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系统,特别是指一种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下,大城市发展出捷运系统,大城市和远距离的大城市间发展出高速铁路等,能够大量和便捷的大众运输交通工具。举一例来说,投资甚为庞大的高速铁路为达到高速和节省乘车时间的理由,目前仅能在较大城市设定停靠站,来减少停站后的起速与停站前减速过程所产生的时间消耗;为此已发明可以在大站间加设转乘(驳车)的中小站,列车可以过站不停,不影响其原来的营运的方法,可以平衡城乡发展和增加中小城镇交通方便性。另举一例来说,轨道式列车也已有全程过站不停的方法发明。
但就目前现有的技术而言,一般为解决上述问题时,采用岔道设计来增设更多的中小站,并通过由岔道调度在前方或者在后方的列车,以使行进中的列车通过,但是增设岔道具有下列数个缺点:
1、就目前新式轨道而言,全线为无接缝钢轨,若岔道太多,将导致行车时震动与噪音过大等问题;
2、当列车经过岔道时,必须要严格管控,才能行进到预定线路,此时若岔道或者管控发生故障,将导致路线错误或者出轨事件等无法预期的严重灾祸;
3、此外,增加车站时,就必须配合增加岔道和相关控制系统,工程施工将会影响现有的行车运作;以及
4、为配合轨道式不停车的相关发明,在车站乘客较多的路段可以联结较多车厢,作区间运作时,将会延伸出很多单一独立车厢要暂停车站边等待,或转至另向轨道运作,为了不影响现行列车,必然会应用岔道来会车或调度;
5、为配合轨道式不停车的相关发明,上车的乘客要由第一节车厢走至最后一节车厢,才能下车,若站距很短,将会有来不及的可能;
6、为配合轨道式不停车的相关发明,车厢行进中联结有可能发生撞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无须增设岔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包括:
至少一节独立车厢,在列车可停的大站和列车不停的小站作接驳转载乘客或在全线过站不停系统作为区间运作调度之用;至少一组主要列车干道铁轨,提供所述独立车厢或所述列车行驶;一横移机构,横移所述独立车厢;一控制所述横移机构的控制器;以及一凹入/活动月台,设置在过站不停系统的车站,当所述独立车厢横移至所述凹入/活动月台,连接所述独立车厢与车站,进行乘客上下车。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包括:
至少一节独立车厢,在列车可停的大站和列车不停的小站作接驳转载乘客或在全线过站不停系统作为区间运作调度之用;至少一组主要列车干道铁轨,提供所述独立车厢或所述列车行驶,所述主要列车干道铁轨的一区段不连续;至少一组可横移式铁轨,接合在所述主要列车干道铁轨的所述区段,用于横移所述独立车厢;以及一凹入/活动月台,设置在过站不停系统的车站,当所述独立车厢横移至所述凹入/活动月台,连接所述独立车厢与车站,进行乘客上下车。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包括:
至少一节独立车厢,在列车可停的大站和列车不停的小站作接驳转载乘客或在全线过站不停系统作为区间运作调度之用;至少一组主要列车干道铁轨;至少一组横移铁轨,安装在主要列车干道铁轨的近月台侧;一横移机构,设于所述横移铁轨上,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一可升降的支撑座平台与数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平台下方的移动元件;以及一对桥轨,所述桥轨可推移而与所述横移铁轨接合,使所述支撑座平台沿着所述横移铁轨与所述桥轨移动至所述独立车厢下方,以升起所述独立车厢进行横向移动。
本发明的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多项相关设备,无需设立岔道,采用横移机构就能做到独立车厢调度;本发明能大幅增加可容置一节以上车厢的小站,使小站和大站间的乘客方便转乘;本发明在大站或小站加设凹入型或活动式月台,使小站和大站间的乘客方便转乘以及方便会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移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2c是本发明的横移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3c是本发明的横移机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a和4b是本发明的横移机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a和5b是本发明的横移机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a~6b是本发明的月台架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在独立车厢内装设自走带地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础建立在一种列车过站不停系统,其在列车不停靠的小站,利用单节或少数节独立车厢来将小站的乘客转运至列车停靠的大站,或将大站的乘客转运至小站。此时,将会产生列车与独立车厢调度的情况发生,鉴于此,本发明提出通过独立车厢横向移动和其搭配月台,来完成列车与独立车厢会车调度。
首先,先针对独立车厢横向移动部分进行说明:
