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1122619.5 (22)申请日 2016.12.0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4222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02.22 (73)专利权人 湖南师范大学 地址 41001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左家垅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72)发明人 郭恒涛 施庆富 李元辉 李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1403 代理人 于洁 (51)Int.Cl. A63B 47/02(2006.01) 审查员 李艳子。
2、 (54)发明名称 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拾球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羽 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提供一种收集速度快、 工作强度小的羽毛球 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 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包括有底板、 轮子、 第一滑轨、 支撑架、 弹簧、 第二 滑轨、 第二滑块、 齿条、 第一滑块、 推拉杆、 摆动 杆、 铰接部件等; 底板底部设有轮子, 底板顶部左 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滑轨, 第一滑 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 第一滑块顶部焊接有 推拉杆。 本发明通过收集斗和推板的配合, 将羽 毛球先。
3、扫入收集斗内, 再通过摇动摇柄和移动推 拉杆, 将收集斗内的羽毛球倒入收集框内。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106422228 B 2018.08.24 CN 106422228 B 1.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底板(1)、 轮子(2)、 第一滑轨 (3)、 支撑架(4)、 弹簧(5)、 第二滑轨(6)、 第二滑块(7)、 齿条(8)、 第一滑块(9)、 推拉杆(10)、 摆动杆(11)、 铰接部件(12)、 移动杆(14)、 放置盘(15)、 收集框(16)、 第一轴承座(17)、 第一 转轴(18)、 绕线轮(19)、 摇柄(20)、 第一定滑轮。
4、(21)、 推手(23)、 顶板(24)、 第二轴承座(25)、 第二转轴(26)、 第二定滑轮(27)、 拉线(28)、 第三滑轨(29)、 第三滑块(30)、 齿轮(31)、 连接 杆(32)、 收集斗(33)、 固定板(34)、 电动推杆(35)和推板(36), 底板(1)底部设有轮子(2), 底 板(1)顶部左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滑轨(3), 第一滑轨(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 滑块(9), 第一滑块(9)顶部焊接有推拉杆(10), 第一滑块(9)下部通过铰接部件(12)连接有 摆动杆(11), 底板(1)顶部左侧焊接有支撑架(4), 支撑架(4)下部开有第一通孔(13), 支撑。
5、 架(4)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17), 第一轴承座(17)内的轴承上 过盈连接有第一转轴(18), 第一转轴(18)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绕线轮(19), 绕线轮 (19)上绕有拉线(28), 第一转轴(18)左端连接有摇柄(20), 支撑架(4)左侧上部通过支架焊 接有第一定滑轮(21), 第一定滑轮(21)可转动, 并且第一定滑轮(21)位于第一轴承座(17) 上部, 支撑架(4)左侧上部焊接有推手(23), 推手(23)位于第一定滑轮(21)上侧, 支撑架(4) 上部开有弹簧(5), 支撑架(4)顶端焊接有顶板(24), 顶板(24)底部右侧通过支架焊接有第 二。
6、定滑轮(27), 第二定滑轮(27)可转动, 顶板(24)底部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 二轴承座(25), 第二轴承座(25)位于第二定滑轮(27)左侧, 第二轴承座(25)内的轴承上过 盈连接有第二转轴(26), 第二转轴(26)底部焊接有第三滑轨(29), 第三滑轨(29)上滑动式 设有第三滑块(30), 拉线(28)绕过第一定滑轮(21), 穿过第二通孔(22), 再绕过第二定滑轮 (27), 并且与第三滑块(30)顶部连接, 第三滑块(30)右侧焊接有连接杆(32), 连接杆(32)底 端焊接有收集斗(33), 第三滑块(30)顶部右侧焊接有固定板(34), 固定板(34)右侧通。
7、过螺 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电动推杆(35), 电动推杆(35)右侧连接有推板(36), 推板(36)的下端 面与收集斗(33)的下端面平齐, 第三滑轨(29)底部焊接有齿轮(31), 底板(1)顶部中间通过 挂钩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弹簧(5), 弹簧(5)顶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放置盘 (15), 放置盘(15)上放置有收集框(16), 底板(1)顶部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 滑轨(6), 第二滑轨(6)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7), 第二滑块(7)顶部焊接有齿条(8), 齿条 (8)与齿轮(31)啮合, 第二滑块(7)左侧焊接有移动杆(14), 移动杆(14)左端穿过第一通孔 (13。
