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排球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移动排球架.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867037.X (22)申请日 2017.12.26 (73)专利权人 江汉大学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济技术 开发区新江大路8号江汉大学 (72)发明人 朱欣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代理人 吕耀萍 (51)Int.Cl. A63B 6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移动排球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排球架, 属于 体育器材领域。 可移动排球架包括两个排球。
2、柱及 排球网, 排球网的两端连在两个排球柱顶部。 两 个排球柱的底部都设有行走机构、 至少三个支撑 机构和与各个支撑机构对应的第一限位结构。 第 一限位结构将行走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排球柱 的底部。 支撑机构将排球柱固定在地面上。 当行 走机构连接在排球柱上, 通过行走机构对排球柱 进行移动, 便于排球柱的搬运与移动, 当排球柱 搁置时, 卸下行走机构以减小排球柱占有的空 间。 而通过支撑机构将排球柱固定在地面上, 可 增加排球柱的稳定性, 避免排球柱在使用过程中 出现倒下的情况, 有利于提高排球柱的使用体 验。 解决了排球柱由于体积较大并且较为沉重带 来的搬运不便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4页 附图5页 CN 208115089 U 2018.11.20 CN 208115089 U 1.一种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排球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排球柱及 排球网, 所述排球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排球柱的顶部, 两个所述排球柱的底部均 设有行走机构、 至少三个支撑机构和与各个所述支撑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一限位结构, 对于 任一个所述排球柱, 所述排球柱的底端与所述行走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限 位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排球柱的底部, 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臂和连接臂, 所 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铰接, 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中部铰 接。
4、, 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排球柱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滑动块与 第一插杆, 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 所述排球柱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 所 述滑动块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插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一限 位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球柱上设置有与各个所述 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的滑动凹槽, 所述每个滑动凹槽沿所述排球柱的轴线方向延伸, 各个 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各自对应的所述滑动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
5、走机构包括滚轮组件与第 二限位结构, 所述滚轮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排球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块与 第二插杆, 所述排球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排球柱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由所述排球柱 的外壁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第二限位孔, 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第二 通孔, 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第二插杆插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二 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导向块, 所 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对应所述导向块的导向滑槽, 所述导向滑槽沿所述排球柱的轴向。
6、延 伸, 所述导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球柱包括支撑台 与支撑杆, 所述支撑台为圆柱状, 所述支撑杆同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所述支撑杆包括第 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同轴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所述第二支撑杆伸缩 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连接 销, 所述第一支撑杆为筒状, 所述第二支撑杆插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中,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设置有沿其径向的多个第一销孔, 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多个第一销孔一一 对应的第二销孔,。
