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25147.7 (22)申请日 2017.03.30 (73)专利权人 上海皑悌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 司 地址 201109 上海市闵行区放鹤路1088号 第10幢2062室 (72)发明人 顾卉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20 代理人 陈颖洁 (51)Int.Cl. A45C 11/00(2006.01) A45C 13/18(2006.01) E05B 47/00(2006.01) E05B 65/00(2006.01) (54。
2、)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 袋, 包括袋体, 所述袋体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锁 闭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两侧锁闭部之间设置 磁性锁扣; 所述磁性锁扣包括锁钉, 所述锁钉包 括细长的锁钉主体, 所述锁钉主体的头部呈锥 形, 所述锁钉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一凹陷的限位 圈; 锁套,所述锁套内设有一空腔, 所述空腔通过 一可供锁钉插入的锁钉通道连接至锁套底部安 装平台的外侧, 所述锁钉通道的直径小于空腔直 径, 所述空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 配合的弹簧、 铁环和铁珠, 其中铁珠位于靠近锁 钉通道端; 所述锁钉沿锁钉通道插入锁套的铁环 。
3、和弹簧内, 直至铁珠陷入锁钉主体中部的限位圈 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在于安全性好, 能增加防 盗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699640 U 2017.12.05 CN 206699640 U 1.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包括袋体, 所述袋体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锁闭部, 其特征 在于所述袋体两侧锁闭部之间设置磁性锁扣; 所述磁性锁扣包括 锁钉, 所述锁钉包括细长的锁钉主体, 所述锁钉主体的头部呈锥形, 所述锁钉主体的中 部设置有一凹陷的限位圈, 所述锁钉主体的底部设置安装平面, 所述锁钉通过该安装平面 安装在袋体一侧锁闭部上, 且锁钉主体的头部朝向袋体另一侧的锁闭。
4、部; 锁套, 所述锁套的上部为弧形凸起, 底部为一安装平台, 所述袋体另一侧锁闭部上设 有安装孔, 安装孔边缘设有金属套, 所述锁套通过所述安装平台安装在袋体另一侧锁闭部 内侧, 弧形凸起则穿过安装孔至袋体另一侧锁闭部外侧, 所述锁套内设有一空腔, 所述空腔 通过一可供锁钉插入的锁钉通道连接至锁套底部安装平台的外侧, 所述锁钉通道的直径小 于空腔直径, 所述空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配合的弹簧、 铁环和铁珠, 其中铁 珠位于靠近锁钉通道端; 所述锁钉沿锁钉通道插入锁套的铁环和弹簧内, 直至铁珠陷入锁钉主体中部的限位圈 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锁钉主体头部的最 前端为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珠的直径大于锁 钉通道的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99640 U 2 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背景技术 0002 手机套的翻盖在手机套体外侧, 使用时很容易从外部把翻盖打开, 因而, 也方便小 偷在主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偷走手机。 通过电子报警等方法防盗, 增加了制造成本, 难以推 广。 如一种防盗手机套(CN2617095), 通过内置带触点的微型蜂鸣报警器防盗, 必须有电池。
6、 驱动, 结构复杂。 而一种防盗手机套实用新型专利(CN2836543), 包括手机袋体、 袋口、 与袋 口处的袋体一体相连的翻盖和搭扣, 搭扣固定在袋体背面表面上。 由于翻盖从上部向皮带 内面插入, 靠磁搭扣锁定, 虽然防备了小偷翻盖偷盗, 但也造成手机套主人开启不方便、 外 观不协调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利用磁性锁扣增加其防盗功能。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 袋, 包括袋体, 所述袋体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锁闭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两侧锁闭部之间 设。
7、置磁性锁扣; 所述磁性锁扣包括 0005 锁钉, 所述锁钉包括细长的锁钉主体, 所述锁钉主体的头部呈锥形, 所述锁钉主体 的中部设置有一凹陷的限位圈, 所述锁钉主体的底部设置安装平面, 所述锁钉通过该安装 平面安装在袋体一侧锁闭部上, 且锁钉主体的头部朝向袋体另一侧的锁闭部; 0006 锁套, 所述锁套的上部为弧形凸起, 底部为一安装平台, 所述袋体另一侧锁闭部 上设有安装孔, 安装孔边缘设有金属套, 所述锁套通过所述安装平台安装在袋体另一侧锁 闭部内侧, 弧形凸起则穿过安装孔至袋体另一侧锁闭部外侧, 所述锁套内设有一空腔, 所述 空腔通过一可供锁钉插入的锁钉通道连接至锁套底部安装平台的外侧,。
