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轻便书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充气轻便书包.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55752.8 (22)申请日 2017.06.27 (73)专利权人 王淑昕 地址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实验中学 (72)发明人 王淑昕 (51)Int.Cl. A45F 3/04(2006.01) A45C 1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包括移 动块、 充气管、 盛放袋、 魔术贴、 密封带、 拉绳一、 转动盘、 收缩管、 拉绳二、 绕线轮、 连接杆以及插 销杆, 所。
2、述移动块下端安装密封带, 所述密封带 镶嵌在盛放袋上端, 所述盛放袋前端安装有充气 管, 所述盛放袋右端装配有魔术贴, 该设计提高 了使用功能性, 所述收缩管上端安装插销杆, 所 述插销杆上端设置转动盘, 所述转动盘下端安装 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下端穿过收缩管与绕线轮相 连接, 所述拉绳一右端穿过收缩管与绕线轮相连 接, 所述拉绳二左端穿过收缩管与绕线轮相连 接, 该设计提高了收缩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 便, 便于操作, 提高了使用的功能性, 同时也提高 了收缩效果, 防止脱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836537 U 2018.01.05 CN 20683653。
3、7 U 1.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包括充气囊 (1) 、 充气机构 (2) 、 书包主体 (3) 、 背带 (4) 以及收缩 机构 (5)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囊 (1) 安装在书包主体 (3) 外端, 所述书包主体 (3) 左端设置 充气机构 (2) , 所述书包主体 (3) 右端装配背带 (4) , 所述背带 (4) 右端连接收缩机构 (5) , 所 述收缩机构 (5) 设置在书包主体 (3) 右端; 所述充气机构 (2) 包括移动块 (21) 、 充气管 (22) 、 盛放袋 (23) 、 魔术贴 (24) 以及密封带 (25) , 所述移动块 (21) 下端安装密封带 (25) ,。
4、 所述密封带 (25) 镶嵌在盛放袋 (23) 上端, 所述 盛放袋 (23) 前端安装有充气管 (22) , 所述盛放袋 (23) 右端装配有魔术贴 (24) , 所述魔术贴 (24) 右端设置书包主体 (3) , 所述盛放袋 (23) 通过魔术贴 (24) 与书包主体 (3) 相连接; 所述收缩机构 (5) 包括拉绳一 (51) 、 转动盘 (52) 、 收缩管 (53) 、 拉绳二 (54) 、 绕线轮 (55) 、 连接杆 (56) 以及插销杆 (57) , 所述拉绳一 (51) 左端安装背带 (4) , 所述拉绳一 (51) 右 端安装收缩管 (53) , 所述收缩管 (53) 上端。
5、安装插销杆 (57) , 所述插销杆 (57) 上端设置转动 盘 (52) , 所述转动盘 (52) 下端安装连接杆 (56) , 所述连接杆 (56) 外侧设置插销杆 (57) , 所述 连接杆 (56) 上安装有绕线轮 (55) , 所述绕线轮 (55) 设置在收缩管 (53) 内, 所述连接杆 (56) 下端穿过收缩管 (53) 与绕线轮 (55) 相连接, 所述绕线轮 (55) 右端连接拉绳二 (54) , 所述拉 绳二 (54) 设置在书包主体 (3) 右端, 所述拉绳一 (51) 右端穿过收缩管 (53) 与绕线轮 (55) 相 连接, 所述拉绳二 (54) 左端穿过收缩管 (53。
6、) 与绕线轮 (55)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机构 (5) 设有两个, 两个所述收缩机构 (5) 结构相同, 所述充气囊 (1) 、 背带 (4) 、 密封带 (25) 以及插销杆 (57) 均 设有两个, 所述充气囊 (1) 对称安装在书包主体 (3) 上下两端, 所述背带 (4) 对称安装在书包 主体 (3) 右端, 所述密封带 (25) 对称安装在移动块 (21) 下端, 所述插销杆 (57) 对称安装在转 动盘 (52) 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盛放袋 (23) 上端安装有 提拉环。 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管 (53) 上端加工有 插销孔, 且插销孔上安装有插销杆 (57)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管 (22) 上安装有开 关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绳二 (54) 通过固定连 接件与书包主体 (3) 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836537 U 2 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属于书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书包, 是指用布、 皮革等制成的袋子。 学生用来携带课本。
