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山地滚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乐山地滚球.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20788.5 (22)申请日 2017.05.25 (71)申请人 李新亚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博 爱七路113号百合家园1栋1407室 (72)发明人 李新亚 (51)Int.Cl. A63G 3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游乐山地滚球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乐山地滚球, 由球壳(1)、 万向车(6)组成。 游乐山地滚球沿没有深沟、 没有 悬崖、 不太陡峭的山坡滚下时, 时快时慢, 时左时 右, 时上时下, 时而加。
2、速时而减速, 时而转动时而 平动, 时而处于超重状态, 时而处于失重状态, 人 在其内感觉身不由己, 任其摆布, 天翻地覆, 非常 惊险刺激; 万向车(6)偏离平衡位置时, 其在重力 力矩的作用下, 总会向着平衡位置回复, 其不但 不会翻滚, 也不会与球壳碰撞, 而且始终位于球 壳的下部, 又始终与该球壳的内表面接触, 与该 万向车(6)结合为一体的人, 虽然感觉惊险和刺 激, 但有惊无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7008014 A 2017.08.04 CN 107008014 A 1.一种游乐山地滚球, 其沿山坡滚下时人在其内享受刺激;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游乐山地。
3、滚球由球壳(1)、 万向车(6)组成; 球壳(1)由坚固材料制造, 人在所述球壳(1)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 所述球壳(1)上有缺 口、 盖板(3)、 垫圈(4)、 螺栓(5)、 吊具(13); 球壳(1)上缺口为圆形, 人通过该缺口进出所述球壳(1); 所述缺口含内侧的小圆孔 (2a)和外侧的大圆孔(2b), 所述小圆孔(2a)轴线与所述大圆孔(2b)的轴线重合且通过所述 球壳(1)的球心; 所述小圆孔(2a)的边缘与所述大圆孔(2b)的边缘之间为环形阶梯, 所述阶 梯的外侧向面为环形梯面(2d); 盖板(3)封盖在球壳(1)的缺口上, 其含内侧的小圆板(3a)、 外侧的大圆板(3b); 所述。
4、小 圆板(3a)的圆周表面与所述球壳(1)上缺口的小圆孔(2a)的内圆周表面接触, 其内侧向面 和所述球壳(1)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内球面; 所述大圆板(3b)的圆周表面与所述缺口的大圆 孔(2b)的内圆周表面接触, 其外侧向面和所述球壳(1)的外表面构成完整外球面; 垫圈(4)为圆环状, 其覆盖在球壳(1)的梯面(2d)上; 多个螺栓(5)均匀分布在盖板(3)上大圆板(3b)边缘附近的外侧向面上, 这多个螺栓 (5)之一穿过相应位置的的所述大圆板(3b)上的圆孔和对应位置的垫圈(4)上的圆孔后, 旋 进对应位置的球壳(1)上梯面(2d)的螺栓孔(2c)中, 从而将所述盖板(3)固紧连接在所述球 。
5、壳(1)上; 吊具(13)含螺柱(13a)、 吊圈(13b); 所述螺柱(13a)为圆柱形, 其上的螺纹与球壳(1)上 螺柱孔(2e)内的螺纹啮合, 其外端与所述吊圈(13b)固定连接, 其里端旋入所述螺柱孔(2e) 中, 上提所述吊圈(13b)可将所述球壳(1)吊离地面; 万向车(6)位于球壳(1)的内腔中, 其由车架(7)、 上球轮架(8)、 下球轮架(9)、 上球轮 (10a)、 下球轮(10b)、 扶手架(11)、 座椅(12)组成; 车架(7)为球冠状, 其上表面平整, 其下表面为球冠球面, 该球冠球面的球心与球壳(1) 的球心重合, 其下表面边缘附近的四周均匀分布多个上球轮孔(7a。
6、), 其下表面的顶点有一 个下球轮孔(7b); 多个上球轮(10a)分别安装在车架(7)的多个上球轮孔(7a)之一中, 这多个上球轮 (10a)由环形上球轮架(8)托住, 所述上球轮架(8)固紧连接在所述车架(7)下表面的边缘附 近; 一个下球轮(10b)安装在所述车架(7)的下球轮孔(7b)中, 该下球轮(10b)由方形或圆形 下球轮架(9)托住, 所述下球轮架(9)固紧连接在所述车架(7)下表面顶点的附近; 所述上球 轮(10a)或所述下球轮(10b)与相应位置的球壳(1)的内表面活动接触, 从而所述车架(7)相 对所述球壳(1)可沿其内表面向任意方向自由运动; 扶手架(11)和座椅(12。
