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屏蔽件及制法及包括其的内燃机用减压阀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减压阀,尤其涉及用于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以及形成所述火焰屏蔽件的方法与包括所述火焰屏蔽件的内燃机用减压阀。
背景技术
一般地,现有的内燃机用减压阀通常安装至车船所广泛使用的内燃机的曲轴箱。由此,当内燃机因意外爆炸等内燃机故障导致内燃机中的曲轴箱的内部压力异常增大时,曲轴箱中的高压、高温燃烧气体通过减压阀排出直至曲轴箱中的内部压力减小至正常水平。
由于燃烧气体通常包括高温火焰,因此通过减压阀排出燃烧气体通常会对内燃机的曲轴箱周围的人员以及各种设备造成严重损害。由此,现有的内燃机用减压阀通常包括火焰屏蔽件来防止燃烧气体的火焰从曲轴箱排出。
图1A为示出现有的内燃机用减压阀之结构的剖视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
参考图1A和1B,现有的内燃机用减压阀包括具有连接至曲轴箱的开口10a的基板1、位于基板1上方的盖板2、通过弹性连接至基板1和盖板2的弹簧4来关闭或打开基板1的开口10a的阀板3、以及沿燃烧气体的通路设在基板1与盖板2之间的火焰屏蔽件6。当燃烧气体通过减压阀排出时,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充分地防止燃烧气体的火焰从曲轴箱排出同时降低燃烧气体的温度。
火焰屏蔽件6通常包括用于防止燃烧气体的火焰向外排出的防火罩6a,以及用于降低燃烧气体温度的导热件6b。
防火罩6a包括多个以减压阀的中轴线方向堆叠在基板上的波纹金属带,燃烧气体由此通过沿中心轴线相邻的波纹金属带之间的间隙排出。即,相邻波纹金属带之间的间隙用作燃烧气体的通路。现有减压阀的形状通常为圆柱体,并且金属带沿阀的中轴线螺旋缠绕,从而燃烧气体的通路沿圆柱状减压阀的径向延伸。因此,金属带以这样的构造设在基板上,即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间隙足够小,而使得燃烧气体的火焰无法经由通路的间隙空间向外通过。
当增大金属带的表面积以在燃烧气体排放中提高从燃烧气体至金属防火罩的导热效率时,通路上的燃烧气体的流阻显著增大,减压阀的排放效率由此显著减小。出于这一原因,金属带的前方还设有导热件6b,并且燃烧气体的热量在燃烧气体通过防火罩6a的通路之前首先传递至导热件6b。即,燃烧气体的热量主要传递至防火罩6a的金属带,而传递至导热件6b作为补充。通常,导热件6b包括多个沿垂直于减压阀的中轴线的方向堆叠的金属网,并且导热件6b的形状形成为其中轴线与减压阀相同的、沿防火罩6a内表面的圆柱体。金属网为一种其中有多根金属丝互相交叉的金属格子窗。即,金属网沿垂直于减压阀中轴线地方向堆叠,并且由此穿过防火罩6a前方的燃烧气体通路。
根据现有的内燃机用减压阀,在燃烧气体通过防火罩6a的通路排出期间,燃烧气体的热量首先传递至导热件6b的金属网的表面,并且燃烧气体的残余热量最终传递至防火罩6a的金属带的表面。因此,燃烧气体得以有效冷却,而不会造成通路上流阻的增大。图1中,标号5表示用于保持基板1与盖板2之间的间隙距离的间隔管。
然而,由于防火罩6a和导热件6b单独形成并且分开装配至基板1上的适当位置,因此现有的减压阀具有制造过程复杂及成本较高等严重问题。此外,在叠置金属带时,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间隙空间极其难以变得足够小,以防止堆叠的金属带中的火焰排出,因此防火罩6a的通路难以具有排出燃烧气体的适当尺寸。具体地,当相邻的金属带互相形成面接触且相邻金属带之间没有间隙空间时,火焰屏蔽件6设有通路,因此减压阀中的燃烧气体的流阻快速增大,燃烧气体最终无法通过减压阀向外排出。即,火焰屏蔽件中通路不充分的减压阀无法满足减压要求并且认为是有缺陷的阀。
出于上述原因,仍然需要一种改进的内燃机用减压阀,其排出燃烧气体的通路稳定地设在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中并且稳定地满足减压要求。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了减压阀用火焰屏蔽件以用于在其中稳定地提供通路。
实施例亦提供了形成所述减压阀用火焰屏蔽件的方法。
实施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火焰屏蔽件的内燃机用减压阀,以藉此充分满足所述减压阀的减压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用减压阀中的火焰屏蔽件。所述内燃机用减压阀中的火焰屏蔽件包括多个防火罩,各所述防火罩互相隔开一间隙距离,以藉此形成一对相邻防火罩之间的间隙空间;及多个导热件,各所述导热件设在所述相邻防火罩之间的所述间隙空间中,以使所述防火罩和导热件交替设置且其中设有至少一条通路,并且从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箱供入的燃烧气体通过所述减压阀以经降低的温度且不带火焰地排出。
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火罩包括具有多个通孔的金属带,并且所述导热件包括至少一个设在所述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金属网。
