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82011.9 (22)申请日 2018.04.23 (73)专利权人 南京万信方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佳路7 号上城风景北苑16幢1001室 (72)发明人 高海伟 张辉 (51)Int.Cl. A45C 11/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包括 盒体部件、 盒盖部件和密码部件。 通过设置分体 式的密码部件, 实现了不同应用人员在不同使用 周。
2、期内, 通过不同的方式打开该保温餐盒。 通过 设置识别码, 使得该保温餐盒全程可追溯。 通过 设置消毒部件, 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有害微 生物的滋生。 从而整体上实现了餐品在盛装、 运 输等过程中的安全卫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8176260 U 2018.12.04 CN 208176260 U 1.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盒体部件、 盒盖部件和密码部件; 所述盒体部件包括盒体、 前凸块、 后凸块、 盒体消毒层以及盒体密封条; 所述盒体分为 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 所述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区域, 所述前凸块和后凸 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
3、外层相对的两侧的外部, 所述盒体消毒层设置于盒体内层内部, 在 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盒体密封条; 所述盒盖部件包括盒盖、 前卡扣、 后卡扣、 识别码、 盒盖密封条以及盒盖消毒层; 所述前 卡扣的位置与所述前凸块相配合并将前凸块卡接于该前卡扣内, 所述后卡扣的位置与所述 后凸块相配合并将后凸块卡接于该后卡扣内, 所述识别码设置于所述盒盖的顶部, 在盒盖 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盒盖消毒层, 在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与盒体密封条相配合的盒盖密 封条; 所述密码部件包括前输码器、 前锁体、 通用输码器和通用锁体; 所述前锁体设置于所述 前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前卡扣通过所述前锁体使得顶。
4、端与所述 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前锁体通过前输码器的控制而使得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前卡扣 通过转动与所述前凸块分离, 所述前输码器设置于所述前锁体的上部, 用于控制前锁体的 开闭; 所述通用锁体设置于所述后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后卡扣通 过所述通用锁体使得顶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通用锁体通过通用输码器的控制而使 得通用锁体的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后卡扣通过转动与所述后凸块分离, 所述通用输 码器设置于所述通用锁体的上部, 用于控制所述通用锁体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盖分为盒盖外层和盒盖 内层, 所述盒盖外层和。
5、盒盖内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码为印刷的二维码、 印刷的条形码、 动态显示屏或RFID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卡扣为2个, 所述后卡扣 为1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输码器为机械式密码 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用输码器为机械式密码 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输码器为拨码盘式密码 锁、 电子式密码锁或刷卡式密码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
6、在于, 所述前卡扣与前凸块的卡接为 上下卡接式, 所述后卡扣与后凸块的卡接也为上下卡接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外层的材质为高强度 塑料, 所述盒体内层的材质为304不锈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追溯保温餐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消毒层和所述盒盖 消毒层均为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76260 U 2 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可追溯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餐饮外卖业的发展, 食品的卫生安全进一步的关注到了配送过程。
7、中。 由于成 本等相关原因, 目前的快递行业基本没有对配送员的配送箱设置实时消毒灭菌设备, 因此 如何保证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是亟需研究人员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某些特定外卖 领域, 餐盒是可以回收的, 如果对可回收保温餐盒进行相关的设置, 由于该餐盒的可回收 性, 因此可以适当的通过提高该保温餐盒的成本, 来实现在配送环节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 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0004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5 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包括盒体部件、 盒盖部件和密码部件。 0006 所述盒体部件包括盒体、 前凸块、 后凸块、 盒体消毒层以及盒体密封。