7、)均位于车架(7)上表面的中部, 所述扶手架(11)位于所述座椅 (12)的正前方, 所述车架(7)的轴线通过所述座椅(12); 所述扶手架(11)由两块彼此分开的 竖直撑板(11a)和一根水平横杆(11b)组成, 这两块撑板(11a)之一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所 述车架(7)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所述横杆(11b)的两端分别固紧连接在这两块撑板(11a)之 一的上端; 所述座椅(12)的四条腿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车架(7)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人 坐在所述座椅(12)上伸手可抓着所述横杆(11b); 所述座椅(12)上固紧连接安全带, 该安全 带能束缚坐在所述座椅(12)上的人的大腿, 使之不能离。
8、开所述座椅(12)。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008014 A 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山地滚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在球壳(1)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是这样的: 所述球壳(1)用透明材料制 造。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山地滚球,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在球壳(1)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是这样的: 所述球壳(1)用非透明材料 制造, 但所述游乐山地滚球经过的山地路径上安装摄像头, 所述球壳(1)外表面的槽中铺设 天线, 所述球壳(1)内车架(7)的扶手架(11)上固紧连接显示屏, 所述车架(7)的上表面上固 紧安装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装置; 。
9、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后向 空中发射, 所述天线接收后传输给所述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装置, 再由所述显示 屏放映出来, 人观看所述显示屏上的图像就能感知外面的情况。 4.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乐山地滚球配套的索道, 由支架、 钢索、 承托、 吊架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索道吊架的下端与球壳(1)上吊具(13)的吊圈(13b)固定连接后, 可将所述游乐山 地滚球运送到山地的高处。 5.权利要求1所述游乐山地滚球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 游乐山地滚球停放在山地坡底平地上, 滚动球壳(1)使万向车(6)与所述球壳 (1)上的缺口接近, 取出螺栓(5), 揭开盖板(3),。
10、 人从所述缺口进到所述万向车(6)的车架 (7)且坐到座椅(12)上, 系好安全带; 盖上所述盖板(3), 并用所述螺栓(5)将所述盖板(3)与 所述球壳(1)固紧连接; 将吊具(13)的螺柱(13a)旋入所述球壳(1)上的螺柱孔(2e)内; 第二步, 索道吊架的下端与所述吊具(13)的吊圈(13b)固定连接后, 将所述球壳(1)运 送到山地高处的平地上, 然后取下所述螺柱(13a); 第三步, 推动所述球壳(1)使之沿山地滚下, 最后所述球壳(1)停止在山地坡底平地上; 第四步, 滚动球壳(1)使万向车(6)与所述球壳(1)上的缺口接近, 取下螺栓(5), 揭开盖 板(3), 人解脱安全带后。
11、从所述缺口出来; 盖上所述盖板(3), 并用螺栓(5)将所述盖板(3)与 所述球壳(1)固紧连接, 或者让后一人进到所述球壳(1)内再盖上所述盖板(3), 并用螺栓 (5)将所述盖板(3)与所述球壳(1)固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008014 A 3 游乐山地滚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乐山地滚球, 尤其是惊险刺激但有惊无险的游乐山地滚球。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游乐设备对满足人们消费需求、 增加生活情趣、 培养勇敢精神都起了很大作 用。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的收入显著提高, 外出游玩的人数与日俱增, 对游乐 设备的要求更为苛刻。 。
