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健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健身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21654.8 (22)申请日 2017.08.15 (73)专利权人 班跑信息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1501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东一 路65弄 (72)发明人 陈章勤 (51)Int.Cl. A63B 21/072(2006.01) A63B 22/20(2006.01) A63B 23/12(2006.01) A63B 2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包括 滚。
2、轮、 横梁、 第一连接杆、 支撑杆、 第二连接杆、 躺 板、 底座、 架槽、 前支架、 后支架、 第一固定块、 铰 链、 第二固定块、 第一螺丝口、 第一连接板、 第一 螺丝杆、 第二螺丝口、 连接块、 第二螺丝杆、 第二 螺丝口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躺板的一侧安装有第 一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铰链与第二固定 块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前支架, 所述前支架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架槽, 所述前支架 的一侧安装有后支架, 所述躺板的底部安装有底 座, 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 该健身 器材, 既可用于举重锻炼, 又能将部分装置拆卸 作为健腹轮, 锻炼腹肌, 同时该器材拆卸方便且 能。
3、够折叠, 占用空间小, 便于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126034 U 2018.03.23 CN 207126034 U 1.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包括滚轮(1)、 横梁(2)、 第一连接杆(3)、 支撑杆(4)、 第二连接杆 (5)、 躺板(6)、 底座(7)、 架槽(8)、 前支架(9)、 后支架(10)、 第一固定块(11)、 铰链(12)、 第二 固定块(13)、 第一螺丝口(14)、 第一连接板(15)、 第一螺丝杆(16)、 第三螺丝口(17)、 连接块 (18)、 第二螺丝杆(19)、 第二螺丝口(20)和第二连接板(2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躺。
4、板(6)的一 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1), 所述第一固定块(11)通过铰链(12)与第二固定块(13)连接, 所 述第二固定块(13)的一侧安装有前支架(9), 所述前支架(9)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架槽(8), 所 述前支架(9)的一侧安装有后支架(10), 所述躺板(6)的底部安装有底座(7), 所述底座(7) 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1), 所述第二连接板(21)的板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螺丝口 (20), 所述第二螺丝杆(19)通过第二螺丝口(20)和第一螺丝口(14)与第一连接板(15)连 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15)的板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螺丝口(14), 所述第一连接板(15)的底 部安装。
5、有第二连接杆(5), 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4), 所述第二连接杆 (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3), 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18), 所述连接 块(1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三螺丝口(17), 所述第一螺丝杆(16)通过第三螺丝口(17)与横 梁(2)连接, 所述横梁(2)两侧杆头安装有滚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丝杆(16)通过焊 接与横梁(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1)通过轴承与横 梁(2)连接, 且横梁(2)上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12)通过螺丝与第 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槽(8)的高度高于杠 铃两公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126034 U 2 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 越来越多的健身器 材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但目前的健身器材一方面由于体积过大, 占用空间过多, 导致人们 只能选择去健身房锻炼, 无法满足家用和日常。
7、使用, 另一方面, 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较为单 一, 往往一种健身器材只能用于身体某一方面的锻炼, 不利于多方面锻炼, 因此需要一种新 型的健身器材来改善这些问题, 且更适用于大众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包括 滚轮、 横梁、 第一连接杆、 支撑杆、 第二连接杆、 躺板、 底座、 架槽、 前支架、 后支架、 第一固定 块、 铰链、 第二固定块、 第一螺丝口、 第一连接板、 第一螺丝杆、 第三螺丝口、 连接块、 第二螺 丝杆、 第二。
8、螺丝口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躺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 铰链与第二固定块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前支架, 所述前支架的一侧外壁安 装有架槽, 所述前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后支架, 所述躺板的底部安装有底座, 所述底座的底部 安装有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螺丝口, 所述第二螺丝杆通 过第二螺丝口和第一螺丝口与第一连接板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 螺丝口,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 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块, 所述连 接块的一侧外壁开。