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火罩包括具有多个凹部和凸部的波形金属带,并且所述导热件包括至少一个设在所述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金属网。所述波形金属带包括多个金属件和多个连接单元,成对金属件的端部这样连接至所述连接单元,即连接至所述连接单元的成对金属件相对于穿过所述连接单元的连接轴互相对称。
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火罩包括至少一个从其表面突出的突块,以防止所述防火罩互相形成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形成内燃机用减压阀中的火焰屏蔽件的方法。将形成为防火罩的第一带绕在第一辊子上。所述防火罩防止所述内燃机中的燃烧气体的火焰经由所述减压阀向外排出。将形成为导热件的第二带绕在第二辊子上。所述导热件降低所述减压阀中燃烧气体的温度。使得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互相结合以藉此形成结合带。将所述结合带这样绕在第三辊子上,即所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沿垂直于所述辊子中轴线的方向互相堆叠。
一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结合带绕在所述第三辊子上之前,还包括这样翻转所述结合带,即所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沿平行于所述辊子的中轴线的方向堆叠。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压阀,包括固定至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箱的基部,所述基部具有与所述曲轴箱的内部连通的开口;可移动地固定至所述基部的闸,所述闸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所述基部的开口,以使所述曲轴箱中的燃烧气体可选择地流过所述开口;所述基部上的火焰屏蔽件,所述火焰屏蔽件具有至少一条所述燃烧气体经由其向外排出的通路,火焰屏蔽件包括多个用于防止火焰与所述燃烧气体一起排出的防火罩以及多个导热件,各所述导热件与所述防火罩交替设置并且降低所述燃烧气体的温度;及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固定至所述火焰屏蔽件并且覆盖所述基部的开口上方之区域,以使所述闸、所述火焰屏蔽件及所述覆盖件界定出排放空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沿所述火焰屏蔽件的厚度方向互相交替设置,以使所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沿形状为圆柱体的所述排放空间的径向互相交替堆叠。所述防火罩包括具有多个通孔的金属带,并且所述导热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网,以使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金属网沿所述排放空间的径向互相交替设置。各金属带的所述通孔沿所述径向呈直线设置以藉此形成所述通路,以使所述燃烧气体沿所述通路穿过所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排出所述排放空间。最靠近所述排放空间的最里面金属带的所述通孔的总表面积基本等于所述基部的开口的表面积。
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沿所述火焰屏蔽件的高度方向互相交替设置,以使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沿形状为圆柱体的所述排放空间的轴向互相交替堆叠。所述防火罩包括具有多个凹部和凸部的波形金属带并且所述导热件包括至少一个金属网,以使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金属网沿所述排放空间的轴向互相交替设置。所述波形金属带沿所述排放空间的轴向这样设置,即各金属带的所述凸部设置成第一直线且各金属带的凹部设置成第二直线,以使所述相邻金属带之间的波形间隙空间成为所述通路且所述金属网位于所述通路上。所述波形金属带包括多个金属件和多个连接单元,成对金属件的端部这样连接至所述连接单元,即连接至所述连接单元的成对金属件相对于穿过所述连接单元并且与排放空间S的z轴平行的连接轴线互相对称。
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防火罩包括至少一个从其表面突出的突块,以防止所述相邻防火罩互相形成面接触,并且所述导热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使得所述防火罩和所述导热件互相隔开的间隔件。
一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曲轴箱以及所述排放空间中的所述燃烧气体的压力来控制所述闸的打开和关闭的闸控制器。所述闸控制器包括连接至所述覆盖件和所述闸的弹性部件。
