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健身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健身器.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9666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1.04 CN 202096662 U *CN202096662U* (21)申请号 201020671377.7 (22)申请日 2010.12.21 12/804,554 2010.07.23 US A63B 2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国际边缘公司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费尔菲尔德双桥路 79 号 (72)发明人 阿吉特库巴尼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华辉 (54) 实用新型名称 腹部健身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部健身器, 。
2、包括一支 架及一与上述支架相连的底座, 一摆杆绕一摆杆 轴与上述支架枢接, 一靠背绕一靠背轴与上述摆 杆枢接 ; 上述靠背轴与摆杆轴大致垂直 ; 还有一 扶手杆绕一扶手杆轴与上述摆杆枢接, 上述扶手 杆轴与上述靠背轴大致平行。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CN 202096671 U1/1 页 2 1. 一腹部健身器, 包括一支架及一与支架相连的底座,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 一摆杆与支架枢接, 并绕一摆杆轴相对于支架转动。
3、 ; 一靠背与上述摆杆枢接, 并绕一靠背轴相对于摆杆转动, 上述靠背轴与上述摆杆轴相 互垂直 ; 以及一扶手杆, 上述扶手杆与上述摆杆枢接, 并绕一扶手杆轴相对于上述摆杆转动, 上 述扶手杆轴与上述靠背轴相互平行。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扶手杆绕扶手杆轴的转动 带动靠背绕靠背轴的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摆杆轴朝向与重力方向平 行。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摆杆还包括一对固接在上 述支架或上述摆杆上的转动挡栓, 上述转动挡栓将上述摆杆绕上述摆杆轴的转动限制在预 。
4、设的角度范围内。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摆杆还包括一辅助支持部 件, 上述辅助支持部件与上述支架连接, 并将部分压力通过上述摆杆转移到上述支架上, 上 述辅助支持部件不设置在摆杆轴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进一步包括一承接部件, 一对摆杆转动挡栓通过 上述 承接部件相互连接, 上述承接部件与支架相连接, 上述摆杆转动挡栓将摆杆绕摆杆轴 的转动限制在一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辅助支持部件与上述承接部件部 分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支架包括一中央支架, 上述 中央支架。
5、将底座平分为两部分, 上述摆杆轴从底座一端贯穿上述中央支架。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靠背轴和上述摆杆轴指向 相互对立的方向, 上述扶手杆轴与上述摆杆轴的距离比上述靠背轴与上述摆杆轴的距离 远。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靠背轴与上述摆杆轴相互 交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1/7 页 3 腹部健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肌肉锻炼和塑形的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强化锻炼腹部肌 肉的健身器械。 0002 背景技术 0003 健身器材一直以来都。
