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轮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滑板车轮架.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119181.5 (22)申请日 2017.09.04 (73)专利权人 丽水市美芦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缙青路 财富公园泛家居第二栋一楼 (72)发明人 余粉 李耀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63C 17/01(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滑板车轮架 (57)摘要 一种滑板车轮架,。
2、 主要包括基板、 基座、 减振 器、 轮轴支架、 弹簧、 压盘以及轴销组成; 通过改 变轴销在基座上的位置, 就能够改变弹簧的预应 力, 从而改变减振的幅度及转向所需要的力量, 弹簧能够减小振动的幅度, 使滑板车滑行及转向 都更为顺畅平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07137312 U 2018.03.27 CN 207137312 U 1.一种滑板车轮架, 其特征在于: 主要包括基板(1)、 基座(2)、 减震器(3)、 轮轴支架 (4)、 弹簧(5)、 压盘(6)以及轴销(7)组成; 基板(1)为四方形板, 在基板朝下的壁面的长度方 向的前端设有一组向下突出的前接耳(。
3、11), 在基板朝下的壁面的长度方向的后端设有一组 向下突出的后接耳(12); 基座(2)前端的顶壁插入两个前接耳(11)之间, 通过前螺栓将两个 前接耳和插入两个前接耳之间的基座轴连; 基座的后端设有基座后轴孔, 在基座后端的中 部设有与基座后轴孔连通的减震器槽(21), 减震器(3)的一端插入两个后接耳间, 通过后螺 栓将两个后接耳和减震器插入两个后接耳间的部分轴连, 减震器的另一端插进减震器槽, 通过将下螺栓插入基座后轴孔将基座后端与减震器插进减震器槽的一端轴连; 基座(2)前 端设有向下突出的与基座垂直的前基座(22), 基座(2)后端设有向下突出的与基座垂直的 后基座(23); 前基。
4、座中心设有向后基座方向突出的定位柱(24), 将定位柱朝向后基座的端 面设置成上双曲面, 沿前基座的中心设置贯穿上双曲面及定位柱的前基座孔, 在前基座孔 远离后基座的内壁设有与轴销(7)末端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在轮轴支架(4)宽度方向 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向外突出的轮轴(41), 使用时, 每个轮轴上安装一个滑轮; 在两个轮轴 之间的轮轴支架侧方的中部设有向外突出的支承块(42), 在支承块中心设有向后基座方向 突出的弹簧座(43), 在支承块朝向前基座的壁面中心向后基座方向凹陷的与前基座上的上 双面曲形成咬合关系的下双曲面, 在支承块中心设有贯穿弹簧座和下双曲面的支承块轴 孔; 在后基座。
5、上设有后基座孔, 在后基座孔内壁设置向前基座方向延伸的一个以上的键槽 (25); 所述的压盘(6)的直径小于后基座孔, 在压盘外壁设有向外突出的与键槽匹配的向外 突出的键齿, 在压盘中心设有向前基座方向突出的压盘弹簧座, 在压盘中心设有贯穿压盘 弹簧座的压盘孔; 键槽的长度大于键齿的长度; 组装时, 将轮轴支架的支承块插入前基座和 后基座之间的空隙, 使轮轴支架上的下双曲面与前基座上的上双曲面咬合在一起, 再将弹 簧从后基座的后基座孔压向轮轴支架, 直至弹簧朝向前基座的末端套在轮轴支架上的弹簧 座(43)上, 再将压盘压进后基座孔, 使压盘的键齿进入后基座孔上的键槽中, 压盘朝向前基 座的端面。
6、抵紧弹簧, 再将轴销(7)依次穿过压盘孔、 弹簧内腔、 轮盘支架上的支承块轴孔进 入前基座孔, 通过正转或反转轴销, 使轴销更多地进入或退出前基座孔, 从而改变压盘进入 后基座的深度, 也就改变了弹簧被压缩的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轮架, 其特征在于: 压盘孔内壁向前基座方向延伸形成 压盘柱, 压盘柱对轴销起到稳定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轮架, 其特征在于: 贯穿支承块中心的支承块轴孔的孔 壁向前基座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承块定位柱, 相应的, 靠近轮轴支架的前基座孔内壁向外扩 形成能够容纳支承块定位柱的容纳腔, 组装时, 支承块定位柱进入前基座上的容纳腔。 4.根据权。
7、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轮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减震器(3)选用阻尼减震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轮架, 其特征在于: 在将弹簧套到弹簧座(43)上之前, 先将垫圈(8)套在弹簧座(43)上, 再将弹簧套在弹簧座上, 使弹簧的一端抵在垫圈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轮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接耳的下部末端自前向后 倾斜, 所述的后接耳的下部末端自后向前倾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137312 U 2 一种滑板车轮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滑板车上的滑板车轮架, 属于滑板车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滑板车以其轻巧快速的。