12、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刺激性; 传统项目玩腻了, 希望玩一些新花样。 0003 当前, 游乐场的设备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们玩过多次的传统设备多, 没有见 过或没有玩过的创新设备少, 不少人对参与游乐活动已失去兴趣; 节假日, 即使传统设备玩 过多次了, 没有其他设备可玩, 还得将就。 人山人海, 排队长龙见头不见尾。 但玩过之后, 不 免扫兴而归。 0004 创造具有趣味性、 刺激性、 新颖性的游乐设备, 国人企盼。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惊险刺激但有惊无险的游乐山地滚球。 本发 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该游乐山地滚球从山地坡底运送至山地高处的 配套。
13、的索道。 本发明再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该游乐山地滚球的使用方法。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7 一种游乐山地滚球, 其沿山坡滚下时人在其内享受刺激; 该游乐山地滚球由球壳、 万向车组成。 0008 球壳由坚固材料制造, 人在该球壳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 该球壳上有缺口、 盖板、 垫圈、 螺栓、 吊具。 0009 球壳上的缺口为圆形, 人通过该缺口进出该球壳; 该缺口含内侧的小圆孔和外侧 的大圆孔, 该小圆孔轴线与该大圆孔的轴线重合且通过该球壳的球心; 该小圆孔的边缘与 该大圆孔的边缘之间为环形阶梯, 该阶梯的外侧向面为环形梯面。 0010 盖板封盖在球壳。
14、的缺口上, 其含内侧的小圆板、 外侧的大圆板; 该小圆板的圆周表 面与该球壳上缺口的小圆孔的内圆周表面接触, 其内侧向面和该球壳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内 球面; 该大圆板的圆周表面与该缺口的大圆孔的内圆周表面接触, 其外侧向面和该球壳的 外表面构成完整外球面。 0011 垫圈为圆环状, 其覆盖在球壳的梯面上。 0012 多个螺栓均匀分布在盖板上大圆板边缘附近的外侧向面上, 这多个螺栓之一穿过 相应位置的的该大圆板上的圆孔和对应位置的垫圈上的圆孔后, 旋进对应位置的球壳上梯 面的螺栓孔中, 从而将该盖板固紧连接在该球壳上。 0013 吊具含螺柱、 吊圈; 该螺柱为圆柱形, 其上的螺纹与球壳上螺柱孔内的。
15、螺纹啮合, 其外端与该吊圈固定连接, 其里端旋入该螺柱孔中, 上提该吊圈可将该球壳吊离地面。 0014 万向车位于球壳的内腔中, 其由车架、 上球轮架、 下球轮架、 上球轮、 下球轮、 扶手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7008014 A 4 架、 座椅组成。 0015 车架为球冠状, 其上表面平整, 其下表面为球冠球面, 该球冠球面的球心与球壳的 球心重合, 其下表面边缘附近的四周均匀分布多个上球轮孔, 其下表面的顶点有一个下球 轮孔。 0016 多个上球轮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多个上球轮孔之一中, 这多个上球轮由环形上球轮 架托住, 该上球轮架固紧连接在该车架下表面的边缘附近; 一个下。
16、球轮安装在该车架的下 球轮孔中, 该下球轮由方形或圆形下球轮架托住, 该下球轮架固紧连接在该车架下表面顶 点的附近; 该上球轮或该下球轮与相应位置的球壳的内表面活动接触, 从而该车架相对该 球壳可沿其内表面向任意方向自由运动。 0017 扶手架和座椅均位于车架上表面的中部, 该扶手架位于该座椅的正前方, 该车架 的轴线通过该座椅; 该扶手架由两块彼此分开的竖直撑板和一根水平横杆组成, 这两块撑 板之一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该车架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该横杆的两端分别固紧连接在这两 块撑板之一的上端; 该座椅的四条腿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该车架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人坐 在该座椅上伸手可抓着该横杆; 该座椅。
17、上固紧连接公知公用安全带, 该安全带能束缚坐在 该座椅上的人的大腿, 使之不能离开该座椅。 0018 所述人在球壳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有两个优选方案。 0019 人在球壳内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 该球壳用透明 材料制造。 0020 人在球壳内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 该球壳用非透 明材料制造, 但游乐山地滚球经过的山地路径上安装公知公用摄像头, 该球壳外表面的槽 中铺设公知公用天线, 该球壳内车架的扶手架上固紧连接公知公用显示屏, 该车架的上表 面上固紧安装公知公用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装置; 该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转换为无 线电信。
