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53743.7 (22)申请日 2018.06.22 (71)申请人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地址 25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巨峰路 201号 (72)发明人 曲振琳 王利明 马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63B 69/40(2006.01) A63B 67/18(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2、 包 括底板,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固定杆的底端固定 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块的背 面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圆筒的下表 面固定连接, 所述圆筒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 固定板。 该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通过设置圆筒、 气缸、 弹簧、 出气管、 活塞、 支撑板、 推杆和出球 口, 使得气缸挤压气体, 使得气体通过出气管并 且挤压活塞, 使得活塞带动两个连接杆向右移 动, 使得两个连接杆带动支撑板向右移动, 使得 支撑板带动推杆向右移动, 使得推杆推动羽毛 球, 使得羽毛球可以从圆筒内射出, 不需要教练 员单臂持球, 另一只手持球拍发球为学员进行连 续发球动作训练, 大大节省。
3、的教练员的体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815820 A 2018.11.16 CN 108815820 A 1.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包括底板(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固定 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20)的顶端通过销轴(3)与固定块(4)的背面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块(4)的上表面与圆筒(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圆筒(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有两个固定板(20), 且两个固定板(20)的相对面分别与驱动装置(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 定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21)的右端与圆筒(19)的左侧面相连通; 所述圆筒(19)内壁。
4、开设有凹槽(16), 所述凹槽(16)内设置有活塞(17), 所述活塞(17) 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弹簧(18)与凹槽(16)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17)的右侧面通 过两个连接杆(14)与推动装置(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推动装置(12)的上表面和下表 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 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 所述滑槽(15)开设在圆 筒(19)内壁的上表面, 所述圆筒(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球口(9); 所述圆筒(19)的下表面与两个推块(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且两个推块(22)的相对面 均卡接有第二轴承(23), 且两个第二轴承(23)内均套接有第二转。
5、轴(24), 所述第二转轴 (24)的外表面通过电动推杆(8)与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 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7), 且两个第一轴承(7)分别卡接在两个挡块(5)的相对面, 且两 个挡块(5)的下表面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装置(12)包 括支撑板(122), 所述支撑板(12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滑块(13)的上表面和下表 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12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121), 所述支撑板(122)的左侧面 与两个连接杆(14)的右端固定连接。 3.根据。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21)包 括气缸(211), 所述气缸(2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20)的相对面固定连 接, 所述气缸(211)的出气口与出气管(212)的左端相连通, 所述出气管(212)的右端与圆筒 (19)的左侧面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16)的形状 设置为圆形, 所述圆筒(19)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所述电动推杆(8)的型号为HB-DJ8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19)的上表 面与电源(11)的下表面固定。
7、连接, 所述电源(11)的上表面与开关(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11)的输出 端通过导线与开关(10)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开关(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动推杆 (8)和气缸(211)的输入端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815820 A 2 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羽毛球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 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 依据参与的人数, 可以分为单打 与双打, 及新兴的3打3。 羽毛球拍由。
