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247547.5 (22)申请日 2018.02.11 (73)专利权人 大田县福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366108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奇韬镇 奇韬村 (72)发明人 乐朝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5214 代理人 林志峥 (51)Int.Cl. A63B 67/187(2016.01) A63B 67/197(2016.01) A63B 7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57)摘要 本。
2、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包括外层表皮及其所包覆的 内部结构, 所述内部结构包括自羽毛球头的击打 端至羽毛球头的尾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天然软木 层、 人造木材层和第二天然软木层, 且各层间相 互胶着固定成一体; 所述人造木材层的中部开设 一方形通槽且所述方形通槽的中心轴与羽毛球 头的中心轴为同轴; 所述方形通槽内设有RFID电 子标签、 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 所述第一减 震层和第二减震层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RFID 电子标签两侧相向设置; 所述第一减震层与第一 天然软木层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层与第二天然软 木层接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3、 207980347 U 2018.10.19 CN 207980347 U 1.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层表皮及其所包覆的内部结构, 所述内部 结构包括自羽毛球头的击打端至羽毛球头的尾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天然软木层、 人造木材层 和第二天然软木层, 且各层间相互胶着固定成一体; 所述人造木材层的中部开设一方形通槽且所述方形通槽的中心轴与羽毛球头的中心 轴为同轴; 所述方形通槽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 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 所述第一减震层 和第二减震层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RFID电子标签两侧相向设置; 所述第一减震层与第一 天然软木层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层与第二天然软木层接触。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羽毛球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层包括安装在第 一天然软木层表面的第一减震板体、 第一支撑柱和第一减震气囊;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数量 为四个, 分别按正方形四个顶角位置对应分布在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 且所 述第一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位于四 个第一支撑柱所围成的区域内, 且所述第一减震气囊分别与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 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层包括安装在第二天然软木层表面的第二减震板体、 第二支撑柱和第二 减震气囊;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分别按正方形四个顶角位置对应分布在第二减。
5、 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 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 签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位于四个第二支撑柱所围成的区域内, 且所述第二减震气囊分 别与第二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型羽毛球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震板体上设有与第 一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一定位盲槽, 所述第二减震板体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二定 位盲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羽毛球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形通槽的两个相对的槽 壁上分别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弹性凸起; 所述RFID电子标签位于两个上下设置的弹性凸起 之间, 且RFID电子标签一侧面与位。
6、于上方的弹性凸起接触, RFID电子标签另一侧面与位于 下方的弹性凸起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980347 U 2 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背景技术 0002 实际生活中, 人们为了身体健康都会进行体育锻炼, 而羽毛球作为一种占地不大 且健身效果比较好的运动项目, 深受学生及成人的喜欢。 0003 目前羽毛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装载一定数量的羽毛球至球筒 中, 例如六颗、 十颗或者十二颗;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人工计数错误等缺陷, 大大影响用 户体验, 若需要出厂前检查则必须。
7、将球筒中的羽毛球取出才能计数, 势必增加大量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能够与感应器配合进行被识别并计 数的减震型羽毛球头。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包括外层表皮及其所包覆的内部结构, 所述内部结构包括 自羽毛球头的击打端至羽毛球头的尾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天然软木层、 人造木材层和第二天 然软木层, 且各层间相互胶着固定成一体; 0007 所述人造木材层的中部开设一方形通槽且所述方形通槽的中心轴与羽毛球头的 中心轴为同轴; 所述方形通槽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 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
8、震层, 所述第一减 震层和第二减震层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RFID电子标签两侧相向设置; 所述第一减震层与 第一天然软木层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层与第二天然软木层接触。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减震层包括安装在第一天然软木层表面的第一减震板体、 第 一支撑柱和第一减震气囊;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分别按正方形四个顶角位置对 应分布在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 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减震板 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位于四个第一支撑柱所围成的区域内, 且所述 第一减震气囊分别与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0009 所述第二减震层包括安装在。
9、第二天然软木层表面的第二减震板体、 第二支撑柱和 第二减震气囊;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分别按正方形四个顶角位置对应分布在第 二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 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减震板体与RFID电 子标签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位于四个第二支撑柱所围成的区域内, 且所述第二减震气 囊分别与第二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减震板体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一定位盲槽, 所述 第二减震板体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二定位盲槽。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方形通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分别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弹性凸 起; 所述RFID电子标。
