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餐盒.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11109.8 (22)申请日 2016.07.29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绿意包装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 道车公庙深南大道南侧杭钢富春商务 大厦2222、 2224 (72)发明人 李程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代理人 樊宝忠 (51)Int.Cl. A45C 11/20(2006.01) A45C 1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餐盒 (57)摘要 本。
2、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 种餐盒: 包括主体和盒盖, 其特征是: 所述主体包 括上盒和下盒, 所述下盒体呈自底部向上开口逐 渐扩大的扩口结构, 所述上盒依据自身与下盒体 匹配的扩口结构贴合在下盒中, 同时上盒与下盒 可自由的分离, 所述盒盖扣在主体上方。 所述上 盒的开口边延伸至下盒的开口边内侧, 上盒的四 角形成圆形, 与下盒四角留有间隙, 方便将上盒 拿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或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完全依靠自身巧妙的弧度 (或斜度) 来保证下盒和上盒的完美贴合, 摒弃传 统的依靠上盒翻边或下盒内部加支撑等辅助支 撑结构, 不需要加强筋来加强硬度, 从而使。
3、整体 结构变得极为简约, 外观大气优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884933 U 2017.01.18 CN 205884933 U 1.一种餐盒, 包括主体和盒盖, 其特征是: 所述主体包括上盒和下盒, 所述上盒与下盒 体均呈自底部向上开口逐渐扩大的扩口结构, 所述上盒依据自身与下盒匹配的扩口结构贴 合在下盒中部, 同时上盒与下盒可自由的分离, 所述盒盖扣在主体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为正方形扩口结构, 所述正 方形下盒的四个边, 从开口端到正方形底部形成弧面, 四个角形成弧线; 所述上盒与下盒的 四个边、 角弧度匹配的放。
4、置于下盒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盒的开口边延伸到下盒的开口 边内侧, 所述上盒开口的四角处成圆形边, 与下盒开口边四个方角边形成空隙, 所述空隙作 为抠手位, 方便手指伸入后提起上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盒的开口边伸出下盒的开口 边, 方便将上盒拿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盒和下盒材料采用甘蔗渣材 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盖的形状与主体垂直方 向形状相同, 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外沿和卡扣, 并利用外沿与卡扣与下盒匹配的扣合在一起。 7.根据。
5、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盖上方中间位置设计有下凹形 状的凹部, 与下盒底部的大小匹配, 刚好将下盒底部放进凹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84933 U 2 一种餐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行业, 尤其涉及一种餐饮用餐盒。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上下分隔式餐盒, 多为塑料材质。 但塑料餐盒有自身的缺陷, 比 如它是吸塑技术制造, 吸塑成型制品成本低但档次稍显不足, 也不够环保和健康, 对品味有 要求的客户没有太大吸引力。 在外观和结构方面, 一方面如果要保证硬度的话就要增加很 多加强筋; 另一方面, 作为上下分隔的。
6、两个部分, 若要承托上部分, 目前市面上的设计要么 是在下半部增加凸起用来承托上半部; 要么在上半部增加翻边以挂在下半部, 如此便导致 结构冗余, 外观不美观。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餐盒。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餐盒, 包括主体和盒盖, 其特征是: 所述主体包括上盒和下盒, 所述下盒体呈 自底部向上开口逐渐扩大的扩口结构, 所述上盒依据自身与下盒体匹配的扩口结构贴合在 下盒体中, 同时上盒体与下盒体可自由的分离, 所述盒盖扣在主体上方。 0006 所述主体为正方形扩口结构, 所述。
7、正方形下盒的四个边, 从开口端到正方形底部 形成弧面, 四个角形成弧线; 所述上盒与下盒的四个边角弧度匹配的放置于下盒的中部。 0007 所述上盒的开口边延伸到下盒的开口边内侧, 所述上盒开口的四角处成圆形边, 与下盒开口边四个方角边形成空隙, 所述空隙作为抠手位, 方便手指伸入后提起上盒。 0008 所述上盒的开口边伸出下盒的开口边, 方便将上盒拿出。 0009 所述上盒和下盒材料采用甘蔗渣材料。 0010 所述盒盖与主体垂直方向形状相同, 所述盒盖上设置有外沿和卡扣, 利用外沿与 卡扣与下盒匹配的扣合在一起。 0011 所述盒盖上方中间位置设计有下凹形状的凹部, 与下盒底部的大小匹配, 刚。
8、好将 下盒底部放进凹部。 0012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完全依靠自 身巧妙的弧度 (斜度) 来保证下盒和上盒的完美贴合, 摒弃传统的依靠上盒翻边或下盒内部 加支撑等辅助支撑结构, 不需要加强筋来加强硬度, 从而使整体结构变得极为简约, 外观大 气优雅。 下盒与上盒的分离可借助手指从抠手位深入上盒的四个圆形角下而轻易提起上 盒; 上盒起到不同食物的分隔作用, 而拿掉上盒并不影响下盒与盒盖仍然构成一个完整的 食物盛装方案。 0013 本餐盒的主体材质可以采用环保蔗渣材质, 市面上的蔗渣材质内部分隔式餐盒多 为左右结构, 而上下式分隔的餐盒多为塑料。 本实。
9、用新型将二者结合, 并且其设计也保证了 本材质针对食物的承压性能。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884933 U 3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显而易见,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附图中: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餐盒的爆炸图; 0。
