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40350.7 (22)申请日 2015.12.14 A45C 5/04(2006.01) A45C 13/18(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科学城科珠路 192 号 4 楼 (72)发明人 柯伟胜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麦小婵 郝传鑫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 包括箱体、 移 动轮及控制器, 所述移动轮及控制器均安装于。
2、所 述箱体上, 其中, 所述移动轮包括驱动件、 轮架、 转 轴、 轮子及卡锁, 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 部与所述轮架之间, 所述轮子通过所述转轴安装 在所述轮架上, 所述卡锁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 接, 另一端朝向所述轮子,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 件连接, 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卡锁的另一端 沿靠近所述轮子的方向运动或沿远离所述轮子的 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李箱保护系 统,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通过 所述卡锁将轮子锁住或解锁, 实现了所述行李箱 的防丢功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4页 附图2页 CN 205337945 U 2016.06.29 CN 205337945 U 1.一种行李箱, 包括箱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移动轮及控制器, 所述移动轮及控制器 均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其中, 所述移动轮包括驱动件、 轮架、 转轴、 轮子及卡锁, 所述驱动件 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与所述轮架之间, 所述轮子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轮架上, 所述 卡锁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另一端朝向所述轮子,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并输 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卡锁的另一端沿靠近所述轮子的方向运动或沿远离所述轮子的方向 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
4、包括用于检测与终端的距离 的无线传感电路及用于向所述驱动件发出所述控制指令的主控电路; 所述无线传感电路的 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检测与终端的连接 关系的无线通信电路及用于向所述驱动件发出所述控制指令的主控电路; 所述无线通信电 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轮还包括安装柱, 所述箱体的 底部还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柱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 。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第一拉杆及第二拉 杆, 所述第一拉杆及所述第二拉杆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卡 箍, 两对所述卡箍分别卡紧所述第一拉杆及所述第二拉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锁的另一端为一个圆柱形的卡 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头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或电动缸。 9.一种行李箱保护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终端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行李 箱, 所述终端与所述行李箱的控制器连接。 10.根。
6、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李箱保护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为智能手机、 智能手 环或智能手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7945 U 2 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行装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行李箱是出行必备的工具之一, 它为人们在出行中的行李收拾与搬移带来诸多方 便。 在使用中, 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旅途中, 人们由于比较疲累可能引起警惕性降低, 此外也 可能出现不得不短暂离开行李箱的情况, 这就给小偷带来可趁之机, 存在行李箱被小偷拖 走的隐患。 0003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
7、种做法是在行李箱中设置报警器, 报警器会在行李 箱离开主人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时发出警报。 但是一方面, 这种警报并不是每次都能引起 人们警觉, 而且通过警报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并不能对行李箱的行动起到阻碍作用, 因此 小偷依然可以轻松的拖走行李箱, 造成行李丢失; 另一方面, 如果是主人短暂离开行李箱就 触发警报, 则可能会造成噪音, 干扰到其他人的正常休息或交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具有很 好的防丢功能。 0005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李箱, 包括箱体、 移动轮及控 制器, 所述移动轮及控。
8、制器均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其中, 所述移动轮包括驱动件、 轮架、 转 轴、 轮子及卡锁, 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与所述轮架之间, 所述轮子通过所述转 轴安装在所述轮架上, 所述卡锁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另一端朝向所述轮子, 所述控制 器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卡锁的另一端沿靠近所述轮子的方向运动 或沿远离所述轮子的方向运动。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控制器包括用于检测与终端的距离的无线传感电路及用于向所述 驱动件发出所述控制指令的主控电路; 所述无线传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 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