8、特点, 适合作为运动器材或接驳公交地铁用的快速交通工 具, 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现有的滑板车, 当滑过有突起或凹陷的地面时, 由于没有 减震性能或减震性能较弱, 站在滑板车的人会感觉受到较强的冲击力, 甚至有人会因此失 去平衡摔倒。 0003 因此, 需要寻找一种回位和减震性能更好的滑板车轮架。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位和减震性能更好的滑板车轮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板车轮架, 主要包括基板1、 基座2、 减振器3、 轮 轴支架4、 弹簧5、 压盘6以及轴销7组成; 基板1为四方形板, 在基板朝下的壁面的长度方向的 前端设有一组向下突。
9、出的前接耳11, 在基板朝下的壁面的长度方向的后端设有一组向下突 出的后接耳12; 基座2前端的顶壁插入两个前接耳11之间, 通过前螺栓将两个前接耳和插入 两个前接耳之间的基座轴连; 基座的后端设有基座后轴孔, 在基座后端的中部设有与基座 后轴孔连通的减振器槽21, 减振器3的一端插入两个后接耳间, 通过后螺栓将两个后接耳和 减振器插入两个后接耳间的部分轴连, 减振器的另一端插进减振器槽, 通过将下螺栓插入 基座后轴孔将基座后端与减振器插进减振器槽的一端轴连; 基座2前端设有向下突出的与 基座垂直的前基座22, 基座2后端设有向下突出的与基座垂直的后基座23; 前基座中心设有 向后基座方向突出。
10、的定位柱24, 将定位柱朝向后基座的端面设置成上双曲面, 沿前基座的 中心设置贯穿上双曲面及定位柱的前基座孔, 在前基座孔远离后基座的内壁设有与轴销7 末端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在轮轴支架4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向外突出的轮 轴41, 使用时, 每个轮轴上安装一个滑轮; 在两个轮轴之间的轮轴支架侧方的中部设有向外 突出的支承块42, 在支承块中心设有向后基座方向突出的弹簧座43, 在支承块朝向前基座 的壁面中心向后基座方向凹陷的与前基座上的上双面曲形成咬合关系的下双曲面, 在支承 块中心设有贯穿弹簧座和下双曲面的支承块轴孔; 在后基座上设有后基座孔, 在后基座孔 内壁设置向前基座方向延。
11、伸的一个以上的键槽25; 所述的压盘6的直径小于后基座孔, 在压 盘外壁设有向外突出的与键槽匹配的向外突出的键齿, 在压盘中心设有向前基座方向突出 的压盘弹簧座, 在压盘中心设有贯穿压盘弹簧座的压盘孔; 键槽的长度大于键齿的长度; 组 装时, 将轮轴支架的支承块插入前基座和后基座之间的空隙, 使轮轴支架上的下双曲面与 前基座上的上双曲面咬合在一起, 再将弹簧从后基座的后基座孔压向轮轴支架, 直至弹簧 朝向前基座的末端套在轮轴支架上的弹簧座43上, 再将压盘压进后基座孔, 使压盘的键齿 进入后基座孔上的键槽中, 压盘朝向前基座的端面抵紧弹簧, 再将轴销7依次穿过压盘孔、 弹簧内腔、 轮盘支架上的。
12、支承块轴孔进入前基座孔, 通过正转或反转轴销, 使轴销更多地进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137312 U 3 入或退出前基座孔, 从而改变压盘进入后基座的深度, 也就改变了弹簧被压缩的幅度。 0006 压盘孔内壁向前基座方向延伸形成压盘柱, 压盘柱对轴销起到稳定的作用。 0007 贯穿支承块中心的支承块轴孔的孔壁向前基座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承块定位柱, 相 应的, 靠近轮轴支架的前基座孔内壁向外扩形成能够容纳支承块定位柱的容纳腔, 组装时, 支承块定位柱进入前基座上的容纳腔。 0008 所述的减震器3选用阻尼减震器。 0009 在将弹簧套到弹簧座43上之前, 先将垫圈8套在弹簧座4。
13、3上, 再将弹簧套在弹簧座 上, 使弹簧的一端抵在垫圈上。 0010 所述的前接耳的下部末端自前向后倾斜, 所述的后接耳的下部末端自后向前倾 斜。 0011 有益效果是: 0012 1.通过改变轴销在基座上的位置, 就能够改变弹簧的预应力, 从而改变减振的幅 度及转向所需要的力量, 弹簧能够减小振动的幅度, 使滑板车滑行及转向都更为顺畅平稳。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销处于另一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爆开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状态的剖面示。
14、意图; 0018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19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轴支架的剖开示意图; 0020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盘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到图9所示, 一种滑板车轮架, 主要包括基板1、 基座2、 减振器3、 轮轴支架4、 弹簧5、 压盘6以及轴销7组成; 基板1为四方形板, 在基板朝下的壁面的长度方向的前端设有 一组向下突出的前接耳11, 在基板朝下的壁面的长度方向的后端设有一组向下突出的后接 耳12; 基座2前端的顶壁插入两个前接耳11之间, 通过前螺栓将两个前接耳和插入两个前接 耳之间的。