一实施例中,所述火焰屏蔽件包括包围所述排放空间的第一屏蔽件、包围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二屏蔽件以及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二屏蔽件之间的缓冲空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防火罩相互之间可充分隔开,由此在相邻防火罩之间稳定地设置间隙空间且在所述间隙空间中设置导热件。由此,减压阀中稳定地设有火焰屏蔽件的通路,且充分增大导热件的接触面积。因此,可稳定地保持减压阀的减压性能,且在燃烧气体经由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时充分冷却燃烧气体。因此,从曲轴箱供入的燃烧气体经降温并不带火焰地从减压阀稳定地排出。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可更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14代表本文所示之非限制性示范实施例。
图1A为示出现有的内燃机用减压阀之结构的剖视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减压阀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减压阀的平面图;
图4为示出图2所示之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的剖视图;
图5A为图4所示的火焰屏蔽件的防火罩;
图5B为图4所示的火焰屏蔽件的导热件;
图6A为示出图5A所示防火罩的修改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B为示出多个互相堆叠的图6A所示防火罩的剖视图;
图6C为示出包括图6所示防火罩的火焰屏蔽件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制造图4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方法;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燃机用减压阀的剖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减压阀的平面图;
图10为示出图8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剖视图;
图11为示出图10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修改实施例的图示;
图12为示出制造图10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方法的图示;
图1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燃机用减压阀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所示之减压阀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分别要求于2008年9月19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08-92040号和第2008-92041号韩国专利,它们的内容通过完全引用的方式合并在此。
参见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发明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应理解,当将元件或层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至”或“连结至”另一元件或层之时,其可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直接连接至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存在居于其间的元件或层。与此相反,当将元件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连结至”另一元件或层之时,并不存在居于其间的元件或层。整份说明书中相同标号是指相同的元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及/或”包括一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何或所有组合。
应理解,尽管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组件、区域、层及/或部分,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及/或部分并不受这些用语的限制。这些用语仅用于使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部分区别开来。由此,下文所称之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及/或部分,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