8、), 并且通过铰接部件(12)与摆动杆(11)底端连接; 铰接部件(12)还包括有旋转轴(121) 和紧固盖(122), 第一滑块(9)上开有通孔, 摆动杆(11)上部也开有通孔, 铰接部件(12)穿过 第一滑块(9)与摆动杆(11)上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121)后端与紧固盖(122)过盈连接, 摆 动杆(11)下部开有通孔, 移动杆(14)左部也开有通孔, 旋转轴(121)床摆动杆(11)下部和移 动杆(14)左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121)后端与紧固盖(122)过盈连接; 还包括有橡胶套 (37), 摇柄(20)上套有橡胶套(37), 橡胶套(37)通过胶接的方式与摇柄(20)连接,。
9、 并且橡胶 套(37)将摇柄(20)的握手处完全覆盖, 橡胶套(37)的厚度为1cm, 橡胶套(37)的材质为天然 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第一凸 起(38)和第二凸起(39), 放置盘(15)底部中间焊接有第一凸起(38), 移动杆(14)顶部均匀 焊接有第二凸起(39), 第一凸起(38)与第二凸起(39)配合, 第一凸起(38)和第二凸起(39) 的形状为半球形。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422228 B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加强筋 (40), 。
10、支撑架(4)与顶板(24)之间连接有加强筋(40), 加强筋(40)左端与支撑架(4)右侧上 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加强筋(40)右端与顶板(24)底部左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收集斗(33)的材 质为不锈钢, 收集斗(33)的底面为斜面, 并且与水平方向呈15 夹角, 收集斗(33)的右端面 为开口处, 并且收集斗(33)的右端面与水平方向垂直, 初始状态时, 收集斗(33)底面最低处 与地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底板(1)左端面 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
11、0cm, 底板(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cm, 顶板(24)的 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顶板(24)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cm, 底板 (1)与顶板(24)的材质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支撑架(4)的上 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0cm, 支撑架(4)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cm, 支撑 架(4)的下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4)的上端面与顶 板(24)的下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4)的材质为Q235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馆。
12、便携式拾球装置, 其特征在于, 拉线(28)的材质 为钢丝绳, 拉线(28)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轮(19)上, 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21), 穿过第二 通孔(22), 再绕过第二定滑轮(27), 并且与第三滑块(30)顶部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进行连 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6422228 B 3 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拾球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 室外兼顾的运动。 依据参与的人数, 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 羽 毛球拍一般由拍头、 拍杆、 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 一支。
13、球拍的长度不超过68厘米, 其中球拍柄与球拍杆长度不超过41厘米, 拍框长度为28厘米, 宽为23厘米, 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 球拍的发展向着重量越来越轻、 拍框越来越硬、 拍杆弹性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现代 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 1873年, 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 在 他的领地开游园会, 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 打毽球的游戏, 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 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 交场上风行开来。“伯明顿” 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 1893年, 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 羽毛球协会, 即全英公开赛的前。
