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00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9 CN 203483002 U (21)申请号 201320560722.3 (22)申请日 2013.09.10 A45C 11/24(2006.01) (73)专利权人 黄德懿 地址 522031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山东围村 西面围 24 巷 1 号 (72)发明人 黄德懿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 套, 包括盖合体和装载体, 所述装载体的底部设置 有用于单手将装载体抓紧在手上的手持体。使用 时单手直接抓住手持体, 即可实。
2、现将平板电子设 备抓牢在手上,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减少使用平 板电子设备时手掌的负担, 也降低电子设备损坏 的可能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002 U CN 203483002 U 1/1 页 2 1. 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包括盖合体 (1) 和装载体 (2)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装载 体 (2) 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单手将装载体 (2) 抓紧在手上的手持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
3、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体包括拉 带 (3) , 所述拉带 (3) 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 (2) 底部, 所述拉带 (3) 的中部凸出装载体 (2) 的底面, 形成可让手指穿过的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体包括具 有弹性的拉带 (3) , 所述拉带 (3) 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 (2) 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 (3) 的两 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 (31) , 装载体 (2) 上设置有贯穿底板且宽度大于拉带 (3) 宽度的通槽 (21) , 所述底板在通槽。
4、 (21) 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与连接件 (31) 配合的连接槽 (22) 。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每一端的连接槽 (22) 至少有一个, 所述连接槽 (22) 沿拉带 (3) 的长度方向排列。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位于通槽 (21) 侧边的位置上设置有便于将拉带 (3) 拉出的通槽 (21) 的缺口。 7.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6 任一所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 (3) 位于装载体 (2) 的中间。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
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 (3) 沿装 载体 (2) 的长度方向或是宽度方向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体 (1) 为 折叠式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83002 U 2 1/2 页 3 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 具体是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0002 市面上的平板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平板电脑、 电子阅读器、 平板学习机以及一些尺 寸较大的手机等。 这些平板电子设备比较脆弱, 容易因磕碰而损伤损坏, 因此人们针对地设 计了保护套。 在平板电子设备尺寸较大的情况下, 无论是。
6、裸机还是套上保护套, 用手拿时都 比较麻烦, 往往需要双手抓住。 而在需要腾出一只手操作或是做其它事情的时候, 另一只手 只能抓住平板电子设备的一侧, 这种抓法不但手容易疲劳, 而且难以抓牢, 一不小心电子设 备就会脱落。 特别是在冬天天气较冷, 手指比较僵硬或是戴上手套时, 更容易出现抓不牢的 情况。目前的保护套一般包括用于固定平板电子设备的装载体, 和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屏幕 的可开合的盖合体, 并不具备让使用者单手抓牢平板电子设备的设计, 没办法从根本上起 到预防电子设备跌落损坏的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方便使用者单手抓紧 。
7、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包括盖合体和装载体, 所述装载体的底部设置有用 于单手将装载体抓紧在手上的手持体。 0006 进一步, 所述手持体包括拉带, 所述拉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底部, 所述拉带 的中部凸出装载体的底面, 形成可让手指穿过的空间。 0007 进一步, 所述手持体包括具有弹性的拉带, 所述拉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装载体底 部。 0008 进一步, 所述拉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 装载体上设置有贯穿底板且宽度大 于拉带宽度的通槽, 所述底板在通槽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与连接件配合的连接槽。 0。
8、009 进一步, 每一端的连接槽至少有一个, 所述连接槽沿拉带的长度方向排列。 0010 进一步, 所述底板位于通槽侧边的位置上设置有便于将拉带拉出的通槽的缺口。 0011 进一步, 所述拉带位于装载体的中间。 0012 进一步, 所述拉带沿装载体的长度方向或是宽度方向设置。 0013 进一步, 所述盖合体为折叠式结构。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本实用新型在装载体上设置手持体, 使用时单手直接抓 住手持体, 即可实现将平板电子设备抓牢在手上, 防止电子设备跌落损坏。 手持体实现的方 式有多种, 采用一般的拉带时, 拉带与装载体的底面形成一定空间, 使用时手指穿过空间握 住拉带 ; 。
9、采用具有弹性的拉带时, 使用时用手将拉带拉离装载体底面一定距离, 再用手握住 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减少使用平板电子设备时手掌的负担, 也降低电子 说 明 书 CN 203483002 U 3 2/2 页 4 设备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 0017 图 3 是图 2 的 A 处的放大示意图 ; 0018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 0020 参照图 1 至图 。
10、4, 一种平板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包括盖合体 1 和装载体 2, 所述装载 体 2 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单手将装载体 2 抓紧在手上的手持体。 0021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一, 参照图1, 所述手持体包括拉带3, 所述拉带3的两端固定连 接在装载体 2 底部, 所述拉带 3 的中部凸出装载体 2 的底面, 形成可让手指穿过的空间。该 实施例中的拉带 3 不具有弹性或是弹性性能较差, 利用拉带 3 与装载体 2 的底面形成的空 间, 用手指穿过抓住拉带 3, 实现抓牢装载体 2。 0022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二, 所述手持体包括具有弹性的拉带 3, 所述拉带 3 的两端固定 连接在装载体 2 底部。因该。
11、拉带 3 具有弹性, 所以拉带 3 与装载体 2 的底面之间不需要预 留空间, 使用时直接将拉带 3 拉起后用手抓住即可。 0023 作为对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 参照图 2 图 3 和图 4, 所述拉带 3 的两端分别设置 有连接件 31, 装载体 2 上设置有贯穿底板且宽度大于拉带 3 宽度的通槽 21, 所述底板在通 槽 21 两端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可与连接件 31 配合的连接槽 22。使用时将拉带 3 两端的 连接件 31 分别与位于通槽 21 两端的连接槽 22 配合, 当装载体 2 装上平板电子设备时, 连 接件 31 会被平板电子设备挡住, 固定在连接槽 22 内, 从装载体 2。
12、 的背面将拉带 3 拉出后用 手抓住即可。而且, 作为进一步改进, 每一端的连接槽 22 至少有一个, 一般可为 2 至 3 个, 所述连接槽 22 沿拉带 3 的长度方向排列。该结构可使拉带 3 不会突出装载体 2 的背面, 保 证装载体 2 背面的平整, 而且当拉带 3 使用时间长, 弹性性能降低导致长度增加时, 可将两 端的连接件 31 配合装在距离更远的两个连接槽 22 内, 减少拉带 3 的松弛现象, 保证使用效 果。 0024 另外, 由于具有弹性, 所以一般拉带 3 会张紧位于通槽 21 内, 为便于将拉带 3 从通 槽 21 内拉出, 所述底板位于通槽 21 侧边的位置上设置有。
13、缺口。该缺口可使一个指头伸进 去将拉带 21 勾出。 0025 在上面各个实施例中, 所述拉带 3 位于装载体 2 的中间拉带 3 设置在装载体 2 的 中间, 让手掌能够位于或是接近平板电子设备的中心位置, 保证使用时手掌受力较为均匀, 提高舒适程度。另外, 所述盖合体 1 为折叠式结构, 使用时可将盖合体 1 折叠后转至装载体 2 的背面, 不会对手抓拉带 3 造成影响。拉带 3 沿装载体 2 的长度方向或是宽度方向设置, 无论沿长度或是宽度方向设置均可满足单手抓牢平板电子设备的需要。 0026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 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 限制, 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483002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02 U 5 2/3 页 6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02 U 6 3/3 页 7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02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