与空间相关的表述,如“在...之下(beneath)”、“下方(below)”、“下(lower)”、“在...之上(above)”、“上(upper)”等,在本文中使用是为了容易地表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另一元件或部件的关系。应理解,这些与空间相关的表述除图中所示方位之外,还意欲涵盖该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若图中的该设备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部件之下”、“在其它元件或部件下方”的元件则会确定为“在其它元件或部件上方”。由此,该示范性的表述“在...下方”可同时涵盖“在...上方”与“在...下方”两者。该设备可为另外的朝向(旋转90度或其它朝向),并且本文中所使用的这些与空间相关的表述亦作相应的解释。
本文中所使用的表述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例,并且并不意欲限制本发明。如本文中所述的,单数形式的冠词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其上下文明示。还应理解,当本说明书中使用表述“包括”之时,明确说明了存在所描述的部件、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及/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及/或它们的组合。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文中是参照本发明的理想化实施例(以及中间结构)的示意剖视图来描述的。照此,预期会产生例如因制造工艺及/或公差而造成形状上的变化。由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解释为将其限制成本文所示的特定区域形状,还应包括例如,因制造而导致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植入区域一般在其边缘具有圆形或弧形结构,以及/或呈梯度的植入浓度,而非从植入区域到非植入区域的二元变化。同样,因植入形成的隐埋区域,可能导致在隐埋区域和通过它发生植入的表面之间的区域上形成一些植入。由此,图中所示的区域的本质是示意性的,并且其形状并不意欲示出部件区域的精确形状,也不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行详细说明,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科技术语)的意思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一致。还应理解,诸如一般字典中所定义的术语应解释为与相关技术领域中的意思一致,并且不应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刻板的含义,除非在文中另有明确定义。
下文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示范实施例。
实施例1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燃机用减压阀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减压阀的平面图。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减压阀的左部为关闭,减压阀的右部为打开。
参考图2和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减压阀100包括固定至内燃机的曲轴箱(未示)的基部10,所述基部10具有与曲轴箱的内部连通的开口10a、位于基部10的开口10a上方的覆盖件20、可移动地固定至基部10以打开及关闭基部10的开口10a的闸30、用于控制闸30的移动的闸控制器40、以及火焰屏蔽件60,所述火焰屏蔽件60用于将燃烧气体经降温并不带火焰地排出减压阀100。
一实施例中,基部10可构成减压阀100的主体,并且这样固定至内燃机的曲轴箱,即,减压阀100固定至曲轴箱并且曲轴箱的内部可通过基部10的开口10a与减压阀连通。因此,根据内燃机的曲轴箱的尺寸和形状,基部可为多种尺寸和形状。本实施例中,减压阀100的形状可为由图2及3中覆盖件20、基部10及火焰屏蔽件60所限定的圆柱体。然而,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应理解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解释为圆柱体阀。
火焰屏蔽件60可围绕开口10a位于基部10上,并且与基部10的开口10a相对应的闸30上形成排放空间S。由此,排放空间S由覆盖件20、闸30和火焰屏蔽件60界定。内燃机的曲轴箱中生成的燃烧气体通过基部10的开口10a供入排放空间S。然后,燃烧气体经由火焰屏蔽件60的通路排出减压阀100。
一实施例中,闸30的第一端部可移动地固定至基部10靠近开口10a处,并且闸30可旋转以关闭或打开基部10的开口10a。一实施例中,闸30通过销连结而连结至基部,且由此可相对于销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闸30包括一对相对于开口10a的中轴线对称的金属板,由此开口10a的左部和右部可通过该对金属板单独打开或关闭。