10、签位于两个上下设置的弹性凸起之间, 且RFID电子标签一侧面与位于 上方的弹性凸起接触, RFID电子标签另一侧面与位于下方的弹性凸起接触。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980347 U 3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型羽毛球头, 对传统羽毛球头内部结构进行改进, 在其球 头内部植入RFID电子标签, 并通过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一起固定RFID电子标签至方形 通槽内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减震保护, 再则方形通槽的中心轴与羽毛球头的中心轴为同 轴, 可保持原有的平衡度, 不影响羽毛球的正常使用, 通过上述对羽毛球头内部结构的改 进, 使得使。
11、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型羽毛球头在装筒过程中, 只需通过外设的感应器识 别球头内的RFID电子标签即可进行计数, 无需繁琐的人工计数以及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 的减震型羽毛球头结构简单, 成本低, 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型羽毛球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6 标号说明: 0017 1、 第一天然软木层; 0018 2、 人造木材层; 21、 方形通槽; 211、 RFID电子标签; 212、 第一减震层; 2121、 第一减 震板体; 2122、 第一支撑柱; 2123、 第一减震气囊; 213、 第二减震层; 2131、 第二。
12、减震板体; 2132、 第二支撑柱; 2133、 第二减震气囊; 0019 3、 第二天然软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 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 请参照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包括外层表皮及其所包覆 的内部结构, 所述内部结构包括自羽毛球头的击打端至羽毛球头的尾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天 然软木层1、 人造木材层2和第二天然软木层3, 且各层间相互胶着固定成一体; 0022 所述人造木材层2的中部开设一方形通槽21且所述方形通槽的中心轴与羽毛球头 的中心轴为同轴; 所述方形通槽21内设有RFID。
13、电子标签211、 第一减震层212和第二减震层 213, 所述第一减震层212和第二减震层213的结构相同且分别位于RFID电子标签211两侧相 向设置; 所述第一减震层212与第一天然软木层1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层213与第二天然软木 层3接触。 0023 从上述描述可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型羽毛球头, 对传统羽毛球头内部结构进行改进, 在其球 头内部植入RFID电子标签, 并通过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一起固定RFID电子标签至方形 通槽内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减震保护, 再则方形通槽的中心轴与羽毛球头的中心轴为同 轴, 可保持原有的平衡度, 不影响。
14、羽毛球的正常使用, 通过上述对羽毛球头内部结构的改 进, 使得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型羽毛球头在装筒过程中, 只需通过外设的感应器识 别球头内的RFID电子标签即可进行计数, 无需繁琐的人工计数以及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 的减震型羽毛球头结构简单, 成本低, 便于推广。 0025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天然软木层与第二天然软木层的结构相同, 且厚度也相同, 天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980347 U 4 然软木层可为单层或单层以上, 第一天然软木层为具有传统天然软木击打特性, 第二天然 软木层则使植插的羽毛根部具有传统软木的较软的效果, 能保有受到击打时的优异缓冲能 力。 其。
15、中人造木材层采用高分子合成材质的人造木材制得, 具有耐冲击, 不崩裂, 不龟裂, 重 量稳定, 以及材料取得容易的优点。 0026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减震层212包括安装在第一天然软木层表面的第一减震板体 2121、 第一支撑柱2122和第一减震气囊2123; 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分别按正方形 四个顶角位置对应分布在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 且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端分 别与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位于四个第一支撑柱所围成的 区域内, 且所述第一减震气囊分别与第一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0027 所述第二减震层213包括安装在第二天然。
16、软木层表面的第二减震板体2131、 第二 支撑柱2132和第二减震气囊2133; 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分别按正方形四个顶角 位置对应分布在第二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之间, 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二 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位于四个第二支撑柱所围成的区域内, 且所述第二减震气囊分别与第二减震板体与RFID电子标签接触。 0028 由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上述结构, 在支撑柱的作用保持稳定, 在减震气囊的作用达 到减缓外部冲击对内部造成的影响, 从而有效保护RFID电子标签。 0029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减震板体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一定位盲槽。
17、, 所述 第二减震板体上设有与第二支撑柱相适配的第二定位盲槽。 0030 由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上述结构, 可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 支撑柱不偏移。 0031 进一步的, 所述方形通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分别设有两个上下设置的弹性凸 起; 所述RFID电子标签位于两个上下设置的弹性凸起之间, 且RFID电子标签一侧面与位于 上方的弹性凸起接触, RFID电子标签另一侧面与位于下方的弹性凸起接触。 0032 由上述描述可知, 通过两个上下设置的弹性凸起一起夹持RFID电子标签, 使得 RFID电子标签能够在球头内固定不动, 进而确保RFID电子标签正常运行。 003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
18、种减震型羽毛球头, 对传统羽毛球头内部结构进 行改进, 在其球头内部植入RFID电子标签, 并通过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一起固定RFID 电子标签至方形通槽内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减震保护, 再则方形通槽的中心轴与羽毛球头 的中心轴为同轴, 可保持原有的平衡度, 不影响羽毛球的正常使用, 通过上述对羽毛球头内 部结构的改进, 使得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型羽毛球头在装筒过程中, 只需通过外设 的感应器识别球头内的RFID电子标签即可进行计数, 无需繁琐的人工计数以及检测。 本实 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型羽毛球头结构简单, 成本低, 便于推广。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 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980347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98034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