8、条; 所述盒体 分为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 所述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区域, 所述前凸块和 后凸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外层相对的两侧的外部, 所述盒体消毒层设置于盒体内层内 部, 在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盒体密封条。 0007 所述盒盖部件包括盒盖、 前卡扣、 后卡扣、 识别码、 盒盖密封条以及盒盖消毒层; 所 述前卡扣的位置与所述前凸块相配合并将前凸块卡接于该前卡扣内, 所述后卡扣的位置与 所述后凸块相配合并将后凸块卡接于该后卡扣内, 所述识别码设置于所述盒盖的顶部, 在 盒盖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盒盖消毒层, 在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与盒体密封条相配合的盒 盖密封条。 0008 所述密码部件包。
9、括前输码器、 前锁体、 通用输码器和通用锁体; 所述前锁体设置于 所述前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前卡扣通过所述前锁体使得顶端与 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前锁体通过前输码器的控制而使得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前 卡扣通过转动与所述前凸块分离, 所述前输码器设置于所述前锁体的上部, 用于控制前锁 体的开闭; 所述通用锁体设置于所述后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后卡 扣通过所述通用锁体使得顶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通用锁体通过通用输码器的控制 而使得通用锁体的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后卡扣通过转动与所述后凸块分离, 所述通 用输码器设置于所述通用锁体的。
10、上部, 用于控制所述通用锁体的开闭。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盒盖分为盒盖外层和盒盖内层, 所述盒盖外层和盒盖内层之间设 置为真空区域。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识别码为印刷的二维码、 印刷的条形码、 动态显示屏或RFID码。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前卡扣为2个, 所述后卡扣为1个。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176260 U 3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前输码器为机械式密码锁。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通用输码器为机械式密码锁。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前输码器为拨码盘式密码锁、 电子式密码锁或刷卡式密码锁。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前卡扣与前凸块的卡接为上下卡。
11、接式, 所述后卡扣与后凸块的卡 接也为上下卡接式。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盒体外层的材质为高强度塑料, 所述盒体内层的材质为304不锈 钢。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盒体消毒层和所述盒盖消毒层均为紫外消毒灯, 并且在该紫外消 毒灯侧部设置有用于向该紫外消毒灯供电的镍氢蓄电池。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盒体消毒层和所述盒盖消毒层均为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0020 1, 通过设置前部的密码锁 (即前输码器) 和通用密码锁 (即通用输码器) 配合现在 通用的轴状锁体 (市购即可, 其原理为通过密码锁的输码操作而实现轴状锁体上凸起的转 动) 而实现前卡扣和。
12、后卡扣分别的开启和闭合, 从而实现不同人群对该保温餐盒的不同操 作。 0021 2, 通过设置密码部件, 使得在送餐过程中, 实现了餐盒完全的密封并无法开启, 从 而将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彻底解决。 通过设置真空保温层和消毒抗 菌部件, 更加强化了餐品的卫生。 0022 3, 通过设置识别码, 使得餐盒的全程可追溯, 并且可以快速识别具体使用的餐盒 (即仅凭肉眼无法识别使用的餐盒到底是几号餐盒) , 从而通过后台向终端客户传送具体餐 盒的序号 (即密码) , 从而在源头上解决了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并且同时还能在装餐、 送餐、 用餐、 清洗全程进行记录和控制。 附图说明 。
13、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可追溯保温餐盒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可追溯保温餐盒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可追溯保温餐盒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可追溯保温餐盒盒盖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可追溯保温餐盒盒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其中: 1-盒体, 11-前凸块, 12-后凸块, 13-盒体外层, 14-盒体内层, 15-盒体消毒 层, 2-盒盖, 21-前卡扣, 22-后卡扣, 23-识别码, 24-盒盖密封条, 25-盒盖消毒层, 31-前密码。
14、 区, 32-前锁体, 33-通用密码区, 34-通用锁体, 35-盒体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5所示: 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包括盒体部件、 盒盖部件和密码部件。 0031 所述盒体部件包括盒体、 前凸块、 后凸块、 盒体消毒层以及盒体密封条; 所述盒体 分为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 所述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区域, 所述前凸块和 后凸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外层相对的两侧的外部, 所述盒体消毒层设置于盒体内层内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176260 U 4 部, 在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盒体密封条。 0032 所述盒盖部件包括盒盖、 前卡。