6、被用作帮助锻炼身体各处肌肉群强度和塑造肌肉线条。 0004 尤其对于腹肌的训练, 现有器械一般在传统的重复仰卧起坐法中通过对下背部的 弯曲运动进行控制或施加阻力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有一类健身器械是在传统仰卧起坐运动 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加入了包括座椅、 用于头部或背部的托架和 / 或一些可变的提供阻抗 力的部件在内的组合器械。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第 7,344,486 号专利, 具体内容请参 考其完整文献。 0005 健身者锻炼的目标通常是腹肌群中不同的特定部位, 比如说, 腹斜肌和侧腹肌就 是健身者们很乐于进行专门锻炼的。为了达到锻炼这些特定腹肌群的目的, 现有一种方法 是在仰卧起坐运动的。
7、同时让脊椎沿纵向中轴向左或向右扭转。 这类扭转运动能使健身者腹 部、 躯干、 臀部等部位的肌肉群都得到压力和锻炼。但是, 这类扭转脊椎的运动通常不能单 独地对身体特定区域起到锻炼作用, 对于曾有过背部疼痛或受伤历史的健身者来说, 这类 运动还可能导致伤痛复发。 因此, 一种可以对腹斜肌和侧腹肌起到专门锻炼作用, 同时减少 不必要的脊椎扭转运动和其他对收紧腹部特定肌肉群不起作用的运动的健身器械是非常 必要的。 0006 实用新型内容 :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锻炼腹部肌肉, 尤其是腹斜肌和侧腹肌的器械, 通过让使 用者在以臀部为支点做扭转躯干的运动的同时限制肩部和脊椎的任何扭转运动来实现。
8、。 0008 一腹部健身器, 包括 : 0009 一支架 ; 0010 一底座与支架相连 ; 0011 一摆杆与支架枢接, 并绕一摆杆轴相对于支架转动 ; 0012 一靠背与上述摆杆枢接, 并绕一靠背轴相对于摆杆转动, 上述靠背轴与上述摆杆 轴相互垂直 ; 0013 以及一扶手杆, 上述扶手杆与上述摆杆枢接, 并绕一扶手杆轴相对于上述摆杆转 动, 上述扶手杆轴与上述靠背轴相互平行。 0014 所述扶手杆绕扶手杆轴的转动带动靠背绕靠背轴的转动。 0015 所述摆杆轴朝向与重力方向平行。 0016 所述摆杆还包括一对固接在上述支架或上述摆杆上的转动挡栓, 上述转动挡栓将 上述摆杆绕上述摆杆轴的转动。
9、限制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0017 所述摆杆还包括一辅助支持部件, 上述辅助支持部件与上述支架连接, 并将部分 压力通过上述摆杆转移到上述支架上, 上述辅助支持部件不设置在摆杆轴上。 0018 所述的腹部健身器进一步包括一承接部件, 一对摆杆转动挡栓通过上述承接部件 说 明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2/7 页 4 相互连接, 上述承接部件与支架相连接, 上述摆杆转动挡栓将摆杆绕摆杆轴的转动限制在 一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其特征还在于 : 上述辅助支持部件与上述承接部件部分接触。 0019 所述支架包括一中央支架, 上述中央支架将底座平分为两部分, 上述摆杆轴。
10、从底 座一端贯穿上述中央支架。 0020 所述靠背轴和上述摆杆轴指向相互对立的方向, 上述扶手杆轴与上述摆杆轴的距 离比上述靠背轴与上述摆杆轴的距离远。 0021 所述靠背轴与上述摆杆轴相互交叉。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一腹部健身器, 包括一支架, 一底座与支架相连, 一摆杆与支架枢 接, 并绕一摆杆轴相对于支架转动 ; 一靠背与上述摆杆枢接, 并绕一靠背轴相对于摆杆转 动, 上述靠背轴与上述摆杆轴相互垂直 ; 以及一扶手杆, 上述扶手杆与上述摆杆枢接, 并绕 一扶手杆轴相对于上述摆杆转动, 上述扶手杆轴与上述靠背轴相互平行。 0023 在一实施例中, 上述扶手杆绕扶手杆轴的转动带动靠背绕。
11、靠背轴的转动。 0024 在另一实施例中, 上述摆杆轴朝向与重力方向接近平行。 0025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 上述摆杆具有一辅助支持部件与上述支架相接触。 0026 仍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上述腹部健身器还包括一摆杆转动挡栓, 上述转动挡 栓将上述摆杆绕摆杆轴的转动限制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 0027 上述已提到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会结合说明书中所提及的附 图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以更清晰理解本实用新型。 0028 图 1 为一典型实施例中腹部健身器的立体透视图 0029 图 2 为另一典型实施例中腹部健身器的立体透视图 0030 图 3 为另一典型实施例。
