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抱腿器.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596306.7 (22)申请日 2016.07.2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9996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10.12 (73)专利权人 武汉体育学院 地址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461号 (72)发明人 李春木 郭阔 王玉明 罗亮 姜飞 翟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 陈振玉 (51)Int.Cl. A63B 69/34(2006.01) (56。
2、)对比文件 US 1817364 A,1931.08.04, CN 205850168 U,2017.01.04, CN 204767288 U,2015.11.18, CN 2768853 Y,2006.04.05, CN 2873270 Y,2007.02.28, 审查员 刘晶 (54)发明名称 一种抱腿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抱腿器, 包括底座、 支撑组 件、 重力件和弹性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安装 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重力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套 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并可在外施向上的力和所 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支撑组件上下移动。 本发明一种抱腿器通过模仿 “潜入抱摔” 时对。
3、方 腿的力学特征, 设计该抱腿器, 采用弹性组件连 接重力件与支撑组件, 在抱起重力件时阻力逐渐 增大, 使人在训练时能反复体验 “潜入抱摔” 的感 觉, 从而在对抗赛中能熟练运用该技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05999676 B 2018.05.29 CN 105999676 B 1.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 支撑组件、 重力件(5)和弹性组件, 所述支撑 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重力件(5)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套装在所述支撑组件 上, 并可在外施向上的力和所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支撑组件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
4、)上的支撑板(2)和底面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上 的下支撑杆(3), 以及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并与所述下支撑杆(3)同轴的上支 撑杆(4), 且所述上支撑杆(4)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下支撑杆(3)的端面面积, 所述重力件 (5)为管状结构且内部轴向设有与所述上支撑杆(4)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重力 件(5)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上支撑杆(4)上并可沿所述上支撑杆(4)上下滑动, 所述重 力件(5)的底面搁置在所述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连接环(6)、 下 连接环(7)和弹力件(8), 所述重力件(5)外。
5、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上连 接环(6), 所述下支撑杆(3)的外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与所述上连接环(6)一 一对应的下连接环(7), 且每对所述上连接环(6)和下连接环(7)沿轴向分布并通过所述弹 力件(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连接环(6)、 下 连接环(7)和弹力件(8), 所述重力件(5)内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上连 接环(6), 所述上支撑杆(4)的外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与所述上连接环(6)一 一对应的下连接环(7), 且每对所述上连接环(6)和下连接环(7)沿轴向分布并通过所述弹 。
6、力件(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力件(5)的内表面上沿轴线 方向设有滑轨(10), 在所述上支撑杆(4)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滑轨(10) 对应的滑块(11), 多个所述滑块(11)可沿所述滑轨(10)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缓冲垫(9), 所述 缓冲垫(9)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或安装在所述重力件(5)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支撑杆(3)为圆柱 体形结构或长方体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7、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杆(4)为圆柱 体形结构或长方体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力件(5)为圆柱形 管状结构或方形管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抱腿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力件(5)外套设有 一层柔软的人形沙包(12)。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999676 B 2 一种抱腿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训练器材, 具体的涉及一种抱腿器。 背景技术 0002 摔跤、 散打和MMA对抗比赛中 “潜入抱摔” 技术经常会用到, 目前, 还没有一种体育 器材能够全面专业的对这一技术进行训练。
8、, 所以提出一种体育训练器材对摔跤、 散打和MMA 对抗比赛中 “潜入抱摔” 技术进行训练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摔跤、 散打和MMA对抗比赛中 “潜入 抱摔” 技术进行训练的抱腿器。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抱腿器, 包括底座、 支撑组件、 重 力件和弹性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重力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套 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并可在外施向上的力和所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支撑组件上下 移动。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抱腿器在弹性组件的拉力下向上发力抱起重力 件沿支撑组件相上。