18、号后向空中发射, 该天线接收后传输给该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装置, 再由 该显示屏放映出来, 人观看该显示屏上的图像就能感知外面的情况。 0021 一种与该游乐山地滚球配套的公知公用索道, 由支架、 钢索、 承托、 吊架组成。 0022 索道吊架的下端与球壳上吊具的吊圈固定连接后, 可将该游乐山地滚球运送到山 地的高处。 0023 使用游乐山地滚球的方法是这样的: 0024 第一步, 游乐山地滚球停放在山地坡底平地上, 滚动球壳使万向车与该球壳上的 缺口接近, 取出螺栓, 揭开盖板, 人从该缺口进到该万向车的车架且坐到座椅上, 系好安全 带; 盖上该盖板, 并用螺栓将该盖板与该球壳固紧连接。
19、; 将吊具的螺柱旋入该球壳上的螺柱 孔内。 0025 第二步, 索道吊架的下端与该吊具的吊圈固定连接后, 将该球壳运送到山地高处 的平地上, 然后取下该螺柱。 0026 第三步, 推动该球壳使之沿山地滚下, 最后该球壳停止在山地坡底平地上。 0027 第四步, 滚动球壳使万向车与该球壳上的缺口接近, 取下螺栓, 揭开盖板, 人解脱 安全带后从该缺口出来; 盖上该盖板, 并用螺栓将该盖板与该球壳固紧连接, 或者让后一人 进到该球壳内再盖上该盖板, 并用螺栓将该盖板与该球壳固紧连接。 0028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 该游乐山地滚球沿没有深沟、 没有悬崖、 不太陡峭的山坡滚下 说 明 书 2/5 页 。
20、5 CN 107008014 A 5 时, 时快时慢, 时左时右, 时上时下, 时而加速时而减速, 时而转动时而平动, 时而处于超重 状态, 时而处于失重状态, 人在其内感觉身不由己, 任其摆布, 天翻地覆, 非常惊险刺激。 0029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 万向车偏离平衡位置时, 其在重力力矩的作用下, 总会向着平 衡位置回复。 只要该游乐山地滚球运动的路径上没有深沟、 没有悬崖、 没有陡峭的山坡, 该 万向车不但不会翻滚, 也不会与球壳碰撞, 而且始终位于球壳的下部, 又始终与该球壳的内 表面接触。 与该万向车结合为一体的人, 虽然感觉惊险和刺激, 但有惊无险。 0030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 。
21、有利于培养勇敢无畏精神, 有利于培养一往无前奋斗精神。 人 有了这种精神, 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还有什么科技高峰不能攀登, 还有什么难关不能跨 越。 看似游乐, 实则受益匪浅。 正在崛起的中国, 需要这样的游乐设施去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附图说明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 图1是球壳的竖直剖面示意图, 该球壳的球心、 缺口、 吊具位于该剖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如图1所示, 一种游乐山地滚球, 其沿山坡滚下时人在其内享受刺激。 该游乐山地 滚球由球壳1、 万向车6组成。 0034 如图1所示, 球壳1由坚固材料制造, 人在该球壳1内可。
22、感知外面的情况。 该球壳1上 有缺口、 盖板3、 垫圈4、 螺栓5、 吊具13。 0035 如图1所示, 球壳1上缺口为圆形, 人通过该缺口进出该球壳1。 该缺口含内侧的小 圆孔2a和外侧的大圆孔2b, 该小圆孔2a轴线与该大圆孔2b的轴线重合且通过该球壳1的球 心。 该小圆孔2a的边缘与该大圆孔2b的边缘之间为环形阶梯, 该阶梯的外侧向面为环形梯 面2d。 0036 如图1所示, 盖板3封盖在球壳1的缺口上, 其含内侧的小圆板3a、 外侧的大圆板3b。 该小圆板3a的圆周表面与该球壳1上缺口的小圆孔2a的内圆周表面接触, 其内侧向面和该 球壳1的内表面构成完整内球面。 该大圆板3b的圆周表面。
23、与该缺口的大圆孔2b的内圆周表 面接触, 其外侧向面和该球壳1的外表面构成完整外球面。 0037 如图1所示, 垫圈4为圆环状, 其覆盖在球壳1的梯面2d上。 0038 如图1所示, 多个螺栓5均匀分布在盖板3上大圆板3b边缘附近的外侧向面上, 这多 个螺栓5之一穿过相应位置的的该大圆板3b上的圆孔和对应位置的垫圈4上的圆孔后, 旋进 对应位置的球壳1上梯面2d的螺栓孔2c中, 从而将该盖板3固紧连接在该球壳1上。 0039 如图1所示, 吊具13含螺柱13a、 吊圈13b。 该螺柱13a为圆柱形, 其上的螺纹与球壳1 上螺柱孔2e内的螺纹啮合, 其外端与该吊圈13b固定连接, 其里端旋入该螺。
