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架结构.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体感振动产生时频率特性中的上升、下降平坦且相对于输入信号稳定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通过使用二次旋转对称的框型悬架,可以获得平坦的频率特性,并且因采用框型悬架而可以实现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全体的小型化。此外,关于上述框型悬架,通过使用角部突出的形状,可以获得悬架所产生的挠曲被吸收的效果。 。
CN200880025024.5
2008.07.18
CN101755467A
2010.06.23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4R 9/02申请公布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R 9/02申请日:20080718|||公开
H04R9/02; B06B1/02; H04R1/00
H04R9/02
并木精密宝石株式会社
上田稔; 津岛直树; 熊谷隆行
日本东京
2007.07.19 JP 188367/2007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谢丽娜;关兆辉
提供一种体感振动产生时频率特性中的上升、下降平坦且相对于输入信号稳定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通过使用二次旋转对称的框型悬架,可以获得平坦的频率特性,并且因采用框型悬架而可以实现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全体的小型化。此外,关于上述框型悬架,通过使用角部突出的形状,可以获得悬架所产生的挠曲被吸收的效果。
1. 一种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通过由安装有音圈的隔膜构成的音响重放部进行音响重放,通过安装有磁铁的磁回路部进行体感振动的产生,将上述音响重放部和上述磁回路部安装于具有筒型形状的外壳,该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的特征在于,通过平面形状为二次旋转对称的框型形状的悬架,将上述磁回路部支撑在上述外壳内壁上。2. 一种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通过由安装有音圈的隔膜构成的音响重放部进行音响重放,通过安装有磁铁的磁回路部进行体感振动的产生,将上述音响重放部和上述磁回路部安装于具有筒型形状的外壳,该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的特征在于,通过将磁回路部用支撑部配置成二次旋转对称而成的框型形状的悬架,将上述磁回路部支撑在上述外壳内壁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其中,通过角部突出的框型形状的悬架将上述磁回路部支撑在上述外壳内壁上。
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框状的悬架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 背景技术 当前,在以移动电话等为代表的移动体通信设备中很多都使用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该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具有:在来电时通过安装有音圈的隔膜重放来电声的音响重放功能;和通过安装有磁铁的磁回路部产生体感振动的振动产生功能。 作为这种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具有在JP专利第2930070(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通过组合方形的外壳、构成为圆筒形状的音圈以及磁铁,而将磁回路部的角部作为重叠部使用,可以获得体感振动。 此外,在JP特开2000-201396(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通过长圆(track)形状的外壳和磁回路部而将放音面积设定得较大,与现有的圆筒形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相比获得较高的声压,并且通过使用长圆形状可以获得省空间化的效果。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中,使支撑磁回路部的悬架为长圆形状,通过延长长边方向的尺寸,即使缩小长圆形状的宽度也可以增大磁通量密度。 专利文献1:JP专利第2930070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0-20139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以上述两个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中,存在在悬架的结构上在产生体感振动时对磁回路部施加旋转方向的力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若不将搭载于磁回路部的磁铁设为圆板形状,就无法维持磁空隙,存在搭载于隔膜上的音圈被限定为圆筒形状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在磁回路部使用了长圆形的磁铁的结构上,需要对应于旋转方向的移动量而增大磁空隙,存在在要扩大长边方向的尺寸时必须一并扩大宽度方向的尺寸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能够在体感振动时抑制磁回路部的旋转,通过稳定的振动而易于小型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中,使用平面形状为二次旋转对称的框状悬架。 更具体的说,本发明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不采用通过独立延长的臂弹性支撑磁回路的悬架结构,而是通过形成为二次旋转对称形状的框状形状的各部将磁回路部支撑在外壳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框状悬架结构,本发明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可以获得外壳内部中悬架的省空间化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抑制现有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具有的磁回路部的旋转。 此外通过采用二次旋转对称形状,在体感振动产生时,上述支撑磁回路部的框状悬架的臂部在相向方向上成为一对并产生弹性变形,可以获得不会因磁回路部的形状而限制振幅的稳定的振动特性,并且通过改变相邻的臂部的形状,还可以调整振动特性。 相对于上述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的使悬架形状旋转对称的结构,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悬架的磁回路部用支撑部配置在二次旋转对称位置。 