的速度, 使得相邻的 2 个扑克牌能够分开, 最终能够 实现对每个娱乐者的精准发牌。具有成本低、 易于实现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2 为图 1 的俯视图 ; 0020 图 3 为图 1 的仰视图 ; 0021 图 4 为图 1 中的 A-A 剖视图 ; 0022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 0023 图 6 为图 5 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0025 如图 1 6 所示的发牌机用发牌机构, 包括盒体 1, 在该。
20、盒体 1 的左、 右侧板 1a、 1b 之间安装有送牌轮轴2、 回牌轮轴3、 进牌轮轴4、 主动牵引轮轴5和从动牵引轮轴6 ; 所述送 牌轮轴 2 安装在所述盒体 1 后部, 该送牌轮轴 2 左端穿出所述左侧板 1a, 并在该送牌轮轴 2 的伸出端固套有送牌齿轮 7,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的所述送牌轮轴 2 上固套有送牌轮 8 ; 所 述回牌轮轴 3 和进牌轮轴 4 安装在所述盒体 1 中部, 其中所述回牌轮轴 3 位于所述进牌轮 轴4上方, 在所述回牌轮轴3左右两端分别穿出所述左、 右侧板1a、 1b, 并在该回牌轮轴3左 右伸出端分别固套有左、 右回牌齿轮9、 10, 在位于所述盒体1内。
21、的所述回牌轮轴3上固套有 回牌轮 11, 所述进牌轮轴 4 右端穿出所述右侧板 1b, 并该进牌轮轴 4 的伸出端固套有进牌 齿轮 12,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的所述进牌轮轴 4 上固套有进牌轮 13, 所述回牌轮 11 位于所 述进牌轮 13 上方, 并该回牌轮 11 和所述进牌轮 13 之间的间隙小于 1 个扑克牌的厚度, 当 然该回牌轮 11 和进牌轮 13 弹性接触也可 ; 所述主动牵引轮轴 5 和从动牵引轮轴 6 安装在 所述盒体 1 前部, 其中所述从动牵引轮轴 6 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轴 5 上方, 所述主动牵引轮 轴 5 左端伸出所述左侧板 1a, 并在该主动牵引轮轴 5 的伸。
22、出端固套有主动牵引齿轮 14, 在 位于所述盒体 1 内的所述从动牵引轮轴 6 上固套有从动牵引轮 15, 在位于所述盒体 1 内的 所述主动牵引轮轴 5 上固套有主动牵引轮 16, 所述从动牵引轮 15 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 16 上方并留有发牌间隙 ; 在所述盒体 1 上固定有电机 17, 该电机 17 的输出端穿出所述左侧板 1a, 在该电机 17 的输出端固套有电机齿轮 18, 在所述左侧板 1a 外侧面上设有左传动齿轮 19, 所述电机齿轮 18 与所述左回牌齿轮 9 啮合, 所述左回牌齿轮 9 与所述左传动齿轮 19 啮 合, 所述左传动齿轮 19 与所述主动牵引齿轮 14 啮合, 。
23、在所述右侧板 1b 外侧面上设有右传 动齿轮 20, 所述右回牌齿轮 10 与所述右传动齿轮 20 啮合, 所述右传动齿轮 20 与所述进牌 齿轮 12 啮合, 所述右传动齿轮 20 与所述送牌齿轮 7 啮合, 所述主动牵引齿轮 14 和进牌齿 轮 12 的外缘线速度比大于 1。 0026 结合图 1、 图 4、 图 5 和图 6 还快于看出 : 在所述盒体 1 的左、 右侧板 1a、 1b 之间设 有第一托板 21、 第二托板 22 和挡板 23, 其中所述第一托板 21 位于所述送牌轮 8 下后方, 所 说 明 书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4/4 页 7 。
24、述第二托板 22 倾斜位于所述主动牵引轮 16 和进牌轮 13 之间, 在该第二托板 22 后部开有 第一检测口22a, 所述挡板23位于所述从动牵引轮15上前方, 在该挡板23后部开有第二检 测口 23a。 0027 请参见图 1、 图 5 和图 6 : 所述送牌轮 8、 回牌轮 11、 进牌轮 13、 从动牵引轮 15 和主 动牵引轮 16 均为两个, 分别同轴安装在所述送牌轮轴 2、 回牌轮轴 3、 进牌轮轴 4、 从动牵引 轮轴 6 和主动牵引轮轴 5 的中部两侧 ; 所述送牌轮 8 呈长方形块状结构, 该送牌轮 8 采用弹 性摩擦材料做成, 所述进牌轮 13 和主动牵引轮 16 采用。
25、弹性摩擦材料做成。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1/4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2/4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3/4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2755 U CN 201912758 U4/4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275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