一实施例中,闸控制器40可连接至闸30的顶面和覆盖件20的底面,并且控制闸30的运动,藉此来控制基部10的开口10a的打开和关闭。本实施例中,闸控制器40包括弹性部件,因此闸控制器40的长度可在闸30和覆盖件20之间弹性改变。由于覆盖件20固定至火焰屏蔽件60,闸控制器40的长度变化会使得闸30移动。例如,闸控制器40包括线性弹簧。由此,当弹性的闸控制器40缩短或被压缩时,闸30逆时针旋转以藉此打开开口10a,当弹性的闸控制器40恢复或拉长时,闸30顺时针旋转以藉此关闭开口10a。尽管上述实施例揭露了用作闸控制器40的线性弹簧,然而,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应理解的,任何其他弹性部件可用作闸控制器40,只要弹性部件的长度可在覆盖件20和闸30之间线性变形。
减压阀100通过固定部件50固定至曲轴箱。例如,固定部件50包括一组螺栓和螺帽。沿覆盖件20的周部可设有多个固定部件50,减压阀100由此固定至曲轴箱。此外,通过固定部件50使得排放空间S与环境充分密封。然而,如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应理解的,覆盖件20与固定部件50之间可设有其他密封部件(未示),以藉此使得排放空间S与外部充分隔绝。
一实施例中,火焰屏蔽件60经由位于其中的通路将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经充分降温并不带火焰地向外排出,所述火焰屏蔽件60包括防火罩和导热件。当燃烧气体经由火焰屏蔽件60的通路排放时,防火罩可防止火焰与燃烧气体同时排出,而导热件可降低燃烧气体的温度。多个防火罩和多个导热件可沿火焰屏蔽件60的厚度方向互相交替地设置,由此通过导热件或下述任何其他单元防止相邻的防火罩互相形成面接触。因此,可在减压阀100中设置足够的火焰屏蔽件60的通路,以藉此防止减压阀100的减压性能的下降。
本实施例中,具有上述结构的减压阀100固定至曲轴箱的顶部,曲轴箱和减压阀100由此沿根据具有x轴、y轴和z轴的笛卡尔坐标系的z-方向堆叠。此外,减压阀100的形状可为其中轴线平行于z轴的圆柱体。由此,图3所示的减压阀100的平面图可表示为x-y平面上的圆。在圆形平面的情况下,具有径轴、角轴和z轴的角坐标系或圆柱坐标系比笛卡尔坐标系有用得多,由此需要时在使用笛卡尔坐标系描述的同时,圆柱体的减压阀100可参考角坐标系或圆柱坐标系来描述。
因此,本实施例的减压阀100包括圆形截面的圆柱体排放空间S,并且该圆柱体排放空间S由圆形火焰屏蔽件60、覆盖件20和闸30界定。固定部件50沿圆柱体的排放空间S的圆周线设置,减压阀100和曲轴箱由此互相固定。火焰屏蔽件60在圆柱体排放空间S的半径方向上具有厚度,并且在圆柱体排放空间S的z轴方向上具有高度。因此,防火罩和导热件可沿圆柱体的排放空间S的径向互相交替设置。
下文将结合图4、5A和5B详细描述减压阀100的火焰屏蔽件60。
图4为示出图2所示之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的剖视图。图5A为图4所示的火焰屏蔽件的防火罩,图5B为图4所示的火焰屏蔽件的导热件。
参考图4、5A和5B,火焰屏蔽件60包括沿圆柱体的排放空间S的径向互相交替设置的多个防火罩61和多个导热件62。
一实施例中,防火罩61包括具有多个通孔61a的金属带,导热件62包括设在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金属网。
例如,金属带可包括具有高导热率和高耐热性的金属材料。金属带可沿径向设置且互相隔开,相邻金属带之间由此界定出间隙空间。本实施例中,相邻金属带的通孔61a可沿径向互相对齐,排放空间S由此通过连串的通孔61a与外部连通。连串的通孔61a可用作排放空间S中燃烧气体经由其排放的通路P。
因此,当通孔61a直径d1足够小时,在排放燃烧气体的同时可防止燃烧气体中的火焰向外排出。例如,只要可充分防止燃烧气体的火焰排出,所有的通孔61a可具有使得燃烧气体的流阻为最小的相同直径。或者,通孔61a的直径可沿径向逐步地减小,以使最外面金属带的通孔61a的直径为最小,而最里面的金属带的通孔61a的直径为最大。即,通路P具有从排放空间S到减压阀100外部的锥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最靠近排放空间S的最里面的金属带的通孔61a的总表面积可基本等于基部10的开口10a的表面积。
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经由通路P从排放空间S流出,并且燃烧气体的热量传递至金属带。由此,燃烧气体以经充分降低的温度排出。
导热件62设在相邻的金属带61之间,由此可进一步地冷却经过通路P的燃烧气体。例如,导热件62包括一种其中有多根金属丝互相交叉形成某种金属格子窗的金属网。金属丝可具有良好的导热率和耐热性。金属丝的直径足够小而不会妨碍燃烧气体流过通路P。
导热件62可设在相邻的金属带之间,由此防止相邻金属带互相形成面接触。即,即使通孔61a未互相完全沿径向对齐成一线,通过导热件62保持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间隙空间,并且通路P与减压阀100的外部充分连通。因此,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可稳定地排出而不会由金属带的面接触造成任何停顿,以藉此防止减压阀100的减压性能的下降。
具体地,防火罩61与导热件62之间沿z轴方向设有多个间隔件63,火焰屏蔽件60的防火罩61之间的间隔空间得以充分保持。例如,间隔件63可沿z轴方向交替设在导热件6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以使导热件62沿z轴方向呈波形。因此,通过间隔件63可使得导热件62与燃烧气体的接触面积为最大,以藉此提高燃烧气体与导热件62之间的传热效率。
另一实施例中,防火罩61还可包括突块,以稳定地形成相对于相邻防火罩的间隙空间。
