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套,尤其涉及一种防电磁波辐射式手机套。
背景技术
现在科学进步、电信发达、通信密杂,数据传输速度速极快,因此电磁波污染覆盖了整个空间。手机在接听过程中会发出很强的电磁波辐射,人们在接电话时,人脑会受到不同程度大小的电磁波辐射的冲击。而手机电磁波对人体健康潜在很大的危害,主要是人体组织吸收电磁波热量产生有害热效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电磁波辐射式手机套,通过铜片层及高磁通物料层的作用,可将正面辐射部分完全隔离,且不影响手机的接收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电磁波辐射式手机套,包括用于保护手机的手机套体,所述手机套体上设有手机固定部和与手机固定部相适配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内置有铜片层和高磁通物料层,所述铜片层与高磁通物料层相层叠。
其中,所述手机套体内还设置有支持板;所述支持板置于铜片层的下方。
其中,所述支持板为PVC支持板或PC支持板。
其中,所述手机固定部的边缘处安设有用于紧密闭合手机套的磁性吸块,所述贴合部还内置有与磁性吸块相吸合的磁铁。
其中,所述手机套体包括面盖和底板;所述面盖与底板之间围合成一密封的夹持空间;所述支持板、铜片层和高磁通物料层由面至底依次层叠于该夹持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电磁波辐射式手机套,在手机套体内隐藏有铜片层及高磁通物料层,采用铜片层隔离电波辐射,通过高磁通物料层隔离磁力波辐射;即通过两层结构可有效地把人体接听电话的那侧耳朵和脑袋的电磁波减至最低,不仅可以将正面辐射完全隔离,而且不影响或降低手机的接收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及使用安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层未贴合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层贴合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手机套体 11、铜片层
12、高磁通物料层 13、手机
14、磁性吸块 101、面盖
102、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电磁波辐射式手机套,包括用于保护手机13的手机套体10,手机套体10上设有手机固定部和与手机固定部相适配的贴合部;贴合部内置有铜片层11和高磁通物料层12,铜片层11与高磁通物料层12相层叠。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电磁波辐射式手机套,在手机套体10内隐藏有铜片层11及高磁通物料层12,采用铜片层11隔离电波辐射,通过高磁通物料层12隔离磁力波辐射;即通过两层结构可有效地把人体接听电话的那侧耳朵和脑袋的电磁波减至最低,不仅可以将正面辐射完全隔离,而且不影响或降低手机的接收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及使用安全等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手机套体10内还设置有支持板(图未示);支持板置于铜片层11的下方。支持板起到支持手机套的作用,由于手机是常用柔性材料如硅胶、柔性皮制成的,通过支持板,可方便手机套的使用;另外,支持板为PVC支持板或PC支持板。当然,支持板的材料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还可以是PE或PP等其他塑料,如果是对支持板的作用,均属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体或者变换,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手机固定部的边缘处安设有用于紧密闭合手机套的磁性吸块14,贴合部还内置有与磁性吸块14相吸合的磁铁(图未示)。当使用者接听手机13或未使用手机13时,可通过磁性吸块14将手机固定部和贴合部贴合,减小手机套的体积;当需要操作手机13界面时,可将磁性吸块14拉离磁铁。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实现闭合手机套的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手机套体10包括面盖101和底板102;面盖101与底板102之间围合成一密封的夹持空间;支持板、铜片层11和高磁通物料层12由面至底依次层叠于该夹持空间内。面盖101和底板102两者之间可通过缝合或粘合等固定方式实现两者的固接。
本实用新型中,铜片层11是99.9%的纯铜,可有效吸收电波辐射;高磁通物料层12可有成分:铝Al、Ti钛、V钒、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 和钼Mo 合金粉末制成或其他组合方式,可有效的吸收磁力波辐射。两层结构的组合解决了现有防辐射手机或防辐射手机套将手机信号隔绝,电话也接听不了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手机13在接听过程中,手机固定部和贴合部适配贴合后,两侧防辐射结构靠近人体接听电话的耳部,该防辐射结构的改进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机套中,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