14、身。 自1992年起, 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0003 在羽毛球馆会有很多羽毛球散落在地上, 并且大部分可以再次使用, 羽毛球馆管 理人员每天需要将场地清理干净, 增加了管理人员很大的劳动强度, 目前的羽毛球拾球装 置存在收集速度慢、 工作强度大的缺点,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收集速度快、 工作强度小的羽毛 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的羽毛球拾球装置存在收集速度慢、 工作强度大的缺点, 本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集速度快、 工作强度小的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0006 (2)技术方案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
15、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包括 有底板、 轮子、 第一滑轨、 支撑架、 弹簧、 第二滑轨、 第二滑块、 齿条、 第一滑块、 推拉杆、 摆动 杆、 铰接部件、 移动杆、 放置盘、 收集框、 第一轴承座、 第一转轴、 绕线轮、 摇柄、 第一定滑轮、 推手、 顶板、 第二轴承座、 第二转轴、 第二定滑轮、 拉线、 第三滑轨、 第三滑块、 齿轮、 连接杆、 收集斗、 固定板、 电动推杆和推板, 底板底部设有轮子, 底板顶部左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 连接有第一滑轨, 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块, 第一滑块顶部焊接有推拉杆, 第一滑块 下部通过铰接部件连接有摆动杆, 底板顶部。
16、左侧焊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下部开有第一通孔, 支撑架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 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上过盈连接 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绕线轮, 绕线轮上绕有拉线, 第一转轴左 端连接有摇柄, 支撑架左侧上部通过支架焊接有第一定滑轮, 第一定滑轮可转动, 并且第一 定滑轮位于第一轴承座上部, 支撑架左侧上部焊接有推手, 推手位于第一定滑轮上侧, 支撑 架上部开有弹簧, 支撑架顶端焊接有顶板, 顶板底部右侧通过支架焊接有第二定滑轮, 第二 定滑轮可转动, 顶板底部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轴承座, 第二轴承座位于第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
17、06422228 B 4 二定滑轮左侧, 第二轴承座内的轴承上过盈连接有第二转轴, 第二转轴底部焊接有第三滑 轨, 第三滑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 拉线绕过第一定滑轮, 穿过第二通孔, 再绕过第二定 滑轮, 并且与第三滑块顶部连接, 第三滑块右侧焊接有连接杆, 连接杆底端焊接有收集斗, 第三滑块顶部右侧焊接有固定板, 固定板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电动推杆, 电动 推杆右侧连接有推板, 推板的下端面与收集斗的下端面平齐, 第三滑轨底部焊接有齿轮, 底 板顶部中间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弹簧, 弹簧顶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放 置盘, 放置盘上放置有收集框, 底板顶部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
18、方式连接有第二滑轨, 第二滑 轨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 第二滑块顶部焊接有齿条, 齿条与齿轮啮合, 第二滑块左侧焊接 有移动杆, 移动杆左端穿过第一通孔, 并且通过铰接部件与摆动杆底端连接。 0008 优选地, 铰接部件还包括有旋转轴和紧固盖, 第一滑块上开有通孔, 摆动杆上部也 开有通孔, 铰接部件穿过第一滑块与摆动杆上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后端与紧固盖过盈连 接, 摆动杆下部开有通孔, 移动杆左部也开有通孔, 旋转轴床摆动杆下部和移动杆左部的通 孔, 并且旋转轴后端与紧固盖过盈连接。 0009 优选地, 还包括有橡胶套, 摇柄上套有橡胶套, 橡胶套通过胶接的方式与摇柄连 接, 并且橡胶套将。