8、: 拍面、 拍杆、 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 0003 在羽毛球培训过程中需要教练进行陪练, 在陪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单臂持球, 另 一只手持球拍发球为学员进行连续发球动作训练, 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大大增加了教练员的 体力。 发明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解决了在陪练过 程中教练员需要单臂持球, 另一只手持球拍发球为学员进行连续发球动作训练, 但是这种 训练方式大大增加了教练员的体力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包括底 板, 所。
9、述底板的上表面与固定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块的 背面活动连接, 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圆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圆筒的左侧面固定连 接有两个固定板, 且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分别与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 述驱动装置的右端与圆筒的左侧面相连通。 0008 所述圆筒内壁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活塞, 所述活塞的左侧面通过两个 弹簧与凹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的右侧面通过两个连接杆与推动装置的左侧 面固定连接, 所述推动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 槽内, 所述滑槽开设在圆筒内壁的上表面, 所述圆筒的右侧面固定连。
10、接有出球口。 0009 所述圆筒的下表面与两个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且两个推块的相对面均卡接有 第二轴承, 且两个第二轴承内均套接有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通过电动推杆与 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 且两个第一轴 承分别卡接在两个挡块的相对面, 且两个挡块的下表面均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滑 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杆, 所述支撑板的左侧 面与两个连接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 所述气缸的。
1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固定板 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所述气缸的出气口与出气管的左端相连通, 所述出气管的右端与圆筒 的左侧面相连通。 0012 优选的, 所述凹槽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所述圆筒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所述电动推杆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815820 A 3 的型号为HB-DJ801。 0013 优选的, 所述圆筒的上表面与电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源的上表面与开关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4 优选的, 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开关的输出端 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动推杆和气缸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本发明提供了。
12、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 该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通过设置圆筒、 气缸、 弹簧、 出气管、 活塞、 连接杆、 支撑 板、 推杆和出球口, 当需要进行发球时, 教练员可以将羽毛球从出球口处放入圆筒内, 通过 控制气缸工作, 使得气缸挤压气体, 使得气体通过出气管并且挤压活塞, 使得活塞带动两个 连接杆向右移动, 使得两个连接杆带动支撑板向右移动, 使得支撑板带动推杆向右移动, 使 得推杆推动羽毛球, 使得羽毛球可以从圆筒内射出, 不需要教练员单臂持球, 另一只手持球 拍发球为学员进行连续发球动作训练, 大大节省的教练员的体力。 0018 2、 该新型羽毛球发球。
13、装置, 通过设置电动推杆、 第一转轴、 第二转轴、 第一轴承、 第 二轴承和圆筒, 当需要调整圆筒的高度时, 通过控制电动推杆工作, 使得电动推杆伸长带动 第二转轴旋转并且向上移动, 使得第一转轴带动两个推块向上移动, 使得两个推块带动圆 筒向上移动, 使得教练员调整圆筒的高度时更加方便, 更加有效的对学员们进行训练。 0019 3、 该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通过设置弹簧、 活塞、 凹槽、 气缸、 支撑板、 连接杆和推 杆, 当气缸停止工作时, 使得弹簧拉力带动活塞向左移动, 使得活塞带动两个连接杆向左移 动, 使得两个连接杆带动支撑板和推杆向左移动, 使得教练员更加方便的进行下一次发球, 且。
14、本发明结构紧凑, 设计合理,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凹槽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底板、 2固定杆、 3销轴、 4固定块、 5挡块、 6第一转轴、 7第一轴承、 8电动推杆、 9出球口、 10开关、 11电源、 12推动装置、 121推杆、 122支撑板、 13滑块、 14连接杆、 15滑槽、 16 凹槽、 17活塞、 18弹簧、 19圆筒、 20固定板、 21驱动装置、 211气缸、 212出气管、 22推块、 23第二 轴承、 24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
15、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如图1-3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包括底板1, 底板1的上表面与固定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 圆筒19的上表面与电源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电源11的上表面与开关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电源11, 使得电源11可以给气缸211 说 明 书 2/4 页 4 C。