7、 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销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销孔, 所 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中插设有所述连接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凹槽沿所述排球柱的周 向等角度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排球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球柱还包括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 支撑杆的轴线,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块, 所述每个挂块上设置有挂钩, 所述 排球网设置在所述挂钩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15089 U 2 一种可移动排球架 技术领域 000。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排球架。 背景技术 0002 排球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 经常作为球类教学项目出现在校园中。 在进行排球的 球类教学项目时, 需要使用到包括排球柱以及排球网等结构的排球架。 0003 对于现有的可移动排球架, 排球网一般挂设在排球柱的顶端。 而为了承受排球击 打在排球网上所产生的冲击力, 通常需要在排球柱的底部设置有较为沉重的底座, 从而导 致排球架整体重量较大, 不易搬运与存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的排球架中的排球柱的底座较为沉重并且体积较大, 在搬运时会较 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排球架。 所述技术。
9、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可移动排球架, 所述可移动排球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排球柱及排球网, 所 述排球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排球柱的顶部, 两个所述排球柱的底部均设有行走机 构、 至少三个支撑机构和与各个所述支撑机构一一对应的第一限位结构, 对于任一个所述 排球柱, 所述排球柱的底端与所述行走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可拆 卸地安装在所述排球柱的底部, 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臂和连接臂, 所述连接臂的 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铰接, 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中部铰接, 所述支撑 臂的一端与所述排球柱铰接。 0006 可选地,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滑动块与第一插杆。
10、, 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滑 动块铰接, 所述排球柱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 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限位 孔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插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以及所述第一通孔中。 0007 可选地, 所述排球柱上设置有与各个所述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的滑动凹槽, 所述 每个滑动凹槽沿所述排球柱的轴线方向延伸, 各个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各自对应的 所述滑动凹槽内。 0008 可选地,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滚轮组件与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滚轮组件通过所述第 二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排球柱上。 0009 可选地,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块与第二插杆, 所述排球柱的底端设置有安 装槽, 所述排球柱的底。
11、端设置有多个由所述排球柱的外壁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第二限位 孔, 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第二通孔, 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槽 内, 所述第二插杆插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中。 0010 可选地, 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导向块, 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对应所述导向块 的导向滑槽, 所述导向滑槽沿所述排球柱的轴向延伸, 所述导向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 槽中。 0011 可选地, 所述排球柱包括支撑台与支撑杆, 所述支撑台为圆柱状, 所述支撑杆同轴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115089 U 3 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
12、支撑杆同轴设 置在所述支撑台上, 所述第二支撑杆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0012 可选地,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连接销, 所述第一支撑杆为筒状, 所述第二支撑 杆插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中,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沿其径向的多个第一销孔, 所述多 个第一销孔沿其轴向等距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销孔一一对应的 第二销孔, 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中插设有所述连接销。 0013 可选地, 所述滑动凹槽沿所述排球柱的周向等角度分布。 0014 可选地, 所述排球柱还包括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 的顶端,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
13、线,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间隔 设置有多个挂块, 所述每个挂块上设置有挂钩, 所述排球网设置在所述挂钩上。 001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当行走机构连接在排球柱 上时, 可通过行走机构对排球柱进行移动, 便于排球柱的搬运与移动, 并且当排球柱需要搁 置时, 卸下行走机构也能够减小排球柱占有的放置空间, 并且通过支撑机构将排球柱固定 在地面上, 可进一步增加排球柱的稳定性, 避免排球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倒下的情况, 有利 于提高排球柱的使用体验。 解决了排球柱由于体积较大并且较为沉重带来的搬运不便及存 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
14、排球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球柱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2的A处剖视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排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排球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 图2 与图3, 可移动排球架。