9、设有第三螺丝口, 所述第一螺丝杆通过第三螺丝口与横梁连接, 所述横 梁两侧杆头安装有滚轮。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螺丝杆通过焊接与横梁连接。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滚轮通过轴承与横梁连接, 且横梁上设有防滑纹。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铰链通过螺丝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架槽的高度高于杠铃两公分。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健身装置, 使用者可平躺于 躺板上, 首先确认适合自己高度的架槽, 锻炼时将杠铃反复举起放下, 锻炼自己的臂部力 量, 在结束锻炼后, 将杠铃放入位于前支架一侧的架槽中, 另一方面, 臂部锻。
10、炼后, 可将横梁 转动, 让第一螺丝杆脱离与连接块的连接, 将拆卸下来的滚轮和横梁作为健腹轮进行使用, 锻炼自己的腰腹力量, 在健身完成后, 可通过转动第二螺丝杆, 让第二螺丝杆从第一连接板 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脱离, 即将底座与第二连接杆分离, 底座可通过铰链的折叠, 与前支架合 拢, 不仅节省了占地空间, 而且便于放置, 同时可将拆卸下来的第一连接杆、 支撑杆和第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126034 U 3 连接杆以及用做健腹轮的滚轮和横梁放入后支架的空槽中, 方便了在下次健身时组装器 材, 且不易遗失。 附图说明 0010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
11、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躺板与前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各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1-滚轮; 2-横梁; 3-第一连接杆; 4-支撑杆; 5-第二连接杆; 6-躺板; 7-底座; 8-架槽; 9-前支架; 10-后支架; 11-第一固定块; 12-铰链; 13-第二固定块; 14-第一螺丝口; 15-第一连接板; 16-第一螺丝杆; 17。
12、-第二螺丝口; 18-连接块; 19-第二螺丝杆; 20-第二螺丝 口; 21-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健身装置, 包括滚轮1、 横 梁2、 第一连接杆3、 支撑杆4、 第二连接杆5、 躺板6、 底座7、 架槽8、 。
13、前支架9、 后支架10、 第一固 定块11、 铰链12、 第二固定块13、 第一螺丝口14、 第一连接板15、 第一螺丝杆16、 第二螺丝口 17、 连接块18、 第二螺丝杆19、 第二螺丝口20和第二连接板21, 躺板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 块11, 第一固定块11通过铰链12与第二固定块13连接, 第二固定块13的一侧安装有前支架 9, 前支架9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架槽8, 前支架9的一侧安装有后支架10, 躺板6的底部安装有 底座7, 底座7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1, 第二连接板21的板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螺丝口 20, 第二螺丝杆19通过第二螺丝口20和第一螺丝口14与第一连接板15连接,。
14、 第一连接板15 的板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螺丝口14, 第一连接板1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5, 第二连接杆 5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4, 第二连接杆5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3, 第一连接杆3的顶部安装 有连接块18, 连接块18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三螺丝口17, 第一螺丝杆16通过第三螺丝口17 与横梁2连接, 横梁2两侧杆头安装有滚轮1。 0018 进一步的, 第一螺丝杆16通过焊接与横梁2连接, 连接牢固不易脱落。 0019 进一步的, 滚轮1通过轴承与横梁2连接, 且横梁2上设有防滑纹, 用做健腹轮的时 候, 横梁不会转动且不易滑手。 0020 进一步的, 铰链12通过螺丝与第一固定块11和第。
15、二固定块13连接, 方便拆卸放置。 0021 进一步的, 架槽8的高度高于杠铃两公分, 避免杠铃从架槽8滑落, 造成危险。 0022 工作原理: 使用者可平躺于躺板6上, 首先确认适合自己高度的架槽8, 锻炼时将杠 铃反复举起放下, 锻炼自己的臂部力量, 在结束锻炼后, 将杠铃放入位于前支架9一侧的架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126034 U 4 槽中, 另一方面, 臂部锻炼后, 可将横梁2转动, 让第一螺丝杆16脱离与连接块18的连接, 拆 卸下来的滚轮1和横梁2可作为健腹轮进行使用, 锻炼自己的腰腹力量, 在健身完成后, 可通 过转动第二螺丝杆19, 让第二螺丝杆19从第一。
16、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21之间脱离, 即将底 座7与第二连接杆5分离, 底座7可通过铰链12的折叠, 与前支架9合拢, 不仅节省了占地空 间, 而且便于放置, 同时可将拆卸下来的第一连接杆3、 支撑杆4和第二连接杆5以及用做健 腹轮的滚轮1和横梁2放入后支架10的空隙中, 方便了在下次健身时组装器材, 且不易遗失。 0023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12603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126034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12603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