8、、 文具用品。 根据消费者品 位的改变, 箱包的材质更加多样化。 真皮、 PU、 涤纶、 帆布、 棉麻等质地箱包引领时尚潮流。 同 时, 在越来越标榜个性的时代, 简约、 复古、 卡通等各类风格也从不同侧面迎合时尚人士张 扬个性的需求。 0003 现有的充气轻便书包在进行使用时, 通常是将充气机构用来减轻书包的重量, 而 没有对充气机构内部的空间进行利用, 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同时也无法进行拆卸, 现有的充 气轻便书包在进行背负时, 通常是通过收缩带以及连接扣进行调节, 当书包较重时, 则容易 导致收缩带从连接扣上脱落, 从而降低了收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
9、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便于操作, 提高了使用的功能性, 同时也 提高了收缩效果, 防止脱落。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充气轻便书 包, 包括充气囊、 充气机构、 书包主体、 背带以及收缩机构, 所述充气囊安装在书包主体外 端, 所述书包主体左端设置充气机构, 所述书包主体右端装配背带, 所述背带右端连接收缩 机构, 所述收缩机构设置在书包主体右端, 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移动块、 充气管、 盛放袋、 魔术 贴以及密封带, 所述移动块下端安装密封带, 所述密封带镶嵌在盛放袋上端。
10、, 所述盛放袋前 端安装有充气管, 所述盛放袋右端装配有魔术贴, 所述魔术贴右端设置书包主体, 所述盛放 袋通过魔术贴与书包主体相连接, 所述收缩机构包括拉绳一、 转动盘、 收缩管、 拉绳二、 绕线 轮、 连接杆以及插销杆, 所述拉绳一左端安装背带, 所述拉绳一右端安装收缩管, 所述收缩 管上端安装插销杆, 所述插销杆上端设置转动盘, 所述转动盘下端安装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 外侧设置插销杆, 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绕线轮, 所述绕线轮设置在收缩管内, 所述连接杆下 端穿过收缩管与绕线轮相连接, 所述绕线轮右端连接拉绳二, 所述拉绳二设置在书包主体 右端, 所述拉绳一右端穿过收缩管与绕线轮相连接, 。
11、所述拉绳二左端穿过收缩管与绕线轮 相连接。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收缩机构设有两个, 两个所述收缩机构结构相同, 所述充气囊、 背 带、 密封带以及插销杆均设有两个, 所述充气囊对称安装在书包主体上下两端, 所述背带对 称安装在书包主体右端, 所述密封带对称安装在移动块下端, 所述插销杆对称安装在转动 盘下端。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盛放袋上端安装有提拉环。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收缩管上端加工有插销孔, 且插销孔上安装有插销杆。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836537 U 3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开关阀。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拉绳二通过固定。
12、连接件与书包主体相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 移动块、 充气管、 盛放袋、 魔术贴以及密封带, 该设计不仅可以进行充气减轻重量, 同时也提 高了空间利用率, 同时也可进行拆卸, 从而提高了使用功能性, 解决了现有的充气轻便书包 在进行使用时, 通常是将充气机构用来减轻书包的重量, 而没有对充气机构内部的空间进 行利用, 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同时也无法进行拆卸的问题。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拉绳一、 转动盘、 收缩管、 拉绳二、 绕线轮、 连接杆以及插销 杆, 该设计可对拉绳一以及拉绳二进行收缩, 进而实现对书包主体进行调节。
13、, 同时收缩效果 好, 可防止脱落, 解决了现有的充气轻便书包在进行背负时, 通常是通过收缩带以及连接扣 进行调节, 当书包较重时, 则容易导致收缩带从连接扣上脱落, 从而降低了收缩效果的问 题。 0013 因添加提拉环, 该设计便于搬运充气机构, 因添加插销孔, 该设计便于固定插销 杆, 因添加开关阀, 该设计便于对气体的流动进行控制, 因添加固定连接件, 该设计提高了 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便于操作, 提高了使用的功能性, 同时也提高了收缩效果, 防止脱落。 附图说明 0014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