15、扣、 后卡扣、 识别码、 盒盖密封条以及盒盖消毒层; 所 述前卡扣的位置与所述前凸块相配合并将前凸块卡接于该前卡扣内, 所述后卡扣的位置与 所述后凸块相配合并将后凸块卡接于该后卡扣内, 所述识别码设置于所述盒盖的顶部, 在 盒盖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盒盖消毒层, 在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与盒体密封条相配合的盒 盖密封条。 0033 所述密码部件包括前输码器、 前锁体、 通用输码器和通用锁体; 所述前锁体设置于 所述前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前卡扣通过所述前锁体使得顶端与 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前锁体通过前输码器的控制而使得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前 卡扣通过转动与所述前凸块。
16、分离, 所述前输码器设置于所述前锁体的上部, 用于控制前锁 体的开闭; 所述通用锁体设置于所述后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后卡 扣通过所述通用锁体使得顶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通用锁体通过通用输码器的控制 而使得通用锁体的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后卡扣通过转动与所述后凸块分离, 所述通 用输码器设置于所述通用锁体的上部, 用于控制所述通用锁体的开闭。 0034 所述盒盖分为盒盖外层和盒盖内层, 所述盒盖外层和盒盖内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区 域。 0035 所述识别码为印刷的条形码。 0036 所述前卡扣为2个, 所述后卡扣为1个。 0037 所述前输码器为机械式密码锁。 0。
17、038 所述通用输码器为机械式密码锁。 0039 所述前卡扣与前凸块的卡接为上下卡接式 (即前凸块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凸起 与前卡扣的上内侧部和下内侧部卡接) , 所述后卡扣与后凸块的卡接也为上下卡接式 (即后 凸块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凸起与后卡扣的上内侧部和下内侧部卡接) 。 从而可以实现仅 打开前卡扣的情况下, 盒盖可以与盒体实现三个面的分离, 但是后卡扣依然实现盒盖与盒 体的转动连接。 0040 实施例2 0041 一种可追溯保温餐盒, 包括盒体部件、 盒盖部件和密码部件。 0042 所述盒体部件包括盒体、 前凸块、 后凸块、 盒体消毒层以及盒体密封条; 所述盒体 分为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
18、, 所述盒体外层和盒体内层之间设置为真空区域, 所述前凸块和 后凸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外层相对的两侧的外部, 所述盒体消毒层设置于盒体内层内 部, 在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盒体密封条。 0043 所述盒盖部件包括盒盖、 前卡扣、 后卡扣、 识别码、 盒盖密封条以及盒盖消毒层; 所 述前卡扣的位置与所述前凸块相配合并将前凸块卡接于该前卡扣内, 所述后卡扣的位置与 所述后凸块相配合并将后凸块卡接于该后卡扣内, 所述识别码设置于所述盒盖的顶部, 在 盒盖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盒盖消毒层, 在与盒盖相接处设置有与盒体密封条相配合的盒 盖密封条。 0044 所述密码部件包括前输码器、 前锁体、 通用输码器和通。
19、用锁体; 所述前锁体设置于 所述前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前卡扣通过所述前锁体使得顶端与 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前锁体通过前输码器的控制而使得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前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176260 U 5 卡扣通过转动与所述前凸块分离, 所述前输码器设置于所述前锁体的上部, 用于控制前锁 体的开闭; 所述通用锁体设置于所述后卡扣顶端, 为一圆轴上设置有凸起的结构, 所述后卡 扣通过所述通用锁体使得顶端与所述盒盖转动连接, 所述通用锁体通过通用输码器的控制 而使得通用锁体的该凸起转动, 从而实现所述后卡扣通过转动与所述后凸块分离, 所述通 用输。
20、码器设置于所述通用锁体的上部, 用于控制所述通用锁体的开闭。 0045 所述识别码为动态显示屏, 每次应用均会在该动态显示屏上显示一个独一无二的 二维码或数字串。 0046 所述前卡扣为2个, 所述后卡扣为2个。 0047 所述通用输码器为机械式密码锁。 0048 所述前输码器为拨码盘式密码锁。 0049 所述前卡扣与前凸块的卡接为上下卡接式, 所述后卡扣与后凸块的卡接也为上下 卡接式。 0050 使用方式: 0051 在学校食堂, 食堂的工作人员通过通用输码器将通用锁体打开, 从而实现从后端 将盒盖和盒体三面分离, 然后对保温餐盒进行清洗工作, 并将餐盒放置于物联网扫码器 (市 购普通二维码。
21、扫码头即可) 下部进行清洗工序的扫码记录操作, 然后进行盛装食物的工作, 同时将餐盒放置于物联网扫码器下部进行盛装食物工序的扫码记录操作, 后台服务器收到 该扫码记录, 即调用该餐盒的前输码器密码, 并将该密码发送至订餐客户的手机上, 当该保 温餐盒被送到订餐客户处后, 订餐客户即依据该密码在前输码器上输入密码从而将前锁体 打开, 进行用餐, 用餐之后, 该保温餐盒被工作人员统一回收。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176260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8176260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8176260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8176260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