图6A为示出图5A所示防火罩的修改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B为示出多个互相堆叠的图6A所示防火罩的剖视图。图6C为示出包括图6所示防火罩的火焰屏蔽件的剖视图。
参考图6A~6C,防火罩61的修改实施例包括具有多个通孔61a和多个从其表面突出之突块61b的金属带。因此,当金属带互相堆叠时,通过突块61b可使金属带互相充分间隔开。由此,尽管相邻金属带之间未设有导热件62,可充分防止金属带互相形成面接触,且相邻金属带之间由此可稳定地形成间隙空间。
因此,火焰屏蔽件60中防火罩61之间因突块61b而稳定地形成间隙空间,以藉此防止火焰屏蔽件60中的通路P闭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多个具有通孔61a的防火罩61和多个导热件62可沿排放空间S的径向互相交替设置。因此,火焰屏蔽件60中可稳定地形成防火罩61之间的间隔空间,火焰屏蔽件60中由此可稳定地设有穿过火焰屏蔽件60的通路P,以藉此充分防止减压阀100的减压性能的下降。
图7示出了制造图4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方法。
参考图7,形成入火焰屏蔽件60之防火罩61的第一带91绕在第一圆柱体辊子A上,而形成入火焰屏蔽件60之导热件62的第二带92绕在第二圆柱体辊子B上。例如,第一带91包括具有多个通孔的金属带,而第二带92包括其中有多根金属丝互相交叉的金属网。第一带91可绕第一圆柱体辊子A旋下,且由第一导向件13a导向至结合单元14。第二带92可绕第二圆柱体辊子B旋下。同时,第二带92可绕第二圆柱体辊子B旋下,且由第二导向件13b导向至相同的结合单元14。然后,使得第一带91与第二带92互相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单体结合带93。例如,可采用多种按压技术来使第一带91与第二带92结合。即,金属网可结合至金属带以藉此形成结合有金属网的金属带。然后,结合有金属网的金属带这样的结合带93被导向至第三圆柱体辊子C,然后绕在第三辊子C上。因此,结合带93绕第三圆柱体辊子C进行多重缠绕,且第一带91和第二带92由此沿第三圆柱体辊子C的径向互相交替设置。本实施例中,金属带和金属网沿第三圆柱体辊子C的径向互相交替设置,以藉此形成其中之防火罩61和导热件62沿第三圆柱体辊子C的径向互相交替设置的火焰屏蔽件60。
当结合带93绕在第三辊子C上直至具有预定厚度时,可切下第一带91和第二带92,并且在第一带91和第二带92的切下部分进行钎焊处理,以藉此完成火焰屏蔽件60的形成。
因此,可通过单步操作将防火罩和导热件结合为单体火焰屏蔽件,且单体火焰屏蔽件由此包括防火罩和导热件这两者,这可减少内燃机用减压阀中的火焰屏蔽件的制造时间及成本。具体地,用于在防火罩上形成通孔61a的相同压模上可形成用于在防火罩上形成突块61b的凹部,由此无需附加处理而可在防火罩形成突块61b。
实施例2
图8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燃机用减压阀的剖视图。图9为图8所示的减压阀的平面图。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减压阀200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减压阀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用于排放燃烧气体的火焰屏蔽件70。由此,图8和9中,相同的标号代表与图2及3中相同的元件,由此省略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8和9,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减压阀200包括固定至包括固定至内燃机的曲轴箱(未示)的基部10,所述基部10具有与曲轴箱的内部连通的开口10a、位于基部10的开口10a上方的覆盖件20、可移动地固定至基部10以打开及关闭基部10的开口10a的闸30、用于控制闸30的移动的闸控制器40、以及火焰屏蔽件70,所述火焰屏蔽件70用于将燃烧气体经降温并不带火焰地排出减压阀200。
一实施例中,火焰屏蔽件70可经由位于其中的通路将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经充分降温并不带火焰地向外排出,所述火焰屏蔽件70包括防火罩和导热件。当燃烧气体经由火焰屏蔽件70的通路排放时,防火罩可防止火焰与燃烧气体同时排出,而导热件可降低燃烧气体的温度。多个防火罩和多个导热件可沿火焰屏蔽件70的高度方向互相交替地设置,由此通过导热件或下述任何其他单元防止相邻的防火罩互相形成面接触。因此,可在减压阀200中设置足够的火焰屏蔽件70的通路,以藉此防止减压阀200的减压性能下降。
本实施例中,具有上述结构的减压阀200也固定至曲轴箱的顶部,曲轴箱和减压阀200由此沿根据具有x轴、y轴和z轴的笛卡尔坐标系的z-方向堆叠。此外,减压阀200的形状可为其中轴线平行于z轴的圆柱体。由此,图9所示的减压阀200的平面图可表示为x-y平面上的圆。在圆形平面的情况下,具有径轴、角轴和z轴的角坐标系或圆柱坐标系比笛卡尔坐标系有用得多,由此需要时在使用笛卡尔坐标系描述的同时,圆柱体的减压阀200可参考角坐标系或圆柱坐标系来描述。
因此,本实施例的减压阀200包括圆形截面的圆柱体排放空间S,并且排放空间S由圆形火焰屏蔽件70、覆盖件20和闸30界定。固定部件50沿圆柱体的排放空间S的圆周线设置,减压阀200和曲轴箱由此互相固定。火焰屏蔽件70在圆柱体排放空间S的半径方向上具有厚度,并且在圆柱体排放空间S的z轴方向上具有高度。因此,防火罩和导热件可沿圆柱体的排放空间S的Z轴方向互相交替设置。