14、明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轻便书包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轻便书包中充气机构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气轻便书包中收缩机构的示意图; 0018 图中: 1-充气囊、 2-充气机构、 3-书包主体、 4-背带、 5-收缩机构、 21-移动块、 22-充 气管、 23-盛放袋、 24-魔术贴、 25-密封带、 51-拉绳一、 52-转动盘、 53-收缩管、 54-拉绳二、 55-绕线轮、 56-连接杆、 57-插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15、,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 请参阅图1-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轻便书包, 包括充气囊 1、 充气机构2、 书包主体3、 背带4以及收缩机构5, 充气囊1安装在书包主体3外端, 书包主体3 左端设置充气机构2, 书包主体3右端装配背带4, 背带4右端连接收缩机构5, 收缩机构5设置 在书包主体3右端。 0021 充气机构2包括移动块21、 充气管22、 盛放袋23、 魔术贴24以及密封带25, 移动块21 下端安装密封带25, 密封带25镶嵌在盛放袋23上端, 盛放袋23前端安装有充气管22, 盛放袋 23右端装配有魔术贴24, 魔术贴24右端设置书包主体3, 。
16、盛放袋23通过魔术贴24与书包主体 3相连接, 该设计提高了使用功能性。 0022 收缩机构5包括拉绳一51、 转动盘52、 收缩管53、 拉绳二54、 绕线轮55、 连接杆56以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836537 U 4 及插销杆57, 拉绳一51左端安装背带4, 拉绳一51右端安装收缩管53, 收缩管53上端安装插 销杆57, 插销杆57上端设置转动盘52, 转动盘52下端安装连接杆56, 连接杆56外侧设置插销 杆57, 连接杆56上安装有绕线轮55, 绕线轮55设置在收缩管53内, 连接杆56下端穿过收缩管 53与绕线轮55相连接, 绕线轮55右端连接拉绳二54, 。
17、拉绳二54设置在书包主体3右端, 拉绳 一51右端穿过收缩管53与绕线轮55相连接, 拉绳二54左端穿过收缩管53与绕线轮55相连 接, 该设计提高了收缩效果。 0023 收缩机构5设有两个, 两个收缩机构5结构相同, 充气囊1、 背带4、 密封带25以及插 销杆57均设有两个, 充气囊1对称安装在书包主体3上下两端, 背带4对称安装在书包主体3 右端, 密封带25对称安装在移动块21下端, 插销杆57对称安装在转动盘52下端, 盛放袋23上 端安装有提拉环, 收缩管53上端加工有插销孔, 且插销孔上安装有插销杆57, 充气管22上安 装有开关阀, 拉绳二54通过固定连接件与书包主体3相连接。。
18、 0024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进行使用时, 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 检查是否存 在缺陷, 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 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如果不存 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 使用时, 工作人员先将双手分别穿过两个收缩机构5, 同时实 现将背带4放置在工作人员肩膀上, 然后工作人员握住转动盘52并向上移动, 转动盘52向上 移动带动插销杆57向上移动, 实现插销杆57与收缩管53相分离, 然后工作人员旋转转动盘 52, 转动盘52旋转带动连接杆56转动, 连接杆56转动带动绕线轮55转动, 绕线轮55转动实现 对拉绳一51以及拉绳二54进行收缩, 当拉绳一51以。
19、及拉绳二54收缩到合适位置后, 工作人 员向下移动转动盘52, 转动盘52向下移动带动插销杆57向下移动, 实现插销杆57进入收缩 管53上的插销孔内, 该设计提高了收缩效果。 0025 当书包主体3较重时, 工作人员打开开关阀, 然后工作人员将气体冲入充气管22 内, 然后进入盛放袋23内, 实现对书包主体3进行减重, 当需要进行盛放物品时, 工作人员向 后滑动移动块21, 移动块21向后滑动实现打开两个密封带25, 进而实现打开盛放袋23, 然后 工作人员将物品放入盛放袋23内, 当需要进行手提搬运时, 工作人员握住盛放袋23向左移 动, 盛放袋23向左移动带动魔术贴24向左移动, 魔术贴。
20、24向左移动实现与书包主体3相分 离, 该设计提高了使用功能性。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 要求。 0027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83653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836537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83653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