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436640.8 (22)申请日 2016.12.26 (73)专利权人 李有永 地址 511100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寨顶路 19号 (72)发明人 李有永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华辉 (51)Int.Cl. A63B 47/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包 括栅格状的滚筒, 连接。
2、杆和手柄杆, 所述连接杆 与滚筒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与手柄杆固定连 接, 所述滚筒包括: 若干辐条、 左固定部件和右固 定部件, 所述辐条具有弹性, 形状相同, 呈弧形, 辐条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固定部件和右固定 部件上, 组成椭圆形或圆形的栅格状滚筒。 本实 用新型利用辐条之间的弹性, 使得辐条间距可改 变和可自动复原。 当滚筒在地下滚动时, 接触到 地下球状物体, 球状物体会把辐条撑开, 从而进 入滚筒内, 辐条间距在弹性的作用下复原, 从而 把球状物体收入滚筒内不会掉出来。 本实用新型 结构巧妙, 设计新颖, 具有很高市场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1。
3、53016 U 2018.03.30 CN 207153016 U 1.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栅格状的滚筒, 连接杆和手柄杆, 所述连 接杆与滚筒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与手柄杆固定连接, 所述滚筒包括: 若干辐条、 左固定部 件和右固定部件, 所述辐条具有弹性, 形状相同, 呈弧形, 辐条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固定 部件和右固定部件上, 组成椭圆形或圆形的栅格状滚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固定部件包括左 上盖板和左下盖板, 所述右固定部件包括右上盖板和右下盖板, 所述辐条两端分别固定安 装在左下盖板和右下盖板上; 所述辐条等距离。
4、排列, 所述左上盖板和右上盖板分别覆盖安 装在辐条两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呈C形, 其两 端分别与左固定部件和右固定部件转动连接, 所述手柄杆与连接杆中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所述辐条两端分别环绕左下盖板和 右下盖板中心固定安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153016 U 2 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收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散落在地上的较小的球状物品, 如网球、 高尔夫球和松果等, 捡拾起来十分麻烦, 需要频。
5、繁弯腰或者下蹲操作, 一边捡一边放进筐子里, 十分麻烦且劳累。 市面上尚无方便使 用,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的捡拾球状物品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捡拾物品的地面物体收集装 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包括栅格状的滚筒, 连接杆和手柄杆, 所述连接杆与滚筒 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与手柄杆固定连接, 所述滚筒包括: 若干辐条、 左固定部件和右固定 部件, 所述辐条具有弹性, 形状相同, 呈弧形, 辐条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固定部件和右固 定部件上, 组成椭圆形或圆形的栅格状滚筒。 0006 。
6、进一步, 所述左固定部件包括左上盖板和左下盖板, 所述右固定部件包括右上盖 板和右下盖板, 所述辐条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下盖板和右下盖板上; 所述辐条等距离排 列, 所述左上盖板和右上盖板分别覆盖安装在辐条两端上。 0007 进一步, 所述连接杆呈C形, 其两端分别与左固定部件和右固定部件转动连接, 所 述手柄杆与连接杆中部固定连接。 0008 本实用新型利用辐条具有弹性可弹性变形的特点, 使得辐条间距可改变和可自动 复原。 当滚筒在地下滚动时, 接触到地下球状物体, 球状物体会把辐条撑开, 从而进入滚筒 内, 辐条间距又会在弹性的作用下复原, 从而把球状物体收入滚筒内不会掉出来。 本实用新 。
7、型结构巧妙, 设计新颖, 具有很高市场推广价值。 0009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请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面物体收集装置, 包括栅格状的滚筒1, 连接杆2和 手柄杆3。 其中所述滚筒1包括: 若干辐条11、 左固定部件12和右固定部件13。 所述各条辐条 11的形状相同, 均是呈弧形, 辐条11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固定部件12和右固定部件13 上, 组成椭圆形或圆形的栅格状滚筒1。 0012 该辐条11具有弹性, 可以进行弹性变形, 可以该辐条11由弹簧钢制成, 也可以用高 说 明 。
8、书 1/2 页 3 CN 207153016 U 3 强度的塑料制成, 或者是用塑料包裹弹簧钢制成。 0013 各条辐条11之间间距相等, 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计辐条11之间的间距和辐条 11的数量。 比如球状物体比较大则要适当加大辐条11间距, 减少辐条11数量, 反之亦然。 0014 所述左固定部件12和右固定部件13中心在同一条轴线上。 所述连接杆2与滚筒1两 端的左固定部件12和右固定部件13中心轴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2与手柄杆3固定连接。 0015 进一步, 所述左固定部件12包括左上盖板121和左下盖板122, 所述右固定部件13 包括右上盖板131和右下盖板132, 所述辐条。
9、11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左下盖板122和右下盖 板 132上, 具体地, 所述辐条11两端分别环绕左下盖板122和右下盖板132中心固定安装。 0016 两条相邻的辐条11之间等距离排列。 利用辐条11的弹性, 可以使得辐条11之间的 间距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变宽或者变窄, 并且在失去外力作用后可以自动复原。 所述 左上盖板121和右上盖板131分别覆盖安装在辐条11两端上。 0017 进一步, 所述连接杆2呈C形, 其两端分别与左固定部件12和右固定部件13中心转 动连接, 所述手柄杆3与连接杆2中部固定连接, 利用连接杆2和手柄杆3滚动滚筒1。 0018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手持手柄。
10、杆3, 将滚筒1放在地上滚动, 当滚筒1压过球 状物体时, 球状物体把滚筒1的辐条11撑开, 并在滚动的过程中, 进入滚筒1内部。 进入滚筒 1内部后, 辐条11在弹性作用下位置复原, 这样进入滚筒1内的球状物体就不会掉下来。 0019 持续在地上滚动, 就能将地上的球状物体收集入滚筒1内, 免除了弯腰劳作之苦。 0020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 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153016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7153016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