15、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排球柱1及排球网2, 排球网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 两个排球柱1的顶部, 两个排球柱1的底部均设有行走机构3、 至少三个支撑机构4和与各个 支撑机构4一一对应的第一限位结构5, 对于任一个排球柱1, 排球柱1的底端与行走机构3可 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第一限位结构5可拆卸地安装在排球柱1的底部, 每个支撑机构4均包括 支撑臂41和连接臂42, 连接臂42的一端与第一限位结构5铰接, 连接臂42的另一端与支撑臂 41的中部铰接, 支撑臂41的一端与排球柱1铰接。 0024 当行走机构3连接在排球柱1上时, 可通过行走机构3对排球柱1进行移动, 便于排 球柱1的搬运与移动, 并且当排球。
16、柱1需要搁置时, 卸下行走机构3也能够减小排球柱1所述 占有的放置空间, 并且通过支撑机构4将排球柱1固定在地面上, 可进一步增加排球柱1的稳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115089 U 4 定性, 避免排球柱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倒下的情况, 有利于提高排球柱1的使用体验。 解决了 排球柱由于体积较大并且较为沉重带来的搬运不便及存放的问题。 0025 结合图2与图3, 第一限位结构5包括滑动块51与第一插杆52, 连接臂42的一端与滑 动块51铰接, 排球柱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a, 滑动块51上设置有对应第一限位孔1a的 第一通孔51a, 第一插杆52活动插设在第一限位孔1a。
17、以及第一通孔51a中。 采用以上结构能 够通过移动滑动块51,以使第一通孔51a与不同位置第一限位孔1a的形成对应关系, 从而可 通过第一插杆52将滑动块51固定在排球柱1的不同位置上, 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将支撑机构4 固定在了在排球柱1上, 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0026 如图3所示, 排球柱1上设置有与各个滑动块51一一对应的滑动凹槽1b, 每个滑动 凹槽1b沿排球柱1的轴线方向延伸, 各个滑动块51分别滑动设置在各自对应的滑动凹槽1b 内。 在排球柱1上设置于滑动块51一一对应的滑动凹槽1b, 使得当滑动块移动到最高点时, 连接臂42与支撑臂41能够部分收纳进滑动凹槽1内, 便于支撑机构4。
18、的收取与容纳。 0027 可选地, 第一插杆52上可设置有防滑螺纹, 防止第一插杆52从第一限位孔1a与第 一通孔51a中脱出。 0028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 行走机构3包括滚轮组 件31与第二限位结构32, 滚轮组件31通过第二限位结构32安装在排球柱1上。 将滚轮组件31 通过第二限位结构32安装在排球柱1上便于实现行走机构3在排球柱1上的可拆卸连接。 0029 图5是图2的A处剖视图, 结合图4与图5, 第二限位结构32包括固定块321与第二插 杆322, 排球柱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1c, 排球柱1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由排球柱1的外壁延伸 至安装槽1c的。
19、第二限位孔1d, 固定块321上设置有对应第二限位孔1d的第二通孔321a, 固定 块321设置在安装槽1c内, 第二插杆322插设在第二限位孔1d与第二通孔321a中。 采用将第 二限位结构32设置为包括第二插杆322与固定块321的结构, 并且第二插杆322通过插进固 定块321上的第二通孔321a与排球柱1上的第二限位孔1d将滚轮组件31固定在排球柱1上。 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行走机构3在排球柱1上的连接。 0030 结合图4与图5, 固定块321上设置有导向块321b, 安装槽1c的内壁设置有对应导向 块321b的导向滑槽1e, 导向滑槽1e沿排球柱1的轴向延伸, 导向块321b活动。
20、设置在导向滑槽 1e中。 固定块321上的导向块321b与安装槽1c上设置的对应导向块321b的导向滑槽1e使得, 固定块321b在安装时, 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安装至排球柱1的安装槽1c中。 0031 如图4所示, 滚轮组件31包括万向轮结构311。 便于排球柱1的移动。 0032 如图5所示, 滑动凹槽1b沿排球柱1的周向等角度分布。 采用这种结构使得支撑机 构4能够较为平衡地对排球柱1进行支撑, 有利于可移动排球架的稳定使用。 0033 如图2所示, 排球柱1可包括支撑台11与支撑杆12, 支撑台11为圆柱状, 支撑杆12同 轴设置在支撑台11上, 支撑杆12包括第一支撑杆121与第二支撑。
21、杆122, 第一支撑杆121同轴 设置在支撑台11上, 第二支撑杆122伸缩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21上。 将支撑杆12设置为包括 第一支撑杆121与第二支撑杆122, 第二支撑杆122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21上使得排 球柱1的高度能够调整, 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用在需要不同高度的排球架的场合。 0034 可选地, 支撑台11可采用碳素钢制作。 使用碳素钢制作的支撑台11在满足排球柱 承重的功能的同时也较为经济。 0035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与图6, 第一支撑杆121上设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115089 U 5 置有连接销123, 第一支撑。
22、杆121为筒状, 第二支撑杆122插设在第一支撑杆121中, 第一支撑 杆121上设置有沿其径向的多个第一销孔121a, 多个第一销孔121a沿其轴向等距设置, 第二 支撑杆122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销孔121a一一对应的第二销孔122a, 第一销孔121a与第二 销孔122a中插设有连接销123。 采用这种结构能够较为便捷地实现第二支撑杆122相对第一 支撑杆121的伸缩, 并且这种结构也较容易制作。 0036 如图1所示, 排球柱1还可包括第一连接杆13, 第一连接杆13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22 的顶端, 第一连接杆13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支撑杆122的轴线, 第一连接杆13上间隔设置有 多个挂。
23、块131, 每个挂块131上设置有挂钩132, 排球网2设置在挂钩132上。 排球网2可通过以 挂在挂钩132上的形式设置在两个排球柱1之间, 便于排球网2的安装与拆卸。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115089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208115089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208115089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208115089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208115089 U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208115089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