19、摇柄的握手处完全覆盖, 橡胶套的厚度为1cm, 橡胶套的材质为天然橡胶。 0010 优选地, 还包括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放置盘底部中间焊接有第一凸起, 移动杆 顶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凸起, 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配合, 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形状为半球 形。 0011 优选地, 还包括有加强筋, 支撑架与顶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加强筋左端与支撑架 右侧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加强筋右端与顶板底部左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 连接。 0012 优选地, 收集斗的材质为不锈钢, 收集斗的底面为斜面, 并且与水平方向呈15 夹 角, 收集斗的右端面为开口处, 并且收集斗的右端面与水平方向垂直, 初始状。
20、态时, 收集斗 底面最低处与地面接触。 0013 优选地, 底板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底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 距离为10cm, 顶板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顶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 离为10cm, 底板与顶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4 优选地, 支撑架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0cm, 支撑架的左端面与右端面 之间的距离为10cm, 支撑架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上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 的上端面与顶板的下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的材质为Q235钢。 0015 优选地, 拉线的材质为钢丝绳, 拉线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轮上, 。
21、另一端绕过第一定 滑轮, 穿过第二通孔, 再绕过第二定滑轮, 并且与第三滑块顶部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进行连 接。 0016 工作原理: 管理人员需要对羽毛球馆场地上的羽毛球进行清理时, 首先通过推手 和轮子推动装置在场地上运动, 当收集斗运动至羽毛球旁, 并且使得羽毛球处于收集斗与 推板之间时, 管理人员停止推动装置, 然后管理人员控制电动推杆收缩, 带动推板向左运 动, 推板将场地上的羽毛球推入收集斗, 并且推板与收集斗接触后, 管理人员控制电动推杆 停止收缩。 然后管理人员用手顺时针摇动摇柄, 摇柄带动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 第一转轴带 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 绕线轮将拉线收紧, 进而通过拉线带。
22、动第三滑块向上运动, 当收集斗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6422228 B 5 底面最低处超过收集框顶部时, 管理人员停止摇动摇柄。 然后管理人员通过推拉杆推动第 一滑块向下运动, 进而通过摆动杆带动移动杆向右运动, 移动杆带动齿条向右运动, 齿条带 动齿轮顺时针转动, 齿轮带动第三滑轨顺时针转动, 使得第三滑块及其上装置顺时针转动, 当收集斗顺时针转动180 至收集框上方时, 管理人员停止推动第一滑块, 然后管理人员控 制电动推杆伸长, 带动推板向左运动, 推板与收集斗分离后, 管理人员控制电动推杆停止伸 长, 因为收集斗底面为斜面, 所以收集斗内的羽毛球落入收集框内, 当收集。
23、斗内的羽毛球全 部落入收集框内后, 管理人员通过推拉杆拉动第一滑块向上运动, 进而通过摆动杆带动移 动杆向左运动, 从而带动齿条向左运动, 使得齿轮逆时针转动, 齿轮带动第三滑轨逆时针转 动180 回到初始位置后, 管理人员停止拉动第一滑块。 然后管理人员逆时针摇动摇柄, 带动 绕线轮逆时针转动, 使得拉线被放松, 第三滑块及其上装置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 当第三 滑块及其上装置回到初始位置后, 管理人员停止摇动摇柄, 然后继续推动装置在场地上运 动, 重复以上操作, 达到快捷方便的收集羽毛球的效果。 0017 因为铰接部件还包括有旋转轴和紧固盖, 第一滑块上开有通孔, 摆动杆上部也开 有通孔。
24、, 铰接部件穿过第一滑块与摆动杆上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后端与紧固盖过盈连接, 摆动杆下部开有通孔, 移动杆左部也开有通孔, 旋转轴床摆动杆下部和移动杆左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后端与紧固盖过盈连接, 该铰接部件摆动灵活, 有效的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8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套, 摇柄上套有橡胶套, 橡胶套通过胶接的方式与摇柄连接, 并 且橡胶套将摇柄的握手处完全覆盖, 橡胶套的厚度为1cm, 橡胶套的材质为天然橡胶, 对管 理人员的手部起到防护的作用。 0019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放置盘底部中间焊接有第一凸起, 移动杆顶 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凸起, 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配合, 第。
