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的轮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滑板车的轮毂.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36792.3 (22)申请日 2017.08.17 (73)专利权人 东莞齐天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523949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沙塘村 沙塘工业区沙隆路德朗创新园D栋2楼 (72)发明人 余海涛 (51)Int.Cl. A63C 17/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说, 它涉及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技术方案要点 是: 包括圆筒状的轮本体和设置在轮本体外圈上 的凸缘部; 所。
2、述凸缘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圈凸棱 和设置在两圈凸棱中间的凹陷部, 凹陷部的底部 位于轮本体的上方; 所述凸棱的两侧壁为斜面 状, 侧壁与轮本体的外圈平面之间形成夹角, 夹 角的角度范围为: 135165 。 凸缘部的设置很好 的增加轮本体的强度, 使得轮本体具有更强的抗 冲击性能; 同时凸缘部的斜面设置具有很好的分 散冲击力的效果, 很好的增强轮本体的抗冲击性 能, 提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153073 U 2018.03.30 CN 207153073 U 1.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在于: 包括圆筒状的轮本体(1)和设置在轮本体(1)外圈 。
3、上的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圈凸棱(2)和设置在两圈凸棱(2)中间的凹陷部 (3), 凹陷部(3)的底部位于轮本体(1)的上方; 所述凸棱(2)的两侧壁为斜面状, 侧壁与轮本 体(1)的外圈平面之间形成夹角(6), 夹角(6)的角度范围为: 13516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棱(2)为两圈, 所述两 圈凸棱(2)最高凸点间的距离为轮本体(1)外圈宽度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凸棱(2)最高凸点与 轮本体(1)外圈的距离为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在。
4、于: 所述轮本体(1)外圈向轮本 体(1)中心凹陷形成支撑部(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4)为斜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3)开设有通孔 (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5)形状呈菱形, 所 述通孔(5)棱形的边呈弧形, 包括第一菱形孔(51)和第二菱形孔(52), 第一菱形孔(51)的面 积大于第二菱形孔(52)的面积, 两者间隔倒置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153073 U 2 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技术领域 000。
5、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背景技术 0002 滑板项目是极限运动历史的鼻祖, 许多的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 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冲浪运动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 在而今已经成为流行运动。 滑板技巧 主要包括: 在滑杆上、 带板起跳、 外跳转360 、 180 跳跃等花样繁多的动作。 滑板运动中, 动 作多为跳跃腾空式, 当滑板从空中落回地面时, 与地面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这就对滑轮轮毂 的强度要求极高, 若轮毂强度不够, 容易导致轮毂受冲击发生变形, 而轮毂的变形不但会影 响动作的完成, 更甚于会给使用滑板者造成危险, 因此, 轮毂的稳。
6、固性是非常必要的。 0003 现有技术中, 为了加强轮毂的强度, 人们更多的是考虑制造轮毂的材料的强度性 能, 主要在轮毂制作材料上做提高。 研发一种新的材料, 往往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 费用, 对轮毂抗压强度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困难。 从受力角度方向考虑, 若在轮毂的结构做出 改进, 也会使得轮毂具有更强的抗冲击性能。 0004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轮毂结构进行改 进, 使得轮毂具有更高的强度的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包括圆筒状。
7、的轮本 体和设置在轮本体外圈上的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圈凸棱和设置在两圈凸 棱中间的凹陷部, 凹陷部的底部位于轮本体的上方; 所述凸棱的两侧壁为斜面状, 侧壁与轮 本体的外圈平面之间形成夹角, 夹角的角度范围为: 135165 。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轮本体外圈设置有凸棱, 很好的增加轮本体外圈的强度, 使得轮本体具有更强的支撑性能和抗冲击性, 使得轮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 在 滑板使用过程中, 当轮毂从高处落到地面时, 凸棱受到较大的冲击力, 冲击力很好的沿着斜 面分散, 形成多个角度的分力, 因此可以使应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分散, 应力越大, 对物体的 破坏。
8、性就越大, 应力越小, 对物体的破坏性就越小, 当侧壁与轮本体的外圈平面之间形成夹 角为135165 时效果相对更好。 凹陷部用于卡接橡胶垫, 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弹性缓冲效 果, 当轮本体从高处滑落地面时, 对轮本体有很好的缓冲效果, 减小轮本体受到的冲击力, 同时凸棱的设置, 有效地防止侧面胶的撕裂, 很好的提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凸缘的斜面 状, 使得橡胶圈与卡接槽贴合的更紧密, 增强橡胶圈的缓冲效果。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凸棱为两圈, 所述两圈凸缘最高凸点间的距离为 轮本体外圈宽度的三分之一。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凸棱之间的距离为轮本体外圈宽度的三分之一,。