下文将结合图10详细描述减压阀200的火焰屏蔽件70。
图10为示出图8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剖视图。
参考图10,火焰屏蔽件70包括沿圆柱体的排放空间S的Z轴方向互相交替设置的多个防火罩71和多个导热件72。
一实施例中,防火罩71包括具有多个凸部71a和多个凹部71b的波形金属带,导热件72包括设在相邻的波形金属带之间的金属网。
例如,金属带可沿排放空间S的z轴方向设置,以使凸部71a和凹部71b分别沿z轴方向对齐成一直线。由此,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间隙空间可沿排放空间S的径向,且穿过火焰屏蔽件70的通路P亦由此沿排放空间S的径向呈波形。例如,波形金属带沿排放空间S的z轴向这样设置,即,各金属带的凸部沿第一直线设置,而各金属带的凹部沿第二直线设置,以使相邻金属带之间的波形间隙距离作为通路且使得金属网设在该通路上。
即,当第一金属带沿z轴方向设在第二金属带的上方时,第二金属带的凸部大致位于第一金属带之凸部的下方,并且第二金属带的凹部大致位于第二金属带之凹部的下方。由此,金属带的凸部沿z轴方向对齐为第一直线,而金属带的凹部沿z轴方向对齐为第二直线。因此,通路P的尺寸均匀,且沿径向呈具有预定幅度的波形。因此,由于穿过火焰屏蔽件70之通路P的尺寸和波形而可充分防止燃烧气体的火焰排出。通路P的尺寸可根据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间隙空间而有多种变化。
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可从排放空间S经由通路P流出,且燃烧气体的热量可传递之金属带。由此,可以将燃烧气体以经降低的温度向外排出。
导热件72可设在相邻金属带71之间,由此可进一步地冷却经过通路P的燃烧气体。本实施例中,导热件72可平行于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地设在通路P上。例如,导热件72包括一种其中有多根金属丝互相交叉形成某种金属格子窗的金属网。金属丝可具有良好的导热率和耐热性。金属丝的直径足够小而不会妨碍燃烧气体流过通路P。
导热件72可设在相邻的金属带之间,由此防止相邻金属带互相形成面接触。即,通过导热件72保持相邻金属带之间的间隙空间,并且通路P与减压阀200的外部充分连通。因此,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可稳定地排出而不会由金属带的面接触造成任何停顿,以藉此防止减压阀200的减压性能的下降。
具体地,防火罩71与导热件72之间沿径向设有多个间隔件73,火焰屏蔽件70中防火罩71之间的间隔空间由此可充分得以保持。例如,间隔件73可沿径向交替设在导热件7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以使导热件72沿径向呈波形。因此,通过间隔件73可使得导热件72与燃烧气体的接触面积为最大,以藉此提高燃烧气体与导热件72之间的传热效率。
在防火罩71的修改实施例中,可使用多个金属件和多个连接单元来代替具有多个凸部及凹部的单体金属带。
图11为示出图10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修改实施例的图示。图11中,火焰屏蔽件的导热件可与图10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导热件72相同,由此不再对导热件72作进一步的详细表述。即,仅参考图11详细描述防火罩78。
参考图11,修改的防火罩78可包括多个金属件78a和多个连接单元78b,一对金属件78a的端部以这样的方式连接至连接单元78b,即连接至共用连接单元78b的一对金属件78a相对于穿过该连接单元并且与排放空间S的z轴平行的连接轴线互相对称。然后,多对金属件78a连接至各自的共用连接单元78b,以藉此形成作为金属链的修改的防火罩78。因此,修改的防火罩78可具有多个沿径向交替设置的凸部和凹部。具有多个凸部和凹部的修改防火罩78的功能和结构与防火罩71相同,由此省略修改防火罩78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具有凸部和凹部的多个防火罩以及多个导热件可沿排放空间S的z轴方向互相交替设置。因此,可在火焰屏蔽件70中充分且稳定地形成防火罩71之间的间隙空间,且火焰屏蔽件70中由此可稳定地设有穿过火焰屏蔽件70的通路P,以藉此充分防止减压阀200的减压性能下降。
图12为示出制造图10所示之火焰屏蔽件的方法的图示。
参考图12,形成入火焰屏蔽件70之防火罩71的第一带95可绕在第一圆柱体辊子A上,而形成入火焰屏蔽件70之导热件72的第二带96可绕在第二圆柱体辊子B上。例如,第一带95包括具有多个凹部和凸部的金属带,而第二带96包括其中有多根金属丝互相交叉的金属网。第一带95可绕第一圆柱体辊子A旋下,且由第一导向件13a导向至结合单元14。第二带96可绕第二圆柱体辊子B旋下。同时,第二带96可绕第二圆柱体辊子B旋下,且由第二导向件13b导向至相同的结合单元14。然后,使得第一带95与第二带96互相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单体结合带97。例如,可采用多种按压技术来使第一带95与第二带95结合。即,金属网可结合至金属带以藉此形成结合有金属网的金属带。然后,结合有金属网的金属带这样的结合带97从垂直型变形为水平型且被导向至第三圆柱体辊子C,然后绕在第三辊子C上。因此,结合带97绕第三圆柱体辊子C这样进行多重缠绕,即,结合带97多重叠置在第三辊子C的底部,且第一带95和第二带96由此沿第三圆柱体辊子C的轴向互相交替设置。