25、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形状为半球形, 当移动杆左右运动时, 通过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配合, 带动放置盘上下晃动, 使得收集框 内的羽毛球堆放更平整。 0020 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 支撑架与顶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加强筋左端与支撑架右 侧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加强筋右端与顶板底部左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 接, 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固。 0021 因为收集斗的材质为不锈钢, 收集斗的底面为斜面, 并且与水平方向呈15 夹角, 收集斗的右端面为开口处, 并且收集斗的右端面与水平方向垂直, 初始状态时, 收集斗底面 最低处与地面接触。 0022 因为底板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
26、底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 离为10cm, 顶板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顶板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为10cm, 底板与顶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0023 因为支撑架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0cm, 支撑架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 间的距离为10cm, 支撑架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上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的 上端面与顶板的下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的材质为Q235钢。 0024 因为拉线的材质为钢丝绳, 拉线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轮上, 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 轮, 穿过第二通孔, 再绕过第二定滑轮, 并且与第三滑块顶部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进行连 接。 00。
27、25 (3)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6422228 B 6 0026 本发明通过收集斗和推板的配合, 将羽毛球先扫入收集斗内, 再通过摇动摇柄和 移动推拉杆, 将收集斗内的羽毛球倒入收集框内, 达到了收集速度快、 工作强度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铰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中的标记为: 1-底板, 2-轮子, 3-第一滑轨, 4-支撑架, 5-弹簧。
28、, 6-第二滑轨, 7- 第二滑块, 8-齿条, 9-第一滑块, 10-推拉杆, 11-摆动杆, 12-铰接部件, 121-旋转轴, 122-紧 固盖, 13-第一通孔, 14-移动杆, 15-放置盘, 16-收集框, 17-第一轴承座, 18-第一转轴, 19- 绕线轮, 20-摇柄, 21-第一定滑轮, 22-第二通孔, 23-推手, 24-顶板, 25-第二轴承座, 26-第 二转轴, 27-第二定滑轮, 28-拉线, 29-第三滑轨, 30-第三滑块, 31-齿轮, 32-连接杆, 33-收 集斗, 34-固定板, 35-电动推杆, 36-推板, 37-橡胶套, 38-第一凸起, 39。
29、-第二凸起, 40-加强 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羽毛球馆便携式拾球装置,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底板1、 轮子2、 第一滑轨3、 支 撑架4、 弹簧5、 第二滑轨6、 第二滑块7、 齿条8、 第一滑块9、 推拉杆10、 摆动杆11、 铰接部件12、 移动杆14、 放置盘15、 收集框16、 第一轴承座17、 第一转轴18、 绕线轮19、 摇柄20、 第一定滑轮 21、 推手23、 顶板24、 第二轴承座25、 第二转轴26、 第二定滑轮27、 拉线28、 第三滑轨29、 第三 滑块30、 齿轮31、 连接。
30、杆32、 收集斗33、 固定板34、 电动推杆35和推板36, 底板1底部设有轮子 2, 底板1顶部左端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滑轨3, 第一滑轨3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 块9, 第一滑块9顶部焊接有推拉杆10, 第一滑块9下部通过铰接部件12连接有摆动杆11, 底 板1顶部左侧焊接有支撑架4, 支撑架4下部开有第一通孔13, 支撑架4左侧上部通过螺钉连 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轴承座17, 第一轴承座17内的轴承上过盈连接有第一转轴18, 第一转 轴18上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绕线轮19, 绕线轮19上绕有拉线28, 第一转轴18左端连接 有摇柄20, 支撑架4左侧上部通过支架焊接有第一定滑轮21。