12、中腹部健身器局部结构的立体透视图 0031 图 4 为另一典型实施例中腹部健身器局部结构的立体透视图 0032 图 5 为另一典型实施例中腹部健身器局部结构的立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33 在此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实施例来描述说明一种腹部健身器及其使用方法。 在对典 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引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 这份专利申请说明的公开并不局限于所引用 的特定术语, 应理解, 每个特定的部件都包括了可以通过相似的方法实施的所有同等技术 范围内的部件。 0034 在一个典型的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一种腹部健身器10, 包括底座12、 支架14、 摆 杆 16、 靠背 18、 扶手杆 20。上述。
13、摆杆 16 与支架 14 枢接从而使摆杆 16 绕一摆杆轴 22 相对 于支架 14 转动。上述靠背 18 与上述摆杆 16 枢接从而使靠背 18 绕一靠背轴 24 相对于摆 杆 16 转动, 上述靠背轴 24 与摆杆轴 22 大致相互垂直。上述扶手杆 20 与摆杆 16 枢接从而 使扶手杆 20 绕一扶手杆轴 26 相对于摆杆 16 转动, 上述扶手杆轴 26 与靠背轴 24 大致相互 平行。以下将对上述部件及其相互作用和连接关系作进一步阐述。 0035 在一实施例中, 底座 12 与支架 14 固接。支架 14 在使用过程中应相对于地面保持 固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 14。
14、 底部支架稳定部件的两端设置了摩擦力增 说 明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3/7 页 5 强部件28, 上述摩擦力增强部件28可以是橡胶垫或者其他设置在支架14上并使支架14更 稳固地抓牢地板和 / 或使地板免遭划伤的类似部件。当健身器暂不使用时, 支架 14 和底座 12以及其他部件均设置为易于搬运到储藏处。 下文将对上述便于储藏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 描述。 0036 上述底座 12 可由单一的刚性或半刚性的材料组成, 如金属、 塑料、 木料等等 ; 也可 包括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底座 12 包括一刚性基座及一层 复合在其上的泡。
15、沫橡胶或棉絮层, 另有一层由片状织物或塑料或类似材料组成的覆盖层, 上述覆盖层将复合层包覆并固定在刚性基座上, 形成刚性基座 - 复合层 - 覆盖层的夹层结 构。在一实施例中, 底座 12 的座面 30 通常是与重力方向垂直的, 也就是说, 与地平面平行。 “座面” 这个词在本说明书中指底座上起主要支撑作用的表平面, 若无这样一个单一的平面 存在的话, 则代指最接近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底座表平面的一个平面。 0037 与底座 12 相连的支架 14 可由任意适合的刚性材料制成。在一实施例中, 支架 14 由空心的正方形金属管组成。支架 14 可设置为直接与地面接触, 但如上所述, 在包含有一 个或。
16、多个摩擦力增强部件 28 的情况下, 支架 14 也可设置为不直接接触地面。 0038 在一个实施例中, 支架 14 包括一中央支架 32。中央支架 32 所在的平面与地面大 致垂直, 从一个坐在底座 12 并将背倚靠在靠背 18 上的使用者的角度看, 中央支架 32 所在 的平面将底座 12 等分为尺寸大致相同的左右两部分。上述平面被称为 “底座等分面” 。 0039 支架 14 还包括第一支架稳定部件 34 和第二支架稳定部件 36, 第一支架稳定部件 34 和第二支架稳定部件 36 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腹部健身器 10 在使用过程中倾翻。 “第一支 架稳定部件” 在本说明书中指固定在支架14。
17、一端, 距离一背部倚靠在靠背18上的使用者脚 部较近的支架稳定部件 34。相应地,“第二支架稳定部件” 在本说明书中指固定在支架 14 另一端与支架稳定部件34相对的支架稳定部件36。 第一支架稳定部件34和第二支架稳定 部件 36 可以是相同部件也可以是不同的部件。在一实施例中,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第二支 架稳定部件 36 从底座等分面向两边对称延伸的长度要比第一支架稳定部件 34 长。 0040 支架 14 还包括一可选部件腿部接触部件 58。腿部接触部件 58 设置在支架 14 或 第一支架稳定部件 34 附近的位置, 为使用者的脚或脚踝提供一个阻遏的力量, 使用者在做 仰卧起。