9、控制器包括用于检测与终端的连接关系的无线通信电路及用于向 所述驱动件发出所述控制指令的主控电路;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 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移动轮还包括安装柱, 所述箱体的底部还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 柱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第一拉杆及第二拉杆, 所述第一拉杆及所述第二拉 杆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卡箍, 两对所述卡箍分别卡紧所述 第一拉杆及所述第二拉杆。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卡锁的另一端为一个圆柱形的卡头。 001。
10、1 进一步地, 所述卡头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337945 U 3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或电动缸。 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李箱保护系统, 包括终端及上述的行李箱, 所述终端与 所述行李箱的控制器连接。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终端为智能手机、 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及行李箱保护系统, 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 述驱动件工作, 所述驱动件可以控制所述卡锁沿靠近所述轮子的方向运动, 此时, 所述轮子 锁住, 从而使得所述行李箱不能被轻松拖动; 所述驱动件也可以控制所述卡锁沿远离所述 轮子的。
11、方向运动, 此时, 所述轮子解锁, 从而使得所述行李箱能够轻松拖动, 本实用新型通 过所述箱体上的所述控制器可直接与主人手上的终端无线连接, 实现了所述控制器与所述 终端之间的数据通讯, 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更加简便。 因此, 通过所述卡锁将轮子锁住或 解锁, 实现了所述行李箱的防丢功能。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的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的一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的另一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框图。 0020 如图1、 图2、 图3、 图4, 。
12、箱体-1、 移动轮-2、 控制器-3、 驱动件-21、 轮架-22、 转轴-23、 轮子-24、 卡锁-25、 终端-4、 第一拉杆-51、 第二拉杆-52、 限位安装槽-6、 第一伸缩杆-71、 第 二伸缩杆-72、 门形拉杆头-8、 限位块-9、 连接件-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0022 如图1所示, 其为所述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1所示的行李箱, 包括箱体1、 移 动轮2及控制器3, 所述移动轮2及控制器3均安装于所述箱体1上, 如图2所示, 其为所述行李 箱的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13、, 根据图2所示的移动轮2, 包括驱动件21、 轮架22、 转轴23、 轮子24 及卡锁25, 所述驱动件21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与所述轮架22之间, 所述轮子24通过所述 转轴23安装在所述轮架22上, 所述卡锁25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21连接, 另一端朝向所述轮 子24, 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驱动件21连接, 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卡锁25的另一端沿靠近 所述轮子24的方向运动或沿远离所述轮子24的方向运动。 0023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 所述控制器3输出的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驱动件21工作, 所 述驱动件21可以控制所述卡锁25沿靠近所述轮子24的方向运动, 此时, 所述轮子24锁住, 从。
14、 而使得所述行李箱不能被轻松拖动; 所述驱动件21也可以控制所述卡锁25沿远离所述轮子 24的方向运动, 此时, 所述轮子24解锁, 从而使得所述行李箱能够轻松拖动。 因此, 通过所述 卡锁将轮子锁住或解锁, 实现了所述行李箱的防丢功能。 0024 如图3所示, 其为一种控制器3的工作原理框图, 所述控制器3包括用于检测与终端 4的距离的无线传感电路及用于向所述驱动件21发出所述控制指令的主控电路; 所述无线 传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件21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337945 U 4 连接, 工作时, 通过所述无线传感电路检。
15、测到所述行李箱与所述终端4的距离, 并将所述距 离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将所述距离与设定的阈值距离进行比较, 当所 述距离大于所述阈值距离时, 所述主控电路向所述驱动件21发出锁住指令, 此时, 所述驱动 件21根据所述锁住指令控制所述卡锁25沿靠近所述轮子24的方向运动, 并卡住轮子24, 从 而限制所述轮子24的转动。 此后, 当所述终端4靠近所述控制器3并使得所述距离小于所述 阈值距离时, 所述主控电路向所述驱动件21发出解锁指令, 所述驱动件21根据所述解锁指 令控制所述卡锁25沿远离所述轮子24的方向运动, 从而解除对所述轮子24的限制。 0025 如图4所示, 其为。
16、另一种控制器3的工作原理框图, 所述控制器3包括用于检测与终 端4的连接关系的无线通信电路及用于向所述驱动件21发出所述控制指令的主控电路; 所 述无线通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 动件21连接。 工作时,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检测到所述控制器3是否与所述终端4连接, 并 将检测的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电路, 当所述主控电路接收到断开连接的信号时, 所述主控 电路向所述驱动件21发出锁住指令。 此时, 所述驱动件21根据所述锁住指令控制所述卡锁 25沿靠近所述轮子24的方向运动, 并卡住轮子24, 从而限制所述轮子24的转动。 此后, 当所 述终端4靠。