9、移动; 在训练时先用两臂抱紧重力件, 然后向上抱起重力件然后放下, 在 此过程中连接支撑组件和重力件的弹性组件被拉伸, 人的两臂需要承受重力件的重力和弹 性组件逐渐增大的拉力, 从而起到训练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模仿 “潜入抱摔” 时对方腿的力 学特征, 设计该抱腿器, 采用弹性组件连接重力件与支撑组件, 在抱起重力件时阻力逐渐增 大, 使人在训练时能反复体验 “潜入抱摔” 的感觉, 从而在对抗赛中能熟练运用该技巧。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 进一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板和底面固定在所述支撑板 上的下支撑杆, 以及固定在所述下支。
10、撑杆的顶面上并与所述下支撑杆同轴的上支撑杆, 且 所述上支撑杆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下支撑杆的端面面积, 所述重力件为管状结构且内部轴 向设有与所述上支撑杆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重力件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 上支撑杆上并可沿所述上支撑杆上下滑动, 所述重力件的底面搁置在所述下支撑杆的顶面 上。 0008 进一步,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连接环、 下连接环和弹力件, 所述重力件外表面的一 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上连接环, 所述下支撑杆的外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 个以上与所述上连接环一一对应的下连接环, 且每对所述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沿轴向分布 并通过所述弹力件相连。 0009 采用上述进。
11、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训练者的体质选择不同 重量的重力件和使用不同数量的弹力件,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训练人员有较高要求, 可以 在每对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之间都连接上弹力件, 而对于初次训练、 体质稍弱者或女性训 练人员, 可以只在相对较少的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之间连接弹力件, 可以实现不同阶段的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999676 B 3 训练。 0010 进一步,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连接环、 下连接环和弹力件, 所述重力件内表面的一 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上连接环, 所述上支撑杆的外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 个以上与所述上连接环一一对应的下连接环, 。
12、且每对所述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沿轴向分布 并通过所述弹力件相连。 0011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训练者的体质选择不同 重量的重力件和使用不同数量的弹力件,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训练人员有较高要求, 可以 在每对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之间都连接上弹力件, 而对于初次训练、 体质稍弱者或女性训 练人员, 可以只在相对较少的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之间连接弹力件, 可以实现不同阶段的 训练; 同时, 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设置在器材的内部, 增加了本发明的美观性。 0012 进一步, 所述重力件的内表面上沿轴线方向设有滑轨, 在所述上支撑杆的外表面 上沿轴向方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滑轨对应的。
13、滑块, 多个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轨上下滑动。 001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当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设置在器材的内部 时, 在重力件的内表面上沿轴线方向设有滑轨, 在上支撑杆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有多 个与滑轨对应的滑块, 可以使得重力件与上支撑杆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 0014 进一步, 还包括缓冲垫, 所述缓冲垫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杆的顶面上或安装在所述 重力件的底面上。 001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下支撑杆的顶面上或重力件的底面上设缓 冲垫, 可防止重力件下落时与支撑件碰撞发出较大声音, 提高器材的使用寿命。 0016 进一步, 所述下支撑杆为圆柱体形结构或长方体形结。
14、构。 0017 进一步, 所述上支撑杆为圆柱体形结构或长方体形结构。 0018 进一步, 所述重力件为圆柱形结构或方形管状结构。 0019 进一步, 所述重力件外套设有一层柔软的人形沙包。 002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柔软的人形沙包的加入可以使得利用本发明 的抱腿器对摔跤、 散打和MMA对抗比赛中 “潜入抱摔” 技术的训练更加逼真, 同时方便进行搂 抱, 或进行击打训练。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一种抱腿器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一种抱腿器被抱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一种抱腿器的第一剖面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一种抱腿器的第二。
15、剖面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一种抱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 1、 底座, 2、 支撑板, 3、 下支撑杆, 4、 上支撑杆, 5、 重力件, 6、 上连接环, 7、 下连接环, 8、 弹力件, 9、 缓冲垫, 10、 滑轨, 11、 滑块, 12、 人形沙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999676 B 4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9 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抱腿器, 包括底座1、 支撑组件、 重力件5和弹性组件。
16、, 所述支 撑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重力件5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套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 并可在外施向上的力和所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支撑组件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组件包 括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支撑板2和底面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上的下支撑杆3, 以及固定在所 述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并与所述下支撑杆3同轴的上支撑杆4, 且所述上支撑杆4的端面面积 小于所述下支撑杆3的端面面积, 所述重力件5为管状结构且内部轴向设有与所述上支撑杆 4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重力件5通过所述通孔套装在所述上支撑杆4上并可沿 所述上支撑杆4上下滑动, 所述重力件5的底面搁置在所述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 003。