8、 所述锁钉通道的直 径小于空腔直径, 所述空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配合的弹簧、 铁环和铁珠, 其 中铁珠位于靠近锁钉通道端; 0007 所述锁钉沿锁钉通道插入锁套的铁环和弹簧内, 直至铁珠陷入锁钉主体中部的限 位圈内。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为安全考虑, 所述锁钉主体头部的最前端为圆弧 面, 以防用户使用时被戳伤。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所述铁珠的直径大于锁钉通道的直径。 0010 本实用新型闭锁时, 将锁钉插入锁套内, 锁钉头部顶开位于靠近锁钉通道端部的 铁珠, 伸入铁环和弹簧内, 并通过铁环将弹簧压紧, 直至铁珠陷入锁钉主体中部的限位圈 内。 。
9、此时, 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 铁环将铁珠紧紧地压制在限位圈内, 由于铁珠和限位圈之 间的限位关系, 使得该磁性锁扣不能被轻易打开。 而需要开锁时, 只需将一块磁铁放置在锁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699640 U 3 套的上方, 在磁铁的吸引下, 所述铁环抵抗弹簧弹力的作用后, 和铁珠一起向上移动, 铁珠 脱离限位圈外, 使得锁钉得以从锁钉通道内退出, 实现开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在于 安全性好, 能增加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磁性锁扣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磁性锁扣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10、0014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图中包括袋体1、 锁闭部2、 磁性锁扣3、 金属套4、 锁钉主体5, 安装平面6, 限位圈7, 弧形凸起8, 安装平台9, 弹簧10, 铁环11和铁珠12。 0016 如图所示, 一种带磁性锁扣的手机袋, 包括袋体1, 所述袋体1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 锁闭部2,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两侧锁闭部之间设置磁性锁扣3; 。
11、所述磁性锁扣包括 0017 锁钉, 所述锁钉包括细长的锁钉主体5, 所述锁钉主体5的头部呈锥形, 所述锁钉主 体5的中部设置有一凹陷的限位圈7, 所述锁钉主体5的底部设置安装平面6, 所述袋体一侧 的锁闭部设置安装孔, 安装孔边缘设有金属套, 所述锁钉通过该安装平面6安装在袋体一侧 锁闭部外侧, 且所述锁钉主体5伸出所述安装孔至袋体一侧锁闭部的内侧, 所述锁钉主体5 的头部朝向袋体另一侧的锁闭部; 0018 锁套, 所述锁套的上部为弧形凸起8, 底部为一安装平台9, 所述袋体另一侧锁闭 部上设有安装孔, 安装孔边缘设有金属套4, 所述锁套通过所述安装平台安装在袋体另一侧 锁闭部内侧, 弧形凸起。
12、8则穿过安装孔至袋体另一侧锁闭部外侧, 所述锁套上部弧形凸起8 的内部设有一空腔, 所述空腔通过一可供锁钉插入的锁钉通道连接至锁套底部安装平台9 的外侧, 所述锁钉通道的直径小于空腔直径, 所述空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空腔相 配合的弹簧10、 铁环11和铁珠12, 其中铁珠12位于靠近锁钉通道端; 0019 所述锁钉主体5的头部沿锁钉通道插入锁套的铁环11和弹簧10内, 直至铁珠12陷 入锁钉主体中部的限位圈7内。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为安全考虑, 所述锁钉主体5头部的最前端为圆弧 面, 以防用户使用时被戳伤。 0021 闭锁时, 将锁钉插入锁套内, 锁钉头部顶开位于靠。
13、近锁钉通道端部的铁珠, 伸入铁 环和弹簧内, 并通过铁环将弹簧压紧, 直至铁珠陷入锁钉主体中部的限位圈内。 此时, 在弹 簧的压力作用下, 铁环将铁珠紧紧地压制在限位圈内, 由于铁珠和限位圈之间的限位关系, 使得该磁性锁扣不能被轻易打开。 而需要开锁时, 只需将一块磁铁放置在锁套的上方, 在磁 铁的吸引下, 所述铁环抵抗弹簧弹力的作用后, 和铁珠一起向上移动, 铁珠脱离限位圈外, 使得锁钉得以从锁钉通道内退出, 实现开锁的目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699640 U 4 002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 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69964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69964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69964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69964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