18、坐运动时可用脚顶住腿部接触部件 58。腿部接触部件 58 沿靠近或远离地面方向可 移动调节和 / 或沿与地面平行的方向靠近或远离底座 12 可移动调节。要实现这一类可移 动调节, 一种方法是在支架 14 和腿部接触部件 58 上设置一系列互补的可利用螺栓或类似 部件固定的开孔。在另一实施例中, 腿部接触部件 58 上设置一可旋转部件使其相对于支架 14以预设的角度旋转。 旋转的角度可设置为可连续调节的角度或一系列独立不相连的固定 角度。 0041 摆杆 16 可绕摆杆轴 22 相对于支架 14 转动。如图 1 所示, 摆杆 16 旋转形成的平 面与底座等分面大致垂直。如图 2 所示, 摆杆 1。
19、6 可相对于支架 14 以任意角度转动。摆杆 轴 22 相对于底座 12 和支架 14 的位置是高度可自定的。为了使上述腹部健身器 10 的整体 构架平衡, 优选地, 摆杆轴 22 设置为朝向沿底座等分面方向。例如, 摆杆轴 22 可设置为贯 穿中央支架 32。 0042 在一实施例中, 摆杆轴 22 设置为朝向沿底座等分面方向并垂直于座面 30, 也就是 说, 与重力是同一个方向。摆杆轴 22 通过轴承、 内孔、 轴套或其他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部件来 说 明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4/7 页 6 界定以使各部件绕轴运动而不发生相对运动。 0043 在其中一。
20、个实施例中, 如图5所示, 支架14具有一内置的带螺纹的圆形轴套62, 上 述圆形轴套 62 固定在支架 14 上表面, 其轴线与重力方向平行。由摩擦力较小的材料制成 的一带翻边的平滑轴承 64 沿圆周方向包覆在圆形轴套 62 外表面, 平滑轴承 64 的翻边沿支 架 14 的方向翻折。与圆形轴套 62 和平滑轴承 64 配套的一圆形内孔 66 固定在摆杆 16 上, 圆形内孔 66 由平滑轴承 64 的向上翻边支撑, 并通过嵌接入圆形轴套 62 内部螺纹部分的垫 圈 68 和螺栓 70 固定。在本实施例中, 与支架 14 相接的圆形轴套 62 的圆周外表面和与摆 杆 16 相接的圆形内孔 6。
21、6 的圆周内表面共同界定了摆杆轴 22。 0044 在另一实施例中, 摆杆轴 22 设置为沿底座等分面方向但并不与重力方向平行, 而 是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在此实施例中, 摆杆 16 相对于底座 12 和支架 14 转动形成的平面与 座面 30 也并不平行, 而是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在此例中, 摆杆轴 22 向上的延长线朝向远离 第一支架稳定部件 34 的方向倾斜, 此设置可增加摆杆 16 向底座等分面两边转动时的阻抗 力。 0045 在一个同类型但相反的实施例中, 摆杆轴22沿底座等分面方向设置, 摆杆轴22向 上的延长线朝向接近使用者脚部的方向倾斜。使用这种架构的话, 摆杆 16 会倾向于往偏。
22、离 底座等分面的方向转动, 相应地要求使用者在转动扶手杆 20 或靠背 18 时有较强的肌肉调 适能力, 使摆杆 16 相对于底座等分面保持平行或相对于底座 12 和支架 14 保持一个预设的 角度。 0046 摆杆轴 22 与座面 30 的相交位置也是可以高度自定的。摆杆轴 22 与座面 30 的相 交点最好是沿底座等分面设置, 但具体位置在座面 30 和底座等分面的何处在很大程度上 并无限制。在一实施例中, 摆杆轴 22 与座面 30 的相交点设置在底座 12 距离使用者的脚部 距离最远的一端。在这种架构下, 使用者在利用摆杆 16 转动躯体时, 便可通过在脊椎和臀 部连接处附近位置延伸的。
23、轴来控制躯体的运动。 0047 可选地, 如图3和图4所示, 上述腹部健身器10还包括一转动挡栓38, 上述转动挡 栓 38 将摆杆 16 的相对于底座 12 和支架 14 的转动限制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上述转动挡 栓 38 可单独设置在支架 14 或摆杆 16 上, 也可同时设置在支架 14 和摆杆 16 上。如图 3 和 图 4 所示的实施例中, 转动挡栓 38 固定在支架 14 上, 两个转动挡栓设置在摆杆 16 的转动 路径中, 并在底座等分面的两侧对称分布, 如此一来, 摆杆16绕摆杆轴22的转动被限制在 预定的角度范围内, 即两个转动挡栓 38 之间。 0048 摆杆 16 还包括。
24、一辅助支持部件 40, 上述辅助支持部件 40 可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 由使用者的体重在摆杆轴 22 上造成的压力。辅助支持部件 40 可设置为沿与支架 14 相接 的固定轨道 42 滑动。在此实施例中, 辅助支持部件 40 由一放置在摆杆 16 下方的表面凸起 部件组成, 如一凸起块或滚珠。上述辅助支持部件 40 和与之互补的固定轨道 42 相接并将 部分压力转移到连接在支架 14 的固定轨道 42 上。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上述固定轨道 42 包 括一凹槽, 也可设置一平板或设置凸起部件来代替凹槽或与凹槽并存。上述固定轨道 42 可 通过一承接部件 44 与支架 14 相连接, 上述承。