本实施例中,金属带和金属网沿第三圆柱体辊子C的轴向互相交替设置,以藉此形成其中之防火罩71和导热件72沿第三圆柱体辊子C的轴向互相交替设置的火焰屏蔽件70。
当结合带97堆叠在第三辊子C的底部上而达到预定高度时,可切下第一带95和第二带96,并且在第一带95和第二带96的切下部分进行钎焊处理,以藉此完成火焰屏蔽件70的形成。
因此,可通过单步操作将防火罩和导热件结合为单体火焰屏蔽件,且单体火焰屏蔽件由此包括防火罩和导热件这两者,这可减少内燃机用减压阀中的火焰屏蔽件的制造时间及成本。
第三实施例
图1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燃机用减压阀的剖视图。图14为图13所示之减压阀的平面图。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减压阀300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减压阀10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用于排放燃烧气体的火焰屏蔽件80。由此,图13和14中,相同的标号代表与图2及3中相同的元件,由此省略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13和14,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减压阀300包括固定至包括固定至内燃机的曲轴箱(未示)的基部10,所述基部10具有与曲轴箱的内部连通的开口10a、位于基部10的开口10a上方的覆盖件20、可移动地固定至基部10以打开及关闭基部10的开口10a的闸30、用于控制闸30的移动的闸控制器40、以及火焰屏蔽件80,所述火焰屏蔽件80用于将经降温并不带火焰的燃烧气体排出减压阀300。
一实施例中,火焰屏蔽件80包括靠近并且包围排放空间S的第一屏蔽件80a、包围第一屏蔽件80a的第二屏蔽件80b、及第一屏蔽件80a和第二屏蔽件80b之间的缓冲空间80c。缓冲空间80c可增大火焰屏蔽件80的尺寸。
第一屏蔽件80a和第二屏蔽件80b的结构及功能与火焰屏蔽件60相同,由此省略第一屏蔽件80a和第二屏蔽件80b的进一步详细描述。将减压阀300固定至曲轴箱的固定部件50包括沿排放空间S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沿缓冲空间80c设置的第二固定件。因此,通过双固定件而增强了减压阀300和曲轴箱之间的固定和密封。
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经由第一屏蔽件80a的第一通路P1流出而进入缓冲空间80c,然后缓冲空间80c中的燃烧气体经由第二屏蔽件80b的第二通路P2流至减压阀300的外部。即,排放空间S中的燃烧气体经过两个阶段的排放处理而向外排出。在飞机、轮船等使用的大型内燃机中,曲轴箱中的单元爆炸通常会生成大量的燃烧气体,由此减压阀也需要较大的排放能力。这样,通过在现有的火焰屏蔽件上增加缓冲空间80c可有效增大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的排放能力。此外,可互相平行地设置多个火焰屏蔽件以使相邻火焰屏蔽件之间分隔开一间隔距离,以藉此形成相邻火焰屏蔽件之间的缓冲空间。由此,减压阀300可在不增加处理复杂性的情况下容易地修改为用于大型内燃机。
尽管上述实施例揭露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减压阀100的修改,如本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也可用参考图13及14所描述的相同方法来修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减压阀2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防火罩相互之间可充分隔开,由此在相邻防火罩之间稳定地设置间隙空间且在所述间隙空间中设置导热件。由此,减压阀中稳定地设有火焰屏蔽件的通路,且充分增大导热件的接触面积。因此,可稳定地保持减压阀的减压性能,且在燃烧气体经由减压阀的火焰屏蔽件时充分冷却燃烧气体。因此,从曲轴箱供入的燃烧气体以经降低的温度并不带火焰地从减压阀稳定地排出。
此外,防火罩和导热件可在单个处理中形成为单体火焰屏蔽件,以藉此简化火焰屏蔽件的制造过程且降低制造成本。具体地,用于在防火罩上形成通孔的同一压模上可形成用于在防火罩上形成突块的凹部,由此无需附加处理而可在防火罩上形成突块。
上文之描述系实施例的说明,而不应解释为其限制。尽管业已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因此,意欲将所有这些修改包括在本发明的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书中,方法加功能的句型意欲覆盖在此所描述之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以及其结构上的等同物和等同的结构。因此应理解,上文之描述系多种实施例的说明,而不应解释为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实施例也意欲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