17、0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中, 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连接环6、 下连 接环7和弹力件8, 所述弹力件8为弹性皮条或弹簧, 所述重力件5外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 有两个以上的所述上连接环6, 所述下支撑杆3的外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与所 述上连接环6一一对应的下连接环7, 且每对所述上连接环6和下连接环7沿轴向分布并通过 所述弹力件8相连。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训练者的体质选择不同重量的重力件5和使用不同 数量的弹力件8;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训练人员有较高要求, 可以在每对上连接环6和下连 接环7之间都连接上弹力件8, 而对于初次训练、 体质稍弱者或女性训练人员, 可以只在。
18、相对 较少的上连接环6和下连接环7之间连接弹力件8, 可以实现不同阶段的训练。 0031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中, 如图3和图4所示: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连接环6、 下连 接环7和弹力件8, 所述弹力件8为弹性皮条或弹簧, 所述重力件5内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 有两个以上的所述上连接环6, 所述上支撑杆4的外表面的一圈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与所 述上连接环6一一对应的下连接环7, 且每对所述上连接环6和下连接环7沿轴向分布并通过 所述弹力件8相连。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训练者的体质选择不同重量的重力件5和使用不同 数量的弹力件8,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训练人员有较高要求, 可以在每对上连接环6和下连。
19、 接环7之间都连接上弹力件8, 而对于初次训练、 体质稍弱者或女性训练人员, 可以只在相对 较少的上连接环6和下连接环7之间连接弹力件8, 可以实现不同阶段的训练; 同时, 上连接 件6和下连接件7设置在器材的内部, 增加了本发明的美观性。 在具体实施例2的基础上, 所 述重力件5的内表面上沿轴线方向设有滑轨10, 在所述上支撑杆4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 有多个与所述滑轨10对应的滑块11, 多个所述滑块11可同步沿所述滑轨10上下滑动; 当上 连接件6和下连接件7设置在器材的内部时, 在重力件5的内表面与上支撑杆4的外表面之间 设置的滑轨10和滑块11, 可以使得重力件5与上支撑杆4之间的滑。
20、动更加顺畅。 0032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 所述上支撑杆4的外表面上沿轴线方向设有滑轨10, 在所述重 力件5的内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有多个与所述滑轨10对应的滑块11, 多个所述滑块11可沿 所述滑轨10上下滑动。 0033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和具体实施例2中: 均还包括缓冲垫9, 所述缓冲垫9安装 在所述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或安装在所述重力件5的底面上, 在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中, 缓冲垫9是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的。 在下支撑杆3的顶面上设缓冲垫9, 可防止 重力件5下落时与下支撑件3碰撞发出较大声音, 提高器材的使用寿命。 0034 在本发明中, 所述下支撑杆3为中空的圆柱体。
21、型结构或长方体形结构; 所述上支撑 杆4为圆柱体型结构或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 所述重力件5为圆柱形结构或方形管状结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999676 B 5 下支撑3、 上支撑杆4和重力件5的形状可以一致, 也可以不一致, 所述重力件5外套设有一层 柔软的人形沙包12, 柔软的人形沙包12的加入可以使得利用本发明的抱腿器对摔跤、 散打 和MMA对抗比赛中 “潜入抱摔” 技术的训练更加逼真, 同时方便进行搂抱, 或进行击打训练。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和具体实施2中, 所述上支撑杆4、 下支撑杆3和重力件5均采用圆柱 体型结构, 上支撑杆4的外径小于下支撑杆3的外径, 下。
22、支撑杆3的外径不小于重力件5的外 径, 重力件5的内径大于上支撑杆4的外径, 重力件5的外径为150-300mm, 重力件5的重量为 20-200kg。 0035 在本发明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中, 上连接环6和下连接环7均分别设有四个, 采用四 对连接环, 充分考虑到了其受力的平衡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训练人员有较高要求, 可 以四个连接环全部用上, 而对于初次训练、 体质稍弱者或女性训练人员, 可以只使用相对的 两个连接环。 如果采用四个以下的连接环, 那么就无法根据训练人员的要求进行调整了, 如 果选择四个以上的连接环, 则重力件上连接环太多, 安装不方便。 0036 在实际训练中, 可以。
23、在同一底座1上设置两套支撑组件和重力件5, 两组支撑组件 的水平距离为20-100cm; 一个人两支臂分别抱紧一个重力件, 然后向上抱起, 再放下; 该抱 腿器在 “潜入抱摔” 训练中, 既可作抱腿训练, 又可以作抱腰训练, 还可在外层套一层软质人 形沙包, 以方便进行搂抱, 或进行击打训练。 0037 本发明一种抱腿器在弹性组件的拉力下向上发力抱起重力件5沿支撑组件相上移 动; 在训练时先用两臂抱紧重力件5, 然后向上抱起重力件5然后放下, 在此过程中连接支撑 组件和重力件5的弹性组件被拉伸, 人的两臂需要承受重力件5的重力和弹性组件逐渐增大 的拉力, 从而起到训练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模仿 。
24、“潜入抱摔” 时对方腿的力学特征, 设计该抱 腿器, 采用弹性组件连接重力件5与支撑组件, 在抱起重力件5时阻力逐渐增大, 使人在训练 时能反复体验 “潜入抱摔” 的感觉, 从而在对抗赛中能熟练运用该技巧。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999676 B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105999676 B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105999676 B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105999676 B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105999676 B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105999676 B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