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杯提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杯提手.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671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8 CN 203646713 U (21)申请号 201320686847.0 (22)申请日 2013.10.31 A45F 5/10(2006.01) (73)专利权人 吴江 地址 511431 广东省广州市洛溪吉祥北道吉 祥楼 4 栋 504 (72)发明人 吴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88 代理人 汤喜友 (54) 实用新型名称 便携式杯提手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捷式杯提手, 包括可对 折的环套以及由环套的上端两侧向上伸出的两个。
2、 相同的片状提手体, 该两提手体的上端贴合相连 形成提手环, 所述提手体的下端与环套的上端边 缘之间设有倒圆角 ; 所述环套的外壁设有用于箍 紧所述环套的箍紧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快捷套装 在杯子的杯身上, 形成稳固固定, 从而便于携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6713 U CN 203646713 U 1/1 页 2 1. 便捷式杯提手,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可对折的环套以及由环套的上端两侧向上伸出的 两个相同的。
3、片状提手体, 该两提手体的上端贴合相连形成提手环, 所述提手体的下端与环 套的上端边缘之间设有倒圆角 ; 所述环套的外壁设有用于箍紧所述环套的箍紧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捷式杯提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箍紧机构包括等间隔环绕 设于环套外壁上的多个穿孔和用于拉扯箍紧环套的线绳, 所述线绳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穿孔 固定相连, 线绳的另一端绕环套的周向顺次穿过各个穿孔后向上伸出, 形成一个拉扯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捷式杯提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箍紧机构包括等间隔环绕 设于环套外壁上的多个穿孔和用于拉扯箍紧环套的线绳, 所述线绳绕环套的周向顺次穿过 各个穿孔后两端向下。
4、伸出, 形成两个拉扯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便捷式杯提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拉扯端连接有一拉扯 杆。 5.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便捷式杯提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环套的外壁开有 至少一个环形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便捷式杯提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环套的外壁套设 有至少一个环形箍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46713 U 2 1/2 页 3 便携式杯提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 具体涉及便携式杯提手。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市面出售的饮料、 饮用水, 在消费者饮用时, 为便于一次性使用, 一般采用。
5、纸 杯或塑料杯来盛装, 然而, 对于如盛装有冰冻可乐等较冷或热咖啡等较热的杯子, 人手直接 持握将有可能冻伤或烫伤, 因此, 现有的杯子设计不便于在盛装有饮品的情况下携带, 也不 利于冰冻或加热饮品盛装后的持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杯提手, 能快捷套 装在杯子的杯身上, 形成稳固固定, 从而便于在盛装有饮品的情况下携带。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5 便捷式杯提手, 包括可对折的环套以及由环套的上端两侧向上伸出的两个相同的 片状提手体, 该两提手体的上端贴合相连形成提手环, 所述提手体的下端与环套的上。
6、端边 缘之间设有倒圆角 ; 所述环套的外壁设有用于箍紧所述环套的箍紧机构。 0006 优选地, 所述箍紧机构包括等间隔环绕设于环套外壁上的多个穿孔和用于拉扯箍 紧环套的线绳, 所述线绳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穿孔固定相连, 线绳的另一端绕环套的周向顺 次穿过各个穿孔后向上伸出, 形成一个拉扯端。 0007 优选地, 所述箍紧机构包括等间隔环绕设于环套外壁上的多个穿孔和用于拉扯箍 紧环套的线绳, 所述线绳绕环套的周向顺次穿过各个穿孔后两端向下伸出, 形成两个拉扯 端。 0008 优选地, 所述拉扯端连接有一拉扯杆。 0009 优选地, 所述环套的外壁开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 0010 优选地, 所述环套的。
7、外壁套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箍筋。 0011 相比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12 本实用新型可将环套套设在杯子的杯身上, 通过环套与杯身的摩擦力而箍紧杯 身, 从而用提手体连接组成的提手环来提起杯子, 杯子被环套稳固固定, 大大方便了携带杯 子, 也利于携带盛装有冰冻或加热饮品的杯子, 而且, 环套可对折, 对折后也大大方便了对 该杯提手的携带, 具有很高的使用便利性 ; 另外, 通过箍紧机构和 / 或环形凹槽可加强对杯 身的箍紧作用, 从而增加摩擦力, 环形箍紧增加了环套的强度, 利于提升提起杯子时的稳定 程度。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8、。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3646713 U 3 2/2 页 4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环套对折后的示意图 ;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 1、 环套 ; 11、 环形凹槽 ; 2、 提手体 ; 3、 提手环 ; 4、 箍紧机构 ; 41、 穿孔 ; 42、 线 绳 ; 421、 拉扯端 ; 5、 拉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一 0019 如图 1 所示的便捷式杯提手, 包括可对折的环套 1 以及由环套 1 的上端两侧向上 伸出的两个相同的片状提手体2,。
9、 本实施例的环套1和提手体2采用软性的塑料薄膜一体成 型。 0020 两提手体2的上端贴合相连形成提手环3, 提手体2的下端与环套1的上端边缘之 间设有倒圆角 ; 环套 1 的外壁设有用于箍紧环套 1 的箍紧机构 4。将环套 1 套装在杯子的 杯身上后, 环套1与杯身形成摩擦力而箍紧杯身, 通过提手环3则可提起杯子, 其中, 倒圆角 的设置可起到提手体 2 对环套 1 拉扯时防止撕裂的作用。不使用时, 如图 2 所示, 可对折环 套 1, 同时提手体 2 联动被对折, 减小了本杯提手的体积, 便于携带。 0021 本能实施例的箍紧机构 4 包括等间隔环绕设于环套 1 外壁上的多个穿孔 41 和。
10、用 于拉扯箍紧环套 1 的线绳 42, 线绳 42 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穿孔 41 固定相连, 线绳 42 的另一 端绕环套 1 的周向顺次穿过各个穿孔 41 后向上伸出, 形成一个拉扯端 421。在握持提手环 3 的同时可牵拉该拉扯端 421, 可缩小线绳 42 的直径, 各穿孔 41 在线绳 42 的箍紧作用下间 距变小, 从而带动缩小环套 1 的直接, 增加对杯身的摩擦力, 以适应盛装有较多饮品、 重量 较大的杯子。 0022 本实施例在拉扯端 421 连接有拉扯杆 5, 以便通过抓握该拉扯杆 5 来拉动拉扯端 421, 用于提高使用舒适度。 0023 本实施例在环套 1 的外壁开有两个环形。
11、凹槽 11, 用于进一步增加环套 1 与杯身之 间的摩擦力。环形凹槽 11 的个数可根据摩擦力大小的需要而设置为一个以上的任意数量。 还可在环套 1 的外壁开设一个以上的环形箍筋 (图中未示出) , 用于加强环套 1 的自身强度, 防止环套 1 在摩擦力作用下破裂。 0024 实施例二 0025 如图 3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杯提手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 同之处在于 : 0026 线绳 42 绕环套 1 的周向顺次穿过各个穿孔 41 后两端向下伸出, 形成两个拉扯端 421。两拉扯端 421 可绕设箍紧在杯子底部, 形成对杯子底部的承托 ; 两拉扯端 421 连接拉 扯杆 5 后, 拉扯杆 5 则可一并承托杯子底部。当通过提手环 3 提起杯子时, 环套 1 做上移趋 势, 拉扯端 421 则被受力拉扯, 从而使线绳 42 箍紧环套 1。 0027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 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 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646713 U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46713 U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4671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