24、柱孔2e中, 上提 该吊圈13b可将该球壳1吊离地面。 0040 如图1所示, 万向车6位于球壳1的内腔中, 其由车架7、 上球轮架8、 下球轮架9、 上球 轮10a、 下球轮10b、 扶手架11、 座椅12组成。 0041 如图1所示, 车架7为球冠状, 其上表面平整, 其下表面为球冠球面, 该球冠球面的 球心与球壳1的球心重合, 其下表面边缘附近的四周均匀分布多个上球轮孔7a, 其下表面的 顶点有一个下球轮孔7b。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008014 A 6 0042 如图1所示, 多个上球轮10a分别安装在车架7的多个上球轮孔7a之一中, 这多个上 球轮10a由环形上球。
25、轮架8托住, 该上球轮架8固紧连接在该车架7下表面的边缘附近。 一个 下球轮10b安装在该车架7的下球轮孔7b中, 该下球轮10b由方形或圆形下球轮架9托住, 该 下球轮架9固紧连接在该车架7下表面顶点的附近。 该上球轮10a或该下球轮10b与相应位置 的球壳1的内表面活动接触, 从而该车架7相对该球壳1可沿其内表面向任意方向自由运动。 0043 如图1所示, 扶手架11和座椅12均位于车架7上表面的中部, 该扶手架11位于该座 椅12的正前方, 该车架7的轴线通过该座椅12。 该扶手架11由两块彼此分开的竖直撑板11a 和一根水平横杆11b组成, 这两块撑板11a之一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该车架。
26、7的上表面固紧 连接, 该横杆11b的两端分别固紧连接在这两块撑板11a之一的上端。 该座椅12的四条腿的 下端与相应位置的该车架7的上表面固紧连接, 人坐在该座椅12上伸手可抓着该横杆11b。 该座椅12上固紧连接公知公用安全带, 该安全带能束缚坐在该座椅12上的人的大腿, 使之 不能离开该座椅12。 0044 所述人在球壳1内可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有两个优选方案。 0045 如图1所示, 人在球壳1内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 该 球壳1用透明材料制造。 0046 说明: 上述第一个优选方案, 结构简单, 人在球壳1内直接感知外面的情况, 视野开 阔。 该方案可。
27、优先采用。 0047 如图1所示, 人在球壳1内感知外面的情况, 其结构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 该 球壳1用非透明材料制造, 但游乐山地滚球经过的山地路径上安装公知公用摄像头, 该球壳 1外表面的槽中铺设公知公用天线, 该球壳1内车架7的扶手架11上固紧连接公知公用显示 屏, 该车架7的上表面上固紧安装公知公用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信号的装置。 该摄像头拍 摄的图像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后向空中发射, 该天线接收后传输给该无线电信号转化为图像 信号的装置, 再由该显示屏放映出来, 人观看该显示屏上的图像就能感知外面的情况。 0048 说明: 上述第二个优选方案, 结构复杂, 人在球壳1内间接感知外。
28、面的情况, 视野狭 窄。 但材料易得, 价格便宜。 该方案参考采用。 0049 一种与该游乐山地滚球配套的公知公用索道, 由支架、 钢索、 承托、 吊架组成。 0050 索道吊架的下端与球壳1上吊具13的吊圈13b固定连接后, 可将该游乐山地滚球运 送到山地的高处。 0051 使用游乐山地滚球的方法是这样的: 0052 第一步, 如图1所示, 游乐山地滚球停放在山地坡底平地上, 滚动球壳1使万向车6 与该球壳1上的缺口接近, 取出螺栓5, 揭开盖板3, 人从该缺口进到该万向车6的车架7且坐 到座椅12上, 系好安全带。 盖上该盖板3, 并用螺栓5将该盖板3与该球壳1固紧连接。 将吊具 13的螺。
29、柱13a旋入该球壳1上的螺柱孔2e内。 0053 第二步, 索道吊架的下端与该吊具13的吊圈13b固定连接后, 将该球壳1运送到山 地高处的平地上, 然后取下该螺柱13a。 0054 第三步, 推动该球壳1使之沿山地滚下, 最后该球壳1停止在山地坡底平地上。 0055 第四步, 如图1所示, 滚动球壳1使万向车6与该球壳1上的缺口接近, 取下螺栓5, 揭 开盖板3, 人解脱安全带后从该缺口出来。 盖上该盖板3, 并用螺栓5将该盖板3与该球壳1固 紧连接, 或者让后一人进到该球壳1内再盖上该盖板3, 并用螺栓5将该盖板3与该球壳1固紧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008014 A 7 连接。 0056 说明: 人在密闭的球壳1内待的时间过长, 会因缺氧而发生安全事故。 如果需要待 较长时间, 则应增大该球壳1的容积, 以确保安全。 0057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 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 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008014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9 CN 107008014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