25、接部件 44 之上还连接了一对上文所述的转动 挡栓 38。在一实施例中, 摆杆 16 的辅助支持部件 40 由螺丝钉、 铆钉、 焊珠等类似部件的顶 端构成。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 固定轨道 42 和辅助支持部件 40 之间润滑剂的可选范围很 广, 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物理、 化学性质, 如, 润滑剂可以是液态或固态的油脂, 也可以 说 明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5/7 页 7 是具有润滑作用的粉末。 0049 摆杆轴22位于摆杆16的一端, 靠背轴24和扶手杆轴26通常均垂直于摆杆轴22, 靠背轴 24 与扶手杆轴 26 相互平行。与扶手杆轴 26 相比。
26、, 靠背轴 24 距离摆杆轴 22 较近, 靠背轴 24 可设置为与摆杆轴 22 相交也可设置为不与摆杆轴 22 相交。 0050 靠背 18 的架构组成可设置为与底座 12 类似或不同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 靠背 18 的架构组成与上文所述的底座 12 架构类似, 包括一刚性基体、 一复合在基体上的泡沫橡 胶层或棉絮层、 一将复合层包覆固定在基体上的覆盖层。靠背 18 具有一大致平坦的背部接 触面 46 或具有一波状外形的背部接触表面以承接使用者的背部、 躯干和 / 或头部。 “靠背 平面” 在本说明书中指背部接触面46所在的平面, 如果并无这样一个单一的平面存在的话, 则指靠背 18 上最。
27、接近与使用者背部有主要接触的表平面的一个平面。 0051 靠背 18 在其下表面, 即与背部接触面 46 相对的另一面设置了一靠背支柱 48。上 述靠 背支柱 48 由一个或多个刚性部件组成。构成靠背支柱 48 的材料与上文提到的构成 支架 14 的材料类似。在一实施例中, 靠背支柱 48 由一与靠背 18 连接并将靠背 18 大致平 分为两等分的刚性部件组成。设置靠背支柱 48 可增加靠背 18 的结构刚性, 靠背 18 通过靠 背支柱 48 与摆杆 16 活动连接。 0052 靠背轴 24 可由一个或多个机械部件界定以限制各部件仅能绕轴运动而不发生相 对运动。在一实施例中, 靠背 18 包。
28、括靠背支柱 48 和在靠背支柱 48 较低的一端设置的一圆 柱形钻孔以及摆杆 16 上与上述钻孔互补的部件 72 的内表面圆周共同界定了靠背轴 24 的 位置。一与上述钻孔互补的钢钉或类似部件均可代替部件 72 起到连接靠背支柱 48 和摆杆 16 的作用。 0053 扶手杆 20 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组成部件。扶手杆 20 绕扶手杆轴 26 相对于摆杆 16 转动。在健身器使用过程中, 坐在底座上的使用者用手抓握住扶手杆使其手臂相对于躯干 向外伸展。扶手杆 20 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抓握垫 60。抓握垫 60 可由橡胶、 泡沫材料或类似 材质的物质制成, 主要用来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扶手杆 20 之间的。
29、摩擦力并使抓握时手感更 舒适。 0054 在一实施例中,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扶手杆 20 呈弓形或 “U” 字形。 “U” 字形扶手杆 的两个支脚都朝向靠近扶手杆轴 26 的方向,“U” 字形弯曲的部分供使用者抓握。 0055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扶手杆 20 由两个分别位于底座左右两侧的扶手部件组成。两 个扶手部件的一端为抓握部分, 另一端均朝向靠近扶手杆轴 26 的方向。 0056 扶手杆 20 与摆杆 16 之间的枢接利用何种机械架构实现并无限制, 可利用现有技 术中已有的架构方法, 部分架构方法在上文中也有提及。 0057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扶手杆 20 绕扶手杆轴 26 。
30、的转动可带动靠背 18 绕靠背轴 24 转动。举例来说, 扶手杆 20 可包括一促动杆 50, 促动杆 50 与靠背 18 相接。在此例中, 扶手 杆轴 26 与底座 12 间的距离比靠背轴 24 与底座 12 间的距离远。 0058 在一实施例中, 如图 1 和图 3 所示, 促动杆 50 由促动臂 54 及位于促动臂 54 末端 的转动轴承 52 组成。转动轴承 52 的外径部件 74 与靠背 18 接触并沿靠背 18 下表面滚动。 转动轴 承 52 的内径部件 76 与促动臂 54 末端连接。促动臂 54 与末端相对的另一端连接 在扶手杆 20 上。促动臂 54 在靠近扶手杆轴 26 的。