请参看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可横向移动独立车厢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一独立车厢10的两个车轮12、14间具有一车轮横杆16,其下设有横移机构,其可由独立车厢10上的控制器(图未示)来控制,由此可使脱离列车的独立车厢10进行横向移动。而横移机构18包括支撑元件20与移动元件22,其运作时先将独立车厢的集电弓将下折收取,再利用如油压或气压的压力驱动支撑元件20,使支撑元件20带动独立车厢10向上垂直位移,之后利用电力驱动移动元件22,从而使独立车厢10横向移动。再者,为使移动元件22移动更为平稳,铁轨21与路面23是同一水平面,路面23可以是质地够硬够平的材质,例如铁板、高强度水泥等等,铁轨21和路面23保持适宜沟缝(图未示),让列车轮可通过,同时也要让移动元件22顺利通过,这类似于铁路平交道。移动元件22也可以是平面式的履带轮(图未示,挖土机常用)。
请一并参看图2a~2c,为本发明的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可横向移动独立车厢的另一种升降式横移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轨道中间24和轨道26面都是同一水平面,横移机构28放置在特定区段的轨道中间24,横移机构28的高度要低于列车各车厢底盘的最低部位,以不致妨碍行车。如图所示,横移机构28含有一可油压上推的支撑座平台30,而底部具有移动元件32。当独立车厢行进至该特定轨道时,独立车厢的集电弓将下折收取,接着位于轨道中间24的支撑座平台30将升起,以将独立车厢顶起,并由移动元件32带动独立车厢横向移动,以停靠月台34供乘客上下车。当然,该横移机构28也可分数台,设置于月台侧,从而改为由月台侧横移进入独立车厢车轮间的底盘下方,以将独立车厢顶起并横向移动。
接着,一并参看图3a~3c,为本发明的列车过站不停系统的可横向移动独立车厢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是在比正常铁轨26更低的凹陷地面上设置可横移的铁轨平台36,其上具有四支与独立车厢长度相同的铁轨38、40、42、44,而底面具有至少一滑轨46,以当独立车厢行进至该设定区域轨道时,利用适当动力驱动铁轨平台36沿着滑轨46移动,以将独立车厢带动侧移至月台。此时,平台36上的另一组铁轨40、38将恰好接上原来的主要干道铁轨26。此种方法虽要截断铁轨26,但因横切是接近密合,可等同于无缝全车连接的铁轨,不同于岔路具有较大的斜缝,若铁轨有电路作用,也可用电刷或在平台下方预作铁轨相通的电路,从而不致造成铁轨电路被切断(图未示)。再者,这个方式在车厢横移后,无需恢复铁轨路线(即转辙器复归)的问题,此种横移法虽会动到现有轨道设备且工程较大,但最省时间,定位最简单。此外,若要完成正反向铁道车厢调度,则要在正反轨道各设一组平台,两平台间紧密连接成直线铁轨,由此独立车厢可直走向另一组,完成换轨动作。
请参看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的横移机构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先在主要干道铁轨26近月台侧增设有横移铁轨48与如同上述的可横移的平台28,该可横移的平台28设置在横移铁轨48上。再者,在主要干道铁轨26另一侧增设有至少一对可利用活动机构50推移的桥轨52。请参看图4b,当独立车厢移至此特定区域时,利用活动机构50推移桥轨50,以使桥轨50与横移铁轨48相连接。然后将平台28移至独立车厢下方,以将独立车厢升起并移动至月台。当完成横移后,利用活动机构50再次推移桥轨52,以使桥轨52恢复原状,如图4a所描绘的状态,从而避免妨碍主要干道铁轨26上的列车行驶。这种方法不必在两铁轨内侧施工,最不影响现有轨道设施,但机构要够精密和可靠。
请参看图5a~5b,为本发明的横移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在月台67侧的非主要铁轨60的位置增设有一具有斜坡的横移机构62,其包含一平台63,其表面具有轨道64,底部包括移动元件66。当独立车厢抵达月台67时,通过移动元件66将横移机构62移至主要铁轨60上,以供独立车厢沿着轨道64移至平台63上,再利用移动机构62将独立车厢横移至月台侧。
以上,当独立车厢横向移动定位后,都要加设卡榫以定位固定,避免移动。
接着,针对停放独立车厢的月台进行说明:
请参看图6,为本发明的月台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月台可以为凹入型的月台54,凹入区为独立车厢10横移进入的区域,而凹入区周围则为乘客活动区域。再者,凹入型月台的形成方式有很多种,举例来说,利用伸缩机构或起降机构或平台车来达成,以在平时维持全平面月台,而仅在独立车厢要停靠时形成凹入型月台。
请参看图6b,为本发明的月台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其通过月台32上增设一活动平台56,覆盖在凹入区,以方便独立车厢不需要横移时的乘客上、下车。
再者,请参看图7,为本发明为配合轨道式不停车的相关发明,上车的乘客要由第一节车厢走至最后一节厢,若站距很短,将会有来不及的可能,因而在独立车厢内的实施例示意图中,为加速列车内乘客上下车的速度,各车厢内地板上还可安装有一自走带58,以供乘客站立于上面进行运送,加上乘客步行,即可加快前进速度。此外,为便于各车厢内乘客加入/离开自走带,自走带与独立车厢两端可具有约一人活动的间距。
另外,独立车厢上还增设有一防撞击的伸缩机构,在进行中接近列车时能动作,轻扣住列车,再加压拉近,以供连结至列车时,避免产生撞击。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独立车厢横向移动与其搭配月台,来完成列车与独立车厢会车调度,进而免除岔道控管失当或故障的危险。再者,本发明的独立车厢上还具有一防撞击的伸缩机构。另外,在全程不停车系统的列车厢内加装自走带,让乘车时间缩短后,短程乘客来得及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