17、近所述控制器3并重新建立与所述控制器3的连接时, 所述主控电路向所述驱动 件21发出解锁指令, 所述驱动件21根据所述解锁指令控制所述卡锁25沿远离所述轮子24的 方向运动, 从而解除对所述轮子24的限制。 0026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实施例中, 所述主控电路发出的锁住指令及解锁指令也可由 用户主动触发生成, 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0027 为了便于所述驱动件21的安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移动轮2还 包括安装柱26, 所述箱体1的底部还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柱26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内, 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21。 0028 为了便于所述控制器3的安装, 使其安。
18、装更为牢固, 从而避免所述控制器3移动时 产生震动使得所述控制器3晃动的情况, 避免其因为振动而产生的损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行李箱还包括第一拉杆51及第二拉杆52, 所述第一拉杆51及所述第二 拉杆52平行安装于所述箱体1上, 所述控制器3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卡箍(图中未示出), 两 对所述卡箍分别卡紧所述第一拉杆51及所述第二拉杆52。 0029 为了避免所述卡锁25磨损造成的卡紧失效的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 进, 所述卡锁25的另一端为一个圆柱形的卡头251, 所述卡头251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 其 中, 当所述卡头251用金属制成时, 可以进一步增强所。
19、述卡锁25的强度, 使得所述卡锁25更 为安全可靠, 但可能会造成所述轮子24的磨损。 而使用塑料或耐磨橡胶等材料则对轮子24 造成的磨损比较小, 但自身磨损会较大, 此时, 当所述卡锁35磨损过度时也可方便的更换, 降低了维修成本。 00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驱动件21为气缸或电动缸。 其中, 当所述驱 动件21为气缸时, 其可通过一个弹簧与所述卡锁25连接, 并通过改变气压的大小调节对所 述弹簧的压力, 从而控制所述卡锁25的运动。 而当所述驱动件21为电动缸时, 其可通过电 机、 齿轮或一些机械臂的配合来实现对所述卡锁25的运动控制, 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
20、围之内, 在此不做赘述。 0031 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拉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箱体1的内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337945 U 5 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箱体1一体成型的限位安装槽6, 所述第一拉杆51及所述第二拉杆52的下 端分别安装在所述限位安装槽6的两个槽孔中, 并保持平行, 所述第一拉杆51的上端设有第 一伸缩杆71, 所述第二拉杆52的上端设有第二伸缩杆72, 所述第一伸缩杆71及所述第二伸 缩杆72的上端穿过所述箱体1设置, 所述第一伸缩杆71及所述第二伸缩杆72的上端设有门 形拉杆头8, 所述第一伸缩杆71和所述第二伸缩杆72可分别沿所述第一。
21、拉杆51和所述第二 拉杆52的内壁拉出或推入, 所述门形拉杆头8可沿所述第一伸缩杆71和所述第二伸缩杆72 的内壁拉出或推入, 从而可根据需要方便的调节拉杆的长度, 更为实用和方便。 0032 为了提高所述卡锁25的锁紧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 述卡锁2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轮子24的最高点的前方的位置, 如此, 当所述卡锁25的另一端 朝向所述轮子24运动时, 其位置正好处于所述轮子24的前进方向上, 提高所述卡锁25的锁 紧强度和稳定性。 0033 为了将所述拉杆稳定的安装, 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 进一步改进, 所述箱体1的内部的顶部设有限位。
22、块9, 所述第一拉杆51和所述第二拉杆52的 上端通过所述限位块9进行限位固定。 003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伸缩杆71和所述第二伸缩杆72的直径 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拉杆51和所述第二拉杆52的直径, 所述第一拉杆51和所述第二拉杆52通 过连接件10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杆71和所述第二伸缩杆72进行连接, 使得所述第一伸缩杆 71和所述第二伸缩杆72可轻松的沿所述第一拉杆51和所述第二拉杆52的内壁滑动, 使用更 为方便。 003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门形拉杆头8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伸缩杆 71和所述第二伸缩杆72的直径, 使得所述门形拉杆头8, 可轻松的沿。
23、所述第一伸缩杆71和所 述第二伸缩杆72的内壁滑动。 0036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行李箱保护系统, 包括终端4及如上任 一实施例所述的行李箱, 所述终端4与所述行李箱的控制器3连接。 003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终端4可为智能手机、 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 应当说明的是, 所述终端4还可为其他便携式的智能电子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0038 本实施例的行李箱保护系统, 通过所述箱体1上的所述控制器3可直接与主人手上 的终端4无线连接, 实现了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终端4之间的数据通讯。 0039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337945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5337945 U 7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5337945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