31、位置与扶手杆 20 连接, 上述连接的位置 可调。 说 明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6/7 页 8 0059 如此一来, 当扶手杆 20 向前朝使用者脚部方向转动时, 扶手杆 20 通过促动杆 50 带动靠背 18 联动, 牵引靠背 18 转动到一个更趋直立的位置。相应地, 当使用者的背部倚靠 向靠背 18 时, 靠背 18 带动促动杆 50 牵引扶手杆 20 朝远离使用者脚部的方向转动。 0060 与扶手杆 20 相连的促动杆 50 通过一靠背轨道 56 与靠背 18 活动连接。靠背轨道 56 位于靠背 18 的下表面, 即与背部接触面 46 相反的另一。
32、面。靠背轨道 56 可呈直线形或呈 现更为复杂或呈弯曲的轮廓。在一实施例中, 靠背轨道 56 的朝向轨迹将靠背 18 大致分为 左右均等的两部分。另外, 如图 3 所示, 靠背轨道 56 可设置在靠背支柱 48 的外表面。 0061 同样如图 3 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 靠背轨道 56 的表面设置一凹槽, 与扶手杆 20 相 连的促动杆 50 通过此凹槽与靠背轨道 56 接触。上述凹槽的设置可防止促动杆 50 与靠背 轨道 56 脱离接触。促动杆 50 则相应设置了与凹槽互补的凸出部件。在一个类似的实施例 中, 靠背轨道 56 可设置为轮廓凸出的部件, 而促动杆 50 则相应的设置一互补的下凹。
33、部件。 在另一类似实施例中, 靠背轨道 56 和促动杆 50 都采用了定向的法兰折边或是类似的特征 结构来防止促动杆 50 与靠背轨道 56 脱离接触。 0062 在一实施例中,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扶手杆 20 大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在此称之为 “扶手杆平面” 。如果扶手杆 20 整体并不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话, 则扶手杆平面可通过以下方 式定义 : 一个同时与扶手杆轴 26 和扶手杆 20 上的抓握位置或抓握部件相交的平面。在上 述例子中, 促动杆50与扶手杆20的连接位置是可调节的, 因此扶手杆平面与背部接触面46 的角度关系也可以在一个预设的角度范围之内调节。 0063 如上所述。
34、, 由于促动杆50的位置可调节, 促动臂54与扶手平面之间的角度也可调 节。比如, 促动杆 50 具有一管状部件, 上述管状部件的中心轴与扶手杆轴 26 共一条轴线。 扶手杆 20 的支脚末端部分套入促动杆 50 的管状部件中并通过此方式与促动杆 50 连接, 由 此促动 杆 50 可绕扶手杆 20 转动调节。上述扶手杆 20 的支脚末端和上述促动杆 50 的管 状部件均设置多个互补的开孔, 促动杆 50 绕扶手杆 20 转动, 使上述扶手杆 20 上的开孔和 上述管状部件的开孔对应一致, 并利用一固定钢钉嵌入相互对应的开孔中固定上述扶手杆 20和上述管状部件的相对位置, 通过此方法来调适出促。
35、动杆50相对于扶手杆20, 即相对于 扶手杆平面的预设倾斜角度。 0064 同样, 扶手杆 20 的抓握位与背部接触面 46 的相对位置也可以通过促动杆 50 和扶 手平面之间倾斜角度的改变来调节。比如, 促动杆 50 与扶手平面之间调节为第一种预设角 度, 则当靠背平面向负角方向倾斜, 即使用者头部与地面的距离比臀部与地面的距离近时, 扶手杆 20 上的抓握位与背部接触面 46 相交。相应地, 如促动杆 50 与扶手平面之间调节为 第二种预设角度, 则当靠背平面向正角方向倾斜, 即使用者头部与地面的距离比臀部与地 面的距离远时, 扶手杆 20 上的抓握位与背部接触面 46 相交。因此, 在背。
36、部接触面 46 与地 面垂直或平行时扶手杆 20 的抓握位相对于靠背 18 的位置, 也随着促动杆 50 的预设倾斜角 度的调整而改变。 0065 在另一实施例中, 扶手杆20可包括两个或多个促动杆50。 相应的, 靠背18也包括 与之互补的两个或多个靠背轨道 56。 0066 在另一实施例中, 上述腹部健身器 10 可包括两个扶手部件, 两个扶手部件可分别 绕扶手杆轴 26 旋转。在此例中, 促动杆 50 可被较直立的扶手部件单独牵引, 也可被较不直 立的扶手部件单独牵引, 或是同时被两个扶手部件的复合动作牵引到一个较直立的位置。 说 明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