15、基座轴连; 基座的后端设有基座后轴孔, 在基座后端的中部设有与基座后轴孔连 通的减振器槽21, 减振器3的一端插入两个后接耳间, 通过后螺栓将两个后接耳和减振器插 入两个后接耳间的部分轴连, 减振器的另一端插进减振器槽, 通过将下螺栓插入基座后轴 孔将基座后端与减振器插进减振器槽的一端轴连; 基座2前端设有向下突出的与基座垂直 的前基座22, 基座2后端设有向下突出的与基座垂直的后基座23; 前基座中心设有向后基座 方向突出的定位柱24, 将定位柱朝向后基座的端面设置成上双曲面, 沿前基座的中心设置 贯穿上双曲面及定位柱的前基座孔, 在前基座孔远离后基座的内壁设有与轴销7末端的外 螺纹相匹配的。
16、内螺纹; 在轮轴支架4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向外突出的轮轴41, 使用 时, 每个轮轴上安装一个滑轮; 在两个轮轴之间的轮轴支架侧方的中部设有向外突出的支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137312 U 4 承块42, 在支承块中心设有向后基座方向突出的弹簧座43, 在支承块朝向前基座的壁面中 心向后基座方向凹陷的与前基座上的上双面曲形成咬合关系的下双曲面, 在支承块中心设 有贯穿弹簧座和下双曲面的支承块轴孔; 在后基座上设有后基座孔, 在后基座孔内壁设置 向前基座方向延伸的一个以上的键槽25; 所述的压盘6的直径小于后基座孔, 在压盘外壁设 有向外突出的与键槽匹配的向外突出的键。
17、齿, 在压盘中心设有向前基座方向突出的压盘弹 簧座, 在压盘中心设有贯穿压盘弹簧座的压盘孔; 键槽的长度大于键齿的长度。 0023 组装时, 将轮轴支架的支承块插入前基座和后基座之间的空隙, 使轮轴支架上的 下双曲面与前基座上的上双曲面咬合在一起, 再将弹簧从后基座的后基座孔压向轮轴支 架, 直至弹簧朝向前基座的末端套在轮轴支架上的弹簧座43上, 再将压盘压进后基座孔, 使 压盘的键齿进入后基座孔上的键槽中, 压盘朝向前基座的端面抵紧弹簧, 再将轴销7依次穿 过压盘孔、 弹簧内腔、 轮盘支架上的支承块轴孔进入前基座孔, 通过正转或反转轴销, 使轴 销更多地进入或退出前基座孔, 从而改变压盘进入。
18、后基座的深度, 也就改变了弹簧被压缩 的幅度。 0024 在将弹簧套到弹簧座43上之前, 先将垫圈8套在弹簧座43上, 再将弹簧套在弹簧座 上, 使弹簧的一端抵在垫圈上。 0025 压盘孔内壁向前基座方向延伸形成压盘柱, 压盘柱对轴销起到稳定的作用。 0026 贯穿支承块中心的支承块轴孔的孔壁向前基座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承块定位柱, 相 应的, 靠近轮轴支架的前基座孔内壁向外扩形成能够容纳支承块定位柱的容纳腔, 组装时, 支承块定位柱进入前基座上的容纳腔。 0027 所述的减震器3选用阻尼减震器。 0028 所述的前接耳的下部末端自前向后倾斜, 所述的后接耳的下部末端自后向前倾 斜。 0029 轴。
19、销朝外的端面上设有与常用工具配套的凹槽, 所述的常用工具为一字起或十字 起或六角搬手。 0030 选用上述滑板车轮架的滑板车, 将两个滑板车轮架按前接耳朝外的方式对置固定 在滑板车长度方向上的底壁两端, 在每个轮轴上安装一个滑轮。 使滑板车不分前后, 无论操 作者从哪个方向站到滑板车上都是朝前的。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 将弹簧安装在轮轴支架与压盘之间, 当操作者向左扭动施压时, 会在滑板上产生一个向左的压力, 这个压力通过滑板传递给轮轴支架, 滑板的前进方向的 前部轮轴支架的左滑轮会向后摆动, 自然右轮就向前; 滑板的前进方向的后部轮轴支架的 左滑轮会向前摆动, 自然右轮就向后; 由于轮。
20、轴支架的两端通过滑轮抵紧在地板上, 从而使 轮轴支架在基座上转动, 使上双曲面和下双曲面形成错位咬合, 当滑板车转向后, 侧向压力 消失, 轮轴支架复位, 相应的, 上双曲面和下双曲面恢复到完全咬合的状态。 0032 滑板车在滑行的过程中, 遇到路面有突起或凹陷时, 冲击力会由滑轮传递给轮轴 支架, 由于弹簧的一端抵紧在轮轴支架上, 这个压缩或申张幅度被弹簧减小, 从而起到降低 震动幅度的作用。 0033 弹簧还会通过吸收或释放压力, 达到减震的目的。 0034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 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
21、 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 也应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137312 U 5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137312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7 CN 207137312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8 CN 207137312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9 CN 207137312 U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0 CN 207137312 U 10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1 CN 207137312 U 11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2 CN 207137312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