31、, 第一定滑轮21可转动, 并且第 一定滑轮21位于第一轴承座17上部, 支撑架4左侧上部焊接有推手23, 推手23位于第一定滑 轮21上侧, 支撑架4上部开有弹簧5, 支撑架4顶端焊接有顶板24, 顶板24底部右侧通过支架 焊接有第二定滑轮27, 第二定滑轮27可转动, 顶板24底部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 第二轴承座25, 第二轴承座25位于第二定滑轮27左侧, 第二轴承座25内的轴承上过盈连接 有第二转轴26, 第二转轴26底部焊接有第三滑轨29, 第三滑轨29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30, 拉线28绕过第一定滑轮21, 穿过第二通孔22, 再绕过第二定滑轮27, 并且与第三滑块30顶部。
32、 连接, 第三滑块30右侧焊接有连接杆32, 连接杆32底端焊接有收集斗33, 第三滑块30顶部右 侧焊接有固定板34, 固定板34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电动推杆35, 电动推杆35右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6422228 B 7 侧连接有推板36, 推板36的下端面与收集斗33的下端面平齐, 第三滑轨29底部焊接有齿轮 31, 底板1顶部中间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对称连接有弹簧5, 弹簧5顶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 连接有放置盘15, 放置盘15上放置有收集框16, 底板1顶部右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 第二滑轨6, 第二滑轨6上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7, 第二滑块7顶部焊接有齿。
33、条8, 齿条8与齿轮 31啮合, 第二滑块7左侧焊接有移动杆14, 移动杆14左端穿过第一通孔13, 并且通过铰接部 件12与摆动杆11底端连接。 0036 铰接部件12还包括有旋转轴121和紧固盖122, 第一滑块9上开有通孔, 摆动杆11上 部也开有通孔, 铰接部件12穿过第一滑块9与摆动杆11上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121后端与 紧固盖122过盈连接, 摆动杆11下部开有通孔, 移动杆14左部也开有通孔, 旋转轴121床摆动 杆11下部和移动杆14左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121后端与紧固盖122过盈连接。 0037 还包括有橡胶套37, 摇柄20上套有橡胶套37, 橡胶套37通过胶接的方。
34、式与摇柄20 连接, 并且橡胶套37将摇柄20的握手处完全覆盖, 橡胶套37的厚度为1cm, 橡胶套37的材质 为天然橡胶。 0038 还包括有第一凸起38和第二凸起39, 放置盘15底部中间焊接有第一凸起38, 移动 杆14顶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凸起39, 第一凸起38与第二凸起39配合, 第一凸起38和第二凸起 39的形状为半球形。 0039 还包括有加强筋40, 支撑架4与顶板24之间连接有加强筋40, 加强筋40左端与支撑 架4右侧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加强筋40右端与顶板24底部左侧通过焊接的方 式固定式连接。 0040 收集斗33的材质为不锈钢, 收集斗33的底面为斜面, 并。
35、且与水平方向呈15 夹角, 收集斗33的右端面为开口处, 并且收集斗33的右端面与水平方向垂直, 初始状态时, 收集斗 33底面最低处与地面接触。 0041 底板1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底板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为10cm, 顶板24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顶板24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 离为10cm, 底板1与顶板24的材质为不锈钢。 0042 支撑架4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0cm, 支撑架4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 的距离为10cm, 支撑架4的下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4的 上端面与顶板24的下端面通过焊接。
36、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4的材质为Q235钢。 0043 拉线28的材质为钢丝绳, 拉线28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轮19上, 另一端绕过第一定 滑轮21, 穿过第二通孔22, 再绕过第二定滑轮27, 并且与第三滑块30顶部通过挂钩连接的方 式进行连接。 0044 工作原理: 管理人员需要对羽毛球馆场地上的羽毛球进行清理时, 首先通过推手 23和轮子2推动装置在场地上运动, 当收集斗33运动至羽毛球旁, 并且使得羽毛球处于收集 斗33与推板36之间时, 管理人员停止推动装置, 然后管理人员控制电动推杆35收缩, 带动推 板36向左运动, 推板36将场地上的羽毛球推入收集斗33, 并且推板36与收集。
37、斗33接触后, 管 理人员控制电动推杆35停止收缩。 然后管理人员用手顺时针摇动摇柄20, 摇柄20带动第一 转轴18顺时针转动, 第一转轴18带动绕线轮19顺时针转动, 绕线轮19将拉线28收紧, 进而通 过拉线28带动第三滑块30向上运动, 当收集斗33底面最低处超过收集框16顶部时, 管理人 员停止摇动摇柄20。 然后管理人员通过推拉杆10推动第一滑块9向下运动, 进而通过摆动杆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106422228 B 8 11带动移动杆14向右运动, 移动杆14带动齿条8向右运动, 齿条8带动齿轮31顺时针转动, 齿 轮31带动第三滑轨29顺时针转动, 使得第三滑块3。