9、 很好的 提高凸棱的支撑性能, 当轮本体外圈受到外界的冲击力时, 各凸棱能起到很好的分解冲击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153073 U 3 力的作用, 进一步增强了轮本体的抗冲击性, 很好的提高轮子的使用寿命。 001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各凸棱最高凸点与轮本体外圈的距离为三分之 一。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凸棱最高凸点与轮本体外圈的距离为三分之一, 凸棱侧 边与轮本体外圈还有一定的距离, 方便将轮本体外圈浇注聚氨酯, 使得聚氨酯很好的浇注 成型于轮本体外, 增强聚氨酯与轮本体之间的附着力, 使得轮本体制成的滑轮具有更强的 耐磨性。 0012 本实用新型。
10、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轮本体外圈向轮本体中心凹陷形成支撑部。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轮本体支撑部的形成, 很好的节省轮本体的加工材料, 同 时很好的减轻轮本体的重量。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支撑部为斜面状。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支撑部为斜面状, 当轮本体外圈受到冲击力时, 支撑部起 到很好的分散受力的作用, 很好的提高轮本体的抗冲击性, 使得轮本体在使用过程中, 不易 发生形变, 很好的提高轮子的使用寿命。 00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支撑部开设有通孔。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支撑部开设有通孔, 能很好的节省制作轮本体的材料。 。
11、同 时, 当轮本体长时间滑行时, 容易产生热量, 通孔能很好的起到散热作用。 很好的避免由于 温度过高导致浇注在轮本体外圈的聚氨酯受热软化, 导致轮本体发生形变, 使得轮本体寿 命降低。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通孔形状呈菱形, 所述通孔棱形的边呈弧形, 包括 第一菱形孔和第二菱形孔, 第一菱形孔的面积大于第二菱形孔的面积, 两者间隔倒置分布。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孔设置成菱形, 使得轮本体更美观。 同时通孔的菱形为 第一菱形孔和第二菱形孔, 第一菱形孔的面积大于第二菱形孔的面积, 且两者间隔倒置分 布, 分散力的效果更好, 很好的满足了增强支撑部的支撑作用, 。
12、而且尽可能的节省了材料, 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0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其一, 凸棱的设置很好的增加轮本体的强度, 使得轮本体具有更强的抗冲击性能; 0022 其二, 凸棱的斜面设置具有很好的分散冲击力的效果, 很好的增强轮本体的抗冲 击性能, 提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0023 其三, 轮本体支撑部的设置很好的节省制作轮本体的材料; 支撑部为斜面设置, 很 好提高轮本体的抗冲击性, 提高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沿图1中A-A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 1、 轮本体; 2、 凸棱; 3。
13、、 凹陷部; 4、 支撑部; 5、 通孔; 51、 第一菱形孔; 52、 第二菱 形孔; 6、 夹角; 7、 法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153073 U 4 0027 一种滑板车的轮毂, 如图1和图2所示, 包括圆筒状的轮本体1和设置在轮本体1外 圈上的凸缘部。 凸缘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圈凸棱2和设置在两圈凸棱2中间的凹陷部3, 凹陷 部3的底部位于轮本体1的上方, 凹陷部3的底部平面高于轮本体1两圈凸棱2外侧的轮本体1 平面。 0028 凸棱2的顶端为平面状, 其两侧边为斜面状。 凸棱2的两侧边斜面与轮本体1的表面 形成夹角6, 夹角6的角度范围为: 13。
14、5165 。 凸棱2一体成型于轮本体1的外圈, 沿着轮本体 1外圈周向延伸。 两圈凸棱2凸起的平面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轮本体1外圈宽度的三分之 一。 各凸棱2距离轮本体1外圈侧边的距离为轮本体1外圈宽度的三分之一。 0029 凹陷部3用于卡接具有弹性的塑料圈或橡胶圈 (图中未示出) , 使得该轮毂制成的 滑轮具有一定的弹性。 当滑轮从高处降落到地面时, 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 对轮毂有很好的 保护作用, 提高轮毂的使用寿命, 同时增强使用者的体验感。 凸棱2的斜面设置, 能很好的提 高塑料圈与凸棱2的贴合度, 使得橡胶垫更好的卡接在凹陷部3内。 0030 在滑板使用过程中, 当轮毂从高处落到地面。
15、时, 凸棱2受到较大的冲击力, 冲击力 很好的沿着凸棱2斜面分散, 形成多个角度的分力, 因此可以使应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分散。 我们知道应力越大, 对物体的破坏性就越大, 应力越小, 对物体的破坏性就越小, 因此斜面 状的凸棱2较直面状的凸棱2有更强的分散受力的特点, 使得斜面状的凸棱2具有更强的抗 冲击性能。 应力: 物体由于受外因 (受力、 湿度、 温度场变化等) 而变形时, 在物体内各部分之 间产生相互的内力, 以抵抗只用外因的作用力, 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 前的位置。 0031 当将轮毂制成轮子时, 需要将聚氨酯或者别的材料浇注在轮本体1外圈, 形成滑 轮。 各凸棱2距离。
16、轮本体1外圈侧边的距离为轮本体1外圈宽度的三分之一, 使得更好的将聚 氨酯浇注成型于轮本体1外圈上。 同时, 当使用轮本体1滑动时, 轮毂具有更好的转弯效果。 0032 轮本体1的中部设有法兰部7, 法兰部7与外筒壁之间设有支撑部4, 支撑部4的表面 呈内弧形, 支撑部4设有贯穿支撑部4的通孔5, 通孔5形状呈菱形, 菱形的边呈弧形, 通孔5根 据大小分为两种, 包括形状相对更大的第一菱形孔51和形状相对更小的第二菱形孔52, 第 一菱形孔51的面积是第二菱形孔52面积的2倍, 两者间隔倒置分布。 当轮毂从高处落下时, 受到较大的冲击力, 冲击力很好的沿着支撑部4的斜面分散, 形成多个角度的分。
17、力, 因此可 以使应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分散, 使得轮毂具有更强的抗冲击性能, 从而提高轮毂的使用寿 命。 0033 通孔5的设置能很好节省制作轮毂的材料。 同时当轮毂长时间滚动时, 利于轮毂的 散热。 很好的避免由于轮毂温度过高导致浇注在外圈上的聚氨酯受热融化, 导致由该轮毂 制成的滑轮变形, 缩短轮毂的使用寿命。 003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 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 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153073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153073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15307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