因此,即使在使用了平面形状不是二次旋转对称形状的框状悬架的结构中,通过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可以进行上述振动特性的调整,并且关于该悬架的臂部使用了无偏斜的线对称形状时,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悬架的省空间化的效果。 此外,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关于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中使用的框状悬架,构成为角部突出的形状。因此,技术方案1或2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产生体感振动时,可以通过角部吸收所产生的悬架的挠曲。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与现有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相比,可以获得容易构成为方形等任意形状的小型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的侧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隔膜的下侧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磁回路部驱动时弹性变形的悬架7的透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悬架(角部二次旋转对称形状)的平面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悬架(臂部二次旋转对称形状)的平面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外壳的下侧透视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悬架(安装部二次旋转对称)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 防尘罩 2 隔膜主体 3 音圈 4 极片 5 磁铁 6 磁轭 6b 磁轭侧悬架安装部 7 悬架 7b 磁轭安装部 7e 外壳安装部 8 外壳 8e 外壳侧悬架安装部 9 盖 10 接点端子 b 磁轭安装部 c V槽 d 音圈安装部 f 止动器功能 g 磁空隙 h,i 臂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的透视图。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是平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的结构,获得了实际安装基板时搭载空间的省空间化的效果。 图2表示图1的a-a’剖面的侧剖视图,图3表示图1所示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由图1~图3可知,本实施例记载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具有以下动态型的结构:将由防尘罩1、隔膜主体2、音圈3构成的音响重放部以及由极片4、磁铁5、磁轭6、悬架7构成的磁回路部安装到外壳8上,并将上述磁回路部收纳在盖9内,通过设于外壳8上的接点端子10向音圈3进行输入。 因此,可以通过输入的频率而分别使用音响重放部的音响重放功能和基于磁回路部的振动的体感振动产生功能。 此外,悬架7采用将磁轭安装部7b和外壳安装部7e通过框状的臂部弹性支撑的二次旋转对称框状形状的结构。 此外,关于上述音响重放部,采用通过在隔膜角部设置V槽c以吸收在角部产生的挠曲并且在隔膜主体2上粘贴防尘罩1的二体结构,从而提高了隔膜的刚性,并且获得了音响重放时的分割振动得以抑制的失真少的重放音。 图4表示图3中示出的隔膜的音圈安装部。 由图4及之前示出的图2、图3可知,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关于音响重放部采用以下结构:在音圈安装时通过采用仅设于防尘罩1正下方的音圈安装部d而使音圈3从防尘罩1的正下方突出。 此外,关于磁回路部采用以下结构:将磁轭6的外边缘部切缺,将磁铁5和极片4收纳到磁轭6内部,并在上述切缺部设置有框状悬架的安装部6b。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与由隔膜中心部限制了音圈直径的现有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相比,可以获得较高的重放声压。 此外,关于磁回路部也可以获得比由磁轭内径限制了磁铁直径的现有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大的振动量。 此外,基于相同的技术见地,关于隔膜可以采用不设置音圈安装部d而在面向防尘罩的隔膜主体2的平坦部分直接安装音圈3的结构,使用上述结构时,可以将隔膜的厚度尺寸抑制得较低,并增加线圈的匝数。 此外,由图2可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使磁轭6的底部向横向伸出的结构。因此,在掉落等受到冲击时外壳底部作为对磁轭的止动器发挥功能(参照图2中f),获得防止音圈3和磁轭6的冲撞的效果,并且关于磁轭6可以使得横向尺寸较大,从而可以增加体感振动产生时的振动量。 图5示出本实施例的磁回路部驱动时变形的悬架7的透视图,图6及图7示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框状悬架7的平面图。 图5是由图6记载的具有平面形状的悬架支撑磁回路部时的透视图。通过采用本实施例记载的悬架结构,具有对称形状的相向方向的臂构成一对并弹性变形,可以获得在体感振动产生时磁回路部难以旋转的内部结构。 此外,由图6可知,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框状悬架7成为改变了相邻的角部形状而成的二次旋转对称形状的结构,通过使角部突出,而可以在体感振动产生时吸收悬架7所产生的挠曲,并且通过改变角部形状而可以将振动特性调整为最佳的状态。 此外,在图7记载的悬架中,将不同形状的臂部h和臂部i组合而构成了二次旋转对称的框型形状。因此,在磁回路部驱动时,可以将应力分散到臂部全体并且获得最佳的振动特性。 关于上述悬架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改变臂部的形状而形成二次旋转对称形状,而根据相同的技术见地,如图9所示采用将磁轭安装部b配置在二次旋转对称位置的结构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整体采用了方形的形状,而悬架形状为框型,因此可以对应于长圆形等任意的形状,并且可以使得全体的结构容易小型化。此外,如图8所示在外壳8的下表面设置有悬架安装部8e,因此在体感振动产生时外壳不会限制悬架的动作。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实施例记载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与现有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相比,可以获得容易构成为方形等任意形状的小型的多功能型振动促动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