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行李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行李箱.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69120.4 (22)申请日 2017.07.15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摩斯卡箱包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 前锋村工业区 (72)发明人 徐庭武 (51)Int.Cl. A45C 9/00(2006.01) A45C 5/14(2006.01) A45C 13/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组合行李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行李箱,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 两个拉杆 的顶部通。
2、过把手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 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滚轮, 所述箱体前侧的下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接块, 所 述卡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 所述置物板 的顶部开设有置物槽, 所述卡接块包括第一固定 块和第二固定块。 通过设置卡接块和置物板配合 使用, 实现了外接置物板的效果, 不仅提升了组 合行李箱的容放量, 而且提升了组合行李箱的容 放尺寸, 只需将大件物品放置在置物板上即可, 不需要使用时, 将第二固定块、 连接块和置物板 进行拆除即可, 省时省力, 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 的便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461607 U 2018.06.0。
3、8 CN 207461607 U 1.组合行李箱, 包括箱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 (2), 两个拉杆(2)的顶部通过把手(3)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4), 所 述安装槽(4)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滚轮(5), 所述箱体(1)前侧的下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接块 (6), 所述卡接块(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7), 所述置物板(7)的顶部开设有置物槽; 所述卡接块(6)包括第一固定块(61)和第二固定块(62), 所述第一固定块(61)顶部的 前侧开设有第一连通槽(63), 所述第一固定块(61)对应第一连通槽(63)的后侧开设有与其 相。
4、互连通的第一限位卡槽(64), 所述第一固定块(61)正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接槽 (65), 所述第二固定块(62)顶部的后侧开设有第二连通槽(66), 所述第二固定块(62)对应 第二连通槽(66)的前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第二限位卡槽(67), 所述第二固定块(62)的 背面对应卡接槽(6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板(68), 所述卡接板(68)卡接在卡接槽 (65)的内部, 所述第一限位卡槽(64)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梯形卡块(69), 所述第二限位 卡槽(67)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梯形卡块(610), 所述第一梯形卡块(69)与第二梯形卡块 (610)通过连接块(611)固定连接。
5、, 所述连接块(61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连通槽(63)和第二 连通槽(66)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块(61)的后侧与箱体 (1)的前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块(62)的前侧与置物板(7)的后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5)包括安装块(51), 所述 安装块(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2), 所述安装杆(5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 (53), 所述转动轴(53)的表面并且位于安装杆(5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滚动轮(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行李箱,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安装块(5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 安装槽(4)内壁的顶部, 所述滚轮(5)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安装槽(4)内壁的顶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61607 U 2 组合行李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 具体为组合行李箱。 背景技术 0002 行李箱, 亦称旅行箱、 拉杆箱, 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 通常行李箱 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 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 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 重的材料制成, 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 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 行李箱 也可以根据外壳分为硬壳行李箱与软壳行李箱, 硬。
7、壳行李箱较为耐摔, 适合需要给予较多 保护的行李, 软壳行李箱重量通常较硬壳行李箱为轻, 容量亦较有弹性, 可是软壳行李箱的 拉链位置较有可能因为里面物件过多而爆开。 0003 常见的组合行李箱其箱内的容量多为固定的, 容量较小, 使用者携带大件物品时 无法放入行李箱, 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进行搬运, 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行李箱, 具可外接置物板的优点, 解决了常见的 组合行李箱容量较小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组合行李箱, 包括箱体, 所述箱 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 两个拉杆的顶部。