10、019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 0021 1-下盒, 2-上盒, 3-盒盖, 4-抠手位, 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下文将实施例参考相 应的附图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方案。 应明白, 还可使用其他的实施例, 或者对本 文列举的实施例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修改, 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 0023 结合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 如图1、 图2所示, 此方案中下盒 (1) 的形状为: 底部正方形, 上方开口也为正方形, 四个边从底部到上方开口逐渐放大, 四个边形成弧面, 四个角顶。
11、形成弧线。 上盒 (2) 的形状同样底部为正方形, 开口也为正方形, 四边从底部到上 方开口形成弧面的设计, 只是高度较矮; 下盒 (1) 和上盒 (2) 的这种四边弧度保证了下盒 (1) 和上盒 (2) 能依靠自身的弧度良好地贴合在一起, 而不需要另外其他的附加支撑部件设计, 整体简洁优雅。 上盒 (2) 的底部边长约等于下盒 (1) 中部位置水平之间边的距离, 当上盒 (2) 放置于下盒 (1) 上时, 上盒 (2) 正好放置于下盒 (1) 上的中部位置, 上盒 (2) 的开口边伸到下 盒 (1) 的开口边内侧, 上盒 (2) 的四个边角设计为圆角, 当上盒 (2) 与下盒 (1) 放置在。
12、一起时, 从此圆角到下盒 (1) 的相对应的端角有约一个指头的空隙, 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俯 视示意图, 此空隙即称为抠手位 (4) , 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将左右手的手指伸入抠手位 (4) , 轻松地取出上盒 (2) 。 0024 下盒 (1) 和上盒 (2) 组合一起构成餐盒的主体, 如图3是餐盒的盒盖 (3) , 盒盖 (3) 的 形状与主体匹配, 盒盖 (3) 在外沿部设置有卡扣, 并利用本身的外沿和卡扣与餐盒主体完美 地扣合在一起, 不至于使食物漏出; 盒盖 (3) 上方中间设计为下凹状的正方形凹槽 (5) , 下盒 (1) 底部放刚好可以放进凹槽 (5) , 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将。
13、2个或2个以上的餐盒进行堆叠使其 并不至晃动。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餐盒的下盒 (1) 和上盒 (2) 均由甘蔗渣纤维制成, 安全环保的同时, 其盒体强度足以承受常用各种食物的承压。 盒盖 (3) 主要采用透明塑料材质, 可透过盒盖 (3) 欣赏到食物本身, 当然也可以采用甘蔗渣纤维制成或者其他材质, 只要安全环保即可。 0026 除以上方案餐盒主体设计为正方形的结构外, 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结构形状, 例如: 设计成圆形, 或者三角形, 六边形等等; 当然下盒 (1) 的底部与开口的形状和位置也可以变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884933 U 4 化, 例如将开口端的四边相。
14、对底部的四边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 对应的边角的曲线也会形 成螺旋线的形状, 增加餐盒的美感; 当然根据方案的设计, 其变化的设计也是在本专利的保 护范围内的, 例如根据主体的高度调整可以增加餐盒主体的构成层数。 0027 本实施例中餐盒由三部分构成 (下盒 (1) 、 上盒 (2) 、 盒盖 (3) ) , 三者CC2 完美地 构成一个完整的盒体。 其中下盒 (1) 和上盒 (2) 依靠本身四边相互吻合的弧度 (或称斜度) 设 计, 自然、 平滑且牢固地贴合在一起, 而盒盖 (3) 利用外沿和卡扣与餐盒很好地扣合在一起, 不至于使食物漏出。 另外, 餐盒的三部分可以极为容易地分开, 上盒 (2。
15、) 开口的四角设计为 圆弧形, 本实施例中上盒 (2) 开口上四角圆弧形采用四分之一圆形, 并与下盒的四角间留有 约一个手指宽度的空隙, 成为抠手位 (4) , 可以利用这个抠手位 (4) 用手指轻易地将上盒 (2) 从下盒 (1) 上取出; 当然上盒的扩口边延伸到下盒的扩口边上方, 大概要伸出一个手指的长 度, 也是可执行的方案, 这时方便将上盒拿出。 0028 餐盒的三个部分可以构成一个食物包装 (打包或外卖) 方案, 其上下分隔式的结构 设计可以使得下盒和上盒可以分别装盛不同的食物 (固体或汤状食物均可) , 例如下面装 汤, 上面装面; 或者上面装菜, 下面装饭。 这样可以避免将不同食。
16、物放在一起时导致的串味、 不美观、 不好分开等。 而如果仅仅只需要体积较大的下盒 (而舍弃上盒) , 那么下盒与盒盖同 样可形成一个完整的餐盒方案, 在外形和功能上并不受影响。 0029 餐盒的下盒和上盒均由甘蔗渣纤维制成, 安全环保的同时, 其主体强度足以承受 常用各种食物的承压。 盒盖也可采用透明塑料材质, 可透过盒盖欣赏到食物本身。 0030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两个实施例而已,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
17、, 在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同替 换。 另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 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 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 例的限制, 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88493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884933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884933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884933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