37、671 U7/7 页 9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 每一个独立的扶手部件都会配备一个相应的促动杆 50。 0067 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 摆杆16或扶手杆20可配备一扶手杆转动限制部件, 用于将 扶手杆 20 相对于摆杆 16 的转动限制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比如, 在摆杆 16 靠近扶手杆轴 26 的位置设置一钢钉, 当扶手杆 20 的伸展达到一个预设的角度时, 钢钉与促动臂 54 相触。 靠背 18 的最大倾斜角度也可由通过上述扶手杆转动限制部件限制。如上所述, 扶手杆 20 或靠背 18 所能转动的最大角度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调节的。优选地, 还可设置一 靠背转 动限制部件, 上述靠背转动。
38、限制部件与上述扶手杆转动限制部件起同样的作用, 可 与上述扶手杆转动限制部件同时设置或代替上述扶手杆转动限制部件。 0068 为了腹部健身器10更易于储藏, 腹部健身器10设置为可折叠或可拆卸, 以便形成 一个更便于放置收藏, 与使用状态不同的形态。 0069 在一个实施例中, 支架 14 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可拆卸的铰链。比如, 上述铰链可被 设置在底座 12 的两端。第一铰链, 可设置在支架 14 朝向第一支架稳定部件 34 的一端, 并 通过一固定钢钉调整至使用状态或储藏状态。类似的第二铰链可设置在底座 12 的另一端, 靠近第二支架稳定部件 36。则当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分别处于拆卸状态时,。
39、 第一支架稳定 部件和第二支架稳定部件, 以及支架 14 上相应的部件, 都会折叠成一种更紧凑的形态, 便 于腹部健身器 10 的搬运和储藏。 0070 另外, 应理解, 对于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的实施例, 均可通过相应部件或方法来 增加或减少摆杆轴22、 靠背轴24和扶手杆轴26上的摩擦力, 以增加或减少使用者使用器械 锻炼时的阻抗力。这类改变摩擦力的部件或方法可根据使用者的意愿决定是否应用, 使用 者可通过这类部件或方法提高或降低腹部健身器 10 的锻炼难度, 使上述健身器械更人性 化, 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0071 优选地, 腹部健身器 10 的使用方法是 : 使用者先坐在底座 12。
40、 上, 背部倚靠在靠背 18的背部接触面并用手抓握住扶手杆20。 使用者以臀部为支点左右扭转躯干, 带动摆杆16 沿摆杆轴 22 相对于支架 14 转动。使用者可绕扶手杆轴 26 转动扶手杆 20 并带动靠背 18 沿靠背轴 24 转动。 0072 扶手杆 20 相对于摆杆 16 的转动可在使用者扭转躯干并使摆杆 16 相对于支架 14 转动之前或之后实施。 0073 如希望单独的肌肉群得到锻炼, 则在扭转躯干使摆杆 16 绕摆杆轴 22 转动和 / 或 向外转动扶手杆 20 时, 使用者可尽量保持背部倚靠在靠背 18 上。在进一步的例子中, 锻炼 时使用 者的肩部和上背部应控制不随头部或脊椎。
41、转动。 0074 通过上述方法和实施例, 可实现对腹斜肌和侧腹肌的强化锻炼和塑形, 同时可减 少不必要的脊椎扭转运动和其他对收紧腹部特定肌肉群不起作用的运动。 0075 另外,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 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 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力要求范围,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 和变形。例如, 在说明书范围内, 不同实施例中的部件和 / 或技术特征可相互组合实施和 / 或相互代替。 说 明 书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1/5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2/5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3/5 页 1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4/5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6662 U CN 202096671 U5/5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6662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