8、通过把手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 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槽内壁的顶部设置有滚轮, 所述箱体前侧的下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接 块, 所述卡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 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开设有置物槽; 0006 所述卡接块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的前侧开设有第 一连通槽, 所述第一固定块对应第一连通槽的后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第一限位卡槽, 所述第一固定块正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接槽, 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的后侧开设有第 二连通槽, 所述第二固定块对应第二连通槽的前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第二限位卡槽,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背面对应卡接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板, 所述卡接板卡。
9、接在卡接 槽的内部, 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梯形卡块, 所述第二限位卡槽内壁的 底部设置有第二梯形卡块, 所述第一梯形卡块与第二梯形卡块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 所述 连接块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内壁的底部相互接触。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后侧与箱体的前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前侧 与置物板的后侧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滚轮包括安装块, 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 所述安装杆 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并且位于安装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滚动 轮。 0009 优选的, 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壁的顶部, 所述。
10、滚轮的数量为两 个且对称设置在安装槽内壁的顶部。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461607 U 3 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接块和置物板配合使用, 实现了外接置物板的效果, 不仅 提升了组合行李箱的容放量, 而且提升了组合行李箱的容放尺寸, 只需将大件物品放置在 置物板上即可, 不需要使用时, 将第二固定块、 连接块和置物板进行拆除即可, 省时省力, 给 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
11、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接块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箱体、 2拉杆、 3把手、 4安装槽、 5滚轮、 51安装块、 52安装杆、 53转动轴、 54滚 动轮、 6卡接块、 61第一固定块、 62第二固定块、 63第一连通槽、 64第一限位卡槽、 65卡接槽、 66第二连通槽、 67第二限位卡槽、 68卡接板、 69第一梯形卡块、 610第二梯形卡块、 611连接 块、 7置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
12、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3, 组合行李箱, 包括箱体1, 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2, 两个 拉杆2的顶部通过把手3固定连接, 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4, 安装槽4内壁的顶部设置有 滚轮5, 滚轮5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安装槽4内壁的顶部, 滚轮5包括安装块51, 安装块 5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槽4内壁的顶部, 安装块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52, 安装杆52 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53, 转动轴53的表面并且位于安装杆52的两侧固定连接。
13、有两个滚 动轮54, 箱体1前侧的下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接块6, 卡接块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7, 置 物板7的顶部开设有置物槽。 0019 请参阅图1-4, 卡接块6包括第一固定块61和第二固定块62, 第一固定块61的后侧 与箱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块62的前侧与置物板7的后侧固定连接, 第一固定块61 顶部的前侧开设有第一连通槽63, 第一固定块61对应第一连通槽63的后侧开设有与其相互 连通的第一限位卡槽64, 第一固定块61正面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接槽65, 第二固定块 62顶部的后侧开设有第二连通槽66, 第二固定块62对应第二连通槽66的前侧开设有与其相 互连通的第二限。
14、位卡槽67, 第二固定块62的背面对应卡接槽6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接 板68, 卡接板68卡接在卡接槽65的内部, 第一限位卡槽64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梯形卡块 69, 第二限位卡槽67内壁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梯形卡块610, 第一梯形卡块69与第二梯形卡块 610通过连接块611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第一梯形卡块69和第二梯形卡块610, 实现了将第一 固定块61和第二固定块62进行卡接的效果, 使两者在水平方向上无法移动, 从而进行卡接, 并且容易拆卸, 连接块611的底部分别与第一连通槽63和第二连通槽66内壁的底部相互接 触, 通过设置卡接块6和置物板7配合使用, 实现了外接置物板7的效。
15、果, 不仅提升了组合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461607 U 4 李箱的容放量, 而且提升了组合行李箱的容放尺寸, 只需将大件物品放置在置物板7上即 可, 不需要使用时, 将第二固定块62、 连接块611和置物板7进行拆除即可, 省时省力, 给使用 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0020 使用时, 将第二固定块62对准第一固定块61, 卡接板68卡入卡接槽65内, 第一梯形 卡块69和第二梯形卡块610分别卡入第一限位卡槽64和第二限位卡槽67内, 连接块611卡入 第一连接通槽63和第二连接通槽66内即可。 0021 综上所述: 该组合行李箱, 设置卡接块6和置物板7配合使用, 解决了常见的组合行 李箱容量较小的问题。 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46160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461607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461607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461607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