38、0及其上装置顺时针转动, 当收集斗33顺 时针转动180 至收集框16上方时, 管理人员停止推动第一滑块9, 然后管理人员控制电动推 杆35伸长, 带动推板36向左运动, 推板36与收集斗33分离后, 管理人员控制电动推杆35停止 伸长, 因为收集斗33底面为斜面, 所以收集斗33内的羽毛球落入收集框16内, 当收集斗33内 的羽毛球全部落入收集框16内后, 管理人员通过推拉杆10拉动第一滑块9向上运动, 进而通 过摆动杆11带动移动杆14向左运动, 从而带动齿条8向左运动, 使得齿轮31逆时针转动, 齿 轮31带动第三滑轨29逆时针转动180 回到初始位置后, 管理人员停止拉动第一滑块9。 。
39、然后 管理人员逆时针摇动摇柄20, 带动绕线轮19逆时针转动, 使得拉线28被放松, 第三滑块30及 其上装置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 当第三滑块30及其上装置回到初始位置后, 管理人员停 止摇动摇柄20, 然后继续推动装置在场地上运动, 重复以上操作, 达到快捷方便的收集羽毛 球的效果。 0045 因为铰接部件12还包括有旋转轴121和紧固盖122, 第一滑块9上开有通孔, 摆动杆 11上部也开有通孔, 铰接部件12穿过第一滑块9与摆动杆11上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121后 端与紧固盖122过盈连接, 摆动杆11下部开有通孔, 移动杆14左部也开有通孔, 旋转轴121床 摆动杆11下部和移动杆。
40、14左部的通孔, 并且旋转轴121后端与紧固盖122过盈连接, 该铰接 部件12摆动灵活, 有效的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46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套37, 摇柄20上套有橡胶套37, 橡胶套37通过胶接的方式与摇 柄20连接, 并且橡胶套37将摇柄20的握手处完全覆盖, 橡胶套37的厚度为1cm, 橡胶套37的 材质为天然橡胶, 对管理人员的手部起到防护的作用。 0047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凸起38和第二凸起39, 放置盘15底部中间焊接有第一凸起38, 移动杆14顶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凸起39, 第一凸起38与第二凸起39配合, 第一凸起38和第二 凸起39的形状为半球形, 当移动杆14左右运动。
41、时, 通过第一凸起38与第二凸起39的配合, 带 动放置盘15上下晃动, 使得收集框16内的羽毛球堆放更平整。 0048 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40, 支撑架4与顶板24之间连接有加强筋40, 加强筋40左端与 支撑架4右侧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加强筋40右端与顶板24底部左侧通过焊接 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固。 0049 因为收集斗33的材质为不锈钢, 收集斗33的底面为斜面, 并且与水平方向呈15 夹 角, 收集斗33的右端面为开口处, 并且收集斗33的右端面与水平方向垂直, 初始状态时, 收 集斗33底面最低处与地面接触。 0050 因为底板1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
42、离为120cm, 底板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 距离为10cm, 顶板24的左端面与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20cm, 顶板24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 的距离为10cm, 底板1与顶板24的材质为不锈钢。 0051 因为支撑架4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0cm, 支撑架4的左端面与右端面 之间的距离为10cm, 支撑架4的下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 架4的上端面与顶板24的下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式连接, 支撑架4的材质为Q235钢。 因 为拉线28的材质为钢丝绳, 拉线28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轮19上, 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21, 穿过第二通孔22, 再绕过第二定滑。
43、轮27, 并且与第三滑块30顶部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进行 连接。 说 明 书 6/7 页 9 CN 106422228 B 9 005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 改进及替代, 这些都属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6422228 B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11 CN 106422228 B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2 CN 106422228 B 1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3 CN 106422228 B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4 CN 106422228 B 1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5 CN 106422228 B 15 。