16、N 108815820 A 4 和电动推杆8供电, 使得气缸211和电动推杆8可以正常工作, 通过设置开关10, 使得教练员 更加方便的控制电动推杆8和气缸211工作, 电源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10的输入端电 连接, 开关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动推杆8和气缸211的输入端电连接, 固定板20的 顶端通过销轴3与固定块4的背面活动连接, 通过设置销轴3, 当电动推杆8带动圆筒19旋转 时, 使得圆筒19固定块4可以在销轴3的外表面旋转, 使得圆筒19旋转时更加方便, 固定块4 的上表面与圆筒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圆筒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20, 通过设 置固定板20, 通。
17、过控制气缸211工作, 使得气缸211挤压气体, 使得气体通过出气管212并且 挤压活塞17时气缸211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 且两个固定板20的相对面分别与驱动装置21 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 驱动装置21包括气缸211, 气缸2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 两个固定板20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气缸211的出气口与出气管212的左端相连通, 出气管212 的右端与圆筒19的左侧面相连通, 通过设置活塞17, 使得气体通过出气管212并且挤压活塞 17, 使得活塞17带动两个连接杆14向右移动, 使得两个连接杆14带动支撑板122向右移动, 使得支撑板122带动推杆121向右移动, 使得推杆12。
18、1推动羽毛球, 使得羽毛球可以从圆筒19 内射出时更加有效, 驱动装置21的右端与圆筒19的左侧面相连通。 0026 圆筒19内壁开设有凹槽16, 凹槽16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圆筒19的形状设置为圆形, 电动推杆8的型号为HB-DJ801, 凹槽16内设置有活塞17, 活塞17的左侧面通过两个弹簧18与 凹槽16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弹簧18, 当气缸211停止工作时, 使得弹簧18拉力 带动活塞17向左移动, 使得活塞17带动两个连接杆14向左移动, 使得两个连接杆14带动支 撑板122和推杆121向左移动, 使得教练员更加方便的进行下一次发球, 活塞17的右侧面通 过两个连接杆1。
19、4与推动装置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推动装置12包括支撑板122, 支撑板122 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滑块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 支撑板122的右侧面固 定连接有推杆121, 支撑板122的左侧面与两个连接杆14的右端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电动推 杆8, 使得电动推杆8伸长带动第二转轴24旋转并且向上移动, 使得第一转轴6带动两个推块 22向上移动, 使得两个推块22带动圆筒19向上移动, 使得教练员调整圆筒19的高度时更加 方便, 更加有效的对学员们进行训练, 推动装置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 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 滑槽15开设在圆筒19内壁的上表面,。
20、 圆筒19的右侧面固定连 接有出球口9。 0027 圆筒19的下表面与两个推块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滑块13, 使得两个连 接杆14带动支撑板122左右移动, 使得支撑板122带动推杆121左右移动使不会晃动且更加 稳定, 且两个推块22的相对面均卡接有第二轴承23, 且两个第二轴承23内均套接有第二转 轴24, 通过设置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24, 当电动推杆8伸长时, 使得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 24在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23内旋转, 使得电动推杆8带动圆筒19旋转时电动推杆8不会折 断, 第二转轴24的外表面通过电动推杆8与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第一转轴6的外表 面套接有两。
21、个第一轴承7, 且两个第一轴承7分别卡接在两个挡块5的相对面, 且两个挡块5 的下表面均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8 使用时, 当需要进行发球时, 教练员可以将羽毛球从出球口9处放入圆筒19内, 通 过控制气缸211工作, 使得气缸211挤压气体, 使得气体通过出气管212并且挤压活塞17, 使 得活塞17带动两个连接杆14向右移动, 使得两个连接杆14带动支撑板122向右移动, 使得支 撑板122带动推杆121向右移动, 使得推杆121推动羽毛球, 使得羽毛球可以从圆筒19内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815820 A 5 出, 当需要调整圆筒19的高度时, 通过控制。
22、电动推杆8工作, 使得电动推杆8伸长带动第二转 轴24旋转并且向上移动, 使得第一转轴6带动两个推块22向上移动, 使得两个推块22带动圆 筒19向上移动。 0029 综上可得, 1、 该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通过设置圆筒19、 气缸211、 弹簧18、 出气管 212、 活塞17、 连接杆14、 支撑板122、 推杆121和出球口9, 当需要进行发球时, 教练员可以将 羽毛球从出球口9处放入圆筒19内, 通过控制气缸211工作, 使得气缸211挤压气体, 使得气 体通过出气管212并且挤压活塞17, 使得活塞17带动两个连接杆14向右移动, 使得两个连接 杆14带动支撑板122向右移动, 使。
23、得支撑板122带动推杆121向右移动, 使得推杆121推动羽 毛球, 使得羽毛球可以从圆筒19内射出, 不需要教练员单臂持球, 另一只手持球拍发球为学 员进行连续发球动作训练, 大大节省的教练员的体力。 0030 2、 该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通过设置电动推杆8、 第一转轴6、 第二转轴24、 第一轴 承7、 第二轴承23和圆筒19, 当需要调整圆筒19的高度时, 通过控制电动推杆8工作, 使得电 动推杆8伸长带动第二转轴24旋转并且向上移动, 使得第一转轴6带动两个推块22向上移 动, 使得两个推块22带动圆筒19向上移动, 使得教练员调整圆筒19的高度时更加方便, 更加 有效的对学员们进行。
24、训练。 0031 3、 该新型羽毛球发球装置, 通过设置弹簧18、 活塞17、 凹槽16、 气缸211、 支撑板 122、 连接杆14和推杆121, 当气缸211停止工作时, 使得弹簧18拉力带动活塞17向左移动, 使 得活塞17带动两个连接杆14向左移动, 使得两个连接杆14带动支撑板122和推杆121向左移 动, 使得教练员更加方便的进行下一次发球, 且本发明结构紧凑, 设计合理, 实用性强。 003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815820 A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8815820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