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雨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风雨伞.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06326.8 (22)申请日 2016.12.01 (73)专利权人 朱玲弋雯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港大道 1550号上海海事大学 (72)发明人 朱玲弋雯 (51)Int.Cl. A45B 11/00(2006.01) A45B 25/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抗风雨伞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风雨伞, 包括主伞 体, 所述主伞体包括撑杆、 主伞骨以及主伞面, 还 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 所述副伞体包括副 。
2、伞骨、 副伞面以及斜拉伞骨, 副伞骨与主伞骨一 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 副伞面的顶部与主伞面 的底部无缝对接, 斜拉伞骨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 主伞骨以及副伞骨的中部, 斜拉伞骨包括相互铰 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 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装置, 副伞骨的底端外伸出一 固定端, 主伞骨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端固定 卡合的别卡一, 将副伞体从主伞体边缘处放下 来, 通过斜拉伞骨以及限位装置对副伞体进行限 位固定, 使得主伞体的边缘处呈现一透明幕帘 状, 一方面不影响视线, 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遮 挡风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390435 U 2017.08.11。
3、 CN 206390435 U 1.一种抗风雨伞, 包括主伞体(1), 所述主伞体(1)包括撑杆(11)、 主伞骨(12)以及主伞 面(13),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2), 所述副伞体(2)包括副伞骨(21)、 副伞面(22)以及斜拉伞骨(23), 所述副伞骨(21)与主伞骨(12)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 所述副伞面(22)的顶部与主伞面(13)的底部无缝对接, 所述斜拉伞骨(23)两端分别铰接连 接于主伞骨(12)以及副伞骨(21)的中部, 斜拉伞骨(23)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 骨(231)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231)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装置(232), 所述副。
4、伞骨(21)的底端 外伸出一固定端(211), 主伞骨(12)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端(211)固定卡合的别卡一 (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雨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伞面(22)采用透明材质所 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雨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232)包括一设置 于其中一个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固定杆(2321)且所述固定杆(2321)能够自由转动, 还包 括一设置于另一个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别卡二(2322), 所述固定杆(2321)能够与别卡二 (2322)固定卡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90435 U 。
5、2 一种抗风雨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抗风雨伞。 背景技术 0002 伞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遮风挡雨的一种工具, 现目前的伞具从功能来 说, 分为雨伞和太阳伞两种, 而从伞具的收纳形式又分为折叠伞以及非折叠伞两种, 而现在 的雨伞无论是折叠或者非折叠的, 在使用过程中, 其展开使用时均为一个凹弧状, 当遇到风 雨较大的天气时, 往往遮雨效果较差, 很多时候打伞的人群叫苦不迭, 这部分人更希望是穿 雨衣觉得更能遮雨, 现目前缺少一种抗风雨效果较好的伞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现提出一。
6、种抗风雨伞, 其遮风挡雨效果好, 使用方便。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风雨伞, 包括主伞 体, 所述主伞体包括撑杆、 主伞骨以及主伞面, 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 所述副伞体 包括副伞骨、 副伞面以及斜拉伞骨, 所述副伞骨与主伞骨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 所述副 伞面的顶部与主伞面的底部无缝对接, 所述斜拉伞骨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主伞骨以及副伞 骨的中部, 斜拉伞骨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的中部设置 有限位装置, 所述副伞骨的底端外伸出一固定端, 主伞骨的内侧设置有能够与固定端固定 卡合的别卡一。 。
7、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副伞面采用透明材质所制而成。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设置于其中一个子斜拉伞骨上的固定杆且所述固 定杆能够自由转动, 还包括一设置于另一个子斜拉伞骨上的别卡二, 所述固定杆能够与别 卡二固定卡合。 0009 (三)有益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抗风雨伞, 其可以通过铰接连接关系, 将副伞体从主伞体 边缘处放下来, 通过斜拉伞骨以及限位装置对副伞体进行限位固定, 使得主伞体的边缘处 呈现一透明幕帘状, 一方面不影响视线, 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遮挡风雨, 提高雨伞遮雨效 果, 同时, 本实用。
8、新型收纳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1-主伞体; 2-副伞体; 11-撑杆; 12-主伞骨; 13-主伞面; 21-副伞骨; 22-副伞面; 23- 斜拉伞骨; 121-别卡一; 211-固定端; 231-子斜拉伞骨; 232-限位装置; 2321-固定杆; 2322-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90435 U 3 别卡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
9、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 如图1所示的一种抗风雨伞, 包括主伞体1, 所述主伞体1包括撑杆11、 主伞骨12以 及主伞面13, 还包括有一环状设置的副伞体2, 所述副伞体2包括副伞骨21、 副伞面22以及斜 拉伞骨23, 所述副伞骨21与主伞骨12一一对应且两者铰接连接, 所述副伞面22的顶部与主 伞面13的底部无缝对接, 所述斜拉伞骨23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主伞骨12以及副伞骨21的中 部, 斜拉伞骨23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231且在两个子斜拉伞骨231的中部设 置有限位装置232, 所述副伞骨21的底端外伸出一固定端211, 主伞骨12的内侧设置有能够 与固定端211固定卡合的。
10、别卡一121。 0016 其中, 所述副伞面22采用透明材质所制而成; 所述限位装置232包括一设置于其中 一个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固定杆2321且所述固定杆2321能够自由转动, 还包括一设置于另 一个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别卡二2322, 所述固定杆2321能够与别卡二2322固定卡合。 0017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抗风雨伞, 其在具体使用时, 当风雨较小或者当伞具作为 太阳伞使用时, 可以将副伞体2绕着副伞骨21与主伞骨12铰接点向着主伞面13内侧翻折, 该 过程中保证固定杆2321与别卡二2322非固定状态, 当副伞体2翻转后紧贴主伞体1内侧时, 将位于副伞骨21末端的固定端211与别。
11、卡一121固定连接, 此时整个伞体可以使用。 0018 当风雨较大时, 将位于副伞骨21末端的固定端211掰离别卡一121, 将副伞体2从主 伞体1内侧向外翻出, 直到相互铰接的两个子斜拉伞骨231处于同一直线位置, 此时, 将位于 子斜拉伞骨231上的固定杆2321转动后与别卡二2322进行限位固定, 限位固定后的斜拉伞 骨23无法进行翻折, 同时斜拉伞骨23也对主伞骨12以及副伞骨21的相对夹角进行固定, 此 时整个副伞体2为竖直向下的状态, 使用者上半身可以完全浸入与主伞体1与副伞体2形成 的内部空腔内, 使用者通过副伞面22可以看清外部视线, 同时副伞面22可以提高整个伞具 遮风挡雨的效果。 0019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人员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 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 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90435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39043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