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接口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卸式安全握持构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
背景技术
重量轻薄、可手持操作是可携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的最大特色,相较于一般桌上型电脑或是笔记型电脑需要放置在平稳处才能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并没有使用位置上的限制,而是可以在移动中进行使用,大大提升了使用上的便利性。
也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是透过使用者手持直接操作使用,因此总有疏忽滑落的状况产生,尤其平板电脑的尺寸一般均比使用者的手掌还要大,必须一手扶持平板电脑,另一只手进行操作,因此在无法紧紧抓牢的情形下进行操作,使得平板电脑摔落的状况更层出不穷,进而造成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撞击毁损;为了避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摔落损坏,市面上提供了许多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与保护套,保护壳与保护套虽然可以减缓可携式电子装置摔落时所受到的冲击,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具有需多精密的组件,在受到冲击时难免造成损坏,使用保护壳或是保护套仅治标不治本,并非解决问题根本的方法。
为此,台湾专利公告第I441011号「可携式电子装置」中揭示了一种具有握持部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该握持部包含一电性连接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本体的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以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部以及该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线,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扩充埠,该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于该扩充埠,使该第一连接部、该连接线、该第二连接部以及该连接埠形成一封闭的环状结构,让使用者的手部在使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可穿过该环状结构,进而避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时不慎滑落。但由于该握持部是固定设置并电性连接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使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过大,进而造成收纳时的不便,失去可携式电子装置原本强调便利性之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不慎滑落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收纳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其系用以承载保护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包含一主体件、一滑轨件以及一握持件,该主体件包含一用以承载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正面以及一相对于该正面的背面,该滑轨件设置于该背面且包含一滑动轨道以及一与该滑动轨道连接的滑轨开口,该握持件包含一定位板、一设置于定位板之一侧的滑动部以及一设置于该定位板相对于该滑动部之一侧的背挡部。
该背挡部与该定位板之间形成一握持空间,提供一使用者的手部穿入并握持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而避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使用中滑落损坏;另外,该滑动部系自该滑轨开口进入并旋转滑动的设置于该滑动轨道内,使该握持件与该主体件可拆卸的相互连接,因此当该使用者的手部穿入该握持空间并握持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操作时,可旋转该握持件以符合个人习惯之不同,而在结束操作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时,亦可由该滑轨开口将该握持件自该滑动轨道中取出,以减少放置收纳时所占用的空间。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
一、使用者在操作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可将手穿入该握持空间中,避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摔落而损坏。
二、通过该握持件可拆卸的与该主体件连接,提供使用者在收纳时能将该握持件拆下,减少收纳时所占空间。
三、通过该滑动部的设置,使该握持件可任意旋转各种使用的角度,进而符合使用者不同的使用习惯,进一步增进便利性与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3C为本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可携式电子装置,2-使用者,10-主体件,11-正面,12-背面,20-滑轨件,21-滑动轨道,211-凹陷区,212-凸缘区,22-滑轨开口,30-握持件,31-定位板,32-滑动部,321-滑动圆盘,322-连接颈,33-背挡部,34-握持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说明如下:
参见图1至图3B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其系用以承载保护一可携式电子装置1使用,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包含一主体件10、一滑轨件20以及一握持件30,该主体件10包含一用以承载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正面11以及一相对于该正面11的背面12,该滑轨件20包含一滑动轨道21以及一与该滑动轨道21连接的滑轨开口22,该握持件30包含一定位板31、一设置于定位板31之一侧的滑动部32以及一设置于该定位板31相对于该滑动部32之一侧的背挡部33,其中该滑轨件20的该滑动轨道21以及该滑轨开口22均凹陷设置于该主体件10之背面12;于本实施例中该背挡部33系为一弹性带,于此尤指松紧带,该弹性带之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定位板31的相对之两端,使该弹性带与该定位板31之间形成一握持空间34,当一使用者2欲拿持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进行操作时,可将手部穿入该握持空间34中,此时该握持件30即利用弹性带之弹力使手部与该握持件30能够紧密的贴合,就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自该使用者2之手上松脱,也会因弹性带之弹力而被固定于手上而不会摔落;该背挡部33亦可为皮带、调整扣件组等可以将该使用者2的手部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保护套紧密贴合的对象。
更进一步说明,该滑动部32更包含一滑动圆盘321以及一连接该滑动圆盘321以及该定位板31的连接颈322,该滑动轨道21更包含一对应该滑动圆盘321的凹陷区211以及一对应该连接颈322的凸缘区212,且该滑轨开口22之宽度大于或等于该凹陷区211之宽度,使该滑动部32可自该滑轨开口22进入该滑动轨道21中,并藉由该滑动圆盘321以及该连接颈322分别对应该凹陷区211以及该凸缘区212的设置,使该握持件30与该滑轨件20接合时,该握持件30不会有脱轨之情形产生。
参见图3A及图3B所示,该握持件30具有一直立操作状态以及一水平操作状态,于该直立操作状态时,该定位板31的长轴方向垂直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长轴方向,让该使用者2可藉由该握持件30来握持直立摆放的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而于该水平操作状态时,该定位板31的长轴方向则平行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长轴方向,让该使用者2可藉由该握持件30来握持水平摆放的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藉由该握持件30的滑动部32旋转滑动的设置于该滑动轨道21内,使得该使用者2能够依照操作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方式调整该握持件30之位置,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舒适性。
再者,参见图3C所示,由于该滑动圆盘321的形状为圆形,因此可在该滑动轨道21中自由旋转,进而使得与该滑动圆盘321连接的握持件30可任意旋转不受限制;因此,当该使用者2经由该握持件30而拿持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时,该使用者2可依照自身使用习惯之不同,自由旋转该握持件30来调整拿持该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角度,进一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下列特点:
一、使用者在操作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可将手穿入该握持空间中并藉由该背挡部将手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紧密贴合,进而避免该可携式电子装置摔落而损坏。
二、通过该握持件可拆卸的与该主体件连接,提供使用者在收纳时能将该握持件拆下,减少收纳时所占空间。
三、通过该滑动轨道以及该滑轨开口凹设于该背面之设置,使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在拆卸该握持件的状况下亦能平稳的放置于平坦处而不会有歪斜的情形产生。
四、通过该滑动圆盘的设置,使该握持件可旋转改变位置,进而符合使用者不同的使用习惯,进一步增进便利性与舒适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点,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据以实施,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